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背景下江西高职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0-02-17李玉保
李玉保
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应运而生,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和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发布相关高职教育的纲要、文件,发展高职教育、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高职教育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不言而喻。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江西,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高职教育如何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江西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有高等教育的一些共性,又有自身鲜明特色。它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指导,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当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科学准确地定位,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才能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才能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1]P211江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周边兄弟省份相比,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长期处于落后地位。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江西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江西高职教育的主体是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办学层次处于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之间,主要招收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以及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应届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其中以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体。学校开设的专业是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人才需求而设,学制2-3年,主要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据笔者调查,2009年,江西具有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52所,在校生人数占全省高校在校生人数总数的36%;2010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23万余人,其中高职院校就有14.3万人,占高校毕业生总数的62%。以上统计数据表明,江西高职教育发展态势良好,为广大高中毕业生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江西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江西高职教育还面临诸多困难,如高职院校的分布结构、经费投入、师资状况、办学效益及学生就业等问题,都极大困扰着高职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主动出击,努力提升高职院校自身内涵建设水平,已经成为江西高职教育加快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当前制约江西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虽然江西的高职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地方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与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还不适应,尤其是跟不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要求;二是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还不适应,这既影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地方经济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一)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度还存在一定偏差。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目前社会上一部分人对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仍然不高,甚至还存在歧视和偏见。有的人对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认识模糊,认为高职教育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的“二等教育”。有的人对高职院校存在偏见,认为它是高等院校中档次较低、层次较低的一类学校,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一些地方和部门对高职教育地位、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对发展高职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加上一些用人单位头脑中片面追求高学历的用人观念仍然比较严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一定的用工歧视。
(二)高职院校办学经费严重短缺
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以增加相应的经济投入为前提。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教育投入却与此不相协调,这与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有关,国家对知名大学、重点大学投入多,而对职业院校的投入则是少之又少,而长期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江西更是如此。职业院校特别是工科类院校注重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实验实习设施和设备投入大、更新快,培养成本相对较高,经费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养质量。[2]P12可见,经费短缺不仅影响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而且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
(三)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不容乐观
教师是学校最基本的人力资源,一所好的学校不在于建有多少大楼,而在于拥有多少“大师”。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高水平师资的缺乏,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向前发展的瓶颈。笔者走访了几所省内高职院校,发现这些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师资结构失衡、力量薄弱、教学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一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滞后、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及职称结构不尽合理、教学能力的提高缺乏后劲,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比较紧缺等,这与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及发展方向极不相称。
(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日益突出
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相伴生的,就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受社会、学校、毕业生自身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从社会角度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社会上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歧视现象比较严重。从学校角度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往往与市场需求脱钩,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很难适应市场需求,自主择业难度较大。从毕业生自身角度来看,部分毕业生对未来工作存在眼高手低的思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自然困难。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就业压力,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给江西高职教育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江西地处中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着力实现在中部崛起和经济跨越式发展,江西高职教育任重而道远。江西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支持,因此,加速高职教育的发展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0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从江西发展实际出发,审时度势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决策。2009年,这一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江西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首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为江西高职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对于江西全省的发展,对江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但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挑战,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江西交职教育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可能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实现自身的科学跨越发展;反之,则会严重阻碍地方经济发展。但是,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社会,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保持与经济结构相适应,才能起到推动经济建设发展的作用。[3]P76为此,江西高职教育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江西经济发展的产业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优化结构,科学发展,实现与江西经济结构和产业水平的有效对接。高职院校要以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四大支撑”体系,建设“十大产业基地”,科学设置专业,并实现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其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江西高职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也在相应随之扩大,但这并不是说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就能满足市场需求,应该说经济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江西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平台。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因为没有地方政府和社会财力的支持,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发展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职教育如何主动取得政府支持,关键要利用好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空间,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加快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推动江西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再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江西高职院校发展创造了条件。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是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个大好时机,理清发展思路,全方位与经济建设对接,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千方百计发展壮大自己,着力培养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以此来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四、对江西高职教育今后发展的几点思考
江西的高职教育如何适应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通过建立各种导向机制,引导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合理定位,科学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消除偏见,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在高等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新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就是要彻底消除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歧视和偏见,真正确立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承担的重要使命和职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长,高职教育大有作为。国家推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无不折射出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决心。因此,我们应消除歧视和偏见,正确认识和对待高职教育,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坚持改革,增强高职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对接能力
改革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坚持改革,就是要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这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首先,要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是否具有生命力和持续发展力。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结构。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其毕业生供不应求,为市场所青睐;反之,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其毕业生很难就业,为市场所摈弃。其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主阵地,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实现从传授“基本知识”到启发“创新与应用”的转变,并充分考虑职业院校自身特点,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再者,加强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所在。学校要建立一批校内培训基地和校外培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条件。最后,坚持改革创新,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要努力构建“实习、就业、科研”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积极推动学生主动投入社会,到实践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增强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服务社会,是高职教育的主要职能,与普通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更为突出。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与职业院校的就业率密切相关。就业是高职院校立校之本,就业率是评价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核心依据。如何处理好服务与就业关系,笔者认为,首先,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高职院校要增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达到学校直接为企业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目的。其次,举办招聘洽谈会,搭建就业平台。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招聘洽谈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平台。通过邀请用人单位参加现场洽谈会和招聘会,既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服务学生,又可以借此机会与用人单位就人才培养、人员输送、订单培养、实习基地等多方面展开交流,实现校企双赢。再者,积极引导学生就业。一方面,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针对职业院校学生自信心不强、择业心态不好等问题,积极进行引导,帮助他们以良好心态正确对待就业。另一方面,根据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岗位集中、批量就业”的特点,创新就业工作思路,实现毕业生就业从“零售”向“批发”方式的转变。
(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保障。然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将其摆在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未雨绸缪,狠抓落实。首先,稳定教师队伍。没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就是一句空话。学校要以事业凝聚人心,从提高待遇、人文关怀、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稳定教师队伍,这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次,创新教师观念。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生机和活力。高职院校的教师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就很难适应21世纪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就会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培养的学生也很难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再者,提升教师业务素质。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优劣。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这里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知识结构体系,而且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最后,加强教师培训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教育,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求。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培养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必然要求有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保障。[4]P21
(五)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虽然国家对高职教育十分重视,对高职院校的投入也逐年增加,但经费紧缺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们研究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引入市场机制,利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要构建以政府和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一是加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直接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的教育投入,每年拨付的教育经费要向它们倾斜,增强职业院校办学实力。二是鼓励和引导企业介入参与高职教育,实现校企联合办学。校企结合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学校能够得到企业资金的支持,加快学校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生产实践与理论学习可以相互结合,推动企业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校办产业,扩大学校创收来源。高职院校要挖掘自身潜力,依托学校专业优势和技术力量,大力发展校办企业,为学校办学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此外,在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许可范围内,鼓励通过社会捐赠、民间投资等多种渠道促进对高职教育的社会投入。
[1]陈尚,刘勇雄.浅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及特点[J].科技信息,2010,(06).
[2]杜媛,陈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初探[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8,(03).
[3]陈遇春.高等职业教育学教程[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76-82.
[4]席敦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