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控铣床实训课程改革之探讨

2010-02-18郭广新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10期
关键词:数控铣实训加工

郭广新

(江苏省海安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南通 226661)

中职数控铣床实训课程改革之探讨

郭广新

(江苏省海安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南通 226661)

笔者结合自身数控铣床实训教学经验及当前教学实情,总结出几点数控铣床实训课程改革措施,旨在进一步加强数控铣床实训教学质量,全面深化实训教学改革,提高数控铣实训效果。

中职;数控铣床;实训课程

随着各职业学校数控铣床专业建设的迅猛发展,提高专业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变得更为重要,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数控铣床实训存在的问题

数控铣床设备数量偏少 因数控铣床价格比较昂贵,学校的资金有限,导致数控铣床设备比较少,而学生人数相对比较多,给数控铣床实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分组练习时,在规定的时间里,很难保证每个人都有充足的训练时间,影响了实训效果。

数控模拟训练与数控铣床实训分开在数控铣床设备偏少的情况下,将数控模拟实训与数控铣床加工实训分开不利于实训内容整合及内容融会贯通。计算机模拟训练机会的减少,使学生在操作机床时很容易出差错。同时,学生在数控模拟训练时做出的程序也难及时应用于实际机床加工实践练习,影响了教学的连贯性。

师资力量不够 虽然大部分数控铣床实训指导教师已具备“双师型”指导教师资格,但他们缺少企业实践经验。虽然暑假学校安排教师下厂实习,但实习时间很短,缺少真正的实践操作,使实训教学内容与企业文化衔接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实训成绩考核评价不合理 学生实训成绩的评定,只看重学生编写程序的结果或工件的加工结果,忽视了对学生整个实训过程中的操作情况考核,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的培养,难以体现成绩的真实性,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数控铣床实训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一线数控编程与加工技能型人才。所以,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数控机床程序的编制与设备的操作训练,在专业课设置方面,均安排了较多的实验和实训内容。

但是,学校现有的数控铣床设备数量还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例如,由于数控设备的成本较高,虽然我校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增添更多的实训设备,但是设备增加的速度还是滞后于专业教学的需求。所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整合教学资源及教学过程的科学设置是教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数控铣床实训教学改革举措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实用为主,在机械设备的配置上,保证实训生产设备的配套原则,基本上做到普通车、钳、刨、铣及数控车床等常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可在校内完成。在数控铣床实训之前,学生对以上几个工种的技能操作都应掌握熟练,为毕业前数控铣床实训奠定良好的基础。

调整指导教师结构 改变实训课程由专业课教师做实训指导教师的做法,聘请企业里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专业理论水平比较高的工程师作为兼职实训指导教师,安排他们与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实训。专业教师负责学生的出勤、纪律、安全、操纵秩序等,兼职指导教师负责安排实训内容,进行技术指导。在合作过程中,专业教师可以了解到企业对数控铣床技能人才的要求情况,兼职实训教师也能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双方相得益彰。从近几年钳工与车工实训的情况来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观: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较大提高,学生在毕业实习时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先模拟,后实践 我校在实训教学中大量采用了数控模拟加工仿真软件,即在计算机上学习工件的编程和模拟加工过程,待学生熟悉了基本的操作方法和加工过程后再学习操作实际的数控机床。例如,安排相关的CAD/CAM软件应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至二种典型CAD/CAM软件使用方法,如CAD2007和MasterCAM或UG等常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软件。要求学生完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三维造型,具备选择各种加工方法、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并在数控机床上完成零件加工的能力。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教学成本,也保证了实训安全,取得了较好的实训效果。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反映普遍较好,他们均认为我校培养的毕业生尽管在实际操作数控机床方面经验不足,但由于在校期间进行了大量的模拟仿真操作训练,在实际的操作中上手很快,到企业后很快便可独立操作机床加工零件了。

加强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 实训中,同时打开8台数控铣床,将学生分为8组,每组选出技能水平比较高、比较负责任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本组学生的实习操作顺序、任务分工、安全、实训考核等。在实训过程中,教师一方面监督好、规范好每个组学生的操作;另一方面观察好每个组的操作进程,为实训考核做好准备。在学生操作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立即解决,而是让学生先小组内部讨论解决,本组解决不了,可以小组间再讨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实训成绩的评定应注重实训过程 中专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只注重加工零件的质量评估,忽略对学生实训过程的评估,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采用科学的成绩评估体系,既对学生的加工零件质量进行评估,也注重学生的实训参与度、实训态度、实训的行为习惯等,并对其进行评估。建立每个学生的实训成长卡,由小组长和教师分别评估,各占30%和70%,两个成绩加起来就是该生的实训成绩。采用此评估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是教师和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以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就业之前,应让他们先到校外实训基地体验一段时间,让他们感受一下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达到经营目的而产生的反映企业意志的价值观念。学生只有认同企业文化,才能真正融入企业之中,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企业建设。我校与本县几个大型集团公司合作办学,利用假期及平时教学计划课时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及早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知道自己将来能够做什么,看到自己目前与实际要求的差距,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校与企业的文化相互融合,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出高技能人才。

[1]赵燕伟.现代数控技术[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苏宏志.从数控技能大赛看数控专业教学改革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33).

[3]王卫兵.数控编程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G712

A

1672-5727(2010)10-0102-02

郭广新(1981—),男,江苏睢宁人,江苏省海安双楼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应用。

猜你喜欢

数控铣实训加工
数控铣床的精准保养技术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数控铣床定位误差诊断及维修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设备因素的数控铣削表面质量研究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华中8型数控系统热误差补偿功能在数控铣床上的应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