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插柳,营造作文教学的春天
2010-02-16浙江慈溪逍林初级中学
■ 周 青(浙江慈溪逍林初级中学)
用心插柳,营造作文教学的春天
■ 周 青(浙江慈溪逍林初级中学)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话于花于柳都极其适用,而于我们的作文教学却并不十分相宜。作文教学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程,并不是靠东一捶西一捶就能定音的,也不是靠东一插西一插就能成荫的。它既需要教师有心栽花,亦需要教师用心插柳。栽花栽得好,定能芳香宜人,令人心旷神怡。但用心栽花难,不仅要因地制宜,还要因花而异。而插柳较之栽花就容易方便得多,并且涉及面广。只要用心,插柳无疑可以营造作文教学的春天。
一、用心为观察插柳
作文教学应注重观察,这道理人人都懂。但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呢?这就很有讲究了:叫学生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这都是我们教师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首先,观察应明确对象。
物的形状、颜色、动静变化,景的远近、朝暮、季节变化,人的外貌、神态、动作变化均可一一入目。
例如,学了宗璞的美文《紫藤萝瀑布》,我下载了许多有关紫藤萝的图片叫学生观察,眼前有了迷人的花朵,脑中便会有丰富的联想,笔下便会出现美妙的文字:
满眼的花朵缀在如流苏一般倾泻而下的藤萝上,满满当当。自上而下,紫色由浅至深,在阳光下散发出柔和的光芒。顶端的花朵开得格外惹人喜爱,舒展的花瓣犹如翩翩欲飞的蝴蝶,淡黄色的花蕊如宝石一般镶嵌其中,美不胜收。而底下的花儿,显然还在修身养性,等待下一缕阳光轻轻把她唤醒,绽放出美丽的容颜。
再如,学了《音乐巨人贝多芬》,我让学生用一星期时间全方位观察自己的同学。有同学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让班级当中可爱的“捣蛋鬼”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数学课上,他屡次发言,幽默搞笑。一日,老师正站在他旁边讲道:“这么简单的小题目,你们怎么还是听不懂?”他常常会对上一句:“你是天才,当然容易懂,我们当然不理解啦。”惹得大家一阵哄笑。
历史课上,他贼头贼脑,机灵无比。老师一走到后面,他就拿出雨伞,“哗”的一下向着老师的背伸出去,缩回来,又伸出去……直到老师转过来,他就熟练地把雨伞缩回来,藏在桌子中。那副猴相令我们想笑又不敢大声笑。
英语课上,他埋头沉默,哑然失声。完全判若两人。他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动不响,或许是不敢动也不敢响。
这些“优美”的动作,我们都看在眼里,常常忍俊不禁。
其次,观察必须有序、细腻。
1.有序的观察可以让行文井然,零而不乱。这一点,鲁迅先生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已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典范。精练的句式、独到的构思让高的与低的、静的与动的、详的与略的各展风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大师的写法,让观察有序,落笔有理。
有同学对自家门前的丝瓜作了细致的观察,从丝瓜藤到丝瓜叶再到丝瓜花和丝瓜。以点成面,当所有的点全部勾勒饱满了,一幅完整的画面就呼之欲出了:
丝瓜藤一圈圈地绕在架子上,呈螺旋形向上攀,把架子都攀满了。瓜叶的形状很特别,看上去像一把把小巧的扇子。淡黄色的丝瓜花开满了枝头,有的花还没开放就枯萎了,掉到了地上,有的完全开放了,还有的已经结成了小丝瓜,嫩嫩的,绿绿的,水灵灵的。小丝瓜有着奇形怪状的模样,有的像英文字母中的S,扭来扭去,有的上小下大,像个长长的葫芦,特别可爱。
2.细腻的观察可以真正引领你走入 “绿肥红瘦”的境界。同样是雨疏风骤后的海棠,卷帘人的观察只停留在“海棠依旧”上,而李清照却通过细腻的观察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当春姑娘的脚步临近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去找寻春的身影,触摸春的气息;当春姑娘渐渐远去时,我又让学生去追随春的脚步,聆听春的呼吸。同样是春天,仅仅相隔了个把月,出现在学生笔下时却是那样的不同:
——寻寻觅觅,我在大自然中寻找春天。
田野里,油菜花还不是开得很旺,偶尔有几簇黄色点缀在万绿丛中!
那几棵桃树,远远地看去,看不出什么变化,走进一看,才发现几朵粉色的小花苞正含羞地东张西望。
——四月的花儿,笑得比阳光还灿烂!
油菜花正旺相,田野里一片一片的金黄,仿佛上天把“金子雨”撒给了最勤劳的农民。一朵朵油菜花紧紧挨着,你推我挤,开得怕赶不上什么似的。
枝上桃花已经依稀,桃叶已取代了它的位置……
二、用心为阅读插柳
写作离不开阅读,但漫无目的地阅读收效甚微。教师除了要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外,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阅读。我在教学中总是腾出课堂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阅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写作水平。
首先,要求学生读美文仿句段。
让学生看到美文,试着模仿,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掌握某些写作技巧。
在阅读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时,我让学生模仿“爱有点儿像……”的句式。如:“爱有点儿像妈妈厨房里的苦瓜,你感觉不到它的美味,但你能尝到苦味之后的甘甜,你也知道,在一年中最热的夏季,要是能吃上妈妈烧的苦瓜,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美容养颜,那真是一种享受呀!爱有时候虽苦,但回味起来却是甜的。”
读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我让学生模仿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如“径上墨线数条,皆依墙而行,俯身以观,蚁群万千。忽群蚁涌动,围奔一地,乃见一青虫也。”又如“池中鱼可百许头,忽一石子入水,群鱼皆惊,四下逃窜。未几,风平浪静,细看,鱼皆于近岸一石,佁然不动,似是余悸未消,不敢动弹也!”虽是小小模仿,但文言功底已略窥一斑。
其次,要求学生读名著作点评。
读名著做点评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概括和欣赏能力,我叫学生带着任务读《水浒》,要求每读一回就写二百字左右的内容概括和二百字左右的点评。这样的阅读不仅让学生熟悉了故事情节,而且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如有学生在阅读第六回时这样评价鲁智深:“鲁智深真是一介莽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那两个恶人几句话就把他耍得团团转。他也不知道动脑筋想想,那几个和尚如果真是坏了规矩,他们还会面黄肌瘦吗?还会在这等着饿死么!不过还好,他最终收拾了那两个恶人,也算是为民除害吧。”这样的评价可谓深入而中肯。
三、用心为感悟插柳
平时叫学生观察,学生眼中的一草一木往往缺少神韵,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往往缺少感情,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感悟。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用慧心感悟熟视的一草一木。
“我望树,树亦望我。”于如潮的人群中,与树彼此凝望,感悟生命的伟大与高洁。用慧心体悟熟视的一切,就会发现沙漠深处亦会有绿树如茵。面对一夜之间长出的新叶,学生用想象的翅膀载着心灵飞翔发出了如下的感悟:
新叶玉石般晶莹透明,青翠欲滴,如一片片鲜嫩新茶在水中浮游,令人捉摸不透。它从枝头上怯生生地朝四周窥探一眼,之后,便再无任何戒备之心了,轻轻地抖开身上的衣裙,害羞地同太阳招呼,热情地同风姑娘攀谈,听,它的笑声如银铃般动听,瞧,它的激情如烈火般猛烈。生命的意义,也许就是如此充满生机吧!
其次,要引导学生用真情感悟生活的一点一滴。
融入真情实感,才能让人得到心灵上的震撼。认真拾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智慧之线将它们连缀起来,就能连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母爱并非轰轰烈烈,但每一个动人的瞬间却可以澎湃成辽阔而深邃的大海。有学生这样描述他可敬的母亲:
——有这么一个可敬的人,每天晚上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带着微笑叫我睡觉,还会走过来用她那干过活后又硬又黄的手来轻轻地帮我拉拉被子,接着再嘱咐一句:“晚上要早点睡觉,明天好早起。”
——有这么一个可敬的人,当我还在甜甜的梦乡时,就会微微听到她叫我的名字,当我赖在床上不想起来时,她就会叫得越来越大声,还会走进来,脸上还是带着微笑地对我说:“起来吧。”
总之,用心观察,一朵小花里可以嗅出春天;用心阅读,一片树叶上可以读出森林;用心感悟,一滴水珠里就能看到大海。用心插柳,绿意盎然乃至万紫千红的春天就会如期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