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2010-02-17丁玲
丁玲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丁玲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而开设,目前该课程面临着尴尬境地,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尚有不少可探索空间。本文基于课程层面进行了思考,并从自身的实践出发,朴素地提出了几点设想。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职业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既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又提高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使得各种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计算机的应用对21世纪的学生来说显得十分必要。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而开设,旨在使高职毕业的学生能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相应领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似的教学方法,课程的内容、结构、授课方式等没有发生质的改变。随着中小学计算机应用相关课程的普及,很多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那么,高职是否还需要开设这门课?如何分配课时?课程内容如何设计?高职的特色如何体现?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该课程及教学的改革尚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当前的尴尬境地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效果不佳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基本上是低年级学生,有些院校只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从生源上看,高职高专的学生主要来自两种渠道: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但由于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作为高考成绩计入总分,大部分高中学校没给予这门课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了这部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弱于理论知识。二是本市中专、中职、技校的毕业生(简称“三校生”),其中大部分学生在毕业时都已经按照市教委的要求取得了相应的计算机操作等级证书,他们实践操作能力较强,而理论知识较弱。从外部环境来看,面向全国招生的高职院校,由于受全国各地区经济和教育资源差异、家庭条件差异等因素影响,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参差不齐。从学生自身的个性差异来看,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及其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也使他们在对计算机应用知识了解和掌握的深度、广度上参差不齐。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授课采取的是课堂集中学习,起点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课堂学习,其教学难度可想而知,教学效果就更不用说了。
削减课时数,降低课时比例我国在制定教育计划的长远发展纲要时就明确提出,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分阶段地普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在这个纲要的指导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都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或《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础必修课安排在教学计划中。加之家用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了很大进步。因此,一些高职院校认为学生入学前绝大多数已经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能力,该课程可削减课时数,甚至取消,从而降低课时比例和教学成本。此做法是目前主流的改革措施之一,教学内容也随之被大幅度地削减。然而,该削减到什么程度?标准又是什么?
教材不太适用高职课程正面临两难境地:一些人批评高职课程浅,大量重复中职课程内容;还有一些人则批评高职课程简单沿用本科课程体系,是本科课程内容的压缩,高职本身的特色体现得很不够。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同样陷入这样的困境,教材的问题也较为凸显。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及难度与中学课程相近,一些内容上存在“滞后性”问题。教材普遍选用的是全市各类普通高等院校通用的教材,为高职量身定做的教材很少见。虽然教材包括的计算机知识非常系统,但并不适用于高职学生,职业性则更难以突出。教材内容上虽然逐年有所更新,但是难以彻底摆脱学科体系的框框,对高职生的思维能力、职业能力等培养并不利。另外,该课程的一套教材往往配以教程学习指导、实验指导等,学生每人全套在手,书是越积越厚。与低比例的课时数和被削减的实际教学内容相比,教材未免过于累赘,而且浪费资源。
基于课程层面的思考
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很多。以往的文献较集中地将问题归结到教学改革,更有众多的一线教师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教学方法等进行探讨,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意见。笔者作为该课程的教师,任教期间,学院对该课程有过改革的尝试,但并没有实质的变化,有些想法提出后又戛然而止,教师处在被动状态,学生学习成效不大。于是引发笔者思考:是否该课程本身出了问题?是否因为课程与教学没有衔接起来?表象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诸如此类的疑问,促使笔者尝试走出教学过程,基于更为宏观的课程层面去认识并理解课程的意义。
在职业院校,虽然认为普通文化课程的重要性不如专业课,但是作为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文化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其实比专业课程复杂,而且关于这类课程尚未形成能被普遍接受的改革思路。相对中职而言,高职院校普通文化课程的改革较为懈怠。近年来,对高职普通文化课程的讨论日渐增多,改革的探索也始终没有停止过。
课程的定位关于普通文化课程的定位,高职院校一直缺乏一个明确概念,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从完善个体人格的需要来看,根据国外关键能力的研究,数字能力、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职业院校的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便是为培养这些能力而设置,因此一时难以被取代。从为专业课程服务的观点来看,该课程的基础性和服务性地位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下却并不一样,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网络基础知识对于外语类的专业课程学习是否构成支持呢?显然没有直接联系。另外,该课程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普通教育沟通的需要。事实上,计算机应用能力通常被作为高职入学考试的选拔条件和“专升本”的通道。其实,与普通教育沟通应当是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重要考虑维度,依据与普通教育沟通的需要设置普通文化课程,可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提供衔接点,也为学生生涯发展的弹性化选择提供了可能。
课程的设置依据普通文化课程的定位,《计算机应用基础》属于职业院校的普通文化课程门类中的工具类课程,此类课程既是专业学习所需要的基础性课程,又是联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重要纽带。单一地谈论该课程如何设置并不科学,这是面向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宏观的、上位的问题,超越了任课教师个体意愿和能动性,需要学院领导和专家参与决策及内部协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占多少课时比较合适?无论所占比例高还是低,也无论改革如何进行,要从理论上准确地回答这一问题是不可能的。高职普通文化课程的课时比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学校之间差别比较大。这是一个经验数值,只能在实践中不断调整,通过动态的调整最终使这一数值最大限度地接近最合理的值。
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内容改革可以使普通文化课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职业院校的普通文化课程因教育性质不同、教育对象不同,从而能追求其自身特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想从实质上改善目前的尴尬困境,更需要对其内容与组织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基本理念是,应彻底摆脱学问式的思路,实用性、职业性和生活性应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能力、职业与生活为课程改革提供了联系现实的重要纽带以及巨大的改革空间。
课程改革的设想
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及对象的丰富,必然带来入口和出口群体结构的复杂性。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出口、入口的矛盾重重,职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才显得愈加急躁和不知所措,于是顺应社会大潮随波逐流,从而偏离了根本的轨道,逐渐丧失职业教育原有的价值。针对出口、入口群体结构的复杂状况,许多国家提出了实施无缝衔接的目标,无论是对下与中等教育的衔接,还是对上与大学高年级及研究生教育的衔接,都采取积极的对策,且这一课题成为许多国家高职教育未来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点和难点。这一课题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中职与高职衔接、专升本的衔接、课程体系学分互认、教育等值、证书等值、经历等值等。
落实到具体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如何顺应这一改革方向?我们该做些什么?笔者从自身的工作体会思考,朴素地提出了以下几点设想。
外部衔接,内部贯通首先必须从学生出发,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差异。学生进入课程学习前的入口差异往往被忽略,或者意识到了却无解决措施,依旧是重复传统的教学模式。承认学生入学前已产生的差异,并正视这些差异对入学后常规教学活动的影响,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怎么衔接?是夯实基础、发扬个性,还是统一步调、拉通平衡?入口差异的梳理、课程深度和广度的选取,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领导决策力和办学特色。外部衔接问题进而转为内部贯通问题,例如,学生入学前的详细信息积压在招生办、学生处等部门或无人问津,教学部门不了解,任课教师更不知晓。笔者认为,在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前,新生入学报到时可开展相关的分模块测试,了解学生不同知识模块的掌握情况,实行初步过滤,结合专业所需,再分模块、分层次教学。依据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灵活设置选修课和专业课,与普通文化课贯通。比如,前期测试的出题、阅卷、成绩统计、名单处理、课程分模块的规划,进入新阶段学习前是否再进行一次模块整合的综合测试,等等,细则需要考虑详尽。前期准备工作繁重,对效率要求高,更要筹划多种详细的备用方案。若问题处理不当,一旦实施便会导致常规教学混乱。当然,学院内部环境尚不稳定时,不宜过早地实施大幅度改革。
考证促学,应急之举怎样才能证明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呢?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改革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为节约成本,可以将课程的目标锁定在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上,推行“双证制”。暂且不说各类证书的“含金量”,就计算机应用而言,具有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计算机等级证书或者其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现已是学生升学、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上海市的“专升本”招生计划就明确规定:“各招生院校原则上应要求考生持有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对没有证书的考生应组织相关考核工作并确定相关标准。”与计算机一级考试相配套的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考证结合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但对高职生来说,这仅能解决燃眉之急,并不是长远之计。高职教育要培养“为明天工作的人”,就必须使这些准劳动者能够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并在产业结构调整时能够适应多种岗位的要求。高职生的能力结构实际上就是职业能力结构,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其职业能力结构的形式都是相同的。而真正的职业能力是无法用职业资格证书表征的。职业能力不是让从业者被动地适应外界的变动,而是主动塑造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纯粹从升学和考证出发,多少带有功利性,不利于培养职业能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服务。
推行校本课程开发,凸显高职特色高职办学要形成特色,从学校角度看,课程改革是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采取的是高校管理体制,其课程包括普通文化课程,除“两课”外,基本由高职院校自主管理,因此管理权力基本在学校,推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强。推行校本课程开发不仅能促进课程改革,也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高职课程与教材应是动态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现场使用的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地在高职课程和教材中得到反映。因此,需要学校教师对国家、地区课程和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将其改造成“活页化”的教材,以弥补现有的缺陷。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模式是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它对彻底打破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建立富有职业特色、能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其价值已获得了教育行政部门与职业教育院校的普遍认可,其开发与实施已如火如荼地开展。近年来,为体现这些思想,不少高职院校针对专业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并有可借鉴的产品。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项目课程模式也适合该课程的开发,能从本质上改变课程中组织知识结构的方式,其设计又可变化多样。例如,笔者认为其形式上可开发成字典式、工具书式,以方便查阅,快速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1]刘宾.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11).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5-214.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8年部分高校招收专升本新生工作的通知.[EB/OL].(2008-06-08).http://www.51test.net/show/136941.html.
[4]徐国庆,雷正光.德国职业教育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有话职说
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
——契诃夫
G642.3
A
1672-5727(2010)07-0100-02
丁玲(1982—),女,江苏泰兴人,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控制系助教,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07级高校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