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思考
2010-02-17季宇
季宇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 200433
基于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思考
季宇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 200433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灵魂和生命。介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特点,分析其主要构成并指出构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信息技术
10.3969/j.issn.1671-489X.2010.27.014
作者:季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文化。
Author’s address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ublic Affair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China 200433
1 引言
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完善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和保障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全面、有效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涉及人员多,管理周期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不少阻力。而当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解决这些阻力具有极大的帮助,现代化、信息化、实时化的教学监控已经成为可能。因此,结合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特点
2.1 网络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学校也不能例外,因此,高等学校对网络信息技术对教育与管理的影响要有清楚的认识,并能够积极地加以应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实施就需要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真正使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教学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将各种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具体而言,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电子档案、自动化办公系统、各种即时通讯工具、BBS等,这些技术既可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2.2 以人为本的观念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推行以人为本的观念,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也不例外。树立人本观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实现以人为本,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向导,以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为中心,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定制培养方案,这样可以广泛调动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对于教学的主体,教学质量管理部门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鼓励教职工进行教学创新,提升教学水平。
2.3 实现全员参与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并不是学校某一个部门的职责,也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彻底改善的,它的实现需要学校各类人员的全员参与,不仅每个教职工要对自己的角色有清晰的认识,而且每个学生也有义务了解自己的责任,以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共同推进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课程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对课程的学生缺席率及教师出勤率进行监控,可以建立起具有真正意义的全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4 节省资源、提高反馈
基于信息技术的质量管理系统大部分管理过程实现无纸化办公,而且信息技术的即时性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弥补了传统的反馈机制周期过长的不足,充分发挥出网络技术的优越性和便捷性。
3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构成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可以将各种资源、信息、网络技术和高校文化等整合起来的系统,通过系统的各个要素实现管理、反馈以及持续改进,从而保证实现教学质量稳定上升的目的和达到高校教学目标。
3.1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系统
教学质量管理理念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根本,也是系统的指导方针,系统的其他部分要根据理念系统来建立。而教学质量管理理念系统的建立,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质量观念、全员参与观念以及全过程质量管理理念,以教学质量的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为出发点;其次要将高校自身的文化及教学质量方针与目标和教学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中高校文化是指高校自身全体员工与学生所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而教学指导方针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教学质量管理根本宗旨和发展方向,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
3.2 教学质量管理标准系统
教学质量目标确定后,根据高校自身的定位与当前的教学质量水平制定教学质量管理标准,这也是教学管理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质量标准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应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针对性,能够解决高校当前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3.3 教学质量管理组织和控制系统
教学质量管理组织和控制系统是为教学质量管理提供领导层面的支持,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实施的关键环节。该系统主要由学校的领导层以及各学院、教学管理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等构成,作为整个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实施者和控制者,通过对教学质量目标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根据国家政策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方针,定期组织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监控、评估和反馈,使各个系统能够协调统一、顺利运行,从而保证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
3.4 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它是在教学质量管理理念系统的指导下,以教学质量大纲为准绳,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评价、诊断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教学活动的输入和输出得以实现。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和人员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活动进行改进,重复上述过程,即可以实现教学质量工作的持续改进。
质量评估必须保证有一定的参与面,否则无法保证对质量进行监控以及评估。因此,在评价机制方面,可以规定校级重点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参加评优,然后采用对课程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估和单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提高教师的参与面和积极性。某高校整个学期都进行优秀教师的评选,而且采用自愿报名、学院推荐等多种方式来扩大参选面,而且最终评优结果没有名额限制,只要达到相对应的标准,就进行评选确认,这样大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高校为鼓励任课教师个性创新和单项突破,学校在综合评选优秀主讲教师的同时,也设立优秀电子教案和优秀试卷等单项评选。该种方式弥补了传统教学质量评估中教师积极性不高、不认真对待评估的不足,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3.5 教学信息反馈系统
教学信息反馈系统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以及信息反馈4个部分,主要针对的信息是指教学需求、教学资源、教学各个环节以及教学活动等。
1)信息采集。信息采集源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2个部分。校内信息源主要有3类,分别为学生的信息、教师的信息以及教学管理的信息。校外信息源也主要有3类,分别为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信息以及本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其他同类型学校的发展动向和成果、政府主管部门对高校教育教学的信息。
信息采集工作应由专门的机构来完成,因此设立信息中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而且这也符合当前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可以更好地管理全校的信息资源。信息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高校信息平台建设、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以及维护等。
2)信息存储。信息的存储通常有2种方式:第一种是文本信息存储,其载体是档案等资料,由资料室工作人员负责;第二种是数字信息存储,由信息中心将数据信息存储在数据库。
3)信息反馈。信息反馈是保证教学质量管理可持续进行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把接收到的信息经过处理后及时反馈给相关主管部门和人员。如某高校专门就教师信息化技术教学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69%的学生认为教师采用的教学软件的表现力比较一般,还有10%的学生认为采用教学软件对提升教学质量没有帮助。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满堂灌”,只不过是从传统的“人灌”变成“人灌”加上“机灌”;而在教学环境上仍然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主导一切;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方面,还停留在以文本为主的电子幻灯片阶段,这并不是真正的信息技术;等等。这些问题在我国的高等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反馈的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
[1]黄和平.基于Internet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Consideration on System of 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IT
Ji Yu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soul and life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alyzes its major components and points for attention in the building process.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420
B
1671-489X(2010)27-0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