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0-02-16顾卫忠
顾卫忠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 江苏南通 223001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顾卫忠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 江苏南通 223001
仔细观察周围的学生,你会发现信息技术能力强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并不是仅靠信息技术课堂上所学,跟他们交流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同学、老师、家长都可以是他们的学习助手,各种教材、杂志都是他学习的参谋,他们对电脑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经常痴迷于其中,为了一两个技术难题,他们可能废寝忘食、整天为之着迷。一旦问题攻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见信息技术教学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没有哪个学科有信息技术这样的更新速度,各种应用软件不断更新渗透到生活中各个方面,就算是信息技术老师也不一定能及时掌握最新的内容,所以学生的学习不能以掌握多少知识量来衡量,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能根据实际需要来学习相应内容,及时给自己充电,紧跟时代步伐。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作如下思考。
一、“兴趣”为先导,“压力”作保障
自学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学习的主动权全在学生自己手上,如何才能持之以恒而不只是一时兴奋之举呢?关键在于给学生安装一个学习的不竭动力源——“兴趣”。教师的智慧就在于能跟学生共同商量出一个让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任务。为了能让学习内容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教师要对任务进行适当的情境包装,充分挖掘学习成果,在学生面前呈现出学习将带来的诱人前景;任务要生活化符合学生的真实需求;任务要情趣化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任务要有可行性让学生充满自信。
为了避免自身的惰性从中作梗,还要让学生试着自己给自己一些压力,毕竟学习像是攀越知识的高峰,不可能一番风顺,必须具备一定的意志力,安排好学习的计划,鼓励自己一定行。
二、“由扶到放”逐步培养自学能力
光凭兴趣和意志力还不够,自学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小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自我调控能力低,心智水平还不成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合理引导,循序渐进,逐步培养。
1.利用知识迁移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前后依存度低于其他学科,很多知识技能之间甚至是并列关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学习内容,不会因为某部分内容的缺失,而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
一些应用软件之间也有很多共性,学习时利于知识的迁移,如:软件功能都集中于菜单和工具栏上,各软件“文件”“编辑”菜单功能类似。画图形时,除了提供自由绘画工具(铅笔、刷子等)之外,还提供常见图形的绘画工具(圆、三角形、多边形等),使用方法、编辑修改功能也类似。学生熟练掌握一个软件后,遇到类似软件,教师只要加以点拨,学生就能通过自学相关材料,触类旁通。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软件间加以比较,分析优缺点,以利于在实际应用时选对合适工具。
2.分解任务难度、形成知识阶梯
为了保持自学的持久动力,在设计信息技术任务时,要将本课重难点合理分解,巧妙融入任务中,学习任务的容量要合适,重点突出,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和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的把握,为学生量身打造出合适的奋斗目标。学习要求与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匹配,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成螺旋上升的趋势。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能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每一步,尝到成功的滋味,享受成功的喜悦,必然形成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推动着他们进一步的自主学习。
3.搭建专题学习网站,给学生学习的帮手
教师根据学习内容,搭建专题学习网站,给学生一个网络的学习环境,从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的自学提供最优的学习支持。无论是学校还是在家里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学生可以随时开展自学。
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互联网络环境下,围绕所学专题内容提供给学习者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
它通常包括以下4个基本组成部分:
(1)结构化知识展示
将所学的内容按照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结构化重组,给学生提供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片、图像、动画等知识。
结构化的重组学习内容应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可以有这样几部分内容:
首先是激起兴趣导入部分,可以做成刺激视听的视频动画形式,创设学习的情境,激起学习的欲望。
其次是明确任务部分,根据学生学习能力,采用分层教学理念,将任务根据难度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这3个层次是递进关系,只有完成了前者才能继续后者。这3个层次应是对应于一个整体的任务,不能是3个毫不相干的任务,注意任务的完整性。
然后给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学习材料。因为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不一样,有的学生喜欢文字配图式的学习材料,因为这种材料读起来省时间,详略可以自由安排;有的学生喜欢真人演示型视频教程,配有教者的讲解和真实的操作画面,更直观易懂。当然也可以将两种学习材料进行组合,在文字材料的重难点处配上对应的视频教程链接,这样就综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势。
最后提供一个难点解疑部分,对本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让学生在会操作的基础上明白其中的原理,进行总结升华。
结构化知识部分是整个学习的重点,为了避免学习的盲目性,网站设计时,将整个这部分内容,按照学习顺序,做一个向导功能,在向导中,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难度,确定下一步的学习内容,直至制定出一个符合自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过程。
(2)扩展性学习资源
根据本专题的知识与技能点,在扩展性资源中,提供相关的多个实例教程,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提高练习。围绕专题在深度和广度的提高上,提供一些学习材料和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扩展性资源可以按任务的复杂程度进行分类,让学生自由挑选,并配齐帮助资料。
(3)网上协商讨论空间
课堂上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自主性学习方法,在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后,学生学习自学材料,然后上机尝试练习,再通过交流合作,分析、探索和研究问题,掌握理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在知识与技术方面再作一定的指导。学习过程可分为这样4个步骤:
第一,学生自疑。这是整个自主学习训练的第一步。通过自学,学生发现哪些是自己能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学生自己产生怀疑。
第二,合作质疑。课堂提问时,一些学生怕自己的问题太简单,引起别人的嘲笑,所以不敢提问。因为时间问题,很多学生得不到充分的提问机会,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网络提问能避免上述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简单的问题可以向能力强的某个同学或老师发站内短信求助或通过即时聊天工具QQ求助。二是重要和难点的问题提交到网站疑难解答区,让全体学习者参与解答。老师要认真筛选典型问题放到网上让全班同学讨论。
第三,归纳释疑。经过讨论各个问题老师要给出最佳解决的提示,并补充释疑,加以整理归类后,以推荐方式予以公布。
第四,巩固拓展。巩固是对学习知识的尝试记忆,尝试不单只有练习这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把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反思中调整、查漏、补缺,并能结合现实的情况,深化发展。
(4)作品展示与评价系统
学生要把自己的最终作品提交到网络,在教师审核批阅后,供全班人评价。学生本人能随时查询到每次作品的分数,期末最终分数根据每次作品分数自动生成。学生如对分数不满意,还可以要求退回作业,重新上传作品,重新评分。
信息技术自学能力的培养,应以“兴趣”为先导,“压力”作保障,“由扶到放”逐步培养。教师由“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学生只有提高了自学能力,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去学习,才能让学生受益终生。
2010-10-27
顾卫忠,本科,小教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