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离不开生活

2010-02-16张玉勤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小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12期
关键词:小君守门员竞选

■张玉勤(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小学)

写作离不开生活

■张玉勤(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小学)

怎样使得学生真正愿意写作文,写出自信?我个人感受最深的就是两点:首先,教师要充分把握好命题这个看似简单的环节,其次,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平时的写作就是自己的主动地写作,写出来的文章是要给自己或他人看的。

一、命题的引导

1.引导学生写自己美好的童年

童年,在一个人的记忆中永远无法释怀,不论快乐或是悲伤,它值得学生好好写一写。前不久,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难忘的童年》。作文交上来以后,我发现,除了一些常见的内容如童年玩雪、童年的梦想等之外,很多学生展示了童年的多姿多彩的世界。有的写和奶奶在田间劳动;有的写生日那天对父母的“误会”;有的写自己养小鱼的趣事;还有的写自己的第一次打针的经历;有的写自己吃桑葚的趣事,等等,真是丰富的童年。

比如有同学写自己做过的“坏事”。文中写道:“有一次,我家的小黄鸡生病了,妈妈很伤心。我心里想着,如果把两只小鸡交换一下,不就 OK了吗?不管三七二十一,趁人不注意,我采取了行动。到了中午,邻居赵阿姨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对妈妈说:‘听说你家的小黄鸡的病好了,现在我家的鸡病了,这可怎么办啊?'妈妈想了一会儿,关心地说:‘那你把它放在暖和的地方,这样它可能会舒服些。'赵阿姨点点头回家了。到了傍晚,赵阿姨垂头丧气地走过来伤心地说:‘死了。'我一听,心里非常难受,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把家里的小黄鸡送给赵阿姨吧!'我想对赵阿姨和妈妈说出真相,但是我不敢。”

这篇文章虽然可能境界不高,但它写出了小作者心灵上的自责与内疚。

劳动,特别是乡下的劳动,是当今很多学生不熟悉的或是不愿做的事。

有的学生写道:“我提着废品来到‘交易中心'。拿给叔叔称一下,共两斤。叔叔开价说:‘每斤 3毛吧。'我心想:有些贵,不如跟他压一压。‘每斤 2毛吧。'我以为他不答应,正想着对策呢,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想:干脆压到底吧。‘每斤 1毛。'不出我所料,他欣然同意了。可他用疑惑的眼睛看着我。可能是他好奇我小小年纪就会压价吧。叔叔掏出两角钱给我,我乐得一蹦三尺高,赶紧跑回去告诉妈妈,等着妈妈夸奖我。妈妈听我讲完后,大笑起来说:‘他是买主,你是卖主,你搞反了。'这么一算我亏了 4角钱啊!每次想起这件事,我就大笑起来,它已经深藏在我的记忆中。”

这些压价的文字是没有体验的人无法写出来的,是生活告诉作者的。

2.引导学生写当下生活的快乐

学生在学习上有快乐,但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快乐。我觉得生活的快乐不比学习上的快乐层次低。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一场足球赛》的作文,大多学生都写得不错,生动活泼。有的详写场上的激烈,有的详写围观的场景,角度不一。

有的文章写道:“小君冲破其他队员的阻挡,抢到足球,开始向风火队的球门进攻。突然,半路杀出一个人来,阻挡小君的去路。小君和他不分上下,小君往左,他也往左,小君往右,他也往右。小君心想:真是个死缠烂打的家伙,怎么甩也甩不掉。不行,我得想个办法甩掉他。小君做出一个往左拐的动作,他看见了,也做了同样的防守动作。霎时,小君来了一个 90度大转变,从他的右边跑了过去。他见状,呆在原地傻了,露出一个惊讶的表情。小君向前跑,向前跑,最后到了守门员那里。守门员做出一个严肃的姿势:他的双手放在膝盖上,弯下身,准备迎接球的到来。小君一个‘旋风无踢脚',守门员冲上去接,一个不小心,球飞进了球门里,霹雳队赢了一分。替补守门员心想:这下该轮到我了吧!我要让霹雳队看看我的厉害,让他们措手不及。但是守门员坚持,没法让他上场显示自己的威风。场外的观众一脸的严肃,他们各个屏息凝视地看着比赛……”

这些比赛的激烈绝不是讨厌足球的同学能写得出的,需要作者对足球的热爱与长期的观察。

二、写作者主体意识与读者意识的培养

竞选班干部,是学生喜欢做的事。为了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写好竞选的文章自然就成为自己喜欢的事,因为他们要对自己所写的文章负责。这些同学当中,有竞选体育委员的,有竞选班长的,有竞选数学课代表的,等等。大家都写得充满激情,不乏理性,充满信心,有鼓动性。

有一位女生想竞选班长,她这样写道“我觉得自己是个刚强的女孩,我有足够的能力赢得班长这个职位,因为我学习成绩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90分以上。另外,我是副班长,有管理能力。我会用独特的方法来管理班级,让同学们在课下文明休息,认真完成作业,专心看书。如果我当选了班长,别人向我请教不会做的题目,我不会拒绝,也不会给他们抄袭,而是一心一意地教他们怎么思考。我还会在班队活动中,想出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大家度过快乐、丰富多彩的一节课。同时,我也会在班上组织一个图书角,让大家把家里的书拿来,放在教室里,让大家看到图书馆不一定能看到的书籍。”

成长需要代价,更需要思考,写作就是一种磨砺心灵的好办法。有的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发现坚持是成功之道;有的写自己考试失败的沮丧,发现自己准备的不足;有的写自己在妈妈的教育下懂得了做人的品质,对妈妈感恩。

比如,有的同学写道:“开始学滑板时,我以为十分简单,便神气十足地踏了上去。哪知滑板那样的不稳,我的身体慢慢向前倒,滑板一飞,我就和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我这一摔,衣服上、手上都沾满了污垢,有点儿想放弃了。但我又想起‘坚持不懈'这个成语。别的小孩能驾驭得了,我为什么就不行了呢?再说,他们能够滑的得心应手,在这背后,也下了许多工夫,我也一定要学会!”

三、对学生以上写作情况的探究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思考,我感到很多学生之所以开始愿意写文章,甚至写出不错的文章,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让学生找到了愿意写的东西,在于让他们觉得写作其实跟自己的切身利益很有关系,从而感到自己就是写作的主人翁。下面从两个方面进一步探究。

1.命题的正确引导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动力

究竟那一种命题形式好,我觉得关键在于效果。我的很多学生不愿写作文,自己也不愿意自主命题作文。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从搞好教师的命题入手。

教师的命题要关注社会,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也就是说教师的命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激发他们内心的需求欲。看看德国1996年的一道作文题:“近来媒体报道了不断增加的针对青年人的暴行,请您指出它们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您认为原因何在?您认为应如何对待?”①

中国作家肖复兴也说:“如果中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写回忆应该是非常有益的。在人生众多回忆中,童年是一座挖不尽的宝山。”②

好的命题也要注重应用性、实际性与多样性。可以让学生写一份竞选演说稿,设计一个广告牌,写一张“通缉令”,写一份公告,一份招聘书;甚至可以让学生为校徽设计写一份说明等。

我的很多学生之所以愿意充满激情地写竞选演说稿,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感到这个写作活动很有用处,有实际意义。

朱敏说:“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一两个题目。例如:‘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记一间屋子的空气'等。”③这样的作文题针对学生作为初学者的实际,内容非常具体,当然容易有感而发。

2.培养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读者意识是推进写作进步的关键

据我所知,现在不少学生平时写文章大多是为应付老师的任务,因此谈不上是主动地写作。这种写作,是一种盲目的写作,是一种不知道自己的文章写给谁看的活动。

(1)写作主体意识的培养

所谓写作主体意识就是学生要知道写作是自己的事情,要意识到写作是为自己而写,为自己的需要而写。

比如,可以让学生为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而写,这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可以让学生为感激母亲的付出而写,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可以为自己曾经经历的困境而写,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等等。不一而足。

(2)读者意识的培养

朱自清说:“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为了应用于这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但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朱先生认为除了父兄、教师、亲近的同学或朋友外,“还有全体同学,全体中学生,一般青年人,本地人士,各社团、政府,政府领袖,一般社会等”。不但如此,朱先生还特别重视学生的实际读者意识,并且提出要扩大实际读者的范围,写作教学才会更好。④

学者陶本一指出:“学生的作文应该有自己的读者群。第一个阅读群是同班同学;第二个阅读群是语文老师和自己的父母;第三个阅读群是其他年级、其他学校的好朋友,或者是亲戚长辈中可以依赖的朋友。”⑤一旦有了这些实际读者群,学生自然转变做文章的观念,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交流,从而在交流中真正获益。

注 释:

①苗维萍《作文命题与个性化写作》,《中学语文》2004年第 8期。

②程韶荣《读“命题作文”的命题》,《文教资料》1996年第 1期。

③朱敏《从沈从文先生教作文谈起》,《语文学习》2004年第 12期。

④《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

⑤陶本一《谈谈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 1期。

猜你喜欢

小君守门员竞选
守门员比利
Ice Hockey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葡萄竞选记
竞选班长
挫折挡不住一颗进取的心
竞选班长
三端融合后如何当好“新守门员”
总统竞选品哪家强
神奇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