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行动的经济学分析
2010-02-16刘荔
刘 荔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北京市 101149)
各界关于志愿者概念的解释虽然不尽相同,但对志愿者内涵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即自愿参与、不图回报。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奥运会志愿者的志愿精神得到了大力弘扬。志愿者行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以下简称共青团中央)相关负责人介绍,自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我国累计已有超过4.03亿人次的青年和社会公众为社会提供了83亿多小时的志愿服务,我国注册志愿者突破3000万人。[1]但志愿者不等于免费劳动力,从经济学角度看,志愿者行动也不完全是免费服务,志愿者开展的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因此,需要对志愿者行动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
一、志愿者行动的成本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看,志愿者的使用也是有成本的,因此志愿者并非越多越好。整体来看,使用志愿者所花费的总成本包括社会成本、个人成本和机构成本三大部分。
1.志愿者的社会成本
志愿者的社会成本(Social Cost,SC)指在招募、使用志愿者时,除招募者和志愿者个人需要支付的费用以外,需要由社会其他机构或个人承担的费用。社会成本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是社会其他机构或个人以货币和实物形式承担的费用,主要包括向志愿者提供的在其服务期间的补贴、奖金、奖品等,也包括各地有关机构(如学校)承担的为招募志愿者而组织的各种类型活动所要支出的费用;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是社会其他机构或个人以减免志愿者相关费用等形式所承担的费用,如向志愿者提供的在其服务期间的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的减免优惠等。
2.志愿者的个人成本
个人成本(Private Cost,PC)指在参与志愿者招募和运行的过程中,由志愿者本人承担的相关支出。个人成本也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因为参与志愿者行动而造成的收入的减少,如工资的扣减等;另一种是因为参与志愿者行动而造成的开支的增加,如自主承担的交通、餐饮、住宿等费用。如《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通用政策》规定,赛事举办地以外的赛会志愿者,自行承担从居住地到赛事举办地的往返交通费用、在赛事举办地的住宿费用和工作期间以外的餐饮费用。由于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所涉及的主体数量较多,实际情况差异很大,具体数额难以计量,因此不能作为志愿者行动成本的主要内容。
3.志愿者的机构成本
机构成本(Organization Cost,OC)指在招募、使用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由各组织机构直接承担的各种支出。这是志愿者成本主要的组成部分。志愿者机构成本包括志愿者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离职成本等。
(1)志愿者的取得成本。指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支出,主要包括招募成本、选拔成本、录用成本和安置成本。
(2)志愿者的开发成本。指为使志愿者了解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以便于顺利开展工作所发生的支出。开发成本主要包括定向成本、专业培训成本和岗位培训成本。定向成本也称通用培训成本,是指对上岗前的志愿者进行通用培训时所发生的支出;专业培训成本是指组织志愿者参加专业培训时所发生的支出;岗位培训成本是指组织志愿者参加岗位培训时所发生的支出。
(3)志愿者的使用成本。指在使用志愿者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使用成本的主要内容包括激励措施、必要装备和保险保障的开支等,具体包括维持成本和奖励成本。志愿者的维持不同于一般企业员工的维持,不是依靠报酬和利益,而是有赖于志愿者的道义、信念、良知和责任感。因此,从成本角度看,志愿者的维持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奖励成本主要包括举办表彰和奖励活动的成本以及发放纪念品的成本。如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的奖励政策规定,对志愿者颁发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服务证书和证章;评选优秀赛会志愿者个人、团体和工作机构,授予荣誉称号;根据服务时间和服务效果,赛会志愿者可以获得奥运会、残奥会纪念品等。
(4)志愿者的保障成本。指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期间主管部门为志愿者提供劳动保障、健康保障等所要支出的费用。如为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在提供赛会志愿服务时制发身份注册卡,提供工作制服装备以及工作期间的餐饮、市内特定区间的免费公共交通服务、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所带来的费用。
(5)志愿者的离职成本。包括离职前低效成本、空职成本等。离职前低效成本指在志愿者离开工作岗位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工作效率降低而带来的低效率损失;空职成本指志愿者离职后一段时间内的职位空缺所造成的损失。志愿者的离职成本主要指空职成本。志愿者的活动由于不受法律的强制,因此难以避免在服务期间发生志愿者退出的情况。志愿者的流失必然会导致岗位空缺,管理人员必须寻求其他合适的人员进行替代,这无疑会导致管理成本的提高。
二、志愿者行动的收益分析
对志愿者支付成本,是为了产生收益。志愿者的收益包括社会收益、个人收益和机构收益三部分。
1.社会收益
社会收益(Social Benefit)包括参与志愿者项目的各类机构因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提高而带来的各种收益,也包括志愿者活动对社会文明程度、诚信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还包括各类志愿者行动带动其他产业取得的收益。据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专家初步计算,包括奥运营销、奥运商业推广、赞助商活动、广告、场馆建设、门票收入、转播权收入等,北京奥运经济内涵意义上的总收入大约为20亿美元。[2]
2.个人收益
个人收益(Private Benefit)包括志愿者个人因参与志愿者行动而获得的能力素养、社会认同、个人经历等多方面的收益,包括物质和精神的、现实和未来的各种收获。
对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的评价,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较复杂,也难于量化。
3.机构收益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为例,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奥组委)在奥运会期间使用了大量的志愿者,其财务上的主要目的是削减人员成本。因此,考虑狭义的机构收益(Organization Benefit),可以从放弃使用志愿者而使用相应的付薪人员所需要支付的成本来进行计算。
如果放弃使用志愿者而招募付薪人员,成本同样包括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离职成本五个部分。与招募志愿者相比,招募相应层次付薪人员所增加的成本主要是使用成本,如需要支付的薪酬和其他福利待遇等。由于志愿者行动项目大多属于临时性事项,服务一段时间后就需要遣散,如果使用付薪人员,通常在遣散前还需要向付薪人员支付一定数量的遣散补偿费用。
4.志愿者成本收益分析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进行志愿者成本收益分析。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共招募赛会志愿者10万人,其中奥运会志愿者7万人,残奥会志愿者3万人。北京奥组委用于志愿者招募、培训、组织运行等的相关支出共计1.71亿元。[3]这些志愿者是北京奥运会默默无闻的支持者(审计称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每人每天平均只花费10元,总计工作时间为100天[4])。大量志愿者的参与使北京奥组委组织运行的人力成本大大降低。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2008年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4715元,[5]遣散补偿费用约为每工作一年补偿一周周薪(由于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多为在校大学生,如果使用付薪人员基本上相当于使用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年限不会很长,因此这里的遣散补偿费用均按一周周薪计算)。
北京奥组委使用志愿者的总成本为1.71亿元人民币。
北京奥组委使用志愿者的总收益为使用付薪人员(每月按工作21天计算,每年按工作52周计算)需要多支出的费用,具体计算过程为:
10 万人×(100 天÷21 天/月÷12 月/年×44715 元/年+44715元/年÷52周/年×1周)=18.6039亿元。
可见,由于使用了志愿者,可节省支出18.6亿元,从成本收益率的角度看,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成本收益率为1087.94%。
三、志愿者行动经济价值的计算
由以上可以看出,志愿者行动作为一种劳务活动同样创造了经济价值,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组成部分。但各国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均未将志愿者行动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计算在内。其原因可能非常复杂,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志愿者“不图回报”,受益者没有给志愿者支付报酬,不存在劳动力的买卖关系,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工资”为零,因此也就难以计算在内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于志愿者行动经济价值的计量,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法,这也是没有将志愿者行动的经济价值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一个原因。
1.计算志愿者行动经济价值的必要性
(1)可以如实地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往往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本国的宏观经济目标之一。经济增长的多少,整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富的多寡,需要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而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范围不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而且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志愿者服务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产业,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志愿者的“工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看,社会财富增加了,如果不把志愿者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计算在内,就会造成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实。
(2)可以使志愿者行动所作的贡献更加明晰,以推动政府相应政策的制定。计算志愿者服务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其在一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可以使整个社会认识到志愿者所作出的贡献。目前,世界各国政府之所以开始对志愿者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把志愿服务作为减少工作人员数量、节约开支的工具,[6]而在谈到如何支持志愿者工作时,态度就不如招募、使用志愿者积极了。因此,有必要拿出有关志愿者服务所作贡献的具体数据,促使大家支持志愿者工作。
(3)可以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通过对志愿者行动经济价值的准确计算,既可以让大众了解志愿者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也可以让每一名志愿者认识到自己所创造的价值。特别是通过对志愿者行动经济价值的计算,能更加准确地知道参加志愿者行动人数的多少、参与时间的长短、所做的工作、受益者的多少等,从而有利于社会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志愿者行动,促使他们支持志愿者行动,甚至亲自参与志愿者行动。
2.志愿者行动经济价值的计算方法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计算志愿者行动经济价值的方法是国民产值计算法。这种方法主要由美国霍布斯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在美国、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试用,目前已经被许多志愿服务研究机构和研究者采用。其主要做法是:计算志愿者的人数、贡献时间,然后折合成全日制劳动力数量,再折合成国民产值,[7]即:
志愿者创造的经济价值=(提供相同或相似服务的劳动者工资-已付志愿者的部分工资)×志愿者的服务数量
公式中,“工资”可以是计时工资,也可以是计件工资。无论采用何种工资形式,最终都要与“志愿者的服务数量”相一致,即如果“志愿者的服务数量”是以时间计算的,“提供相同或相似服务的劳动者工资”就应为计时工资;如果“志愿者的服务数量”是以服务的具体项目计算的,“提供相同或相似服务的劳动者工资”就应为相应的计件工资。
“已付志愿者的部分工资”指志愿服务的受益者为志愿者提供的各种待遇,如交通费、食宿费、保险费、补贴及奖金等。
“志愿者的服务数量”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志愿者所提供的志愿服务总量。
3.计算志愿者行动经济价值时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重复计算。随着志愿者行动的日益发展,志愿者的种类与服务范围也逐步扩大。根据其服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消防志愿者、抗震救灾志愿者、体育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络,而且有不少人通过网络参与志愿行动,因此这部分人也被称为网络志愿者。志愿者数量的增多,服务方式的多种多样,往往会造成志愿服务与有偿服务混同的情况。如我国在招募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时,《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教育系统教职员工中招募北京奥运会驾驶员志愿者的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只在教职员工中招募,各类学生均不参与。”从中可以看出,在教职员工中招募志愿者,不是我们所探讨的志愿者。这是因为,教职员工都有工资,在为奥运会服务的期间,仅仅是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而已。如果把类似的“志愿者”服务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也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出现重复计算的问题。
(2)志愿者行动的社会成本和机构成本指的是平均成本。由于在计算志愿者服务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时以其“提供相同或相似服务的劳动者工资”为依据,而在实际使用志愿者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支付“志愿者的部分工资”,即使用志愿者服务的社会成本和机构成本会高于使用付薪人员的成本,如志愿者在服务期间会享受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的减免优惠及各种奖励,而付薪人员就有可能没有。高出的那部分成本即为“志愿者的部分工资”,而高出多少,又会因志愿者服务项目、使用机构的不同而异。如北京奥组委在2008年为奥运会志愿者投保了包括综合责任险、奥运财产险、奥运赛时机动车险、死亡伤残保险及医疗保险在内的险种,[8]而有些志愿者服务的社会成本和机构成本就比较低,甚至为零。因此,在计算时只能以整个社会志愿者平均的社会成本和机构成本来确定,以避免志愿者个别成本统计上的困难。当然这也要求对志愿者行动进行立法,在物质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以缩小志愿者个别成本之间的差异。
(3)志愿者的边际成本等于付薪人员成本,是使用与计算志愿者数量的界限。志愿者的使用至少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充分的人力资源应征志愿者;二是使用志愿者的成本要低于使用付薪人员的成本。随着志愿者使用数量的增多,志愿者的边际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因为志愿者与服务场所的距离可能越来越远,需要支付的各种费用也会增多。而如果使用志愿者的成本等于或高于使用付薪人员的成本,就会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志愿者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以其他形式得到了补偿,这时“已付志愿者的部分工资”就会大于或等于“提供相同或相似服务的劳动者工资”。
(4)应考虑志愿者行动外部经济效应的影响。在把志愿者行动的经济价值计入国内生产总值时,只考虑了志愿者行动所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并未考虑由此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志愿者自发或有组织开展的活动包括社区志愿服务、支教活动、环境保护、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保护珍稀动物、海外志愿服务等。这些服务活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直接创造的经济价值可计入国内生产总值,更为重要的是志愿者还带来了很多社会效益,如志愿者个人的成长、人格的完善以及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精神等,这些都是难以计算的。这也是一些国家鼓励志愿者行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1]贾楠.中国注册志愿者突破3000万[N].金华日报,2009-12-5(1).
[2]搜狐新闻.奥运会直接经济效益超20亿美元 间接收益八大项[EB/OL].http://news.sohu.com/20080908/n259425293.shtml,2008-09-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办公厅.2009年第8号: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和奥运场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结果[EB/OL].http://www.audit.gov.cn/n1057/n1072/n1282/1831561.html,2009-06-19.
[4]中国广播网.审计称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每人每天平均只花费10元[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9-06-19/171318 054986.shtml,2009-06-19.
[5]北京市统计局.关于发布2008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通告[DB/OL].http://www.bjstats.gov.cn/xwgb/xwfb/200907/t2009 0703_149711.htm,2009-03-25.
[6]余薛庆.志愿者≠免费劳动力[N].广州日报,2009-11-02(A15).
[7]丁元竹.江凤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56-57.
[8]新华网.北京奥组委为奥运大家庭成员和志愿者签保单[EB/OL].http://news.qq.com/a/20080523/003361.htm,2008-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