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困惑和思考

2010-02-16孟昌排安徽省南陵县新建初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7期
关键词:同学语文教师

■ 孟昌排(安徽省南陵县新建初中)

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困惑和思考

■ 孟昌排(安徽省南陵县新建初中)

语文教师大概都有这样的尴尬和困惑:

困惑一:新学期伊始,新课本发到手,学生最先看的是语文课文,课未上,课本已读过半。似乎用不着语文老师教。可真到上课时,学生又不喜欢上语文。

困惑二:寒暑假期间,大街小巷各类英语、数学辅导班比比皆是,唯独少有语文辅导班。语文似乎无关紧要,语文教师自然也就似乎是“二等公民”。

困惑三:语文教学课时不少,但教学效率长期低下。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却心气浮躁,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解,机械地抄写答案,做一些大量的无用功。

……

如何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让语文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呢?关键是激发兴趣。当前语文教学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是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

一位名人讲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化,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众所周知,兴趣是科学入门的向导,是学好各门课程的起点和催化剂。有了兴趣,人才能产生不可遏止的求知欲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

有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本学期开学初,因美术教材没到,我班美术老师小夏便把美术课上成了百科知识问答课。方法是:把班上同学分成四组,课前每组同学自己收集题目,上课时,每组同学分别有十次机会向其他组出题,答对加十分,答错了,出题组加十分。结果,就是这样的课最受学生欢迎。每到有美术课的那天,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翘首以待。据学生反映:连最调皮的小张超,课前都忙着看书找题呢。

这件事让我反思了很久:我们的语文课能否多变换几种形式,让学生对语文课也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呢?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探索:

一、结合实例,教语文

本县的奎潭湖水域面积很大,风景优美。当地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投资兴建了奎潭湖公园,还在附近建了一个很大的农贸市场,命名为“奎潭湖渔市”,五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我向学生提了两个问题:(1)“渔”和“鱼”有什么区别? (2)“渔市”是何意?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兴趣盎然,讨论异常踊跃。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明确:

“鱼”是名词,指生活在水中的各种鱼;“渔”是动词,是“打鱼”、“捕鱼”的意思。 那照此推理,“渔市”岂不成了“打鱼、捕鱼的市场”。至此,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渔市”应为“鱼市”,即“买卖鱼的市场”。你看,堂堂一级地方政府,兴师动众,耗费巨资,居然弄了个大错别字赫然在目,岂不丢人现眼,贻笑大方?可见学好汉字,学好汉语的重要性。

这个实例对学生震动很大,也使我懂得:结合身边的实例传授语文知识,学生会兴趣盎然,印象深刻。同时,也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皆有语文,处处能学到语文。

二、讲故事,学语文

班上有些同学写字马虎,字迹潦草,笔画书写不规范。多次教育,效果不佳,学生不以为然。于是,我给他们讲了下列这个故事。

1930年4月中原大战时,阎、冯两部预定在豫、晋交界处的沁阳会师,以求一举聚歼河南的蒋军。不料,冯玉祥的参谋在拟定作战命令时,将沁阳的“沁”字写成了“泌”,多了一撇,变成了“泌阳”。而“沁阳”在河南的北部,即黄河以北,而“泌阳”却在河南的南部,这一南一北相差200多千米,结果,冯军鬼使神差开到泌阳,贻误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导致联合作战的惨败。

嗨!一场战争竟输在了这一撇上,岂不令人叹息,也引人深思。事不同,理相通。起草作战命令不能写错字,同样,签订经济合同、法律文书等,也不能允许出现错别字。否则,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战争题材的历史故事,这比单纯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三、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课前导入很重要,好的导入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

在讲鲁迅的《雪》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用投影显示“猜谜背诗活动”)

“洁白精灵寒中飞,雨落横山漫天扬。”猜一猜,是哪一种自然现象?

学生齐答:“雪。”

聪明!同学们一定积累了许多写雪的诗句,我们来一个背诗接力赛,看哪些同学积累多。比赛完毕,屏幕上显示诗歌示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同是写雪,但是诗人抒发的感情却不尽相同。那么,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雪,我们会读出怎样的情感和内涵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读鲁迅先生创作于1925年的散文诗——《雪》。

四、拓展延伸,走入生活

阅读文章要走进文本又要跳出文本,从文本拓展到生活,这样也能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在完成《竹影》一文的基本教学任务后,我设计了下列环节: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想一想你是否也曾经进行过一种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点评。

大致明确:

堆雪人、堆积木、玩泥巴——建筑雕塑艺术

过家家、老鹰抓小鸡——戏剧表演艺术

涂鸦、在身上画手表、在手指头上画人脸——绘画类

敲击杯碗、玩拨浪鼓等有声玩具——音乐类

女孩子跳橡皮筋、跳房子、丢手绢——舞蹈类

起外号、编故事、猜谜语、瞎掰歌词——文学类

剪纸、做纸船纸飞机——手工艺

教师小结: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藏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五、知识竞赛,激发兴趣

我在讲《承天寺夜游》时,为了让学生当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采取男女生分组竞赛,多媒体出示题目:

抢答题(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欣然起行;(2)月色入户;……

抢答题(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2)庭下如积水空明;……

抢答题(三):先思考,后小组讨论,再抢答。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组抢答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重点字词句,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设计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提倡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语文活动课学生人人参与,组织互动,竞争合作。学生兴趣盎然,时有思维碰撞的火花闪现。

(一)“心灵有约”访谈活动

在分析完《背影》一文中父亲蹒跚的背影所折射出的伟大的父爱后。

教师:同学们,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动过,也许是一声问候,也许是一次长谈,也许是……请你叙述一下此时最让你难忘的亲情。下面请一个同学当“朱自清”,一个同学当“朱自清的父亲”,一个同学当主持人,其他同学当嘉宾,一起走进“心灵有约”栏目。

(二)导游词设计活动

在讲《三峡》一文时,为了将语文学习与写作能力训练融合在一起,我设计了“我是三峡小导游”活动。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述,限时五分钟,紧扣课文内容,适当选用课前收集的资料或学过的有关诗文,发挥想象,写一段情文并茂的三峡导游词。

(三)穿越时空连线

上《桃花源记》一文时,我设计了一个采访活动,让学生穿越时空进行连线,与陶渊明和他笔下的武陵人进行交流。

采访对象:一、武陵人;二、陶渊明

采访对象由学生扮演,扮演武陵人和陶渊明的同学分别组合,各自设计解答提案。(回答可以用文中的句子,也可用自己的话)

其他学生作为记者设计采访提案,讨论需要提出的问题。

这一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有效降低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难度。

(四)为牺牲的英雄写墓志铭

在上《伟大的悲剧》探究主旨环节时,我设计了下列环节:

教师:斯科特探险队员虽然没有第一个到达南极点,但在他们身上,处处闪耀着人类勇于探索的光辉,体现着为祖国和所热爱的事业献身的精神以及强烈的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鲜花、松柏可以寄托我们的哀思,可我们无法亲临墓地。假如你想要为这些我们敬仰的英雄立一块墓碑,你会在上面写些什么呢?请你用墓志铭的形式来表达你对这些英雄的敬佩和追思。要求注意结合人物的行为来写。

示例:

追念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一行登陆南极极点——

遗憾的第二,伟大的第二。

承前者来,启后人去。

念极地之悠悠,众怆然而泣下。

为英雄书写墓志铭这一活动,既给了学生一个情感宣泄的机会,又让学生再次欣赏这些失败的英雄,体会他们伟大的事迹。

当然,不管什么活动,教师一定要精心组织,切不可放任自流,无度开放。

总之,采取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形式,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这些愉悦、丰富的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得到语文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使学生体会语文的作用,感知语文的魅力,达到人人爱语文,人人都要努力学好语文的境地。

猜你喜欢

同学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