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2010-02-16李骏阳
李骏阳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上海市200444)
我国流通业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流通业以外延式发展方式为主,在资源利用方面仍处于粗放状态,过分追求增长速度和规模,缺乏节能与环保意识,看重眼前利益,这显然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在新形势下,我国流通业应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一、在发展道路上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业主要是通过扩大投资实现外延式发展,包括增加流通企业网点数量和扩大门店经营面积、增加企业中各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流通产业外延式发展顺应了当时的需要,促进了流通企业数量增加,单店经营面积不断扩大,连锁企业门店数量不断上升。伴随着大量流通企业的出现,流通业从业人员也大幅度增加。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数据显示,我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数与法人企业总数从2000年的47801家和29075家增加到了2006年的174453家和73879家,从业人数由2000年的5150084人增加到2006年的8555359人。到2006年,我国已形成包括由1800万个网点构成的商品零售市场体系,由8.1万多个交易市场组成的现货批发市场体系。[1]2008年,我国流通业产值已近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将近10%。从1980年至2008年,流通业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
外延式发展虽然使我国流通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已凸显出许多问题:第一,一些地区和城市的批发市场与零售网点已经饱和,流通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现象,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增长幅度逐渐下降,2004年至2005年间增长幅度为8.9%,2005年至2006年间增长幅度为3.4%;第二,我国大多数流通企业在物流配送、经营人才和信息技术方面跟不上规模扩张的速度,造成经营管理上的诸多问题;第三,流通产业结构不合理,业态发展不平衡,有些业态过热并出现无序竞争,流通企业数量虽多但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缺乏规模经济效益。
因此,未来我国流通业面临的任务不应是简单的扩大规模,而是在发展过程中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流通效益以及合理利用流通资源。流通业的发展不能仅靠增量,重要的是提高流通业现有存量的效用。这就需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创新,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水平,优化流通产业结构,促进流通业发展。
流通业内涵式发展的实现方式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业态创新,从国外近年来流通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创新是提升竞争力、开拓市场、提高效益的重要动力,国际零售巨头正是依靠新型的业态和组织形式,在先进的技术支持下将零售商店开到了全世界,挤垮了许多东道国本土的零售企业。
在流通市场趋于饱和以及外资零售企业不断进入的情况下,我国流通企业必须以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一个日趋成熟的行业,内涵式发展是可持续的,可为企业提供长久的发展动力。制度创新通常是业态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前提,原国有大型流通企业虽然都实现了股份制改造,但在经营机制上与跨国企业相比仍有差距;在优化流通产业组织结构方面,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国内流通企业并购重组,以横向或纵向一体化等方式组建大型流通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零售企业的业态始终是从发达国家引进,基本没有原创性的,业态的发展比国外慢一个节拍,当前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已经使企业有自主创新的环境,流通企业要通过业态创新拓展市场,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流通技术创新方面,政府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流通企业需要更加关注商业新技术,如无限射频识别技术(RFID)、商业智能(BI)﹑增值链系统(VAN)﹑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以及需求链管理(DCM)等技术,以信息化改造和装备流通业。
二、在发展手段上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向注重人力资本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商品供应能力不足,流通设施落后,流通领域亟需大量投资。过去几十年流通领域出现持续投资高潮,资本的投入促进了流通产业增长,流通企业经营面积和门店数不断增加,在流通设施方面,冷链技术为生鲜食品保鲜销售创造了可能,计算机和POS机为流通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提供了基础,配送中心的建立为大规模连锁经营以及流通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但是近年来随着零售业经营面积的不断增加,零售业的每平方米销售额在下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2002~2005年间,每平方米销售额从15340元降至13005元,同期人均销售额从41.98万元上升71.69万元,人均销售额的上升是产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提升人力资本价值越来越重要。
虽然我国流通业从业人员数量较多,但人员专业素质总体上并不高,熟悉现代化流通管理的人才不足,流通业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与流通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不匹配。目前国内零售业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类人才比例远低于其他行业水平。以零售连锁企业为例,在其员工的专业构成中,销售人员占70%~80%,专业技术人员(包括财务人员)只占2%~13%;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大学本科及以上仅占2%~8%,中专、职业高中及以下占到了72%~78%。[2]
随着流通业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对流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由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的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要求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知识;其次,商业企业中经营的商品结构和种类的快速更新,要求流通从业人员既懂销售,又懂较多的高科技商品知识;再次,连锁经营形式的迅速发展和流通业组织结构的变化,需要经营管理者拥有现代的商业企业管理知识。
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对流通业的发展更具有持久性和创造性的作用:(1)流通业的销售业绩与个人能力有极大的关系,人力资本的投资能提高员工的人均销售额;(2)零售业门店数量扩张和经营面积的扩大有可能造成每平方米销售额递减,而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导致的人均销售额上升具有持久的潜力。
跨国流通企业进入我国后,流通领域的人才争夺越来越激烈,未来流通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跨国流通企业十分注重人才储备和培养,建立了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经常开设各类培训活动。相比之下,国内流通企业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在人才使用方面,跨国流通企业一般先设定业务目标,确定员工岗位和职责,明确必备的技能、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员工受到系统的培训,在岗位上可以人尽其才,使每位员工发挥最大潜能。沃尔玛开设一家1.8万平方米的大型超市,经营2.5万种商品,只需各类人员300人,而我国同等规模的超市则需要1000人。
我国流通业的管理人才,尤其是物流和连锁经营方面的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随着新型业态和连锁化经营形式快速发展,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流通行业迫切需要研究制定流通领域的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流通从业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具备现代经营理念、熟悉现代流通规则、精通现代流通管理和掌握现代流通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同时需要加大对流通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特别是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形成层次性强﹑梯队紧密﹑专业素质高和技能知识过硬的流通从业人员队伍。
三、在发展目标上从规模扩张向效益提高转变
截至2008年底,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达4567个,比2002年增加1309个;市场摊位数、营业面积分别为283.9万个、2.1亿平方米,年成交额52458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29.6%、1.2倍和1.6倍;2008年,我国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1005个,比2002年增加590个。其中,成交额50亿~100亿元的市场有108个,比2002年增加80个;成交额100亿元以上的市场有89个,比2002年增加65个。[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9年的35647.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25343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超过13%。
流通业虽然在规模上得以扩张,但是在追求规模化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我国流通企业产出规模的平均值呈现递减趋势,批零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由1999年的0.744亿元减至2006年的0.437亿元;第二,物流成本较高。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而我国2005年这一比重为21.4%;[4]第三,与外资批发零售企业相比,我国本土批发零售企业利润率较低,2008年内资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为7.21%,外资企业是16.02%,内资企业不到外资企业的一半。中国销售额前10名的超市和中国连锁百强的毛利润率分别为12.8%及11.95%,而外资企业平均是20.56%;销售额前10强的超市和连锁百强的净利润率分别是1.77%及1.32%,而国外平均为2.22%。净资产利润率这一指标国内企业普遍在2%以下,而沃尔玛在2003年度为3.5%。
从结构上看,流通业在追求规模扩大过程中,产生了盲目建设的问题,布局不尽合理,有些业态过于膨胀,过度竞争严重;从行为上看,零售商凭借销售终端的控制权,经常占用供应商的资金,造成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关系不和谐;从绩效上看,许多企业缺乏创新和战略规划,强调做大而忽视做强,经常遭遇资金困境和人才障碍,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后破产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沉没成本。[5]
流通业发展追求规模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提高效益。流通企业必须摆正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没有效益的规模是不能持久的,效益是规模扩张的保障,只有产生效益,规模化才能继续推进。从可持续发展要求出发,流通企业在发展目标上需要从规模扩张向效益提高转变。中国的流通业总体规模增长较快,随着国内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提高,商业地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流通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现在已经到了效益竞争比规模竞争更为重要的阶段。流通企业应把目光从规模转向效益,通过各种方式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引导,对流通产业发展和城市商业布局进行更好地规划,优化流通产业结构,实现有效竞争,提高流通产业的整体素质,避免过度竞争和网店重复建设。
四、在发展策略上从零和博弈向合作共赢转变
在当前渠道关系中,零售商与生产商一般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双方往往都采用零和博弈的策略。如零售商极力压低生产商的出厂价格,压缩生产商利润空间,使一些生产商无利可图;零售商凭借市场强势地位向生产商收取各种不合理的费用,如节庆费、促销费、广告费、店庆费、上架费等,这些费用成为零售商利润的重要来源;零售商还通过延期支付款项或占用生产商的资金获取收益。同时,一些生产商极力隐瞒产品的真实成本,虚报高价;有些生产商为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或降低产品质量,或变相提价,这些行为导致生产商的利益和形象受损。
从理论上分析,零和博弈下的渠道利润小于零售商与生产商双方合作时产生的利润,双方合作共赢是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但是当前的问题是零强供弱,要从根本上实现合作共赢必须从建立零供平衡的机制上着手,包括提高中小零售商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中小零售商联合,形成多元化的零售市场;政府应制定政策法规抑止大型零售商滥用市场势力的不规范行为;促进供应商通过提升品牌知名度等方式增强中小供应商的市场势力;推动供应商以直销店、电子商务等方式实现渠道多元化。平衡机制的理想状态是建立零供战略联盟。
在零售商与供应商市场势力不对称情况下,因双方的利益诉求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零售企业与生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并不那么容易,需要零供双方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零供战略联盟的可选模式有:
(1)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该模式旨在通过供应商管理零售商库存而实现与供应链一体化同样的效益。供应商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或者互联网获得有关零售商销售水平和库存水平的数据资料,据此制定和管理零售商的库存计划。该模式能直接减少零售商和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库存成本、增加市场需求量。而对供应商来说短期内虽然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但也能从采购价格的提高中得到一定补偿,而从长期来看,供应商管理库存能直接掌握市场情况以减少信息失真和牛鞭效应,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2)零售商定制生产模式。在该模式下,零售商根据其掌握的市场信息作出预测,据此向供应商下订单进行定制生产,这有利于零售商形成特色产品,提升竞争力,而供应商按需生产,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盲目生产所带来的损失和销售压力。
(3)零供共同研发模式。在该模式下,零供双方都需要有较大的投入,共同组建研发机构,通过发挥各自在市场信息和产品研发方面的优势,共同参与新产品的研发和营销,通过排他性合作获取研发新产品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并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用掌握的市场需求信息为生产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可以使生产企业的产品适销对路,避免大量库存,加快商品周转。而掌握货源的生产企业的及时供货和商品质量的稳定性对流通企业利润有重要影响。未来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各自的利益最终取决于双方纵向构成的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流通企业只有和生产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整合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加快流通速度和提高销售量来提升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及时按消费者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才是最有效的共赢策略。
五、在资源利用方面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由于流通业外延式增长方式和大量依靠物质资本投入的发展手段,导致了我国流通业中的各项资源利用仍属于粗放状态:在商业流通业中,“圈地运动”现象严重,商业企业在各城市投入巨资争夺商业房地产资源,攀比建造大型豪华的卖场、购物中心和汽车4S店,重复建设较为普遍,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经营面积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的大型商场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2006年零售业用电量高达343亿度,相当于每万元销售额耗电45度。商务部鉴于此提出了到2010年零售业万元营业额能耗比2005年下降20%的目标,并将完善相关政策,探索建立公共财政支持零售业节能降耗的鼓励政策。在商品包装方面,产品包装过于精美,耗费大量原材料,甚至出现包装材料的成本超过产品本身价值的情况。根据消费部门反映,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每天人均消耗塑料袋2个以上。[6]2005年塑料包装材料成为固体废弃物丢弃的约为250万吨,占塑料包装材料总产量的30%左右。[7]我国大约有2/3的塑料袋是在零售行业中使用,给环境保护造成很大的压力。流通企业需要在其中肩负起法人的社会责任,利用其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特殊地位,促使生产者减少不易回收型包装物的使用,推动消费者养成自备购物袋的习惯。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超市、商场等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但是许多农贸市场和个体商店依旧免费提供塑料袋。
流通业在资源利用上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1)从全世界对环境的高度关注来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排放、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我国早在1994年制定“九五”计划时就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与2005年相比减少40%~45%的目标,流通企业在这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2)中国的土地资源有限,流通企业规模扩张使门店数量急剧增加,单店面积不断扩大。流通业对土地资源需求的扩大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产生结构性矛盾,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将制约流通业的无序规模扩张。目前流通业现有商业地产的使用效率并没有达到优化,单位经营面积可创造的效益仍有增长空间,不能再单纯依靠占有土地资源扩大规模,而应在资源利用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充分发掘现有资源的利用潜力。(3)从流通企业的资源成本来看,流通业的加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扩大,致使流通资源价格上涨,近年来商业用房的租金和商业劳动力成本上升都很快,使流通企业成本开支加大,利润空间缩小,这种状况将促进流通企业节约资源和生产要素。
实现流通业在资源利用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完成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各项任务指标,同时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对零售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大型商场扩建进行规制,以避免土地资源的粗放使用和耗能的过度增加;(2)提高现有流通资源利用效率和激活现有的闲置流通资源,地方政府应该采用限制措施改变企业盲目占用土地资源抢占网点的现象;(3)政府进一步制定有关商品包装和塑料袋使用方面的法规,实现绿色包装,在零售环节回收可再利用的包装材料,在更大范围推广环保理念;(4)节约各种资源,提高流通资源的效益,抵消由于流通资源的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
*本文系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08BJB013)的部分研究成果。
[1]、[4]丁俊发.中国流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6,325.
[2]戴遐海.我国零售连锁企业竞争力现状分析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7(5):68-70.
[3]王克臣,李敏,刘晓燕.近几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状况分析[J].市场营销导刊,2009(5):15-18.
[5]李骏阳.先做大还是先做强——论中国零售业发展观[J].市场营销导刊,2006(5):10-12.
[6]付宜飞,张铁帅.白色污染的危害与现状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12-113.
[7]赵曜,赵延伟,邝贤锋.塑料包装废弃物在城市垃圾中的含量及其危害性分析[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