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76例癫痫患者颅内电极植入术的观察及护理

2010-02-18张晓芸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5期
关键词:植入术癫痫电极

张晓芸,韩 蓉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第五病区,北京 100049)

对于大多数癫痫患者而言,都可以通过恰当的药物治疗很好地控制癫痫发作。然而,现在文献报道有20%~30%的癫痫患者对各种抗癫痫药物都无效。这些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大多数可以通过手术更好地控制癫痫发作。对于继发性癫痫来说,影像学上的占位病灶并不一定是致痫灶,单纯切除占位病灶并不能彻底治疗疾病[1]。颅内电极植入术是通过颅骨钻孔或开颅手术,将条形或网状电极安置在脑表面,记录脑各个不同部位的发作间期以及发作期的脑电活动,帮助确定手术切除范围[2],植入电极能放到头皮电极不能达到的部位,能提供更准确的脑电图信息。颅内电极植入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可以防止并发症,明确癫痫灶起源,并保证患者安全,现将笔者在这方面的观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5月~2009年7月行颅内电极置入术的癫痫患者176例,男127例,女 49例,年龄 2.5~50.0岁,平均22岁。癫痫病史2~30年。头颅MRI:58例显示有明确的脑内实质性病变。脑电图显示176例患者间歇期异常放电与发作时放电起源均不一致。

1.2 植入方法

116例患者术前经过神经内外科共同讨论确定采用打开颅骨后植入电极的方法,60例患者采用钻孔植入电极的方法,植入电极后根据患者平时发作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或停服抗癫痫药物,等待癫痫发作。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3.1.1 一般护理 以预防癫痫发作和保证患者安全为重点。患者24 h有专人陪伴,病床两侧安装床档,以防止意外发生,叮嘱患者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嘱家属将刀、叉等利器妥善保管,热水瓶远离患者固定放置,防止烫伤。

1.3.1.2 心理护理 进行颅内电极植入术的患者大多较年轻,患者及家属对于颅内植入电极既期待又恐惧,应采用沟通技巧给予心理支持,给患者及家属讲解关于颅内电极植入术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焦虑及紧张情绪。

1.3.1.3 完善检查及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如血、尿常规,肝、肾、心、肺功能检查,头颅磁共振,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等。术前1 d晚剃头,并做好皮试、备血,向家属交代禁饮、禁食等事项。术前晚常规甘油灌肠剂灌肠。颅内电极植入术后患者不能下床活动,术前我们指导患者进行床上饮食及排便的练习。

1.3.2 术后护理

1.3.2.1 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送至有128导脑电监测设备的监护病房,避免各种不必要的刺激。搬运时动作轻稳,并避免拉扯电极线,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加床档防坠床,暖瓶放置远离病床,防止患者发作时烫伤。

1.3.2.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的意识、瞳孔、四肢活动情况及生命体征的改变每小时1次,观察神经系统体征有无变化,若出现躁动不安、嗜睡等,及时报告医师以便及时发现有无颅内出血。同时注意观察伤口处有无渗血、渗液,并注意观察渗血的范围,渗液的性状及颜色,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本组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62例患者出现伤口渗血,护士及时发现报告医生给予加压包扎、伤口缝合等处理。

1.3.2.3 体位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电极植入术后,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可采取头高脚低位,床头抬高30°。因需要观察患者的发作情况,所以有些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减药或停药,患者有时连续抽搐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舌根后坠,易造成呼吸通气功能障碍或肺部继发感染,发作时及时去枕平卧,及时给予吸痰。

1.3.2.4 颅内植入电极的护理 观察电极是否固定良好,有无松动脱出,定时巡视脑电监测设备,注意是否运转正常。及时调整摄像头位置,以保证患者监测录像的完整性。为医生提供完整资料。

1.3.2.5 硬膜外引流的护理 本组患者术后有58例患者带回硬膜外引流管,它有减压的作用,可以预防出血及血肿的发生[3],减少皮下积液,减少感染。引流装置高度相当于侧脑室水平10~15 cm处,要保持流管通畅,不可扭曲、折叠和压迫,严禁逆流,防止颅内逆行感染。对烦躁患者,四肢加约束带,防止牵拉误拔引流管,适当限制头部活动。引流管内液面有波动说明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不畅或脑脊液浑浊,有絮状物,可能脑室内有感染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1.3.2.6 发热的护理 6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发热,温度37.5~39.5℃。体温37.5~38.0℃,给予患者多饮温开水或用温水、酒精擦浴。38℃以上通知医生给予消炎痛栓塞肛门,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及时更换衣服及床单以保持皮肤干燥。

1.3.2.7 安全管理 患者抽搐发作时避免外伤,可用手托住患者下颌减少上下牙齿咬伤,防止下颌关节脱臼;患者床旁桌上应放置一只5 ml注射器空针管,以防止患者发作时咬伤舌肌,同时松开衣领、腰带,必要时保护性使用约束带。

1.3.2.8 患者癫痫发作时的护理 注意密切观察癫痫发作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及发作时的症状表现和发作后情况。应注意避开摄像头,去掉患者盖被,及时调整监控摄像头于最佳位置。并掀开患者身上的覆盖物,按一下打标器,以保证监测效果。同时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意识、瞳孔变化,警惕癫痫持续状态时脑水肿和脑疝的发生,备齐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械。

1.3.2.9 氧气吸入 患者癫痫发作后,特别是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脑组织代谢增高,需氧量增加,加重脑水肿。此时应适当加大吸氧流量4 L/min。抽搐停止后一旦癫痫灶位置确定,及时给予患者口服或静脉输入抗癫痫药物,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可根据医嘱给予安定类镇静药物静推。发作停止后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干燥。

1.3.2.10 饮食管理 术后大多数患者食欲不佳,需适当增加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术后1~2 d以流质饮食为主。给予纯果汁补钾,但应禁止喝纯牛奶,以免引起腹胀等不适。

1.3.2.11 加强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耐心细致的生活护理不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使患者消除恐惧感。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与患者说话要轻声,耐心帮助患者处理大小便,细心听取患者主诉。定时给患者翻身,防止皮肤破损。

1.3.2.12 心理护理 疼痛是术后常见的症状,多在麻醉的作用消失后,感觉开始恢复,切口疼痛就逐渐加剧,尤以术后当天和晚上疼痛最剧烈,次日减轻,逐渐好转[4]。由于患者颅内植入电极,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头痛,由于年龄、性别、知识层次的不同,患者对疼痛的耐受也不尽相同。以高度的耐心为患者解释疼痛出现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护理干预,如头痛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解释有少量的渗血和疼痛是正常的,控制其焦虑情绪,提高疼痛阈值。有些患者因为麻药的原因会出现呕吐。呕吐时,指导患者不要紧张,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呕吐物。头面部肿胀及各种管道的约束,使患者不舒适,应告诉患者各种管道的作用,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消除患者的顾虑。鼓励患者把各种感觉或不适及时诉说,并尽快给予处理。给患者家属讲解不能探视的原因,并把患者的情况告之家属,使家属放心。有些患者监测时间长,我病区还准备了书籍供患者监测期间阅读,并为儿童准备了玩具、贴画、图书,以分散其注意力,从而缓解电极植入带来的各种不适。

2 结果

1例患者13 d未出现发作而未进行癫痫灶切除术,175例患者在1~10 d内出现癫痫发作,经神经内外科共同讨论确定癫痫病灶范围,行癫痫病灶切除术。

3 讨论

颅内电极可以直接记录到大脑表面的脑电活动,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手术切除范围。但它也是一个开放的创口,容易感染。而且癫痫患者发作时常常意识丧失,容易出现意外。因此,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预防感染,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徐虎,徐纪文.FMRI辅助神经导航技术结合术中脑电监测在癫痫外科中的应用[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0,23(2):77-81.

[2]谭启富.癫痫外科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赵希转.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2):106-107.

[4]赵霞.住院病人护理的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88.

[5]盖炼炼,吴芳,代英,等.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医药导报,2006,12(1):31.

[6]许晓波.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5):159.

猜你喜欢

植入术癫痫电极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三维电极体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三维镍@聚苯胺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Ti/SnO2+Sb2O4+GF/MnOx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