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师施爱的艺术

2010-02-18战丽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4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情感

战丽新

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在的教师在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的思想的引领下,爱学生已成为他们的信念和习惯,但怎样爱的问题,似乎远没有解决好。

有关部门对5所学校的12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这样一道题:“你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 调查对象回答“是”。然后又对这12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问卷:“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者仅占10%。90%与10%,反差如此之大,这不能不引起反思:为什么教师都付出了爱,而学生却没有感受到爱呢?魏书生老师说过:“光强调教师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该具体研究怎样去爱。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会变得不爱。”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细细品味这些教育名言,深深领悟 到这些 教育家阐明的是:不仅要爱学生,还要会爱,爱的艺术更重要。

1 把泛爱作为施爱的指导思想

面对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家庭,有着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教师的爱不能只洒向那些刻苦、成绩突出、遵守纪律、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的学生,也应该同样关注那些有问题的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对个别的学生实施爱的行为,而对另外的学生则是“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不是为师者所应具有的大爱,而是狭隘的甚至是功利的爱。事实上,当学生看起来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其最需要爱的时候。一些教师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只关注那些听话、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调皮、不听话、学习落后的学生却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任其自由“发展”,或是恶言恶语批评,甚至进行严厉的体罚。其实他们更需要教师的指引和关爱。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就应该把泛爱作为施爱的灵魂。

2 把了解学生作为施爱的铺路石

教师要想去爱学生,首要的问题是要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人施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孩子。”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必须了解他们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同时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情感历程、心理健康状况、交友情况等。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方法、有策略地实施爱的行为,在爱中走近、走进学生的心灵,也赢得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愿意把他的痛苦和欢乐、把他的忧伤和愉悦、把他的情感和心事、把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告诉老师的时候,老师的爱的付出才可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3 把尊重学生作为施爱的根本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只有时时事事处处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才会亲切、和睦、持久、永远,才能实现教学相长,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要学会倾听、请教,蹲下来平视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每一个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学生的感觉去感受生活,用学生的方式去付出爱心,用学生的语言去沟通交流。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共鸣、脉搏的共振、意识的同流,才能与学生没有心理距离地对话交流,才能在付出爱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接受教师的爱、珍惜教师的爱,并以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去待自己身边的人和物。

4 把包容学生作为施爱的保证

习惯上教师看待学生,往往不是优点就是缺点,不是表扬就是批评,不是奖励就是惩罚,这样太绝对化。其实学生的表现大多数是中间状态,这个中间状态需要教师关注的优点和缺点大概不会超过10%。所以教师要学会包容和接纳,要让学生处于一个自由自在的状态中,不要过多地用表扬、惩罚、批评干预他。

5 把理解信任作为施爱的催化剂

少年儿童一般都具有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信任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交际范围的扩大和个体意识的增强,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自我荣誉感也随之增强。他们把自己看作“小大人”,在他们的眼里,大人做的事情自己都想做、都能做,独立性、自主性逐步在加强。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理解。要理解学生丰富而复杂的个性,教师就要学会陪伴,学会感激。要用心陪伴,珍惜每一次在一起的时间,并使之变得很愉快。这样就很容易理解、沟通。教师还要经常提醒自己:我所教的是天下最好的学生,要为他们感到自豪。因为展示在人们面前的生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他们的潜力那么大,精神那么旺盛,心底那么纯真,未来是那么美好。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新时期的教育更是如此。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教师要更加准确地思考爱的内涵、教育的内涵,体会爱的真谛、教育的真谛;转变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