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抽动症患儿的脑电图研究

2010-02-18苏建红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5期
关键词:过性抽动症脑电图

苏建红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脑电图室,河南郑州 450000)

抽动症是我国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主要以各种动作、运动或者发声抽动为临床症状。为了探讨抽动症儿童的脑部功能和脑电图与临床的关系,现将2007~2009年在我院住院就诊的212例抽动症患儿的脑电图观察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212例,全部为我院住院儿童,年龄5~14岁。男173例(81.6%),女41例(19.3%)。全部患儿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CCMD-3)中的关于抽动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其中一过性抽动障碍102例,慢性抽动障碍83例,抽动秽语综合征27例。所有患儿均做脑部CT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1.2 方法

全部患儿均采用国产北京太阳Solsar 2000数字定量脑电图仪进行检测。按照国际10/20系统方法放置头皮针状电极。用单极和双极导联进行常规脑电图描记,并进行睁眼、闭眼实验。脑电图诊断标准以《临床脑电图学》为诊断依据,将结果分为轻、中、重度弥散性异常。

2 结果

2.1 患儿脑电图表现

本组所有患儿脑电图的表现有以下几种:①正常脑电图124例。其中一过性抽动障碍96例(77.4%),慢性抽动障碍18例(14.5%),抽动秽语综合征10例(8.1%)。②轻度弥散性异常68例(77.3%)。③中度弥散性异常18例(20.5%)。④重度弥散性异常2例(2.27%)。所有88例异常的脑电图中,一过性抽动障碍16例(18.9%),慢性抽动障碍55例(62.5%),抽动秽语综合征17例(19.3%)。

2.2 治疗与转归

目前临床治疗抽动症的常用药物有多巴胺D2受体阻滞剂氟派定醇,疗效达到60%~90%;还有泰必利,其疗效稍逊于氟哌啶醇,但由于其镇静作用较轻,易于为患儿和家长接受。此类疾病患儿采用药物治疗大多可取得较理想的疗效。

本组患儿中140例患儿服用氟派定醇进行治疗,41例患儿服用泰必利进行治疗,均取得较好的疗效。31例临床症状较轻的一过性抽动障碍患儿采用单纯心理治疗,效果也较显著。治疗后患儿脑电图复查16例异常脑电图转为正常,其余未发现明显变化。

3 讨论

儿童抽动症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一组或一群肌肉不自主的重复、快速的收缩。通常男孩较女孩发病率高,约为9∶1,发病年龄大多在14岁以前,平均发病年龄约为7岁。部分病例随着年龄增长症状缓解或消失,也有少部分患者症状可持续到成年。临床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动作或运动,头面部通常是首发部位。具体表现为皱眉、眨眼、摆头、耸肩、甩手、跺脚、清喉声、咳嗽声等。有时几种抽动同时存在,对患儿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影响极大。抽动症的病因和发病原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环境、情绪、遗传和发育异常有关。患儿在紧张不安、烦躁、生气、压力时症状加重,情绪放松时明显减轻,睡眠时甚至可以消失。该病常与多动注意障碍、情绪障碍及睡眠障碍共同存在。近年来在神经解剖学方面的大量研究均认为,该病可能由于基底节通路功能失调;或脑的其他部位与基底节的连接出现损害以及一处甚至多处生化回路异常所致。在神经肽和免疫方面的研究有报道认为,血中的a-球蛋白抗体水平和抽动症的临床严重性相关。在神经电生理方面的研究认为此类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达到12.5%~66.0%。主要表现为慢波或尖波、棘波增加,脑电图可出现中、高幅的θ波和δ波;以及a波数量减少或变慢、不对称等,可能是由于患儿脑部发育成熟较晚以及脑部代谢降低或神经纤维传导速度较慢有关;有研究报道约25%的抽动症患儿有脑部CT异常。关于抽动症患儿脑电图的研究目前尚未完全一致,但本组全部患儿均未发现脑部CT异常者。本组儿童脑电图共有88例异常,发生率为41.5%,其中轻度弥散性异常最常见,共68例,约占77.2%。脑电图的异常均为非特异性的,主要是背景节律的慢化或者a波伴多量中高幅慢波,以及弥散性或短时阵发性4~7次/s的θ波和2~3次/s的δ波。在本组中病儿的脑电图中,背景节律以6~7次/s的θ节律为主者12例(13.6%),各导联出现弥散性θ波和δ波65例(73.9%),阵发性θ波和δ波11例(12.5%)。若描记中患儿抽动发作,则脑电图显示有肌波群发放。所有异常脑电图中有2例患儿额区、颞区出现尖波、棘波或尖慢、棘慢综合波,但经询问得知患儿却从未出现过相应的临床症状。在本组病例中一过性抽动障碍的患儿脑电图异常检出率低于慢性抽动障碍的患儿。关于2例患儿出现的尖波、棘波,可能提示有潜在的病灶存在,对于此类患儿应当注意定时复查和随访,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目前关于抽动症尚没有一种明确的、特异性的生理实验指标来定性诊断,脑部CT等的检查对于此病的意义仅在于排除患儿脑部的器质性疾患而不能用于诊断。对儿童抽动症来说,脑电图检查比脑部CT检查更能反映脑部功能状况,至少可以部分程度地反映患儿的脑部功能状况。通过本组病例的观察认为,儿童抽动症的患儿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脑功能异常,其脑电图可以部分地反映患儿脑功能情况与病情的转归,为临床医师提供简便易行和安全可靠的参考作用。

[1]黄远桂,吴声伶.临床脑电图学[M].西安:陕西科学出版社,1984:334.

[2]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87-589.

[3]仝智伟,陈颜.儿童抽动症的脑电图分析[J].现代电生理杂志,2009,(4):223-224.

[4]刘志胜.小儿多发性抽动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3,119.

猜你喜欢

过性抽动症脑电图
鲜为人知的一过性骨质疏松症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一例牛一过性荨麻疹疾病的调查报告
马丙祥教授辨证论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总结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眼药水混用致一过性全盲一例
从痰、风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