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保问题即发展问题

2010-02-18主编华小瑜

中国新时代 2010年1期
关键词:哥本哈根跨国公司气候变化

主编 华小瑜

相信有许多人这十几天以来一直在关注着这次绝对空前、未必绝后的哥本哈根会议。此次被人称为“二战以来最重要的国际会议”的确是盛况空前:联合国192个成员国中有119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率团赴会,他们代表着世界89%的GDP、82%的人口以及86%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包括全球20个最大的经济体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15个国家。但规模之大还只是表象,与会各国分歧之深、博弈之烈似乎才是有史以来的“惟一”。难怪有代表将这次会议视为“争吵的大会”、“生气的大会”而非“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尽管偶有奇怪的声音质疑气候与环境问题是一场“世纪骗局”,但绝大多数的地球公民都不怀疑自己的切身感受——气候在变暖、环境在变坏。在科学认知上,现已达成一些基本共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第四次报告也明确表示,气候变化90%的因素来自人类的排放。这一点亦得到政治的支持。虽然“减不减”已不是问题,“如何减”却成了一等大的问题。《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12月正式签署,历经长达8年的时间才得以真正生效,这足以表明,气候变化谈判的背后无疑是各个国家利益的博弈,更具体地说,实质上这是一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利益问题上的博弈。它既是对“气候新秩序”主导权与话语权的激烈角逐,也是限制与维护发展中国家发展权之间的较量。

尽管哥本哈根会议只给翘首企盼的我们带来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的文本,但我们还是诚惶诚恐地相信,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将载入人类历史,哪怕有人称之为这只是一次“非正式的闲聊”、“一场闹哄哄的混战”。

在哥本哈根大会前和会议期间,我刊开始了2010年全新的征程,这次我们搭上了哥本哈根这趟列车,驶向人们正热切关注的绿色目的地,但途中我们发现,那些在哥本哈根指责中国是“排放大户”、中国的减排信息不公开透明的发达国家,他们的在华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表现与他们的自我标榜并不完全相符。

自2008年5月1日《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开始实施一年以来,据有关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尤其是来华的跨国公司在执行该《办法》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中国公众对于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的知情权仍很难得到保障。

我们以此为突破口,将视点集中在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上,以审视在华跨国公司是否存在于生产过程中执行“双重标准”以及在遵照执行《办法》方面是否到位、相关监管是否缺失等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扫描”这样的一个横断面,引起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跨国公司以及本土企业乃至全社会对我国的环保现状高度重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力量,将环保监督变为公开、透明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摈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模式和发展模式,在现阶段,尤其要杜绝以非环保的方式制造所谓环保产品的得不偿失的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哥本哈根跨国公司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哥本哈根缘何争当首座碳中和城市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触感哥本哈根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
哥本哈根现代建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