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0-02-18段丽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31期
关键词:情感音乐教师

段丽丽

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新课改以来,不仅以往音乐欣赏教学随意性大的毛病依然存在,有时还“戴”着新课标理念的帽子走入盲目性的误区。

【镜头一】一位音乐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向学生宣布,今天的音乐课是欣赏课,接着便开始放音乐,一首接着一首,一曲连着一曲,师生间没有互动更没有参与。另一位音乐教师在学生学会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以后,因为还没有到下课时间,就随意地让学生反复听乐曲《草原放牧》。课堂上学生的态度逐渐从热情转向冷漠,对欣赏音乐不情愿、不积极的神情溢于言表!这种情况时有出现。

【镜头二】在一堂音乐课上,教师一开始就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学生对此做出热烈的反应,于是教师请一位学生来讲述这个故事。完成后,教师再用生动流畅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一遍故事。这时时间过了近乎一半。之后教师把话题转到音乐《龟兔赛跑》上来,又花时间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等,至此所剩时间不多。当教师播放音乐时,已经接近下课,学生失望的神情写在脸上!教师应该把大多数时间放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和让学生互相交流、师生互相交流上。

1 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轻视欣赏教学的重要性,缺乏主题,放任自流

有的教师会把整堂课当做欣赏课来上,但不选择欣赏内容,只是资料的累加,也没有欣赏质量上的要求。有的教师在快要下课的时候让学生反复地欣赏音乐,也不好好设计教学过程,放任学生自己听音乐,还美其名曰:这是把自主还给学生。所有这些体现了教师对欣赏教学重要性认识不够、随意性大的问题。这样的音乐欣赏使学生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长时间的被动状态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心理疲劳和兴趣抑制,久而久之不喜欢音乐课也是必然的结果。

1.2 背离欣赏教学的审美规律,远离主线,弱化听赏

在欣赏中用讲故事的方法或过多的语言来解释音乐,相信教师的本意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殊不知这种以语言替代音乐的行为使欣赏教学远离了音乐的主线,背离了欣赏教学的审美规律。吴斌老师曾说应对音乐进行描述而不是解释。

2 优化欣赏教学的策略

以上这些问题,是教师片面理解欣赏教学,对欣赏教学的内涵、价值及过程缺乏实质性认识的表现,这极大地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果。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更好地实施欣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围绕主题、把握主线、拓展创新”几个方面来优化欣赏教学的策略。

2.1 围绕主题重组教材

新教材的呈现方式都是以主题的形式出现的,在学完一首歌后可以安排聆听欣赏相关主题的乐曲,这是常态的教学呈现。可是笔者在这里所说的是自己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设定主题,然后从主题出发,打破册与课的界限,重新组合教材(在一些优质课或观摩课上会常用这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以下几种重组教材的方式:1)相关主题的重组,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组合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演奏乐器但是同一主题的音乐作品来作为欣赏的教学内容;2)逐层深入的重组,层层深入,展开教学。

2.2 把握主线,提升情感

1)以音乐为主线,强调音乐情感的审美升华。从音乐美的本质来说,音乐的进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虽没有语义性却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音乐欣赏教学应该更注重情感的体验和交流。在欣赏教学中,要牢牢把握音乐这条主线,通过音乐情绪与情感的特质,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达到情感的审美升华。这种情感应该是内心深处的体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外化的层面上。实践证明,音乐欣赏教学中真正有效的教学,它会不断地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终身热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以音乐为主线,强调音乐想象的个性体验。音乐的不确定性给予音乐听赏丰富的想象空间,课标中描述“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这是培养学生个性,让他们在课堂中张扬个性的体现,其前提之一就是要遵循“以听赏为主,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的原则。强调“听”,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前提之二就是要遵循“尊重学生的理解,不用老师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不用成人化的方式代替学生的学习”的原则。

2.3 加强综合,拓展创新

新课程提出加强综合的理念,不仅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更反映了音乐教育的世界性发展趋势。

1)加强音乐学科内部的综合来创新。音乐学科内部的综合是在欣赏教学中,把音乐欣赏与音乐教学的其他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并加以创新,更好地为欣赏教学服务。许多音乐欣赏内容可以通过演唱、演奏、律动表演等来丰富和加深对作品内容及其内涵的体验与理解。

2)唱一唱旋律。有些乐曲,最好的欣赏方式就是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发现多次出现的主题曲调,然后配合音乐哼唱主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不仅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更好地专注于音乐本身,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不仅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而且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3)拍一拍节奏。可以是身势律动,再进一层的话也可以选用打击乐器和着音乐击拍参与音乐表现。

4)变一变节拍。有的欣赏乐曲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通过变换节拍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并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来更好地体验音乐。

2.4 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来拓展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综合语文学科来拓展(朗诵)。音乐与文学关系密切,音乐欣赏教学可与语文教学(诗词、戏剧段落等)互相沟通综合。大家都熟悉的《春晓》便是一堂音乐与语文学科精彩结合的课例。在教学中,教师从唐诗《春晓》入手,引出歌曲《春晓》并学唱,然后让学生分组通过合作探究,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春晓》。

2)综合历史、地理学科来拓展(人文)。一定的音乐与这种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历史条件和语音语言特点、生活习俗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找准时机进行综合。一首作品一定有着它特有的历史创作背景、文化创作背景、民族文化背景等,挖掘这些人文的内涵更有利于对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理解,同时完全可以借此时机让学生了解这些人文性的知识性。只要综合得恰当,两者并不矛盾。

总之,在欣赏教学中,最根本的是教师要精心设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意境。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更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的特点出发,在听赏音乐中启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丰富他们的听觉感知,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发展音乐思维,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猜你喜欢

情感音乐教师
最美教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教师如何说课
情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音乐
情感移植
圆我教师梦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