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色彩规划的构成、作用与基本策略
2010-02-16天津科技大学芦红莉
□天津科技大学 芦红莉
浅谈城市色彩规划的构成、作用与基本策略
□天津科技大学 芦红莉
城市色彩规划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在当前的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治理中,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色彩规划,需要科学、系统的研究和指导。文章从城市色彩规划的作用、规划设计的基本构成、策略制定以及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其根本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美好和谐的宜居环境,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形象。
城市色彩规划;基本策略;设计要点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老城规划方面存在的弊病也逐渐暴露出来,于是,一些城市纷纷出台新的发展规划,希望创造更为美观、现代的城市环境以适应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为此,很多城市进入了大规模的拆改整建过程。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城市规划的具体研究不够,城市中逐渐形成了大量要么相互模仿、原样照搬,要么毫无章法、五花八门的建筑与景观,使许多原本独具特色的城市淹没于这场浩浩荡荡的建设大潮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众多规划方面的专家痛于现状提出了许多关于城市建设的建议和研究课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
一、城市色彩规划的作用
一个城市的色彩往往能给人最直观的第一印象,城市的色彩规划不仅能满足人们在视觉美学上的需求,实现城市的文化传承,它还能展示城市的基本形象,体现城市的历史、人文和地域特点,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1.城市色彩规划的视觉效应
人对美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而色彩的物理特性和人的生理特性共同决定了色彩在人们对美的认知上所具有的优先性。因此,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在创造良好的城市视觉效应上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它不仅能强调城市特有的“特征色”,并展示其地域特点,而且由此引发的心理暗示作用还能唤起人们对城市的诸多联想。统一协调的城市色彩体系能给受众鲜明、生动、有力的视觉冲击,加深城市的整体印象。同时,城市色彩体系在功能区域的划分上能给人以明确的视觉引导,从而强化城市各组成单元的组织关系,不仅能满足人们视觉审美的需求,还能反映出城市的构成秩序。
2.城市色彩规划的文化效应
城市色彩规划产生的文化效应也是十分突出的。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宗教信仰等共同构成了城市文明的主体,而这些意识层面的东西必须借由一定的载体展现出来,才能为大家所感知,城市色彩就是一个非常直观的传递各种文化信息的媒介。
一方面,城市色彩规划能反映城市的传统文化。任何城市的建立与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在这个过程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主导,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态、文明程度和审美情趣,左右着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历史就镌刻在城市的建筑、广场和街道上,构成了回味悠长的城市底蕴,城市的基本色也就附着在这些物体上逐渐形成并清晰起来。城市色彩不仅记录和外化了城市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繁荣和文化趋势,良好的色彩规划还能有效地保护和强调这种文化氛围,形成独特鲜明的城市印象,以一种更为实际更为客观的方式来进行文化展示。比如罗马的橙黄与橙红色系反映了帝国时期的荣耀和文艺复兴的辉煌以及宗教时代的神秘;巴黎金色、红色的屋顶配上米黄和灰色的建筑外墙则反映了法国繁荣时期的财富与恢弘,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华丽、浪漫和优雅。
另一方面,城市色彩规划能反映城市的现代文明。信息时代的城市建设不仅要体现高科技带来的现代感,还要体现物质生活提高带来的精神文明的飞跃,这些都反映在城市的建筑、公共设施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文化素养等各个方面。材料、工艺、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的不断推陈出新,都为建筑、景观和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选择越多越容易出现整体规划上的混乱,而良好的色彩规划可以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和谐美好的色彩规划还能展现城市居民的艺术修养、审美水平和时代追求。
3.城市色彩规划的经济效应
城市色彩规划的经济效应是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的。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合理的城市色彩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城市环境控制的操作成本;另一方面,从经济角度看,美观适宜的色彩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和格调,改善环境,增加城市的亲和力,进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投资方进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色彩规划的基本构成
1.城市建筑
建筑是城市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基本活动都是围绕着建筑展开,一个城市的建筑类型和基本样式构成了城市形象的基本内容,记载了城市文明发展的历史和本土特色。建筑因其体量巨大,形式多样,而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建筑本身的物理特性又决定了它存在的长久性。色彩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外在形象,建筑色彩占据着城市色彩的主要面积,并伴随建筑的持续存在成为了城市色彩的基本色。由此可见,城市建筑的色彩规划决定城市色彩整体设计的基调,是色彩规划过程中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牌子一挂,加分到手,考核完成,后面就不管了。”“合作社有没有用先不管,先把牌子挂了应付考核再说,而且成立合作社也不用花多少钱,成本也低。”
2.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城市的另一个基本构成,它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广泛且复杂的,我们粗略地将其划分为景观绿化、道路和城市广场以及公共设施几个部分。如果说建筑是城市的立面形象,那么城市景观则可视为城市的平面形象。色彩在这个平面里以点、线、面的形式出现,共同组成城市的色彩网络。景观的各组成部分在色彩设计上应各有特点,我们可分别做个简单的分析。
(1)城市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城市中色彩最为丰富、表情最为生动自然的一个局部,因为它是通过地形地貌、水体和植物的配置等来完成的,而这些内容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景观形态的多样性,自然界给予的美是任何人工产物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城市色彩规划中,自然环境只需要合理的保护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证它的原始状态就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了。
(2)道路及城市广场
道路和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能反映现代感和文化氛围的部分,它们就是城市规划中的线与面。道路的特点就是指示性强,色彩单一,要增强道路色彩的趣味性就需要从道路的铺装、沿路的绿化和基础设施入手。道路连接城市的各个局部,从色彩规划的角度看,道路色彩就是各个色彩区域过渡和衔接的纽带。城市广场往往占有面积大,配套设施复杂,属于城市里的公共环境,也是城市形象很重要的一个展示窗口,它的色彩模式能最大限度的体现城市民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因此,城市广场的色彩设计是色彩规划系统中需要重点强调的部分。
(3)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具有较强的使用功能,形式多样,在城市当中的出现频率很高。它在视觉上占有面积相对较小,自身又有很强的能动性,设计上自由度比较大,如果控制和配置不合理的话就容易给人杂乱不堪的感觉。公共设施因使用功能的不同,造型上往往变化较多,这时就需要利用色彩规划来加强相互间的联系和呼应,制造整洁有序的视觉印象,形成美好舒适的色彩韵律,使公共设施成为城市色彩体系中的亮丽点缀。
3.城市照明
城市色彩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白天,夜幕降临以后灯火辉煌的景象也是城市色彩构成必不可少的部分。城市照明主要由道路照明、景观照明、建筑照明、商业照明和居住照明等组成,类型是极为繁多的,各种照明器所呈现出来的光色变化也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共同组成了五光十色,缤纷夺目的城市夜景。所以,城市的夜景照明也是城市色彩规划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三、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基本策略的制定
在分析过城市色彩规划的作用和基本构成以后,我们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规划策略。在满足审美,保护和延续文化传统,突出地方特色,有利于城市长期发展的原则下,我们可简单地将色彩规划的制定归纳为以下几个过程。
一是了解城市的文化历史及人文环境,分析人们对城市色彩的认同和期许。
二是了解城市布局的现状和规模,规划保护范围和方式,对城市的传统色彩进行分析和选择,以确保色彩方案的地方特色。
三是了解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研究其对整体城市色彩的影响,分析色彩规划构成的可行性。
四是了解城市发展的基本构想,结合以上调查研究的成果制定适宜的色彩规划方案。
五是协调城市各个局部的色彩关系,使之成为既和谐有序又具有本土特色的色彩规划。
六是制定长远的城市色彩规划的管理和协调制度。
事实上,城市色彩规划是个十分复杂庞大的设计工程,只有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深入研究方方面面的细节以后才可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四、城市色彩规划的设计要点
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状态,几乎所有国家的城市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扩张,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促使城市发展迅速,科技的进步和国际交流的增强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规划对城市的未来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城市色彩规划这个课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它的优越性在许多已经制定色彩规划方案的城市已经得到体现,比如上海、西安、北京等。尽管已经有一些比较好的先例作为制定新的色彩规划方案的参考,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由此,笔者认为应该在色彩规划中强调以下要点,以此作为衡量方案是否适用的一个基本准则。
1.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必须系统化
色彩规划设计的系统化是指:城市色彩规划的分析、设计、评价、管理以及调配是否系统;规划的工作目标和程序是否系统;规划的组织性是否系统等。
2.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必须合理化
城市色彩规划的合理化是指:色彩规划对文化传统、历史传承和地方特色的表达要合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的色彩协调要合理;新的规划与城市环境的适应性要合理;具体色彩方案的可操作性要合理。
3.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必须多样化
城市色彩规划的多样化是指:色彩规划制定的基本色和辅助色要多样化;色彩规划实际操作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色彩的构成和组织方式要多样化;具体的色彩应用要依据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色彩的管理和协调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4.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必须艺术化
城市色彩规划的艺术化是指:色彩规划要具有整体美;色彩选择要能展现城市的特色美;色彩的情感表达要具有健康美;色彩规划还要能体现相当的艺术造诣和审美素养。
5.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必须体现时空发展的延续性
城市色彩规划的时空延续性是指:基本使用功能及功能环境的时空延续性;感官信息的时空延续性;精神文化传达的时空延续性;实际操作及发展的时空延续性。
综上所述,城市色彩规划的构成、作用和制定策略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进行色彩规划的根本目的还是营造一个人性化现代化的宜居环境,色彩系统的建立要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符合美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通过城市色彩规划为大家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城市环境,进而实现艺术与技术、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1]杨曾宪.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及原则[J].城市,2004(1).
[2]贾晨.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与方向[J].科教文汇,2009(22).
[3]唐碧云.城市色彩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J].科技咨询导报,2007(15).
[4]城市色彩规划设计[DB/OL].http://www.lwlm.com,2008-12.
[5]罗学明.浅论城市色彩规划设计[J].建筑科技与管理,2008(7).
[6]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J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