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世界城市之路
2010-02-16牛文元
牛文元
(中国科学院,北京市 100190)
世界城市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也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我们知道,以我国现有的实力,如果再过20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预测都认为我国经济将至少与美国持平,甚至超过美国。这意味着在未来的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占全球20%以上的份额。这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成就。本世纪初,也就是十年之前刚刚进入21世纪的时候,本人和本人的团队曾经预测,我国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一定会像我国唐朝那样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也会出现唐朝长安那样世界级的城市。世界城市是金字塔的塔尖,是一种可以通过内心的感受和实际的感觉来体会的城市形态。今天,北京正式提出把世界城市作为自己未来的目标和要求,可以说十分富有远见。
一、概述
人类建立城市的过程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密不可分,英文中的文明一词“Civilization”源自拉丁文的“Civis”,就是“市民”或“城市中的居住者”的意思。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世界城市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一个地方要成为世界城市都可以实现的,成为世界城市至少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1)具有特定的人口数量,是千万级的,空间规模应该在上万平方公里以上,还需要很高的经济强度、社会成熟度、全球化程度、国际影响力、地缘领导水平、文化底蕴等综合实力。(2)在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真实储蓄率、投入—产出效率、资产—负债比、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国际领先水平。(3)具有领先的可以促进、引导世界发展趋势与创新水平的深厚功力。(4)具有适应发展需要的国际优势、制度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以上四项缺一不可,任何一项没有满足都不能被称为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是在全球尺度上体现国际地位、经济地位、金融地位、贸易地位、文化地位的区域综合系统。世界城市同时还具有全球公认的五大能力,即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示范能力、包容能力和服务能力。这些虽然是非常抽象的几个名词,但所包含的要求实行起来非常艰巨。
前面提到,世界城市不是靠头脑,也不是靠表决,而是要通过人们的内心来感受。
世界城市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集聚和扩散的核心动力与枢纽,也是集知识、研发、制造、产业、金融、贸易、物流、服务、会展、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全方位财富高端。
世界城市寻求硬实力与软实力交集的最大化,努力延展“微笑曲线”的两端,既有创新研发,又有现代服务。同时,还具备金融市场、技术市场、知识市场、信息市场、贸易市场和文化市场。
世界城市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杠杆的支点,统一总揽全球“多点源”与“多点汇”的交流与合作。
世界城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总链条中,在研发、制造、创新的不断升级中,既是发动机,也是交换机,更是推挽器与路由器。
我们来看一下北京,在这方面既具有优势,也存在不足。因此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提出应当是给自己加码,实行起来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二、世界城市体现的七大基本原理
1.世界城市的原理一。世界城市总是引领全球去寻求“对于时间和空间不间断的压缩能力”。
2.世界城市的原理二。世界城市总是引领全球去寻求“对于物质、能量和信息索取、转换、利用、效能、简约、循环、多用、再生的最大化”。
3.世界城市的原理三。世界城市总是引领全球去寻求“对于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革命性提升的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和前瞻能力”。
4.世界城市的原理四。世界城市总是引领全球去寻求“生产力要素配置、战略联盟重组、地缘经济变革、世界经济版图划分的优化能力”。
5.世界城市的原理五。世界城市总是引领全球去寻求“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统一、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福利均等化的实现能力以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示范能力”。
6.世界城市的原理六。世界城市总是引领全球去寻求“对于人类进步、全球秩序、世界共享、多元文化、生态平衡的良治良能和世界闻名的支撑能力”。
7.世界城市的原理七。世界城市总是引领全球去寻求“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逼近能力以及对人类普适原则的解释能力”。
以上这七条原理,其中任意一条的实现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三、建成世界城市的基本标志
1.要有世界一流的国际影响与全球化水平。具有独立的舆论导引能力、关系处理能力、市场领导能力、价格推挽能力。建立全球性的市场网络以及基于区域分工与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联盟。
2.要有世界一流的“五流增值效应”。经济运行、业态组织和创新制度应以营造最佳服务环境和最优创业氛围为目标,集研发、孵化、产业、市场为一体,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货币流、人才流”的高效率流动。
3.要有世界一流的虚拟经济与资本运作能力。具有内外资本流入的持久吸引力,特别注重吸引风险投资和创新投资,保持健康持续的金融创新能力与风险规避能力,保持资本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世代非减。
4.世界一流的人类资源建设能力。研发水平、孵化能力、发展环境、人文关怀具有充分的适宜性,成为创新型人才、原创性发明专利、高端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的培育基础与孵化基地。
5.世界一流的文化感染力。站在人类文明与世界进步的前端,体现文化的先进性、继承性、多样性,为全球增添公平、正义、和谐、责任等具有普适性意义的积极元素。
所谓的世界一流就是指能够与时俱进,跟上世界文明的步伐,这是能否成为世界城市最基本的标志。我国唐朝的长安和宋朝的开封之所以能够成为当时全世界仰慕的地方,就是这样的道理。
四、未来30年世界城市产业前景和市场预测
以奥巴马为元首的美国政府集中了100位高科技管理人员、科学家、工程师、未来学家及其他世界顶尖专家的知识。通过“专家知识+计算机学习系统”,进行了未来30年技术预见前提下的市场预测。
该研究总结了七个主要技术领域的预测结果以及三组相应的实现方案,突出强调了那些具有巨大吸引力与战略意义的技术突破和商业潜力。研究结论一经披露,立即引起了以纽约为代表的世界城市的极大关注,并开始体现在官方与民间的意愿之中。
世界城市的发展要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超前的能力为依托,如果缺乏这种实力和能力,文化传播力、软实力就无从体现。因此,发展是世界城市的主导,而要谋求发展就必须考虑未来30年世界城市的发展是什么。
五、北京建成世界城市需要进行的革命性转移
1.从传统型业态向现代型业态的革命性转移。以美国纽约市为例,其13个业态组成中居前4位的分别是金融保险业、专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与管理相关的服务业,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例接近50%。要特别注重从传统的货币资本管理向自然资本管理(如资源银行、环境银行、生态补偿银行、碳交易银行等)转移的金融创新体系。
2.从实体经济向服务经济和虚拟经济的革命性转移。在现代世界城市中,传统的零售业、批发业仅占10%左右,而80%以上的财富取决于以知识和智慧为依托的服务经济与虚拟经济。虽然目前北京市服务业所占比例达到了70%以上,但并不能说明其服务经济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应该还是以传统型服务业为主,仍然没有达到世界城市的要求。
3.从末端产品向源头创意产品的革命性转移。要获得源头创意产品对完整产业链的领导能力,获得与供货商和批发商成立战略联盟的能力,获得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控制能力,获得向“微笑曲线”两端顺畅延伸的能力。例如,作为21世纪人类生存保障的“精准农业工程体系”。
4.从打造名牌向创造标准的革命性转移。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核心技术能力,获得市场领导能力,获得全球定价权,引领世界标准制定,将技术产品和服务产品推向原创性水平。
5.从国家城市向世界城市的革命性转移。具有被国际社会认同的领导能力,具有引领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影响能力,具有为人类文明作出积极贡献的责任能力。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肯定是国家城市,但建成世界城市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6.实现世界城市的“动力元素”,就是要智慧北京+虚拟北京;实现世界城市的“质量元素”就是要绿色北京+零碳北京;实现世界城市的“公平元素”就是要人文北京+良治北京。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提到的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扩展。
六、世界城市与智慧北京
关注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北京通往世界城市的基本途径。
要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进行职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的管理。智慧管理将成为北京迈向世界城市的基本标志。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把所有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可以彼此进行“交流”,实现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可以说,物联网所描绘的是充满智能的世界,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个选择。
嵌入式系统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等方面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具有可裁减性,具有强实时性,具有统一接口,追求操作的简易性,具有强稳定性和弱交互性,具有固化代码,具有良好的硬件适应性和良好的移植性。
以互联网(Internet)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它与信息家电、数字社会、工业控制、物物互联的融合,将代表智慧城市的未来。
传感网、物联网、智慧地球等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美国总统奥巴马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回应:“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慧管理、智慧生产、智慧流通、智慧消费、智慧交通、工业监测、环境保护、社会安全等诸多领域。有专家预计,这一技术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万亿美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等的预测表明,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物联网)与现在的人人互联业务(互联网)之比将达到30比1。
北京将在构建世界城市的总体框架下,成为全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增长极,形成全球人与人和谐的公平的社会模式,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文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以崭新的世界城市内涵展现在全球的文明进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