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误区
2010-02-18杨学兰
杨学兰
1 脱离实际,创设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应有的价值。如某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孙悟空头像+复习题,其次是孙悟空头像+例题,再次是孙悟空头像+巩固练习,最后是孙悟空头像+总结。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孙悟空的头像,就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
有些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是为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而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大玻璃吗?当然不要。有位教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境,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学生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得最快,应该小狗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境,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首先,要分清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其次,要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再次,要有发展性。教师要选择恰当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学生缺乏主观感受的可以多用录像、动画等形式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的认识;学生需要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的,决不简单替代,创设操作情境;学生需要认识上深化的,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等等。最后,情境创设要有吸引力,如果情境创设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有趣,富有挑战性,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情境创设同样不能改变当前学生怕学数学的现状。这种吸引力,不只在于形式的新颖,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外在手段所引起的兴趣,要深化为内在的发展需要,即学生对数学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2 合作交流=小组学习?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现在,在数学课堂上看到的几乎都是小组学习形式,这似乎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在公开课、观摩课教学中。在一些数学课堂上,常常见到几张桌子拼凑在一起,学生坐成“U”字形或围成一圈(小组内有大半的学生身体朝着左或右,头却要转过去朝着前,一堂课下来腰酸脖子痛)。当教师号令一下“现在开始合作”,学生马上动了起来。有的小组内所有学生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有的小组学生连合作干什么还没有搞明白,教师又说“停止”,学生则马上恢复原状。过一会儿,当听到教师的号令则又来一次“合作”。当教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每个学生马上都开始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是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有听清同伴的发言,有的甚至连自己说了什么都不清楚。当教师让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时,总有个别学生“代表”全组,成了专门的发言人,更多的只是“陪客”、旁观者(在某种程度上,小组学习产生的旁观生的心理伤害程度比大班教学中更甚)。有的班级学生人数有六十多甚至七八十,教室里分成十几组,教师想全面了解每一组的合作情况几乎不可能……
小组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组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而且国外早就有专家研究指出,最适合进行小组学习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25人。我国的教育现实是:绝大多数班级学生人数是超过25人的,有相当多的班级学生人数超过50人,甚至还有不少班级在七八十人以上。再从数学知识的特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小组学习,也不是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小组合作。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因此,合作与交流首先应该是作为一种意识来激发,其次是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在数学课堂进程中适合采用小组学习的时机一般有:个体操作条件不充分,需要帮忙时;独立探索有困难,需要相互启发时;形成不同意见有分歧,需要交换时;学生争着发言,教师不能满足其表现欲时;等等。
3 忽视知识技能目标的教学
要认清和把握数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这是数学的基石。“双基”不能丢,只有夯实这一基石,才有可能借助知识与技能这一载体,实现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当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要树立一种辩证的课堂教学观,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课堂教学行为,也应创新课堂教学行为,视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要防止另一种误区:在制定目标时用课标套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就把统一性机械外化为并驾齐驱,平均使力,就陷入“教条”的泥潭。每一节课在各个方面取得成效是不可能的,可以有所侧重,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着眼整体,细处入手,把总目标有效化解为一个个更细、更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一个课时、一个单元、一个学段的学习逐步达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
4 多媒体演示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例如“统计”一课,有位教师直接用动态课件把大象家今天来了哪些客人进行分类整理,看起来很快,但这毕竟是计算机的操作。这样的教学即使教学手段再先进,也不是过程性教学,因为这代替了学生动手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探究学习。应该让学生先动手操作,经历统计的过程,在汇报交流时可以用多媒体演示,再次展示学生的数学思维。
还有的教师在教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先用媒体演示怎么割补,再让学生按照媒体演示的方法动手操作,这也忽视了学生思维探究的过程。所以,如何适时地运用,如何综合运用现代媒体、传统媒体,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