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草原牧区发展的区域分异与空间布局
2010-02-16李泉
李 泉
(兰州大学 经济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一、概念与范畴界定
草地/草业/牧场以及与之相关的草原、牧区等概念和范畴,是农业经济、民族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和自然地理、国土开发与规划等学术研究领域不同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与重点内容。自人类诞生以来,草原牧区就是人们从事各类生产生活重要的综合性功能区,科学处理人地关系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议题。《中华人们共和国草原法》所称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任继周院士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中界定的草原,是指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与生存场所的大面积土地,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草业就是以草原为基础,利用日光能量合成牧草,然后用牧草通过兽畜、其他生物,再通过化工机械手段,创造物质财富的产业。
比较综合以上颇具代表性的概念,本文所研究的“草原牧区”是一个含义丰富的综合性称谓。“草原牧区”这一概念既强调草原就是草场和草地的自然属性和植物生产界面,又强调草原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和休闲游乐场所的社会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草原还具备其他生物产品、特别是畜牧业产品和草业、林业的综合生产与供给功能,即草原的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功能。我们对“草原牧区”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就是在人口压力、人为因素和其他各类因素的综合负面作用明显,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草地资源日益稀缺,保护草原资源和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人地和谐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共识的基础上展开的。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草原资源是甘肃重要的国土资源,草原畜牧业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草业更是甘肃国民经济中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长期以来,草原牧区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综合经济类型区,也是多样性生物共存的生态子系统和提供生物物种及其基因的重要基地。以草原或草地为基础的草—畜牧业发展,兼有生态保护、物质生产、旅游休闲、经济发展和草原农牧文化传承等诸多功能,同样也面临生态修复、社会趋同、制度创新等诸多发展问题。
至 20世纪 80年代以来,面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对于自然界的单向征服和资源攫取所造成的诸多负面影响,甘肃草原牧区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草—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目前,草原的突出问题是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产能力不协调,草原生态退化(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迅速扩大,草原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控制,严重影响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牧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这个寻求人与自然、经济、环境、资源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背景下,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脆弱区和农牧区保护和建设,必然成为甘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领域和难点地区,加强草原保护和牧区建设也必须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
因此,系统研究甘肃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有效促进草原牧区生态环境保护,是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牧区繁荣和边疆稳定与安全以及增强草原牧区自我发展能力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同时,深刻认识甘肃草原牧区发展现状,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结构调整,科学制定草原牧区的未来发展战略及其关键支撑,对于提升甘肃草原牧区这一特殊主体功能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形成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与草原牧区区域和谐发展,以及维护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紧迫性。
三、区域分异特征
根据经济地理特征,甘肃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以北地带六大综合地形类型区域。其中,陇南山地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甘南高原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 3 000米,该区域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该区域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有着发展农业的广阔前景,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一千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 3 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等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河西走廊以北地带东西长一千多公里,海拔在 1000米 ~3600米之间,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高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象气候条件,造成甘肃草原牧区其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类型齐全的地形地貌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根据 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和第六次全省森林资源清查,全省牧草地1 410.84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981.21万公顷;草场有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三种,天然草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连山地、西秦岭、马衔山、哈思山、关山等地。丰富的草原资源和畜牧业、林业、草业发展基础条件,为甘肃草原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
由于不同地区草原资源和牧区禀赋条件具有静态不可逆性,以及制度变迁和技术创新存在时序性,不同区域的草原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水平往往在现实中呈现出较大差异。正是因为环境因素在不同区域的草原牧区经济发展中呈现较大不同,进而才导致甘肃草原牧区各县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呈现非均衡性。甘肃草原牧区集中分布区域主要就是整体上处于欠发达状态的甘肃所辖牧业县区。这些县区碎片化地分布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和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地带。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临夏)和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和张家川等自治县中,以草原牧业为主的牧业县主要包括玛曲、碌曲、夏河、合作、卓尼、迭部、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 10县市 。
草原特殊的经济地理特征决定了草原与牧区是分不开的,长期以来农牧各民族从事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就是草原和牧场。因此,处于特定自然地理区域与历史时期的草原和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牧区,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综合性功能类型区和在草原牧区这种特殊经济地理环境约束下所形成的草业、林业、畜牧业等多种产业经济地理区域,是甘肃草原牧区区域分异的基本特征。不仅如此,甘肃草原牧区其内部复杂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法律政治等发展关系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该区域的发展极大地受制于自然环境、气候演变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处于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地带。
总体上看,甘肃天然草原资源集中分布地区,就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也是畜牧业、草产业和林业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区域。在甘肃少数民族聚居地,食草家畜及其肉、奶、皮、毛等畜产品,不仅是农牧民主要的生活资料,而且是他们生产经营的主要对象。随着草原经济发展和新农牧区建设的逐步加快,以畜产品为原料的农牧加工业的兴起,城乡居民对草原牧区的肉、奶、毛产品需求量的增大,承载畜牧业的草场牧区其发展优势和潜力将会日益凸现。
四、甘肃草原牧区发展的空间布局
1.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种草养畜草地农业区
甘肃黄土高原区包括陇东 13个县市、陇西黄土高原 37个县市,覆盖面积约 11.3万平方公里,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土壤垦殖指数普遍高达 40%~50%,部分县区甚至超过 60%以上。该区域沿黄灌区和引大灌区的农牧业基础条件较好,其他地方干旱少雨,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约束明显。长期以来,由于人地矛盾导致的过度开发开垦、陡坡种植及过度放牧等不合理利用,致使该区域成为甘肃乃至全国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 10.10万公顷,占 89.6%。因此,恢复植被、治理水土流失是其主要任务。
从草原牧区的分布格局分析,该区域必须根据水土流失治理需要和植被恢复状况,明确“自给性农业、保护性林业和商品性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适宜草业发展的气候气象条件和相对宽裕的土地资源,结合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保工程,以紫花苜蓿为主,大力发展非灌溉型低成本的人工草地和肉牛、肉羊饲养,突出马铃薯产业的市场化带动优势,建立大农业发展由传统开垦种植、以粮为纲的耕地农业系统向恢复生态植被、大力发展草畜业、建立草地农业系统的现代转变,将黄土高原建成中国重要的马铃薯、苜蓿-肉牛、肉羊带和大型草畜产业基地。同时,立足生态脆弱、干旱少雨、高寒冷凉等自然条件的劣势,科学调整种植结构,使之由对抗性结构向适应性结构转变,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发展原则,按天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开发,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从而将自然条件的劣势,转化为发展特色大农业和市场经济的优势。
2.甘南高寒草地水源涵养与畜牧业区
甘南高原区面积近 320万公顷,草原面积达272.3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为 256.5万公顷,占天然草场面积的 94.2%,是青藏高原和甘肃天然草场中自然载畜能力较强、耐放牧性最强的草场。从 1980年开始,甘南草原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草场“三化”现象日益严重。面对甘南草原的快速“三化”现象对黄河首曲湿地的“蓄水池功能”的严重威胁,为扭转湿地生态系统萎缩、黄河上游环境恶化的发展灾难,进入 21世纪以来,甘南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突出草原牧区生态修复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步适应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的定位要求。目前,甘南高寒草原水源涵养区与草地畜牧业区仍是甘肃乃至中国的重要草原牧区,有 5个牧业县,18个纯牧业乡。牧业收入占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都在 50%以上,玛曲县高达 99.66%。
根据甘肃草原牧区发展的战略布局,甘南在其区域性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草、林、水及其他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环境相对洁净的优势,坚持“注重环境保护、坚强生态建设、促进高度和谐”的原则,利用高原区域特色、藏传文化特色、生态保护特色,建立起以放牧业、畜牧业、生产高原绿色特色食品、兼顾草原旅游和自然保护为一体的高原生态保护与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基地。
3.河西山地—荒漠—绿洲草地系统耦合区
面积逾二千四百万公顷的河西地区是中国荒漠化强烈发展的地区之一,也是甘肃荒漠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荒漠化土地面积达 2 130万公顷,占全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 830万公顷的75.3%,占河西地区总面积的 87.9%。河西地区荒漠化尤以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为甚,生态环境总体上脆弱,敏感性强。
分析不难发现,河西走廊地区的自然生态脆弱程度明显地呈地域分布,走廊西部环境脆弱度高,东部环境脆弱度较小;祁连山区各县环境脆弱度要低于相邻的平原地区;越往北,环境越脆弱。甘肃平均自然脆弱度为4.002。在所评价的县(市、自治县)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只有 5个县,占 25%;75%的县市弱度指标高于全省平均值。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河西地区生态环境整体上是比较脆弱的。由于自然环境特殊,使河西地区无法承受人类过度的开发。因此,河西走廊草业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实施“南保水源、北锁风沙、中兴绿洲”战略,建立山地—绿洲—荒漠化耦合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4.陇南山地特色草业开发区
陇南山地包括武都、康县、文县等地,位于甘肃南部,属于中国西南亚热带湿润森林区向西北暖温带半湿润森林区的过渡地带,是长江支流嘉陵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甘肃草地生态系统中独具特色的以灌木草丛为主的草地区域。陇南自然条件较好,适宜于天然牧草生长和人工草地建设。宜牧草地主要是林隙、林下及田埂草地,草地植物植株高大,适宜于割草利用。家畜以舍饲为主,兼有局部或季节性放牧。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地形复杂,面积 384万公顷的陇南山地是全国四大滑坡、泥石流集中暴发区之一,滑坡、泥石流具有分布面积大、成片密集分布、暴发频率高、危害严重的特征。滑坡分布区面积达 90万公顷,滑坡群和滑坡体超过 1.2万个。滑坡、泥石流是危害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严重自然灾害,每年暴雨季节都会发生严重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是当地人民的心腹大患。这些问题导致草地管理、保护较差,承包责任制落实困难。
为促进陇南山地特色草业开发区的发展,该区域重点在于落实草山、草地、草坡承包责任制,落实草地使用权,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强草地围栏和人工草地建设,坚持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建设林草植被,保证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采取补播改良天然草地、建立人工优质草地、合理利用林下饲草资源,发展林—草—畜结合的生态畜牧业体系。
五、结 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甘肃的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问题、草原牧区农牧民生活水平提升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共享发展成果问题、不同牧业县区的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等,始终是甘肃国民经济生活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真正促进草原牧区的生态和谐与科学发展,促进农牧民民生问题的逐步破解,亟须立足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建设,立足促进草原牧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要素,以地域生产力协调布局和区域分工合作为依据,突出推进草原牧区生态治理、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坚持不同牧业县区各有差异,优化布局、分类发展,并辅之以制度创新和机制设计,以增加牧民利益为根本,以完善草原生态系统为目标,尊重牧区文化,实现人口、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丁连生.甘肃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任继周.草业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马 范,石隐孝,向得福,等.甘肃草地资源[M].兰州:甘肃科技出版社,1999.
[4]甘肃年鉴编委会.甘肃年鉴(2008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5]任继周,张自和.草地与人类文明[J].草原与草坪,200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