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理性因素论改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010-02-17何静
何静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132)
从非理性因素论改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何静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132)
非理性是影响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因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予以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将非理性因素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之中,从关注非理性因素的角度,阐释非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大作用,提出了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和举措。
非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和个体差异性非常明显,既有应届、历届高中毕业生,也有职高毕业生,还有中专、技校毕业生。由于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个性类型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职业理想和成就抱负等方面差异较大,造成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另外,当今大众传媒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发展,打破了传统信息传递渠道的单一化,而信息良莠不齐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面对信息爆炸的媒介,学生表现出了更多的自主性,他们不再简单接受教育者所传播的全部信息,而是根据自我的需求选择其感兴趣的信息。这些都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非理性因素探究
“非理性”一词源于拉丁文“Irrationulis”,原意为处于理性范围之外的、逻辑概念所不能表达的、主体的心理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直觉、灵感、顿悟在内的非逻辑思维;另一类是指以表现和实现主体内部状况、欲求等为主要功能,直接参与人的意向活动的心理形式,包括情感、意志、信念等。具体来说,非理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情感因素情感是指主体在认识与改造客体过程中,视其需要满足程度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思想的非理性状态。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人的情感在其自身活动中的作用,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人的情感恰恰是以主体内部一种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来参与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的选择的。情感通过受教育者对认知内容的评价来表示其认知态度,支配自我的思维选择和流向,促使主体选择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教育内容。只有那些符合需要,同时得到人的情感肯定的教育内容,才能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并用于实践。
意志因素意志是指人的意愿和主观心理趋向,是人随各种欲望和动机进行选择、确立目标、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实现预期目标的精神过程。黑格尔认为:“理智的工作仅在于认识世界是如此,反之,意志的努力则在于使这世界应如此。”意志通过对主体内部情感世界的自我认识,巩固对当前思想变化有利的情感,并与受教育者当前思想需要的唤醒水平相适应,进而转变为受教育者思想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源泉。意志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克服那些暂时被压抑的、次要的、不现实的需要以及情感的冲动,排除它们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同时,意志还拒斥来自主体之外的其他妨碍实践活动的各种阻力、诱惑和困扰,从而保证主体的实践活动始终不迷失方向。
无意识因素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把被压抑在内心深处的、平常意识不到的或不能出现在意识中的精神活动称为无意识或潜意识。无意识属于人的非理性方面,潜藏在人的心理深处,它自发支配人的行动,使人产生无意识或下意识举动,或自发参与人的意识心理活动,干扰和调节人的意识行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意识引导人们将内心的心理能量向合乎人类文明和社会规范的方向加以释放,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曾有人质疑:教育中到底有没有所谓的“不知不觉”呢?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人们都不可能在毫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或完成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输出的学习过程。无意识的体验不否认人们对无意识本身的感受,而它表明的是,人们意识不到的引起感受的原因、客体以及它所指向的人物的情境。无意识教育具有很深的潜隐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意向、目的潜藏在与之相关的载体中,论道而不说教,使富于教育意义的哲理通过教育者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悄悄润入其心田,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顿悟,渐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理想信念。因此,这也给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更紧密地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导向、凝聚、调节、转化功能做文章,积淀、焕发和升华受教育者的非理性因素,特别是无意识心理中的积极因素,以真正体现其“生命线”的作用。
直觉因素直觉思维与其他非理性思维方式有所区别,它是一种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思维而直接获得某种知识的能力,或者说是一种通过某种“潜意识”直接把握客观对象的思维活动。直觉思维能够使主体超越一般的认识程序,在已有材料不充分的情况下能够抓住事物的根本要害,在一瞬间就能直接洞察和领悟客观事物的本质,产生创新突破,使认识产生飞跃。爱因斯坦认为“直觉是对经验的共鸣,它是以经验为其基础的”,直觉又是一种“悟”,它是在对种种体验进行积累和冥思苦想的基础上,在某种条件激发下突然沟通而产生的突发性的融会贯通的意识。直觉思维需要在实践中取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加工,才能在大脑内储存有用的信息,并通过“显意识”活动调动其主体潜意识活动,“诱导”直觉的产生。实践表明,完全没有任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主体,是绝无思想政治教育的直觉思维可言的。
重视非理性因素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非理性作为人们内在精神的一个方面同样具有“两重性”,它既有推动人的认识发展,实现思维突破创新的积极作用,又有可能脱离理性缰绳的控制,滑入认识误区的消极作用。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地注意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而忽视了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注重非理性因素,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高职学生随着自我的成长,不断增强的独立意识与先天的依赖性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有些学生由于盲目选择专业,进入学校后产生心理落差,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调整与自我接纳,易产生偏执、逃避等消极情绪。有些学生独立意识较强,渴望获得尊重,但由于缺乏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不和谐,往往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本能地自我封闭。针对这些情况,需要从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和自我发展的要求出发,改变受教育者在实践中的被动地位,强调受教育者的参与和体验。根据受教育者已形成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价值观念,通过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激发其主体意识,提高其主体能力。在受教育者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非理性因素有着独特的功能,体现着他们的主观意向和理想追求,更深刻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教育内容的方向和性质方面应积极与受教育者的非理性思维相适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注重非理性因素,有效降低科技理性主义、信息化社会的负面效应当前,科技理性主义被推崇,信息化、网络化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也相应引起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我们当前所提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占领网上阵地”,也恰恰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是这场深刻变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得学生自主性和平等性凸现,大量丰富的信息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同时,人们的情感关系等对所传递信息的制约能力大为减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依赖于网络等方式的信息传递,人们之间交流和沟通的亲和力逐步丧失。这也导致时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降低。因此,重视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给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带来的深刻变化,应逐步完成以教育者为主向以受教育者为主的转化,并高度关注人的非理性世界。
注重非理性因素,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知性化倾向加剧,桎梏于教育的理性目的,而忽视了情、意、信等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尤其是在教育过程中突出强调量化标准的情况更为明显。若只把受教育者当作理性存在物,而忽视非理性在德性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必然导致受教育者智力与人格的分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是对听话、服从、谦恭人格和无私奉献形象的培养和塑造,对人的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关注不够。教育内容往往脱离实际,是一种“无根”的教育。由于较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兴趣、情感、理想、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传统教育方法中,命令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灌输的行为居多,实效性差,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解多停留在形式上而缺少实践行为。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带来的思想变化,使得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诸如,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自费读书,是一种个体消费行为”,“师生关系是一种消费与服务的关系,是顾客与上帝的关系”等等。在这种错误的认知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很难保证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效解决盲目崇尚理性产生的心灵迷惘、信念缺失等问题,必须将非理性纳入其中,通过对人心灵的育化和情感的关怀,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从非理性角度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站在关注人的非理性存在的高度,将人的非理性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找准二者的结合点,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能够有效加强和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的本质是倡导对人自身的高度关注,是对人作为“人”的“存在”的深刻思考,进而对人的非理性存在价值、作用、意义上进行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即追求对人本身的关怀,其宗旨是要求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不断走向人性化与科学化的完美统一。尊重人,就是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尊重受教育者的需要、个性、兴趣、价值等,通过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理解人,就是理解受教育者的需要、愿望、情感、价值追求等人的本质属性,充分体验其内心感受。发展人,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启发、引导人的内在需求,高度重视教育对象理性世界的同时,也要激发其情感、意志、激情、直觉、灵感、无意识等非理性因素,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的提升,更高地认识、体验、实践道德生活,最终促进受教育者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应当是具有广博精深知识的人,也应当具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高尚理想的人,这正集中体现了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协调与统一。
重视非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中的应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诠释,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也对新形势下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重视非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是要强调对受教育者的尊重,调动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注重人文关怀,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切实改进和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起来,现今比较切实有效、发展成熟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情感体验的教育方法。教育者要加强同受教育者的联系和情感交流,在平等与尊重的氛围中交心谈心,理解他们的心理、思想和情感,理解他们的内心需要和所思所盼,缩小彼此心灵上的差距。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优点,充分利用表扬、鼓励等多种手段扬其所长。教育者还要满腔热情地对受教育者的实际困难予以关注,为其排忧解难,从而引起双方情感上的共鸣。教育者应善于运用情感武器,注重有意义的教育情境设计、情感鼓动,坦诚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必要时朴素而真实地展现自己的经历,交流自己的喜怒哀乐,积极唤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反应,唤醒受教育者对自己生活阅历的回忆和反思,关切其情感体验,促进其道德人格的内在生成,从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驱力、渗透力。
2.无意识的教育方法。教育者应精心设计载体、精心组织活动,把教育的意向、目的和内容渗透到各种相关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从而达到深化认识、自我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如,通过拔河比赛,人们就会领悟到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开展社会调查和志愿者服务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了解国情、市情和民情,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人才需求情况,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3.心理咨询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心理咨询,不仅要帮助受教育者分析所面临的具体心理困惑,促进他们在这些问题上自我了解、自我觉醒,还要透过这些问题作深入思考,促进受教育者对自我和社会的进一步认识,明了问题背后深层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人生价值取向,帮助他们着眼于整体和未来,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4.非正式沟通。通过谈论学习、家庭、生活等话题来逐步涉及那些与沟通对象相关的信息交流,让对象无法辨别沟通目的所在,不会使交流的内容受到限制,对象的心理防线将极大松动,很容易形成一种开放、自由的交流空间,能够更为有效地获取对象的真实心理、思想和态度,而同时,受教育对象对信息接受的可能性和主动性也更为强烈,往往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已改变了其原有的态度和立场。
综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的非理性研究是不能回避的。提倡关注人的非理性,不应是一种时髦,一种象征符号,而应成为人适应社会发展,推动自我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力量。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从关注非理性的视角来寻求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难题的破解,也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努力方向所在。
[1]龚志宏.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无意识教育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卢家楣.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何颖.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吴宁.社会历史中的非理性[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刘耀中,刘益民,程甫.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沈德立,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8]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9]吴华云,黄波.创新教育要重视人的非理性能力培养[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10]晏碧华.从心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的非理性因素[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9).
[11]王文营.时代呼唤非理性教育[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8).
[12]吴先逵.论理性与非理性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1).
[13]李景耀.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1).
[14]杨能山.论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教育,2007,(2).
[15]赵克平.略论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的结合[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0,(3).
[16]卢爱新.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
[17]张桂英.影响心理状态的非理性观念[J].邵阳学院学报,2004,(4).
[18]史学正.论教育活动中的非理性及其价值[J].教育探索,2005,(5).
(本文责任编辑:尚传梅)
G711
A
1672-5727(2010)01-0008-03
何静(1982—),女,天津市人,硕士,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