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疗养区人文景观的特征与应用

2010-02-17310007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徐晓峰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人文景观西溪疗养

310007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 徐晓峰

人文景观(human landscape)是指历史形成的与人的社会性活动有关的景物构成的风景画面,它包括建筑、道路、摩崖石刻、神话传说、人文掌故等。人文景观带给人们的是形象美和意境美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色或一种异地的特殊情调。优秀的人文景观具有天然的美学品格,体现了民族与时代的美学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其至善至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是人类无价的物质和精神财富[1]。

1 杭州疗养区人文景观的特征

杭州有着悠久历史,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古代的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或山清水秀、风情万般。杭州除了湖山钟灵毓秀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有着浓厚的人文积淀,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1.1 以西湖风景为轴线的人文景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所以闻名于世,很大程度是因为有秀美的西湖,西湖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它三面环山,层峦叠嶂,中涵绿水,波平如镜;近处波光潋滟,风姿绰约,远处云山逶迤,雾霭漫漫。西湖不仅自然景色秀丽,且人文景观丰富[2]。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岳飞、于谦、张苍水、秋瑾埋骨西子湖畔,他们的英名和浩然正气长留于西湖的青山绿水之间;古代诗人白居易、苏东坡、柳永等与西湖结下不解之缘,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篇;近代大画家吴昌硕,现代大画家黄宾虹、潘天寿等,都描绘过西湖的仙姿丽质[3]。西湖正是由于有古今诗人、画家的题咏和描绘而更负盛名。在旖旎的西湖景色中,最有名的当属“西湖十景”,“西湖十景”之名源于南宋西湖山水画的题名。清朝时康熙皇帝为十景亲笔写了景名,并刻石建碑,乾隆皇帝时又对十景一一题诗。这样,自南宋开始得名的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三潭印月、花港观鱼、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等“西湖十景”一直流传至今。漫步在绿柳笼烟、桃花灼灼的苏、白两堤之上,默诵白居易、苏东坡当年吟咏西湖的名句时,自然会追念起他们治理西湖的功绩,正是他们,给西湖开拓了至今叫人流连忘返的诗一般的境界。

1.2 以钱塘水系为轴线的人文景观 钱塘江是浙江省内第一大河流,使钱塘江闻名于世的当属钱江涌潮,浩瀚的钱塘江涌潮使钱塘江也聚集了大量的人文历史景观。历史上最早记载钱江潮水起因的始见于2 400年前的潮神“伍子胥驱水为涛”的传说;秦始皇南下拜谒大禹陵时,惊恐于钱塘江险涛,伏身膜拜;东汉王充是世界上最早对钱江潮起因做出科学解释的智者,他在《论衡》中阐述:“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钱塘江口的涌潮称钱江潮,为旷世奇观。每逢农历8月18日,当南北两潮相逢汇成一线时,由东向西,汹涌澎湃,如万马奔腾。苏东坡曾有诗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3]。北宋开宝三年,吴越王钱弘为镇压江潮,命延寿、赞宁两位禅师主建九级高塔——六和塔,塔名取自佛教关于僧人修道的六种规约: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与当前的和谐社会相吻合。适时组织疗养员登六和塔,观钱江潮,陶冶心情,铸就品质,可得到最大限度的身心疗养。

1.3 以寺庙文化为轴线的人文景观 杭州的灵隐寺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到现在已有1 600多年历史。灵隐寺得名的由来和开山祖师慧理有关,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灵隐寺的大雄宝殿气势雄伟,金碧辉煌的匾额题有“大雄宝殿”四字,是已故书法家沙孟海先生的手笔。殿正中的释迦牟尼佛像,高19.6 m,以唐代禅宗著名雕塑为蓝本,用24块香樟木雕成的,是中国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共同的艺术结晶,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香樟木雕坐像。灵隐寺的殿宇、亭阁、经幢、石塔、佛像等建筑和雕塑艺术,对于研究我国佛教史、建筑艺术史和雕塑艺术史都很有价值,是祖国珍贵的文物[4]。灵隐寺旁的飞来峰是灵隐景区的主要风景点。飞来峰不仅风景美,而且是我国南方古代古窟艺术重要地区之一。在青林洞、玉乳洞、龙泓洞、射阳洞以及沿溪涧的悬崖峭壁上,有五代至宋、元年间的石刻造像330余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袒腹露胸的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净慈寺坐落在南屏山慧日峰下,山色空蒙,峰峦耸秀,怪石玲珑,松柏翠绿,古刹名山相互映辉。净慈寺是西湖周围的第二大名刹,与灵隐寺并称南北两山之最。在大雄宝殿西侧有济祖殿,殿前有运木古井一口,这是净慈寺最具传奇色彩的殿堂,殿内供奉着妇孺皆知的济公像。济公举止痴狂,被称作“济癫”,但能文会偈,常做好事,帮助贫苦百姓,戏弄官府财主,民间流传有许多动人传说。在净慈寺门右边有一座“南屏晚钟”碑亭,净慈寺的钟声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唐代诗人张岱“夜气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诗句就已把净慈寺钟声的美妙写得出神入境了。

1.4 以主题公园为轴线的人文景观 杭州各种主题公园类型丰富,有人为塑造的游乐园、民俗文化村,也有历史文化公园、森林公园、动植物园等,但最适合景观疗养的有宋城主题公园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宋城主题公园位于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北依五云山,南濒钱塘江,是中国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它主要分为:“清明上河图”再现区、九龙广场区、宋城广场区、仙山琼阁区及南宋皇宫区、南宋风情苑区等部分。文化是宋城的灵魂,它表现了自然山水美、园林建筑美、民俗风情美、社会人文美、文化艺术美,新春庙会、火把节、泼水节、天灯节、市井民俗表演等大型活动精彩纷呈,真实再现了宋代都市的繁荣景象,它模糊了时空概念,缩短了时空距离,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追忆与表述。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有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幽雅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景观、深厚的文化积淀,能给人们提供许多视觉美学享受,是一种宝贵的自然旅游资源[5]。西溪始起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蕴涵了“梵、隐、俗、闲、野”等五大主题文化要素。西溪人文,源远流长,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宋高宗赵构、清代康熙和乾隆都曾游历西溪并留下笔墨;苏东坡、米芾、唐伯虎、郁达夫、徐志摩等寓居卜筑、诗画歌咏,留下了大批诗文词章。经过专家考证,施耐庵以西溪为原创撰写了传世名作《水浒传》;西溪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西溪民风,淳厚质朴。每年端午节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西溪的“桑·蚕·丝·绸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疗养员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

1.5 以名人故居为轴线的人文景观 杭州拥有名人故居的人文景点达100多处,这些景点大多位于西湖周边或老城区内,它们不只是陈旧的宅院,而是一个城市的文脉,在历史名城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名人故居为主题的纪念馆作为自然疗养因子——人文景观不仅仅只是排布一些历史资料,名人生平,而是拥有更多的人文气息,还因为大部分坐落于湖山之间,景色也不逊于其他景点。比如杭州马坡巷的龚自珍纪念馆,那里闹中取静,古色古香,游人到此,多被他那箫心剑气的人格、风雷激荡的诗文以及不拘一格的书风所感染而惊叹[6]。大画家林风眠曾经为自己亲自设计的故居做出了这样的描述,“南面隔湖可望南山诸胜,与湖心亭、三潭印月为比邻;东依平湖秋月,可望六公园;西趋西泠桥,可望北山诸名迹……”每一所名人故居都有一段奇妙的历史,怀着静谧的心境,在雅致的故居里徜徉,巡视有着灵魂的旧宅,品味名人曾经的历史,是一种高格调的景观疗养。

2 人文景观的开发与利用

景观从广义角度来看,即我们所能看见一切自然物与人造物的总和[7],它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8]。人文景观是集多元文化于一身的文化产物,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代表着当地的民俗民风,体现并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是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特有的历史文脉。例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甘肃莫高窟石刻以及象征我们民族精神的古长城等等。这些闻名于世的游览胜地,都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人文景观,民居、村寨、音乐、舞蹈、壁画、雕塑、手工艺及特殊风俗习惯和地方风情也是独特的人文景观,这些都为如画的风景增添了更多的疗养价值。

景观因子是自然疗养因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命存在的必要物质,是维护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必备条件[9]。景观疗养把景观作为一种疗养因子,通过人们的感受而产生心理、生理效应,达到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目的。巴甫洛夫学说认为人的基本神经活动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由大脑皮质加以调节使其平衡。正诱导是抑制过程所诱导出来的兴奋,负诱导是兴奋灶周围抑制的出现和加强。人文景观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一个新的、外来的兴奋灶,原有的病灶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消除紧张、焦虑状态,使心情愉快、情绪稳定、精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改善,而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10]。历史和文化是疗养区人文景观的最基本的要素,自然景观是它们的载体、凝聚地与承载点。杭州疗养区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对其特征的研究并加以开发和合理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在人文景观的开发与利用中要认识到历史和文化特征对于疗养员的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应注重挖掘、提炼和发扬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在研究景观疗养因子的过程中不能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机械地割裂开。同时,还要注意到人文景观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因为疗养员有着不同的文化层次和审美品位,因此我们要针对杭州疗养区人文景观和杭州本土文化特征,探索这些非物质文化符号对疗养的身心作用,我们既要选择高层次、高品位的人文景观作为自然疗养因子的一部分为疗养服务,又要对一些健康向上的与人文景观相关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逸闻趣事等整理编写,做到雅俗共赏,使疗养员在休闲中得到身心康复。

[1]张卫兵.特勤疗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4-110.

[2]张愈,伍后胜.中国疗养康复大辞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17.

[3]曹国英.疗养技术常规[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15.

[4]马时雍.杭州的寺院教堂[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8-37.

[5]王紫雯,潘翠霞.城市湿地旅游开发中的景观特质保护——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J].中国园林,2007,23(7):74-78.

[6]宋涛,马永祥,陈进.西湖书法[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129-130.

[7]赵瑞祥.景观与景观疗养因子[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7):577-578.

[8]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海出版社,1989:794.

[9]陈景藻.疗养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182-183.

[10]高显恩.现代疗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9:147-150.

猜你喜欢

人文景观西溪疗养
人文景观元素在美丽乡村中的传承与保护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园林建设中人文景观元素的作用探析
杭州西溪湿地
所见·西溪度假酒店
加强疗养期间疗养用房安全防护管理的经验
西溪掠影
黑白西溪
疗养员收治现状分析
健康教育和护理宣教在疗养期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