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俄、英、日军队应急物流构建启示

2010-02-16宋传平齐玉梅

中国流通经济 2010年7期
关键词:后勤保障后勤物资

宋传平,齐玉梅

(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军事物流教研室,安徽 蚌埠233011)

应急物流是以提供严重自然灾害、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资装备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殊物流活动。随着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深刻变化,应急物流保障能力已经成为信息化条件下我军军事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军军事能力的高低。

胡锦涛主席指出:“我军必须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为核心,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为我军在新的起点上思考和筹划应急物流保障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借鉴发达国家军队建设经验,深入研究我军应急物流基本理论、运行机制、实现方法,推进我军应急物流现代化建设,对提升我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急物流的地位与作用

为应对社会突发公共事件提供物资装备支援的应急物流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应急物流的建设。

1.应急物流是国家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力量

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总难免发生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在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物资装备,抢险救灾的胜负不仅取决于现场的救援力量,也依赖于应急物流的能力。良好的应急物流体系,能够源源不断地将所需物资输送到灾区,补充救灾物资消耗,恢复救灾力量,是救灾能力的倍增器。良好的应急物流系统,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综合国力转化为救灾实力的物质桥梁,与现场救援实力一样,应急物流是国家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力量。[1]

2.应急物流为应急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物资装备支撑

应急管理理论认为,突发事件可分为潜伏期、发展期、爆发期和痊愈期四个阶段。应急物流在突发事件潜伏期作好各种准备,在发展期启动,在爆发期和痊愈期真正运作并体现价值。应急物资装备只有通过多个物流环节,才能为现场救援提供不间断的物资装备供应。离开了物流的支撑,抢险救灾活动寸步难行。

3.应急物流是做好应对准备的重点建设工程

应对突发事件的任何行动都离不开物流的保障和支援。信息流的畅通离不开应急通信设备的准确、及时到位;救灾人员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救灾物资装备的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存、生活更需要物流的顺畅。应急物流系统的集成、整体优化理念将有力促进救援物资装备保障要素的高度集成、流畅,为有效应对社会突发公共事件提供物资基础和现实条件。

二、外军应急物流建设概况

为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美、俄、英、日等发达国家军队十分重视应急物流建设,在理论法规、组织体制、信息手段、军地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

1.理论与法规建设为基础

美军针对应急保障的特点,在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主要包括模块化保障理论、速率管理理论、基于配送的后勤理论和聚焦物流理论等。[2]同时在条令法规方面,美军颁布的《战役军事物流保障》提出了美军应急物流建设的思路:“军以上军事物流部队应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能够随时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编组部队,以便在应急行动中提供必要的战斗保障”。而且,在《战地手册100-10-2》(《战场合同保障手册》)中,详细介绍了被保障部(分)队如何制定合同保障计划,获得合同保障,加强了应急保障的灵活性。

俄军把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其应急机制的重要保障。根据《2005年前俄联邦武装力量后勤发展构想》,俄军将目前分散、自成体系的部队和设施,全部纳入国防部系统的区域保障,建立一个打破各强力部门之间界限的一体化后勤保障系统,以增强区域后勤应急保障的合力。这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机构的设立,有力保障了俄罗斯在遇到紧急问题时,能够有良好、畅通的渠道对事件进行处理。

日本政府在计划的新应急法案中,计划扩展美军和日本自卫队之间的物资租借机制以及向美军的作战行动提供支援。根据这些法案,日本自卫队不仅可以在和平时期,而且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美军提供后勤物资。其他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和撤离平民、在日本周边海域检查船只、确保战俘受到公正对待、禁止外国公民旅行以及保护文化财产等等。此外,日军还建立了“应急预备役”制度,并将“应急预备役”编制列入部队正式编制之内。

2.组织体制建设为保证

美军强调必须采取“积木式”的编制体制,即平时以连为单位设计物流保障机构,按照“积木组装”方法组织同类型的人力、物力;战时根据被保障部队的编成和部署,按“积木组装”原则灵活编组物流保障机构,迅速增强军事物流的保障力量。

目前,美军正在试行新的物流部队编制,试验和推进“多功能”军事物流保障结构,以提高保障部队的综合保障能力。其基本想法是:改变按照物资补给、运输、卫勤和维修等各单项物流业务职能组建分队的传统做法,使分队具有进行多项物流保障的能力。在新编制下,美军物流保障部下辖若干多功能型的军事物流保障大队,大队下辖若干多功能型的综合保障营。

俄军为增强战术后勤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精简后勤系统平时的编制;完善运输保障系统;组建专业兵后勤局以及优化总后勤部及其下属业务总部的结构、编成、人员编制等,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战术后勤的应急能力和快速保障能力。

英军为加强后勤保障综合实力,提高反应速度,先后建立了国防后勤部和国防运输行动局。国防后勤部的主要职能是:确定全军统一的后勤编制体制;调整、精简三军后勤支援系统;制定向一线部队提供后勤支援的办法;实施“精明采购计划”等。国防运输行动局主要是统一管理和协调三军运输行动,提高三军的运输保障效率。

日军为了适应21世纪作战后勤保障的需要,决定建立现代、高效的师属后勤保障体制,目的是使后勤保障业务实现一元化的同时,减轻作战部队的负担,使之更加专注于作战与训练。在一个师的范围内,将补给与维修机构、任务和保障人员全部集中到“后勤保障团”中,实现了补给、维修等后勤业务的一元化,精简了机构,减少了业务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3.信息手段建设为支撑

信息技术在军队后勤中应用的巨大潜力使美军认识到,必须对后勤应急保障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信息改造,才能大大提高各级后勤保障系统的工作效率。在各级后勤指挥环节中,美军通过各种功能的后勤保障信息系统,来缩短整个保障过程的反应时间;通过“全球作战保障系统”,将以前众多分散的后勤保障信息系统,改进成一个统一的全球后勤指挥系统,保证“批发级”的物资保障基地和仓库与“零售级”单位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

俄军后勤指挥系统则是最大程度地保持并利用军队现有的后勤指挥系统。在后勤部队和机构优先装备高效多功能的先进自动化指挥器材,特别是计算机和通信器材。同时,还平衡发展后勤指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后勤指挥机关、后勤指挥所等),在各战略方向上建立区域性的战区综合后勤指挥系统,与军区作战指挥系统和全国性自动化通信系统协调一致。

英军国防后勤部十分重视发展电子信息系统,建立由部队到国防部再到供货商三位一体的国防后勤信息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国防后勤部可以随时了解部队的需求,及时提供保障;部队也可以了解商家的产品目录及价格,从而选择合适的物品。

日军从现代作战后勤保障的实际出发,利用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建成互联网、纵横交错的后勤指挥与管理自动化系统,基本上实现了后勤指挥与管理自动化。

4.军地一体化建设作保障

作为军地物流一体化建设比较成熟的国家,美国认为“民力支援是军队后勤保障的第二条腿”。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又提出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思想,一些国家还制定了“利用民力加强军队后勤”的计划。

目前,以美国、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军队物流运输、配送、仓储等环节已经部分或全部运用民力进行物流保障。[3]

俄军计划从2006年到2010年,使后勤的一体化保障体制完全适应市场机制,并能及时满足武装力量各类保障需求,使物资器材的日常储备和应急储备达到规定标准;同时,实行市场采购,提高军事经济效益;实现所供物资、器材的标准化、统一化。

日本防卫厅在其防卫改革中,也对军地一体化建设作了相关部署。在基础研究阶段,技术研究本部只进行与其装备发展直接相关的基础研究,其余均采用地方的基础研究成果;在应用研究与开发阶段,由技术研究本部负责确定技术指标,并实施技术试验与实用性试验,而由地方企业负责设计与生产。

三、对我军应急物流建设的启示

借鉴发达国家军队应急物流建设经验,结合后勤保障特别是物流现状,我军应急物流建设必须以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后勤保障为牵引,加强理论研究,塑造新型力量,加快军地融合,强化信息手段,不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1.拓宽理论体系研究

要使后勤应急保障的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必须有先进、科学的应急物流理论作指导。应急物流理论体系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包括基础理论、准备理论、应用理论等。在借鉴外军经验的基础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宽理论研究:一是从应急物流的基本特点、地位作用、指导思想、组织原则及结构等方面,加强应急物流基础理论研究。二是从应急物资筹措理论、应急物资储备理论、应急物资补给理论着手,强化应急物流应用理论研究。三是从战略、战役、战术各层次的应急物流力量建设理论、应急物流设施建设理论、人才建设理论、法规建设理论着眼,推进应急物流的准备理论研究。

2.健全应急法律法规建设

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时,涉民、涉法和涉外问题相对较多,一般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保障。

应急物流中的法律机制,既是一种强制性的动员机制,也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障机制。完善的应急物流保障法规体系常常起着立竿见影的保障作用。如在危机发生时,政府有权依法征用民用车辆、物资和设施等,以解燃眉之急。从目前部队执行多样化军事行动的情况看,我国应急物流动员机制主要还是停留在依靠地方政府行政职能和在群众自发基础上的运作,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征用民力的效率相对较低,应急物流的保障应尽快实现制度化、法律化,真正做到师出有名、行动有据、保障有力。

3.筹划保障力量建设

一是按照进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时部队实行大规模远程快速投送要求,建立和保持适度规模的战略机动力量,满足立体投送要求,提高以空、海运为主的大规模远程机动能力和以陆军航空兵为主的近距离立体部署支援能力。[4]二是针对可能担负的不同任务,根据地区形势、安全环境、自然条件,分区域建立具有一定规模、专业能力强的保障力量,确保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三是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加快专业化、大型化特色后勤装备建设,研发轻便化、组合化、多功能化的营救设备,配发多种类多用途的运输设备,发展方便实用的野战生活设备。

4.加快军地一体化建设

一是以保障较大规模军事行动需求为基准,调整军队战略物资储备的品种和数量,依托国家和地方,加大军民通用物资和生产生活资料储备量,形成国家、军队、地方“三位一体”,具有较强互补功能和协调稳定的物资储备格局。二是针对不同军事行动需求,在重要方向、重点地区,有针对性地预置部分急需物资器材和装备,特别是消耗量大、就地筹措困难的专用物资、急需药品、保障装备器材,并加大储备。三是研究军地集约化保障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军地战备物资储备布局和资源结构处于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互不掌握的现状,加快实施军地集约化保障路子。

5.加强信息化建设

我军在加大武器装备信息化发展的同时,要加强物流信息技术建设,提高资源保障可视化程度。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军后勤全资产可视化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规划,立足我军实际,从应急物流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应急物流软件和信息数据库建设、应急物流标准化建设几个方面,加强我军的应急物流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加快和完善自动识别技术系统的研制,达到信息标准一体化、网络建设一体化、技术体制一体化、科研开发一体化、军民通用一体化。初步建立起全资产可视化系统,为有效控制后勤的信息流、物资流与资金流创造条件。

[1]王宗喜,阳波.论应急物流的地位与作用[J].物流技术 与 应 用,2003(7):104-106.

[2]何在涛.2008年外军后勤科技装备发展报告 [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179-183.

[3]张伟.论多样化军事行动中的应急物流保 障[J].物 流 技 术,2009(28):143-147.

[4]王东明,刘晶.加强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J].外军军交运输,2009(6):1-3.

猜你喜欢

后勤保障后勤物资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后勤服务
被偷的救援物资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救援物资
PKPM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实践
金门岛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主要教训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