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训练法”的推荐运用
2010-02-16广东省丰顺县华侨中学
■ 蔡 瑜(广东省丰顺县华侨中学)
“自主命题训练法”的推荐运用
■ 蔡 瑜(广东省丰顺县华侨中学)
长期以来,“教师命题考试——学生做题练习——教师分析评讲”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教学习惯模式,学生被动做题也就成了一件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事情。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固定模式极大地约束了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打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且当前高中生在语文学科中普遍存在阅读能力、组织表达能力低下的现象。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市各高中扩招的形势下,我校新生基础差、能力弱,整体素质下降,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究竟如何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呢?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明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正如古人所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既是学习的起点,又是主动探究的动力;既是形成质疑能力的前提,又是潜在因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所以,我就思索,让学生自己来命题训练自己,他们是不是就能学习得主动一点,从而提高文章阅读能力呢?让学生在熟悉高考考点的基础上,自己命题并做题,叫做“自主命题训练法”。
首先,我研究了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阅读试题结构及命题走向,其中发现:文章(古诗文和现代文)阅读基本以主观题形式考查学生,题数占整体结构54.2%,分值占40%。无论从数量还是分值上看,考查的是学生真正的实力,应试难度较大。所以,不管是从平时自我能力的提高,还是应试,应注重方法。此“自主命题训练法”,让学生自己尝试命题并做题,就是对阅读方法的一次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希望对高考重点考查的阅读内容的认识提高到一个理性的高度,从而解开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困惑。
第二步,我研究近年来高考阅读试题(包括:古诗文阅读文本、现代文阅读文本)结构及命题走向,可以看出,高考的每一题都是根据考试说明的考点有针对性地命题的,都明确扣住了考点,绝对不会随意命制。例如2009年广东卷 《宋史·李迪传》第5题加点字的解释,第6题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别考查的是考试说明的理解: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第7题考查鉴赏评价: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第8题考查分析综合: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9题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翻译,考查了学生对古文基础知识
(如句式用法、修辞手法、语言技巧、标点符号的使用等)的掌握;第10题杜甫古诗《月》考查了古诗意象、副词“万里”、“时时”、“夜久”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对应了考试说明中鉴赏评价: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的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第三步,选文,然后向学生介绍有关考试说明所涉及的考点,让他们把握好命题趋势,做到心中有数。其实,考点要求掌握的能力,也正是自身阅读能力基础要求,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选文非常关键。选什么类型的文章呢?对近年阅读的选文加以研究,找一找规律。
对于古代诗文阅读,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一直定位在“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关于古诗,从取材范围看:材料都来自课外,所选的材料以唐诗、宋词为主,其中咏怀的作品相当多,内容包括思亲、送友、怀乡、赠人、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从出题角度看,大体从以下三方面考查:从语言运用角度设问,从内容意境角度设问,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设问等。关于文言文阅读,从选文内容上看:选段选文的主人公大多为有名声的文臣武将,人物都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章的理解);从测试能力看:文言文测试主要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对于现代文阅读,《考试说明》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考试要点有以下九个方面: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3.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7.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8.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我在实验中立足于课本,夯实学生基础,联系课文和中段考试题示例,对学生进行自主命题训练。古诗选了中段试题中古诗《渭川田家》、文言文选了必修1《项脊轩志》、现代文选了必修 4《阿Q正传(节选)》进行较细致的解读。我让学生反复阅读全文,精选命题,仿照高考题型“比葫芦画瓢”去命题并设置答案,先模仿再创造。思考的过程是:先是“有疑而问”,发现问题先提出来不回答;接着进行反复阅读,思考中注意字与句、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章的关系,理解文章主旨,评价鉴赏文章技巧,交流讨论,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直到自己明白了自己所提问题的答案为止;然后以“我会了,你会吗”为思考反向,精心设置答案;最后做到命题及答案都有较高的合理性、科学性。好好思考“怎样设问”到“答案怎样设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减少命题的盲目性。
学生对“自我命题”这种新颖的方法有着很大的兴趣,让他们当了一回自己考自己的判官。他们对考点熟悉了,学习起来知道自己最基本要掌握的是什么内容,从哪几方面去把握,且命出一些围绕考点、有质量的题目,如:
蔡晓萍同学问:“作者描写了一系列农村常见的禽畜、作物、景物活动和人事活动,有何寓意?”
黄威威同学问:“谈谈这首诗在描写景物和渲染气氛上有何特点?”
丁丽璇同学问:“记叙祖母、母亲、妻子的事情是如何串联起来的?”
吴淑辉同学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找出其中3处细节描写,并试作分析?”
李瑜同学问道:“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
徐楠楠同学问道:“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
从这些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看,他们能从自我命题中了解到考试说明出题的角度,了解到应掌握的阅读、表达能力,目的更明确了,并能够认真仔细地去研究考点,并好好思考文章的内在与外延,也积累了一些科学有效的学习技巧。譬如,先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再结合题目具体阅读;然后确定答案范围,再筛选、整合信息;或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意和答题;再看清题干要求,题干怎么问就怎么答;注意文章开头、结尾、段首段尾的句子;注意文章的标题和注释,以此了解相关背景,更好理解文章内容等。
我就“自主命题训练法”对所教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此法取得了理想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理论联系实际,明确考查要求
罗佳如同学说:“至少知道哪些可以重点去读,去想,知道了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问题意识
林思燕同学说:“使我知道了明天的方向,让我们学习从文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文章越读越有味。”
三、加强学生智能,增强学习信心
陈炜瑶同学说:“以前不懂现在明白了,为今后更好地学习现代文打下基础,提出问题后,自己去寻找答案,解答出来更有成就感,相信以后做题会更容易,能使我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四、提高自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张丽琼同学说:“以前做阅读题虽觉有趣,却无从找出问题之所在,目的性不强,拿分不高。现在通过现代文自主命题训练法后,学到了如何命题和解答,增强了我们阅读文章的兴趣,答题时更有感觉,能更好地自学了。相信通过不断练习,我能取得进步,我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五、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
马秋玲同学说:“以前对文章的语言表达技巧,咬文嚼字感到头疼,还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见方面有障碍。虽然刚开始接触自主命题训练法,有点生疏,但能让我了解到解题的大体技巧,希望能学以致用。”
……
另外,通过训练,我意识到: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自主命题训练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有了问题要给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空间,教师要尊重学生独到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
二是语文课允许讨论,更允许争论。“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解决文本阅读某些问题上,学生能自圆其说,言之有据,就算达到学习目的。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
三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强调学生质疑,自己解疑,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教师不再是可怕的权威,他的职责在于把学生“引进门”。
四是大部分学生认为 “自主命题训练法”使他们熟悉了考查角度,确实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语文学习兴趣。他们也提出了忠实的建议——多练。
“自主命题训练法”的问题是思考的外现的一个标志,内在最重要的是激发同学思考的欲望,不要把学生当作“待灌的一只瓶”,而要把学生看作“待燃的一堆柴”,教师的任务是把这堆柴燃烧起来。“自主命题训练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这种思考的欲望,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它能使学生形成一种自觉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习信心,“我自己都会命题了,还怕你考我?”
“自主命题训练法”也许正是让学生爱上语文阅读的有效方法。不妨一试!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2.刘向前《现代文阅读的自主命题训练法》,《中学语文园地》,2003.6。
3.涂木年编《点题金手指新课标新高考备考指导·语文》,广州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