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卉冷链物流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2010-02-16王可山
王可山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北京市 101149)
一、花卉与花卉冷链物流的特点
我国是个植物资源大国,花卉品种非常丰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花卉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人民生活、工作环境以及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与美化,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花卉属于特殊的鲜活植物产品,经营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容易衰老或者发生品质变化,导致观赏性降低。花卉属于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产品,交易过程中需要保障花卉产品的质量和标准,但由于花卉具有易腐性、易损性,且采后寿命短,商品价值容易下降。花卉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的花卉企业争先抢占我国花卉市场,再加之全国范围内小城镇建设以及广大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迅速提高,人们对花卉种类、数量、档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花卉产业在科研开发能力、花卉产品生产经营和市场流通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花卉受时间(季节)、空间(地区气候特征)等的影响很大,容易携带有害的生物和土壤,传播具有危险性的物质,风险较大。
花卉冷链物流指花卉产品从生产开始,经过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直至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中,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花卉冷链物流的特点与花卉的产品特性和消费特性密切相关,主要可以概括为:严格、准时、高效、低耗、专用性强。严格指的是花卉在生产(采后)、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中,必须根据产品质量的变化机理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包括产地的采后冷藏、短途低温保温、长途可调冷藏运输、抵达市场后的短途保温运输以及终端消费地批发市场的冷藏等。准时指的是在花卉易腐性、时效性极强的现实情况下,要周密组织花卉的运输路径,确保花卉的品质,按照客户的要求准时交货。高效指的是要突破生产和消费之间较大的时间、空间间隔,恰当地运用各种运输方式和交易方式,实现物流成本和交易收益配比的合理化。低耗指的是花卉物流环节多,时间、空间间隔大,花卉品质不稳定,通过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模式,尽量降低损耗。专用性强指的是花卉冷链物流所需设施设备受花卉这一特殊农产品的产品特性约束,具有较高的资产专用性,花卉冷链物流需要的大量人力资产,也具有专用性。这些资产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技术含量高,一旦被用于花卉冷链物流中,在不发生巨大损失的条件下很少有可能再用于其他交易。
二、我国花卉冷链物流现状
1.花卉物流参与企业众多,专业水平落后
2008年,我国花卉产业总体向好,我国花卉生产总面积为775488.9公顷,比2007年增加了3.35%;销售总额6669594.8万元,比2007年增加了8.68%;出口额39896.1万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1.80%。[1]我国花卉产业呈现出的在产业规模、市场流通以及出口创汇等多个层面上的良性增长,与我国花卉物流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受花卉物流需求的影响,承接花卉流通的物流公司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共有花卉物流企业7000多家,基本形成了民航、铁路、公路、水运共同发展的花卉物流体系。尽管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出现了专业的花卉市场和流通中心支持花卉物流配送,但目前从事花卉物流服务的机构大多不是规模化、专业化的物流公司,流通方式以汽车运输和航空运输为主,一般只能提供单一、零散的运输服务,不能提供综合的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无论是花卉种植者还是批发商,大多只重视运价低廉的传统运输,而很少考虑花卉的保鲜、保质问题。虽然花卉物流需求吸引了众多物流企业的加盟,但专门从事花卉物流服务的机构仍然很少,尤其是缺乏分级、包装、保鲜、冷藏、运输、配送等提供一条龙综合全程服务的企业。[2]、[3]
2.花卉物流交易体系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2008年花卉产业统计数据表明,尽管我国各省区花卉生产面积有所变化,但主要花卉生产区域仍然以云南、广东、山东、广西、河南、四川等省区为主。国内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东北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国外销售市场则主要集中在日本、新加坡、俄罗斯及中亚地区。[4]围绕这些区域花卉市场的发展,花卉物流交易体系初步形成。但由于花卉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备,限制了花卉物流交易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城乡之间、花卉物流各节点之间不能达到无缝衔接,没有形成多式联运体系,导致流通不畅,物流成本和经营风险增加。第二,缺乏花卉专用仓库、保鲜库、冷藏库和大宗花卉物流中心,现有建设布局不能满足花卉流通发展的需要。第三,花卉专用运输、包装设备短缺。据统计,在国内从事花卉公路运输的车辆中,70%是敞篷卡车,仅有30%是密封的箱式汽车,花卉公路冷藏运输量占花卉运输总量的比例约为10%,铁路冷藏运输量占花卉运输总量的的比例为20%左右。[5]
3.花卉物流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亟待提升
2008年,我国花卉生产面积达到775488.9公顷,比2007年增加了25157公顷。其中,鲜切花生产面积达到44079公顷,比2007年增加了754公顷,主要盆栽植物的种植量明显提高。例如与2007年相比,花烛属类、凤梨类、兰花类的增幅分别为14.8%、57.8%、51.6%。花卉出口额39896.1万美元,与2007年相比增幅为21.8%。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260美元,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人均GDP已经超过7000美元,我国城市家庭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比重会大幅提高,花卉作为一种享受型消费将受到积极推动。[6]花卉生产的发展与花卉需求的上升,推动了我国花卉物流的发展。但受技术、设备、管理水平及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花卉物流各环节普遍存在损耗较大、产品质量和档次较低等问题,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例如,我国鲜切花采后流通损失率通常在30%以上,长途运输损失率通常在40%以上,而发达国家鲜切花的运输损失率仅为2%左右,相比之下差距非常大。[7]
4.花卉市场流通体系日益完善,市场交易功能亟待健全
随着我国花卉产业布局的不断调整,我国花卉市场流通体系日益完善,花卉产业链条已经形成,并不断向上下游延伸,有形市场已经形成规模,交易模式不断丰富。至2008年,我国花卉市场达到2928个。但由于初级交易市场较多,专业化市场较少,市场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市场功能不完善,信息保障系统缺乏等原因,导致全国花卉流通体系不畅。
近年来,作为花卉商流和物流主要载体的批发市场在各地纷纷建立,成为花卉流通的重要渠道。但大部分花卉批发市场规模偏小,功能不健全。相当多的批发市场仍然停留在提供经营场地、出租摊位、收取管理费的初级阶段。为数不少的批发市场没有专门的信息网络技术平台,即使建有信息系统,其利用程度也十分有限。而花卉物流既要求着眼于各物流环节综合成本的最小化,又要求物流速度快、市场反应灵敏,基于安全性的考虑,需要对物流过程进行质量监控或实时跟踪,需要以高度的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在交易方式上,目前主要还是现货交易和“一对一”交易,导致价格波动性较大,不利于供需平衡的实现。花卉产品的非标准化导致公开的竞拍交易难以在市场内进行。
三、我国花卉冷链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花卉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花卉的生产经营方式仍然以分散的花农为主,公司、合作社等组织化主体为辅。2008年全国花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有花卉企业55192个,其中大中型企业8378个,占花卉企业总数的比重为15.18%,而2008年我国花农则达到了1302240户。可见,花卉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仍然占绝对比重。以花卉生产大省云南为例,由花农生产的切花占云南切花总产量的70%以上。[8]花卉作为鲜活观赏性商品,时效性较强,需要生产与市场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花卉的商品价值,而单个农户很难掌握准确的信息,没有能力把握国内外市场,存在很大的生产和流通风险。规模小而分散的花农很难与流通企业全面对接,再加之不具备投资冷链设施的能力和效率,导致花卉采后的品质受到影响,使合理的分级、包装等变得更加难以实现。
在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同时,合作经济组织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花卉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实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花农在资源配置、技术引进等方面缺乏统一的组织,缺乏社会化服务的配套支持,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市场竞争能力弱。而且,在花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花卉生产经营链条不断延伸,生产经营环节越来越多,致使花卉种子供应商、花卉生产者、花卉收购商、加工企业、运销商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市场主体相互之间没有形成以质量为纽带的连接机制,这些都制约了花卉产业发展的空间。
2.物流技术落后,缺乏全程冷链运输
鲜切花品质的50%取决于种植,50%取决于采后处理和冷链运输。带水运输和冷链运输在我国还很落后,花卉运输车辆的开发还不能做到根据花卉特点“量身定做”,机械化水平不高,台车的全面使用以及卫星定位全程监测的实现尚待时日。
全程冷链运输包括产地的采后冷藏、短途低温保温、长途可冷藏运输、抵达市场后的短途保温运输以及终端消费地批发市场的冷藏。我国花卉产品多为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组织性差,采后处理水平参差不齐,加之运输环节设备投入不够,多个部门之间运输协调配合能力差,最终导致花卉全程冷链运输难以实现。虽然个别企业在个别时段及运送过程的某些环节上,能够进行冷藏运输或低温保温运输,但在报关、报检及机场待运的长达四五个小时的时间里,却很少能够进行冷藏和保温,加之运输过程中的多点装卸和多次搬运,导致产品质量下降。[9]
3.专业化的花卉物流公司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物流设施设备落后
我国花卉物流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花卉物流设施设备资产专用性极强,投资大,而受生产规模小、销售市场分散、单一目的地货物总量不足等因素制约,我国专业化花卉物流公司发展缓慢,缺乏能够提供保鲜、冷藏、分类、包装、运输、储存、配送等一体化全程服务的专业物流公司。目前,花卉物流仍然主要依靠普通物流公司来完成,操作过程简单粗放,分级分类不规范,包装不按照标准,温度控制不严格,物流环节难以实现无缝衔接。传统物流方式在我国花卉流通过程中仍然普遍存在,如敞车运输,“挤压式”包装,用塑料布、泡沫板以及装着冰的瓶子进行保鲜保温等。花卉物流设施设备落后,导致花卉从生产到采后处理、包装、仓储、运输等所有环节中,冷链环节中断现象时有发生,花卉消费品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4.花卉物流信息化水平落后,现代交易方式还很欠缺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国与国外物流信息化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花卉物流交易过程中对信息的使用与开发力度不够,信息数据库建设及功能开发严重不足,以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平台尚未形成,生产信息系统、销售信息系统、储运信息系统相互分割,尚未形成具有整体性的物流交易信息网络系统。[10]、[11]花卉物流信息化水平落后,花卉物流的准确性、迅速性难以实现,不能通过策略联盟、协同组合、物流共同化等合作方式共享有限的资源,难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获利能力。
我国花卉物流信息化水平落后,直接导致花卉现代交易方式缺乏。比如,国外在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支撑下,拍卖市场已经成为大多数花卉产品进行交易的场所,也是花卉产品的物流中转站。花卉从进入拍卖市场到最终到达销售地,始终处于信息系统之中,能尽量减少搬运次数,尽快到达最终销售地,使花卉产品损耗降至最低,最大程度地保障花卉品质。例如,
荷兰花卉出口额的80%通过拍卖市场完成,拍卖已经成为荷兰花卉销售的主要方式。[12]、[13]而我国花卉交易中采用拍卖机制的还比较少,花卉物流的速度和效率仍然很低。
四、对我国花卉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
1.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为花卉冷链物流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是市场力量不对称的结果,对于处在弱势地位的农户而言,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其提高市场地位并充分获取市场信息的一种方式,在增强农户市场谈判能力、保障农户经济利益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合作经济组织,把千千万万的花农组织起来,使分散的小生产变成规模化的大生产,有利于解决一家一户完成不了的采后分级、加工、包装、运输、冷藏等问题,提高花农的组织性和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加强花农与政府、销售商、物流服务商等的沟通能力,完善花卉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使生产与市场协调互动,缩短物流行程和时间。
2.统筹规划,构建从生产到消费的花卉全程冷链物流系统
花卉冷链物流贯穿花卉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供应链,投资大,成本高,技术性强。政府应在资金方面给予扶持,加大专门用于鲜切花采后预冷、分级后冷却与运输前中长期冷藏的冷藏库、冷藏车、保鲜车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地方应积极给予配套支持,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共建工作。花卉物流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培养专门人才,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花卉产品运输中去。
3.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促进企业战略联盟形成,大力发展第三方花卉冷链物流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突破单个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资源先天不足的障碍和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行政壁垒,形成独立而完整的花卉冷链物流链。要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花卉冷链战略伙伴关系和互信、互利的战略联盟机制,实施供应链物流集成化管理,以降低花卉冷链物流成本,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鼓励花卉种植、批发、零售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把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核心业务上去,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形成专业的第三方花卉物流产业。
4.建设花卉物流交易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市场交易功能
建设花卉物流交易信息平台,鼓励区域间信息共享。尽快建立国内、国际互联的花卉信息网络,及时获取行业信息,并开展分析加工与预测工作,以实现生产、市场和消费之间的有效对接,实现信息共享、生产与市场互动。通过公共信息平台的支持,完善花卉物流的订货、收货、库存、配送、发货等功能,保证物流系统的实时监控、快速反应,以利于物流系统的高效、安全、协调运行。进一步完善批发市场功能,改进交易方式。大型批发市场按照国际惯例逐步引入拍卖、网上交易、期货交易等现代化的花卉交易方式,减少流通环节,节省流通时间,降低流通成本。
[1]谯德惠.种植面积上升出口额增幅明显——2008年全国花卉统计数据分析[J].中国花卉园艺,2009(15):24-26.
[2]、[10]邵砾群,赵文英.我国鲜切花物流发展问题的探讨[J].西部林业科学,2004(12):90-92.
[3]杨扬,王孝坤,何保红.我国鲜花物流的发展分析与对策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6):1-4.
[4]、[6]韩益.花卉产业产销对接迫切需要专业物流[EB/OL].http://flower.aweb.com.cn,2009-12-10.
[5]、[11]、[12]王永刚.我国花卉物流交易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及改进[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10):40-43.
[7]、[9]张大利,孙宏岭.构建我国鲜花冷链物流系统[J].物流科技,2009(7):110-112.
[8]程士国.发展现代花卉产业 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J].农业经济,2008(10):87-89.
[13]李慧.荷兰花卉产业软硬环境分析[J].金融经济,2008(1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