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合作探究充满魅力——浅谈低年级语文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2010-02-16薛玉莲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体仁小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12期
关键词:探究同学语文

■薛玉莲(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体仁小学)

让课堂合作探究充满魅力
——浅谈低年级语文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薛玉莲(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体仁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 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了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教学法,由教师权威转变为师生互相尊重和信任,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让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那么怎样使学生在组内合作探究、学到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发展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明确分工,树立合作意识

1.明确小组分工,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

无组织、无明确分工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往往流于形式,学生中经常出现三种情况:闲聊、开玩笑、冷场。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小组内的每位同学都承担不同角色,这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就会觉得有事可做。如我在学习《三个小伙伴》一课时,由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他们是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检查员。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有不同的职责:主持人负责小组全局、协调小组学习进程;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结果;报告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检查员检查小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还分别担当小野猪、小象、小袋鼠及旁白,进行分角色朗读、讨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职责分明,全面互助,因此每位学生都主动投入,也使教师的教学面向每一位学生。小组内的角色可以互换,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尝试不同的任务,都能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之中得到锻炼。这样既强化了儿童的角色意识,又能使个人的努力得以充分地展现。

2.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兴趣

小组内的同学开始时不一定能友好地相处,因为他们在性格、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另外,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上的合作意识比较薄弱,竞争心理较强,因而教师在刚刚引入合作学习策略时要充分重视外部奖励的促进作用。对集体成果的评定和认可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将小组合作水平作为评价内容。对学生的竞争则可以加以诱导,采取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使小组内的同学产生荣辱与共的感觉。随着合作学习策略的进一步运用,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就会对合作学习过程本身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

(1)让“小霸王”学会谦让。在小组讨论中,一些学生发言过于踊跃积极,不让别的同学发言。教师可以让这些习惯于夸夸其谈的学生担任记录员,使其既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又懂得自我控制发言时间的必要性;让爱调皮、喜欢给别人出难题的学生担任主持人,使其既学会协调矛盾和冲突,又能够矫正自己干扰合作学习的行为。

(2)让“旁观者”学会参与。在讨论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不爱发言的同学。对这些学生,教师要激发他的兴趣,营造持久活跃的群体参与气氛,并有意识地安排他们独立完成一些内容,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

(3)人人学会互相帮助。让每一位同学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的同伴负责。除非他们的组员获得成功,否则他们自己也不能获得成功。他们必须将自己的努力与其他组员的努力结合起来,完成某项任务。因此,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创设时机,学会合作探究

合作首先是一种价值追求,是一种新的人生态度。合作既是手段,更是目的,合作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技能,教师应该时常注重合作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应该多创造合作的环境,创设恰当的时机,让学生学会合作。

1.在朗读中学会合作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朗读的多样化设计可以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平时读书多是教师范读,学生个人读和齐读等方式,而忽视了多种合作形式的朗读。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能力,我经常采用的合作朗读的方式,通过分角色朗读,轮读,小组齐读,师生合作读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鉴于此,小组讨论成了最常用的合作交流方式。交流是合作的开始,通过交流,使学生听取不同的意见,进行比较,以达到对问题全面、深入地理解,并有可能产生新颖的见解。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交流习惯的好时机,有助于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对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有自己的看法,却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表达。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常会发现一些总是沉默的学生,他们有的不敢表达,有的不擅长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理清思路,最终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小组合作学习以个体学习为基础,让不同个性、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要求小组的同学对每一位发言者都给予感情上的支持。交流的目的是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当小组内有了多种意见时,必须归纳出一套最合理的方案,通常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理解别人的发言——判断意见的正误——组内达成共识,使学生学会方法。讨论形成了好习惯,就自然培养出很好的合作精神和能力。

3.在质疑中学会合作

以往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填鸭式的完成课堂教学。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让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粗看目的是达到了,但学生的能力却无从展示。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观,我们应从期待某个预设的答案中走出来,打破封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不断地形成独特的感受。在教学《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自主提问,给学生发展自我才干的空间。先是通过自学让学生提出问题,如:战士们为什么要挑粮上山?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朱德为什么一定要找到它,等等。当提问完后,其他学生会自主、踊跃的解答,提出自己的看法。当时,我班就有一个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说:“我想知道朱德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说句实话,这位学生的提问是在老师的意料之外的,但这时,全班却举起了许多双小手,想解答这个问题,我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学生,学生说:“朱德写上自己的名字后,战士们就不敢再藏他的扁担了,就是真的藏起来了,也能找得到,因为上面有他的名字。”从这个例子来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在表演中学会合作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教师在关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把表演引入课堂,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希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所以在教学中,我选择故事情节较强,人物较丰富,内容有趣的课文,努力创造表演活动情景,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合作表演中迅速地理解课文,丰富语言的积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如教学《小动物过冬》《狐假虎威》这类课文时,我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小组合作进行故事情节表演,整个过程学生热情高涨,能力也得到充分的锻炼。在表演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用表演的方式组织教学,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还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实践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有了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另一方面又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小组学习将会展示出更美好的风采。

猜你喜欢

探究同学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