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过程写作法调适英语写作心理障碍
2010-02-17姚超英
姚超英
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外语教学中教师花费心血颇多,但却收效甚微的一个环节。我国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成果教学法”(Product Approach)。它强调文章的内在形式,重在提高学生在逻辑性、语法、句型、词语、用法和风格等方面的正确性。它将写作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心理认知、社会交互和思维创作过程狭窄地理解为对语言表达形式的简单操练,从而对学生写作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写作教学效果。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过程写作法”则截然不同,它将学生视为写作主体,强调学生体验写作的全过程,多采用课堂交互活动使学生在循环往复的交互过程中挖掘和创造意义,增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写作时的积极情感,有利于消除写作中的心理障碍。
1 情感问题与写作心理障碍
Hansen(2000)指出:“人的思维中充满着情感,只是没被意识到而已。”他比喻:人的思维就像一座冰山,只一小部分露在外面我们能看见,而情感就像留在水下面的部分,常常被忽视。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语言学习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结果表明,情感与认知相辅相成。同时注重认知与情感,学习过程将建立在一个更加牢固的基础上(Arnold & Brown,2000)。只要在教学中尽力去注重学生的情感,死板的教材会充满活力,呆板的学生会创造出“金色的”成就(Stevick,2000)。
外语学习中的写作既是认知活动,又是思维创造和社会交互活动,更需要情感的介入。积极情感促进语言学习,消极情感阻碍语言学习。传统的成果教学法过于强调语言形式而以牺牲对情感的关注为代价,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障碍。
情感与认知相辅相成。同时注重认知与情感,学习过程将建立在一个更加牢固的基础上。
1.1 焦虑
焦虑可能是语言学习中的最大障碍。焦虑能产生紧张、害怕、不安和懊恼,这些情绪能直接导致行为失败。行为的失败又加重紧张和害怕,形成学习过程中的恶性循环(Oxford,
2000)。成果教学法写作课堂里,教师以范文为例,要求学生模仿范文写作。学生面对专业化的写作,缺乏真情实感,自然紧张和害怕。越怕写,越写不好,焦虑也就越深,从而导致失败。
1.2 抑制
抑制,即为保护自我而采取的回避和退缩行为。经常性的嘲讽和严厉批评都可能对脆弱的自我形象构成威胁。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需要更多的尝试,决不应因文法上的错误而束缚学生的思维,捆绑学生的手脚。Arnold & Brown(2000)还鼓励语言学习者有点“赌”的精神,即敢于大胆使用对语言的预感和有一定依据的冒险。成果写作法过分强调语言形式的正确性,突显学生在文法上的毛病,这无疑使学生的自我形象受到威胁。为保面子,学生不敢大胆地去写,甚至尽可能地回避。
1.3 自尊心受损
自尊心是影响语言学习的另一重要情感因素。所谓自尊心,就是学习者对自身价值的评价,即一个人对自己在周围人群中的能力、重要性等所持的肯定或否定的情感态度。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整个写作过程都被教师控制,学生只是按照教师所要求的去做,根本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学生基本上不能自我决策,对成功写作的期望值也不高,有的学生甚至对失败的英语作文感到不以为然。这都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可怕的心理障碍。
1.4 动机的消退
动机是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和指引方向的一系列因素(程晓堂,2000)。出自于个人兴趣和自我需要的内在动机能保持长久的积极学习状态,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是语言学习取得长远成就的重要前提。学生写作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写作内容不是出自自己的思想,说出的不是自己的声音,绝不可能产生持久的内在动力。这恰恰是传统的成果写作法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今语言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在课堂上情感问题不仅关系到课堂气氛,而且关系到课堂活动的方式和学习结果(程晓堂,2000)。写作教学亦是如此。传统的成果教学法由于忽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给学生带来焦虑、抑制、自尊心受损、动机的消退等消极因素,导致写作中的心理障碍,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克服。
2 消除写作心理障碍的有效教学活动
写作心理障碍是因教学对情感的忽视引起,而针对成果写作法弊端提出来的过程写作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为教学中积极情感因素的培养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它提倡将写作教学活动渗入到写作过程的各个步骤,不仅关注最后的结果,而且更关注产生这种结果的过程(祁寿华,2000)。用Silva(1990)的话说,就是:教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启动写作,即寻找话题、广搜信息、选取信息和文章结构与内容的有序安排;打初稿,提倡非一次性初稿;增、删内容,或重新组织内容以及润色;编辑,即注意文章的措辞、句子结构、语法和标点等(Brooks & Grundy,1998)。
过程写作不是一个模式,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循环往复的交互过程。写作者在这种过程中进行思维创作,达到提高认知能力、交互能力、思维创作和书面表达能力的目的。写作者成了完完全全的写作主体,写作成了真正的意义发现和意义创造过程,从中酝酿出学习所需的积极情感,从而避免写作心理障碍的产生。构成这一交互过程的主要教学活动有以下几步。
2.1 激发思维的写前准备
写作首先要解决写什么、拿什么来写的问题,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搜集素材和信息。过程写作法运用一系列十分有效的思维启发途径,最常提到的有“思维风暴法”(brainstorming)和“自由写作法”(freewriting)。
思维风暴法就是学生围绕主题尽可能自由地展开联想,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有关例子、感觉、观点和想法等在大脑中碰撞、翻腾,使思维像风暴一样在大脑中爆发,然后说出或用笔记下这些暴雨般的信息。记录时不必拘泥于形式,单词、词组或句子都行。此时的信息也许是杂乱的、松散的,有的内容还可能不甚切题,但这无妨,有可能很快就能从这些堆积的素材中找到所需要的、足够用来表达主题的内容。
自由写作法,顾名思义,就是自由自在,畅畅快快,毫无拘束地写(祁寿华,2000)。自由写作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彻头彻尾的自由写作,没有题目,没有方向,在杂乱的思绪中或不连贯的句子中发现创作的主题以及所需的细节;第二种的不同之处在于动笔之前就有了题目,虽然这已经是有的放矢,有所约束,但还是可以顺着思路毫无顾忌地往下写,无需太多理会文理、句法之类的东西,直到从中获得足够的有关内容。
毫无疑问,思维风暴法和自由写作法都是开阔思路、启动写作的有效方法。其中的自由和洒脱足以消除学生对写文章开头难的畏惧,那种自然的、畅快的自我倾诉必然给学生带来兴奋,激发写作兴趣,引发写作动机。在如此愉快的心境下,轻松地获得写作所需的内容也必然树立起学生对写作的自信。
2.2 不受拘束的初稿起草
初稿在过程写作法中被称为“孩子般的草稿”(the child’s draft)。初稿只需将构思时的腹稿用文字表述出来,不需过多理会句法的正确、选词的准确和语言的精炼,而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写作方向的把握、思路的畅通、内容的表达和行文的流利上。Lamott(1998)说:几乎所有的优秀文章都源于糟糕的初稿。如果学生写作时不受文章表达形式的束缚,表述的是自己的心声,就会有话可说,也会想说话,必然大大地提高写作兴趣。
2.3 多层交互的意见反馈
反馈是介于初稿和修改之间的一个环节,是过程写作法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写完的初稿还很不完善,需要获得来自多方的反馈意见,如教师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给予的辅导意见,写作者与同伴之间互相进行评估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以小组讨论形式面对面商讨的综合意见,还有写作者自己站在读者的角度审视自己文稿的自我反馈意见,等等。通过反馈,使写作者意识到读者的存在,增强写作者的“读者”感,使写作者能更好地站在读者的角度写作,提高写作表达的明晰度。
2.4 共同合作的文章修改
大凡优秀的文章都源于糟糕的初稿,而出自于耐心的修改。经过意见反馈后不对文章进行修改犹如医生发现了病灶不进行治疗,不但反馈失去意义,写作的效果也无从谈起。学写作必须学会修改。过程写作法非常强调修改的作用,不仅强调学生的个人修改,而且强调小组中的集体修改。来自外在的修改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一些个人无法觉察到的问题和不足,使写作更加完善。更值得称道的是,这种集体修改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学生也不因写作中的错误而羞愧,而会因别人对自己的需要而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增强自信,继而对写作的兴趣大大提高,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3 结语
语言学习离不开认知,也离不开情感。忽视了情感,认知将大打折扣。过程写作法从写作过程出发,强调写作主体的能动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消除消极情感,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克服所存在的诸多写作心理障碍,为写作教学铺平道路,给写作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如果充分运用好过程写作法教学中的各种有效途径展开教学,让积极的情感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增强学生写作的交互意识,就能使英语写作教学迈出可喜的前进步伐。
[1]程晓堂.导读//Arnold J.情感与语言学习[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邓鹂鸣,等.过程写作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24(6):58-62
[3]姜炳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过程写作教学法”再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4):13-16
[4]刘宽平,等.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3,24(6):68-71
[5]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