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与高职英语渗透教学
2010-02-17李金英
李金英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天津 300451)
跨文化交际与高职英语渗透教学
李金英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天津 300451)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英语课本内容,分别从听、说、背景知识、词汇以及语法等方面进行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渗透,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职;英语渗透教学;文化交际
近几年,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和重视。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颁布实施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应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打破学科本位观的束缚,确立以培养高职人才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职业素质及英语应用能力为课程教学目标,即“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倡导“工学结合”,突出基础英语为专业服务的特点。在这一政策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培养学生实际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定为目标,将英语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要求。
跨文化交际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就无法准确地理解对方的信息,交际中就会出现障碍,就会因误用而产生冲突。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中,在单词、语法、句型等方面会出现错误,但对方仍然能够理解。这说明彼此的交流是成功的,至少在规则上是清楚的。然而,当我们把英语说得异常流利时,某些方面却表现出明显的不礼貌或不友好,对方会觉得这并非语言知识的缺陷,而认为是粗鲁、蔑视或者恶意伤害等情绪的自然流露,在这种情况下,交际就难以获得成功,Wolfson(沃尔夫逊)指出:“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言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是比较宽容的,与此相反,违反了说话规则却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从中可以看出文化对于英语学习者的重要性。在高职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讲授英美国家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些人认为,英美国家文化的讲授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应该专门开设这样的课程。确实,很多英语专业都已经为学生开设了《英美国家概况》、《西方文学史》等类似的课程。但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显然不可能设置这样的课程。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沉浸在目的语文化的氛围中。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接触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因此,教师应自己创造环境来锻炼学生。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完成正常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渗透,让学生感受中英两国文化的差异。那么,渗透哪些文化及如何渗透就成了摆在英语教育者面前的两大问题。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渗透
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相互联系又彼此依托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倘若渗透的知识如同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缓缓浸润学生的心田,渗透的过程和内容与课本知识骨肉相连的同时,又能够无桎梏,那么无疑是理想的方式。下面以我院采用的《新编实用英语》(天津版)为例进行说明。每册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说(Talking Face to Face)、听 (Being All Ears)、读(Maintaining a Sharp Eye)、写(Trying Your Hand)、趣味阅读(Having Some Fun)以及具有天津特色的“生活在天津”(Living in Tianjin)6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很多相关文化知识可以填充。比如,听说部分包括问候、关心、谦虚、告别、介绍、致谢、道歉、宴客等多个日常生活场景对话。在进行对话练习时,可以介绍一些交际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在收到礼物时,中国人一般都把礼物放到一边,说些客套话,等送礼者走后再打开慢慢欣赏。而英美国家的人往往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并给予评论并表达感激之情。我们见面往往问些诸如 “去哪啊?Where are you going?”“吃了吗?Have you eaten?”“最近工作怎么样,薪水涨了吗?How about your work and salary recently?”,而在外国人看来,这些问题当中有些涉及个人隐私。在西方国家,隐私涉及的范围颇广,它涵盖了诸如家庭、财产、婚恋、朋友、经历、收入等个人状况,甚至个人的年龄、住址、身体状况、独处或单独活动也包括在内。因此,他们往往以天气等比较安全的话题展开对话。我们和朋友吃饭时,很多时候最后都是和对方争着付账;而很多外国人在发出建议或者邀请的同时,也就决定了谁来买单,或者go Dutch(各自付款)。
读的部分可以对文中的词汇、俚语、语法以及背景知识等多方面涉及的文化内容进行渗透。比如,在Thanksgiving Day and Christmas中,可以介绍一下关于感恩节和圣诞节的背景来历,还有英国清教徒及May Flower,以及这两个节日中需要准备的食物和人们庆祝的方式;与此同时,可以将它们与中国传统的春节 (Spring Festival)、中秋节 (Midautumn Day)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不同节日的情感,从而加深学生对节日内容的印象,提高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和俚语的学习应贯穿始终,还可以旁征博引,向学生广泛介绍英美文化知识。比如,讲解Tangsancai-An IdealTouristSouvenir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下the last straw(最后一颗稻草)或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在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地干活”、“气壮如牛”等词语,这是因为中国人千百年来用牛来耕田种地。而英语中却用horse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如work like a horse,as strong as a horse等,因为早期的英国人是用马来耕作的。在讲解drown时,有a drowned rat(落汤鸡)和rat in a hole(瓮中之鳖),而与“鸡”相关的词组并没有汉语中的贬义,如as busy as a hen就是用来描述人很忙碌的状态。类似的还有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豪,龙也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而dragon(龙)在英语中象征邪恶,这是因为《圣经》上把dragon看做是罪恶的象征,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在英美传媒中把“亚洲四小龙”翻译为“four Asian tigers”以避免西方传媒受众对语言的误解。讲解selfish时,可以列举出很多self-做前缀的单词,比如self-respect(自尊),selfesteem(自重),self-reliance(自立),selfconfidence(自信)等。有许多谚语也表达这种思想,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那些自助者)。中国文化比较强调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个人主义”是个贬义词,常与自私自利联系在一起。而西方崇尚个人主义、竞争以及个人英雄精神。
语法的讲解有时候略显枯燥,但是同样可以进行文化渗透。因为正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才导致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讲解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渐了解英语和汉语语法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汉语重意,而英语重形。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其著作 《译意》(Translating Meaning)一书中,认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意合与形合的对比。我们在使用汉语遣词造句时,很多时候前后关系不需直接借助连词如 “因为,所以,尽管,虽然,但是,然而”等等,但是读者凭借上下文的意思就可清晰地判断出前后句关系,从而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而英文与此相反,即句子的前后关系往往通过明显的连词 if,because,when,although,so that等词表达出来。与此类似,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以及这四者的进行时、完成时和完成进行时在内的16种英语时态用以表示不同的时间与方式,表示行为、动作和状态在各种时间条件下的动词形式。还有倒装句式、感叹句式以及强调句式在内的若干语法现象,都向我们展示了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特色——直接务实、清晰明了,无需像阅读汉语那般小心翼翼的前后揣测,只要掌握了语法的基本规律和标志词语,就可明白句意。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如果说汉语是一门含蓄内敛的语言,那么英语就是一门直接外向的语言。这种区别不仅仅体现在英语和汉语的用法及表达方式上,也体现在两种文化中的人们的个性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上。虽然这么说有些笼统,但是由此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英语语法知识,掌握学习这门语言的技巧和方法,从而避免犯一些诸如“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语言集中体现着民族文化特点,所以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那么,在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必然是关键因素。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英美文化的渗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提供更广泛参与涉外活动以及在外资、合资与涉外企业就业的机会,同时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也是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1]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黄娜,周东妮.高职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1-2.
[5]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G712
A
1672-5727(2010)07-0082-02
李金英(1980—),女,天津市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