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冠脉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护理告知的程序及体会

2010-02-18高晓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桡动脉冠脉肢体

高晓华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山东荣成 264300)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微创性手术方法。尽管PCI治疗冠心病疗效肯定,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但术前和术后护理工作对其疗效具有重要的影响[1]。但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项新技术,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是一个盲区。笔者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术前、术中、术后告知,提高了患者的“知、信、行”程度及遵医遵护行为,减少了不安全隐患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8月~2008年8月行PCI共392例,其中经桡动脉路径212例,经股动脉路径180例。其中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135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57例。男228例,女164例,年龄39~82岁。

2 术前的护理告知

2.1 护士的准备

选择经验丰富,具备良好素质,并善于沟通交流的护士作为责任护士,并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用恰当的语言安慰患者,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应注意的事项,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稳定情绪,愉快地接受治疗。

2.2 详细了解病情

护士应详细了解PCI的禁忌证与适应证,术前应协助完善各项常规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血型及血生化等检查,并仔细询问过敏史,做碘过敏试验。

2.3 皮肤及胃肠道的准备

常规准备腕部、腹股沟和会阴部皮肤,术前禁食4~6 h,进导管室前排空大小便。

2.4 心理护理

PCI是一项侵入性的操作,有效的心理护理是PCI顺利开展,预防并发症的良好保证。患者往往因对该手术缺乏认识,不了解诊疗程序,思想负担重,害怕手术后痛苦及严重合并症,担心手术后卧床大小便不习惯等。为此,护士应给予针对性的解释,向患者介绍PCI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手术体位、手术过程、术中配合的方法与可能出现的不适和手术效果等,帮助患者正确对待手术,并耐心倾听、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使患者思想情绪放松,主动配合医护人员。

2.5 患者的准备

术前专业护士向患者讲述术后术侧肢体伸直卧位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练习,指导患者练习有效的咳嗽和使用放松技术[2]。

3 术中的护理告知与配合

3.1 体位

患者进入导管室,平卧于手术床上,暴露术侧肢体,铺巾、消毒、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备好除颤仪、临时起搏器、呼吸机、常规药品及抢救药品。

3.2 心理护理与术中指导

患者入室后护士要主动介绍手术环境,不论患者有无应答均以和蔼可亲的口吻与其交谈,赢得患者的信任,保证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减少或消除患者在陌生环境中的恐惧心理。告知术中如何配合,指导其进行平静、缓慢、规律的深呼吸,若有不适,及时告知,不可随便移动身体。在手术全过程中,护士要做好患者身体的遮盖,从而起到保暖和保护隐私的双重作用。手术过程中和患者适当交流,重视患者的主诉,及时疏导,协助解决身体不适,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4 术后的护理告知

4.1 心理护理

部分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患肢需平伸制动,生活不能自理,使患者感到自己成为亲人的负担。社会和家庭地位的改变,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感到自卑。护士应帮助患者适应手术后情况,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平稳过渡到康复期。

4.2 饮食护理

24 h内尽量不吃高蛋白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及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无心力衰竭,术后患者应多喝水,12 h内饮水量1 000~1 500 ml,让患者了解造影剂在体内滞留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多饮水可帮助造影剂排出体外,预防肾功能损伤。如患者不习惯平卧位排尿,应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并指导患者全身放松。

4.3 卧床时间

经股动脉穿刺的患者需卧床休息12~24 h,穿刺点用1 kg左右砂袋压迫6~8 h,患肢严格制动12 h。24 h内尽量勿移动术侧肢体并自己注意观察穿刺压迫的部位有无血液渗出。经桡动脉穿刺的患者卧床时间无限制,穿刺点只需加压包扎即可,患肢也无需严格制动。为减少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肢体肿胀、麻木,上肢抬高或放于胸前,适时用力握拳。并嘱患者注意有无皮下淤点、淤斑,肿胀或感觉异常。

4.4 穿刺点的护理

经股动脉穿刺的患者,术后24 h患者可下床自由活动。指导患者活动时要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必要时测量血压正常后再协助活动,以免发生并发症。经桡动脉穿刺的患者,3 d内勿在穿刺侧肢体进行测血压、采血等增加肢体压力的操作,1周内勿揉抓穿刺点,并保持清洁、干燥,6个月内穿刺侧肢体勿提超过10~15 kg的重物[3]。

5 结语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因未履行告知义务或履行不当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引起的纠纷,已成为医疗纠纷的热点,呈逐年上升趋势[4]。PCI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冠心病诊疗技术。但毕竟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大多患者心存疑虑。护士在整个的诊疗过程中通过实施护理告知程序,提高了患者的“知、信、行”程度及遵医遵护行为,融洽了护患关系,减少了不安全隐患的发生。所以系统、全面的护理告知程序对于冠脉动脉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李素梅,崔冬雷.32例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后症状改善分析[J].护理研究,2002,16(3):167.

[2]王丽姿,毛惠娜.冠脉造影术后卧位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11.

[3]林中华,王作和,朱秀若.改良米字绷带包扎对桡动脉止血的应用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0):936.

[4]吴亚琼,杨玲.一起因告知不详引起医疗诉讼的分析和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58-60.

[5]李雪松,王美荣.1例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择期冠脉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162-163.

[6]温素萍.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84-85.

猜你喜欢

桡动脉冠脉肢体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