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2010-02-16朱惠娟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民间传统文化

朱惠娟

(周口师范学院公共理论教研部,河南周口466000)

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民众生产、生活的积淀。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民众生活的历史语境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传承链条正在断裂,很多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由于得不到传承而濒临消失。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维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纽带,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有效地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是当前的重大历史任务。

河南地处中原,作为文化大省,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从一定程度上说,研究河南省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全国各地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情况。那么,民间传统文化都受到了哪些冲击和挑战?造成当前民间传统文化危机的根源何在?怎样才能结合实际制定出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带着这些问题,本课题组深入到河南周口、开封、洛阳等地农村进行了访问调研。

一、当前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民间传统文化现状令人堪忧,存在着以下问题。

1.当前普通民众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认知途径单一。访问中发现大部分农民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认识不清,对其包含的内容、形式等了解不多,大多数人认为民间传统文化仅指老一辈留下的民间习俗、生活习惯等,对于民间传统文化包括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习俗、民俗风情以及古代建筑等文化形式知晓程度更低,特别是年轻人,很多人对传统习惯、传统习俗不屑一顾,对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等不甚了解、缺乏兴趣。就民间传统文化的作用方面,访问对象中大约有一半人认为民间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很有作用,也有少数人认为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有消极作用。

以上情况说明当前农民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深入,保护意识较为淡漠,还没为完全认识到作为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2.当前民间传统文化发展滞后,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日益减少。河南是文化大省,文化资源特别是民间工艺文化资源极为丰富,黄河澄泥砚、泥人、泥咕咕、皮影、剪纸、绣品、年画、玉器、珠宝、瓷器等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曾经家喻户晓;河南的民间工艺也曾经走在全国的前列,但近年来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调查中发现目前很多人对流传民间的许多传说、神话故事、童谣谚语、戏曲等知之不详,对河南省著名的钧瓷、绣花、剪纸、泥塑等民间工艺不甚了解;很多反映中原文化,展现民俗风情的民间舞蹈、旱船、杂技等艺术形式除了大型节日时偶尔表演之外,平时更不多见。虽然相关部门近年来也就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量的抢救工作,但是广大群众对自我文化的认同感较差,积极性也未调动起来,致使一些传统文化陷入濒临消亡的边缘。

3.当前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不尽如人意,发展模式比较单一。自从2005年河南省提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以来,各地都掀起了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潮,保护与传承的模式大都是利用旅游开发带动文化产业化。但是,由于过于突出和追求经济利益,这种“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民间传统文化开发,迎合现代文化时尚和世界旅游消费的潮流正在消弭传统社会结构和地方文化传统特性,使其迅速商业化和融入流行文化。在主流文化物质主义的冲击下,文化开发行为变成单纯的追逐物欲的行为”[1]。如河南淮阳太昊陵,政府先后3年投资3000多万元进行基本建设,目前已从一个事业型博物馆,转变成了市场性的旅游景点。对这一转变,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对淮阳县经济发展作用非常突出,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也有更多的淮阳人认为,现在的太昊陵商业气息太浓,伏羲文化有走味的趋势,本地人除一些商人小贩、烧香拜神者外,其他人一般很少再去逛了。

4.当前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科研创新比较滞后,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较为突出。民间传统文化源于民间,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它属于弱势文化,面对现代文化与西方文化等强势文化的冲击,它的传承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调查发现,现在很多民间传统文化形式的传承人都是一些年长者,年轻一代则更愿意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一些民间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另外作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民间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怎样剔除糟粕,继承精华,并有效地推陈出新,这是民间传统文化创新工作的主要课题。目前在此方面我们的经验还不足,需要借鉴其他省市包括国外的成功经验。

二、民间传统文化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结合当前实际,笔者认为造成当前民间传统文化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1.现代文明对民间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冲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网络等及时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些现代化的信息工具丰富精神生活。传统的生活习俗和传统的娱乐方式,如戏曲、杂耍、皮影等,在这些现代化娱乐工具面前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它们的存在价值受到现代年轻人的质疑,因此,以现实的实用性而言,民间传统文化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现代化不仅冲击民间传统文化,而且对民族心理也是巨大的冲击,使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日趋淡化。全球化的到来、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使现代文明像潮水般洗涮着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人们纷纷追求时尚,享受着现代文明给予的刺激,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对他们来说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文化产业化进程中缺乏科学发展观的引导,相关的保护和传承机制不健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是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意识越来越强,加之,我们对各级政府工作业绩的评价、对地方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往往以经济发展指标作为依据,这导致了许多地方重物质生产、轻精神文化生产的倾向,地方政府的工作中心几乎成了为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财政收入的活动。在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文化产业化成为一种流行模式。迅猛发展的旅游业给当地民众提供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忽视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作用,经济取向压倒一切,“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变成了“保护为辅,开发为主”,再加上实际开发中监管不力,使得当地居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甚至导致某些文化特色被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所同化,这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当前,由于我国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未建立起健全的机制,因此各地在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认定、资助、保护等方面也是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标准;由于受到资金、政策等因素制约,也未形成相应的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组织;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行政化保护也缺乏法律约束,没有被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在实际保护和创新中主要是政府唱主角戏,忽视了农民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主体作用。凡此种种,对当前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造成了不便。

三、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路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在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增强人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加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而且可以增强人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增强保护意识。在宣传中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借助现代化的传媒技术,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广泛传播民间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通过举办各种民间歌舞展演、民间工艺展或开展工艺比赛等形式以展现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确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在河南省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广大群众的保护意识和文化认同感。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支持民间保护协会的成立,集全社会之力共同保护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资金来源方面,采取政府、社会、企业三结合的方式,拓宽投资渠道,提倡社会力量投资举办文化活动。在资金利用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资金。对于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项目要给予必要的补助与扶持,对于掌握特殊民间工艺的传承人,要给予大力支持并给予物质奖励。另外要加强对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机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其次,通过农村文化产业化来促进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产业化是传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要树立产业化、市场化的现代理念,努力实现文化目标与经济目标的最佳结合,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打造地方特色优势文化品牌。在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民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避免两种误区:一是把文化产业等同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市场主导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发展模式,而文化事业则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以公益为目的的服务于大众的事业,把文化产业等同于文化事业就会削弱它的创造积极性,制约其潜在优势的发挥。二是将文化产业视为经济的附庸。“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说法和模式曾经很流行,它所透露出的信息是文化只是发展经济的附庸,只注重文化本身的经济内涵,而忽视了其社会内涵和价值意义。

再次,加快国家立法进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相比发达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立法完善程度,我国在历史文化遗产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比较滞后,严重限制了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因此,国家立法机关应加快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立法进度,在法律欠缺的前提下,各级政府也要积极筹备,以现有法律为准绳,制定出合理的保护条例,保护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免受不法侵害。

最后,以人为本,发挥农民作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主体的作用,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这是促进民间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从根本上说是尊重民众的历史创造,民众意识到的保护是根本的保护,这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标志。”[1]广大农民是建设新农村和新农村文化的主角。农民既是民间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服务农民,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农民传承和创造文化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关键在于民间传统文化是否为人接受、有人研究、后继有人。因此,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等在传承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骨干作用,并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形成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

3.注重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科学研究,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与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是创新和发展的前提,而创新和发展才是对民间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与传承。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人类社会正是在旧的文化与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实现新的形式和组合而进步的[3]。民间传统文化作为本土文化、乡村文化,它与社会主流文化存在隔膜,属于弱势文化,但这并不等于说它是一种劣等文化;因为所有现代文明都是基于传统文化之上才发展起来的,所以要解决民间传统文化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矛盾。首先应明确它与社会主流文化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不能因为发展创新了现代文化就否定民间传统文化的存在必然性。其次,民间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在进行传承、发展与创新时要进行甄别,对民间传统文化加以创新必须加强对它的科学研究,赋予其新的时代特点,提高其自身生命力。

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古人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中,要积极学习和吸收一切国内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包括在保护和创新民间传统文化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4]。在研究中要寻找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把握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的脉络和方向。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民间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发扬光大,使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还要突出农民在民间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始终做到民间传统文化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把民间传统文化真正植根于人民心中。

[1]尹虎彬.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7-2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85.

[3]黄永林.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现代与传统[J].民俗研究,2008(4):14-23.

[4]陈至立.在《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整体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06-09-03)[2010-03-07].http://new s.sina.com.cn/c/2006-09-03/09379923134s.shtm l.

猜你喜欢

民间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