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12例早产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2010-02-18王海鹰邱兆兰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5期
关键词:早产孕产妇早产儿

王海鹰,邱兆兰

(山东省胶州市妇幼保健院,山东胶州 266012)

早产是指妊娠大于28周小于37周终止者,其发生率5%~15%,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早产而引发的孕产妇心理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心理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日益明显[1]。为了产妇和围生儿的健康,做好早产孕产妇的心理护理,给予悉心照顾和精神鼓励,有利于孕产妇完成分娩。现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312例早产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及心理护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月入住我院并发生早产的产妇312例,年龄19~41岁,平均28岁。单胎299例,双胎13例;初产妇286例,经产妇26例(其中瘢痕子宫12例);子痫期49例,胎盘前置状态31例,妊娠胆汁淤积综合征19例,胎位不正21例(臀位17例,横位4例)。分娩方式:顺产103例,剖宫产209例。

2 心理护理

孕妇本身因早产就存在抑郁、低落的心情,入院后又因环境和周围的人发生了变化,担心受到家人责备等,更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此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及时的健康教育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我们着重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2.1 早产孕产妇产前一般心理护理

据报道,孕妇对婴儿期待,对即将成为母亲角色不适应,有关照料婴儿一切事务等问题,都增加了孕妇心理压力,使她们形成心理障碍成为产后抑郁症诱发因素[2]。分娩前孕产妇往往有以下共同的心理特征:恐惧、焦虑、紧张、忧郁;对产程的顾虑;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盼望尽快顺利结束分娩[3]。早产产妇与普通足月产妇相比,除了担心能否顺利完成分娩过程以外,更担心腹中的胎儿是否健康,出生后能否存活。情绪变化幅度大。给予的护理措施:①医护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孕产妇,尊重她们,同情她们,使她们尽快熟悉并适应新的环境。②各项检查及治疗和护理过程手法轻柔、技术娴熟,从行为举止上给产妇以安全感消除其心理障碍,从而取得产妇的信任与配合。③主动与产妇交流,鼓励其表达心中的感受,了解其心理需求。④做好健康教育,耐心解答她们提出的疑问。终止妊娠时,请到经验丰富的新生儿科医生在场,对新生儿进行及时的抢救、治疗和评估,预防和积极治疗新生儿并发症,从而改善早产儿的预后,降低早产儿病死率。⑤在关注产妇躯体及胎儿安全的同时不能忽视产妇配偶的亲情对其心理舒适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充分挖掘产妇家庭及配偶的亲情支持,端正家属对孕妇的态度,指导家属对孕妇更关心、耐心,给予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支持[4]。这将大大提高产妇的心理舒适度,增强信心,消除紧张与焦虑的情绪,以利于完成分娩或手术过程。告知产妇早产儿的预后:一方面取决于孕周、新生儿体重,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出生后提供的治疗和护理[5]。与正确选择终止妊娠时间相比,加强早产儿出生后的治疗和护理同样重要。

2.2 对孕周较小早产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本组病例28~34+6周的孕产妇152例。这部分孕产妇由于孕周小,早产儿出生后存活率低,死亡率高(本孕周段152例早产儿死亡5例,占3.29%)。即使早产儿存活,也应大部分转新生儿监护室抢救或较长时间治疗,并需要大量的治疗费用。这部分产妇主要的心理问题有:①恐惧,害怕新生儿死亡。②预感性悲哀,担心胎儿、新生儿预后不良。③悲伤,失去孩子。④无助感:不能照顾孩子。⑤母乳喂养中断及分离性焦虑,母婴分离。⑥家庭应对无效,高昂的医疗费用与家庭经济拮据。护理措施:①合理安排床位,将产妇转入非母婴同室病室,减少不良刺激。②给予心理治疗与教育性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心理护理,主动安慰产妇,鼓励其倾诉并表示同情和理解,使其不良情绪得以宣泄。解释早产儿转入新生儿监护室治疗的必要性,让产妇接受既有的事实。③加强沟通,满足产妇关注孩子健康的心理[6],尽量多地提供其孩子的信息,主动与新生儿监护室联系,了解情况并及时向产妇反馈,条件允许时可推送产妇去探视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强信心。④乳房护理:对新生儿预后不佳或已死亡的产妇予及时回乳,避免乳房肿胀给产妇带来躯体的不适及心理负面影响,导致其思念自己的孩子。对母婴分离的产妇指导正确的挤奶方法并收集乳汁送往新生儿监护室喂养新生儿;说明母乳对新生儿和自身的好处及维持母乳分泌的方法。

2.3 对有妊娠合并症的早产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本组病例中妊娠合并疾病的孕产妇有:子痫前期49例,胎盘前置状态3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19例。这部分孕产妇的主要心理问题,①恐惧:害怕疾病威胁自身及胎儿生命。②自责:因为自身疾病需提前终止妊娠而影响孩子生存。采取护理措施,①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孕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变化及胎动情况,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②积极治疗合并疾病,监控疾病发展动态:用正面积极的信息,鼓励孕产妇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期待良好的结果。③帮助产妇挖掘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孕产妇很在意家人与朋友陪伴与支持。在做好与产妇沟通的同时做好产妇家属、朋友的思想工作,使之正确面对疾病与早产可能出现的不良预后,同时还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为孕产妇提供心理支持。

3 讨论

分娩对产妇来说是人生中的大事。心理因素既是致病的因素,也是治病的条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产妇顺利分娩的重要基础条件,心理护理与病情护理相辅相成,尤其是早产产妇情绪非常紧张,心理状态复杂。做好心理护理,及时解决其精神与心理方面的问题,减轻其心理负担,才能利于产妇顺利完成这一生理过程。加强孕期健康教育,防治早产也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之一。

[1]郝红雁,刘伟慧.对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20):1850.

[2]王玉梅,张彩霞,徐冬梅.心理指导对提高孕产妇的应激能力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3):315.

[3]张翠云.高龄初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09,6(4):183.

[4]唐宝玲.抑郁性神经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2):62.

[5]杨索琴,卢晓艳.浅析高龄初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7(7):541.

[6]李雪梅.母婴分离产妇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6):854-855.

猜你喜欢

早产孕产妇早产儿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