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是技术还是科学的哲学思考
2010-02-16顾荣
顾 荣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663
软件是技术还是科学的哲学思考
顾 荣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663
从软件的属性来讲,似乎软件属于技术范畴,但从软件向科学转化的途径和条件来说,软件是技术向科学转化进程中的中间产物,而它也促使了技术向科学转化,转化途径表现出了科学与技术一体化趋势下的科学的技术化。
软件;技术;科学;哲学思考
“软件”这一源于计算机界的概念现已被社会各界认可、接纳,并广为引用,如今它已经冲出计算机领域,走向社会。这时,我们常讲的“软件”就有它的广义和狭义之分,而这里,我们主要思考的是计算机领域的“软件”。
卡纳杰-米龙软件开发学院及其他学院的研究人员用尽毕生的精力去定义一个理论学科(即软件开发理论),到后来才发现仍有很多东西比较模糊,他们对此也不隐瞒。
那么,软件到底是什么,有人把软件分成3个层次:
1.就是“语言”,涉及语法,语义,这是软件的基础。
2.就是语言的类库。
3.就是更高的一层—设计模式。
到这里,我们不免会自问,那到底软件是技术还是科学呢?这里,软件可看成是一个名词,一个产物;技术呢,我们可看作是“计算机技术”,那科学就是“计算机科学”了。
一、从技术和科学的概念来分析软件的哲学范畴
1.什么是技术
技术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它的内在矛盾把各种外部因素作为它产生、运动的条件,推动着技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技术发展的最主要的内在动力就是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的矛盾,其他各种内部矛盾都是它的具体展开和表现形式。任何技术都是诸种要素协同作用的系统。所谓要素,就是指在技术发展中始终起作用的因素和条件。它们主要包括:技术的主体,被作用的客体,由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所规定的目的,由目的和客体所决定的手段,技术活动产生的结果。在技术各要素相互联系的作用机制中,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是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的矛盾运动。
技术是一个系统整体,它总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结构与功能是技术系统的两个基本属性。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其结构与功能的矛盾运动在历史与逻辑上的统一。
2.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以认识世界为己任,科学研究是在理性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实验去收集整理有关事实,通过思维提炼加工和分析,以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
从科学的历史上看,人类正是通过逐步丰富的机械工具,经过漫长岁月的原始生产,从蒙昧到开化,逐渐认识自然界,使知识从无到有得到了扩充,思维也得到了开发,科学的最初因子也最终得以产生。由此可见,科学是一个历史和逻辑最终统一的知识理论体系。
通过以上对技术和科学的分析来看,我们得到结论一:软件似乎跟技术相近些,它也存在着软件技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同样在软件发展中始终也存在着起作用的要素,同样,软件作为一个系统,它也存在着结构和功能两个基本的属性。
二、从技术向科学转化的途径与条件来分析,对软件的哲学范畴给我们带来另一方面的思考
技术转化为科学的途径有多种多样。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主次之分。而且,主要途径随历史时期的变更也表明了技术向科学转化速度呈加速度增长的趋势。
在原始科学时期,技术为科学提供知识来源。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是个复杂巨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发生着非线性的复杂相互作用,从而推动整个系统的发展。科学与技术都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因此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存在,从未间断过。
几何学的产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古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而淹没地界,当古人用拉紧绳子作直线重新划分地界时,测量技术就产生了。经过亿万次的重复以及测量技术扩展到其他领域的应用,没有大小的点,没有宽窄的线,没有厚度的面才从土地、石料、木材等等之中抽象出来,欧氏几何学最终产生了。因此技术通过为科学提供知识来源的方式转化为科学。
在近代科学时期,技术为科学提出问题。技术向科学提出问题是技术向科学转化的主要途径,技术的需要成为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科学研究的开展往往是由于技术问题进入了科学的视野而引发的。换言之,技术提出课题,科学则完成课题。恩格斯有句名言:“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在现代科学时期,技术为科学提供实验设备。现代科学无一不是建立在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良的技术设备基础之上。没有显微镜和显微照相技术,生物学的研究将很难取得进展,甚至寸步难行;不借助计算机的数值运算、系统模拟、过程控制、信号处理、模型构建等功能,很多现代科学发明就无从谈起。我们国家的风洞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借助了低温技术验证弱核相互作用宇宙不守恒定律,也是一个典型例子。
就技术向科学转化的条件而言,技术向科学转化必须具备4个条件。
1.开放性的技术体系才能转化为科学
单一技术必须发育成技术体系。技术要实现向科学的转化,就必须形成技术体系,任何单一技术是不可能转化为科学理论的。我们知道,科学是要透过大量经验事实发现它们之间的普遍的联系。单一技术只能展现某一方面的现象,提供某一方面的知识,它表现的只是客观世界本质联系的某一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普遍适用的科学理论,这无疑是不可能实现的。
技术体系必须是开放的体系。技术形成体系才能转化成科学理论,而技术体系的形成就要求技术有开放性。也就是说技术不再是某个狭窄、专门行业的技艺了,而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生产力。只有这样,技术才能发生部门间的转移或结合,技术也会因此得到改进和创新,技术体系的形成才成为可能。
2.要有对技术体系进行理论概括的社会要求
在开放性技术形成之后,此技术中所体现的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及运动规律是不会自动抽象出来的,生产实践不会必然概括为纯理论知识。开放性技术体系要向理论形态的科学转化,还需要具备转化的动力条件,需要有经济的推动和社会文化的要求。
恩格斯讲过:“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古代天文学是适应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的定季节的需要而产生的。
社会文化也是影响技术向科学转化的重要原因。古希腊科学的辉煌发端于自然哲学。相传,毕达哥拉斯在发现和证明了勾股定理之后,杀了上百头牛以示庆祝。
3.要有对技术体系进行提升的理论思维方法
技术向科学的转化过程就是排除假象、确定真象,让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暴露出来的理论抽象过程。这种理论抽象有赖于正确的思维方法,即科学抽象思维必须有严密的逻辑性。
列宁说过:“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爱因斯坦也曾指出,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体系是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两大基础之一。的确,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开普勒的行星运行规律、牛顿的引力理论,都是逻辑推理的产物。
4.要有对技术体系作出理论概括的创造型人才
科学是一种对客观事实进行思维提炼加工分析的过程。没有知识分子这个思维载体,理论抽象活动无法进行,技术向科学的转化也无法实现。
经过对技术向科学转化的分析我们得到结论二:从技术向科学转化的途径和条件的角度来说,软件不是科学。
三、结束语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到现在,计算机这门学科已经存在和发展60多年了,相比其他的学科可能它的存在历史比较短,但从它的诞生,到发展、壮大,期间发展之迅速是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促使各学科、各领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知识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那么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正是我们谈到的“软件”。我们与其说软件是技术,不如说软件是技术向科学转化进程中的中间产物,而它也促使了技术向科学转化和从转化途径表现出了科学与技术一体化趋势下的科学的技术化。
[1]张伟.软件开发的哲学思考[J].中文信息,2002,3:21~23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孙小礼.自然辩证法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陈文化.科学技术与发展计量学研究[M].湖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the software is Technology or Science
Gu Rong
Guangdong Ling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Guangzhou,510663,China
Attributes in terms of software, it seemed that software is technical areas; But the conversion software to the scientific ways and conditions, software is an intermediate product of technology to science process, and it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chnology to science, transform ways had shown the trend of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 the scientific technical.
software; technology; scienc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book=169,ebook=897
2010-04-14
顾荣,硕士,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