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课程改革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010-02-17何琳
何 琳
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 北京 100102
探讨课程改革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何 琳
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 北京 100102
校企合作是课程改革强有力的载体,通过创设仿真环境,将工作标准、工作过程融入课程,使学生在做中学,获得综合的职业能力,培养出能胜任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本文将重点介绍校企合作中,如何发挥企业方的作用,通过工作导向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改革;校企深度合作;工作过程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不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全程参与课改。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工作过程重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笔者从6个方面探讨课程改革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企业的仿真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1.按企业的工作过程,设计搭建仿真实训室,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实施的需求。使学生尽可能在学校体验企业的真实情境,做到企业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使学生在特定的真实职业岗位中体会自己与上游岗位、下游岗位、左右岗位的相关性与协作性,更好地养成团队意识和职业角色的责任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2.新课程实施对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在创设仿真实训环境过程中,坚持专业课程与实训基地建设同步发展,充分满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为学生在职业情境中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突出“以岗位能力为根,以企业文化为魂”。使学生一踏入实训基地,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大工厂,“上学如进厂,实训如上岗”,将实训基地教学目标定位在4个方面:熟悉工作流程、训练岗位技能、渗透企业文化、融合工作情境。实训基地建设时努力做到:实训基地模式与企业标准接轨,实训室的布局与工作流程相匹配,实训基地功能与岗位能力对应。
我校与联想集团合作建立的求实—联想阳光服务维修实训基地,是学校首个实现教学与实训统一,学习与服务统一的实训环境。按照联想阳光服务维修站的真实工作环境,将维修实训基地建设成包括前台接待实训室、软件维护实训室、硬件维修实训室、软件实训室、热线接听实训室和备件库。融前台接待与后台维修为一体,模拟联想阳光服务的站内维修服务、用户上门服务和热线接听服务等工作场景。
在这种模拟真实岗位的综合实训中,学生职业化的谈吐举止,职业技能和修养等都构成训练要点,故在训练其动作技能的同时也训练了其心智技能和职业化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作为一个维修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二、把握企业的工作标准,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
1.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力图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以企业的工作标准为基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职业能力从工作过程角度来分析,主要是指技术应用能力;从劳动组织角度来分析,主要是指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职业岗位的适应性来分析,主要是工作方法的能力;从个人继续教育发展来分析,主要是指继续学习的能力。职业综合能力是职业活动中所需的各方面的能力整合。
2.我校按照相关合作企业的工作标准,将企业真实工作项目引入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责任心、规范意识,使之成为规范的职业人。
在计算机维修课程实施中,我们充分发挥联想阳光服务规范的引领作用,将真实、规范的服务与强化技能、学习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用工作标准要求学生,保证每个环节的规范操作。首先是对照故障单进行故障核对;其次是维修前准备工作,如校对仪表,检查工具,检查防静电等;最后是按规范维修,包括规范拆机:拆装中杜绝野蛮作业,避免二次故障;规范诊断:从易到难,分别用观察法、排除法、替代法等进行诊断;规范验机:维修完毕后设备断电,机器复原,工具复位。
每个环节都以企业工作标准为依据,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利于学生获得综合的职业能力。
三、贴近企业的工作过程,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
工作过程知识是一种与工作情境相关的、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直接获得的知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以企业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知识和技能,利于学生掌握。“职业教育就是把教学、求知和做事结合在一起,做中学,学中教”。学习的内容来源于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获得就业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作岗位不断变化的新需要。
我校网络工程专业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行业、企业和教学团队共同调研,分析典型生产过程,提炼出岗位能力。将所确定的典型职业活动分割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工作任务,根据教学及学生认知规律、工作难度、相关知识、合格标准都使其规范明确,通过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工作流程模块化,难度适宜地安排教学设计,让学生易学乐学,教师易教。网络工程专业课改团队通过多次与企业沟通,最终确定以“工程项目”为载体,根据网络工程规模实际情况,学生通过完成不同工程规模的勘测、布线、设备调试、系统调试、售后服务等具体项目,达到认知理论、掌握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现了由教师指导下学习向独立学习的过渡。在工作过程每一阶段深入展开“行动导向”教学,从而形成“收集信息、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完整的职业行为,引导学生关键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通过对行动导向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我们注意加强贯穿学习全程的职业素养教育,促进职业生涯的自主设计与实施;培养正确的专业工作方法,顺利完成网络工程布线、设备安装、调试、售后服务工作;学会编撰技术文档和资料整理,适应企业设备的标准化管理;形成团队精神,强化合作意识,更好地融入项目团队;锻炼表达能力,能在工作中陈述自己的观点与人良好沟通;培养有利于终身学习的自学能力;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用于设计创新等。
四、提供丰富的职业经验,帮助学生建构更加成熟的经验体系
行动导向的教学是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完整工作过程的体验中建构知识、习得技能、获得能力。学生能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下,自我建构新的知识、可用的经验,既需要教学过程中信息收集、分析思考、操作体验、构建新知;又需要教师提供有效的、真实的、丰富的工作经验。而恰恰多数教师没有这样的基础和自信,于是紧密依靠企业有丰富操作经验的工人和了解质量监控全过程的管理人员十分重要。我们一方面主动请求企业根据课程改革不同阶段的任务选派得力的企业专家外,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还特别注意挖掘企业专家的丰富经验、典型案例、服务窍门、应变对策。
以网络工程方向为例,学生在仿真的实训环境中,依据企业的工作标准,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依次完成单间办公室、单层多间办公室、单栋办公楼、多栋办公楼网络的勘测与设计、布线与测试。学生在自主建构的活动中体验技能操作、言语沟通、角色扮演等,既学习了通用的过程性知识,又能对预先设定的问题、故障、突发情况进行思考与处理,教师将取自企业专家的经验恰当地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科学地构建自己的经验,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五、理解企业的质量管理,让学生接受企业评价
1.全面的质量管理是企业赢得客户信任的基础,高水平的质量管理的关键是员工“质量第一”的意识和严格的过程管理与监控。企业是毕业生的最终用户,企业对学校的认可率、信任度是教育质量的标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在评价内容上要贴近企业工作规范,在评价标准上要与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标准一致,在功能上要重在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在评价中要注意强化质量管理意识。
在具体操作上,评价的内容是与工作任务相关的学习活动内容,评价的标准是职业能力目标;在评价主体上,由教师单一评价转变到教师、学生、企业多方评价;在评价类型上,从单一结果性评价转变到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注意工作过程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规范,重在促进学生工作技能、工作质量的共同提高;在评价方式方法上,从单一书面考试转变到学习与工作成果的评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有层次、有区别、有针对性、恰当、合理、有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增强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建立基于职业能力胜任考核的课程整体性评价体系,而非仅仅是考试和评估的结果,应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综合。改革的方向是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理论与实践评价结合、内评与外评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工程方向,企业突出强调监理方的作用。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在进行课程评价时,聘请企业专家作为监理方做第三方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关注与他人的沟通,正确处理工作的方法。不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而是将每一个学习情境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按比例做出客观评价。如进行网络工程勘测与测量时,不仅关注测量结果,还关注学生的测量过程、测量方法、测量方案,关注学生在了解历史勘测数据时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为学生零距离就业提供保证。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就业有了较为明确的定位,加深了他们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认识。
六、企业专家准确定位,最大限度发挥参谋作用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聘请企业专家全程参加课程的开发和教学设计与实施。经历了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工作过程重构课程内容;按照职业行动过程培养学生的过程;将企业专家提供的企业真实工作项目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确保课程改革符合企业实际,满足企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我们认识到现在很多企业选择员工时,需要其了解本企业的文化,如经营理念、从业精神、成长定位、文化特征、核心竞争力及基层管理模式等,而这些都是学校教师无法给予学生的。为使学生能真正成为职业人,我们请企业相关人员做企业文化宣讲员,请企业专家来讲解企业规范、工作方式、劳动组织、隐性知识等。教学生不仅会技术,更会与他人打交道,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的时候,如何进一步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我们认为企业专家进课堂,重点做好3件事,一是对教学中的学习过程与企业的工作过程对应性的判断及改进指导;二是对服务规范、企业标准、工作案例、工程资料的准确把握提出建议;三是以第三方的身份(监理员)依据国家或行业标准监督工作质量。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大胆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紧密结合市场,贴近职业教育发展前沿,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办出一所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职业学校。
[1]穆松.高等职业院校“订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滁州学院学报,2006,6
[2]马德秀.产学研结合中培养人才[N].文汇报,2006,4,7
[3]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4]张春玲.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
[5]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郭敏雄.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模式探微[J].中国培训,2009,1
2010-07-14
何琳,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