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常态增长的选择

2010-02-16观察家

中国发展观察 2010年4期
关键词:常态调整危机

■ 观察家

国际金融危机着实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两年之后仍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因为有一个理性判断:危机并没有过去,其影响还远未消除,情况还很复杂,不可掉以轻心。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在忙于“救火”,刺激措施及时、规模巨大。其效果也不断显现,世界主要经济体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增长。由此,汇集成一个整体复苏的图景。中国这幅图景中最绚丽的“红”,堪称超过人们普遍预期的复苏典范:2009年全年实现8.7%的高增长,来之不易。毕竟,长期高度依赖的外需下降16%、“负贡献”于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有如此表现当然值得鼓舞。

问题是,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是否可以持续?中国经济获得如此佳绩,是否就高枕无忧了?甚至由此得出危机已经过去的结论,进而进入所谓“后危机时代”呢?

事情不会如此简单。至少在当前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正如温家宝总理3月22日下午在会见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的外方代表时所说,在危机一开始的时候,反复呼吁人们要建立起信心和勇气,现在所强调的是人们要冷静和清醒。尽管对世界经济出现复苏势头感到高兴,但也要看到一些大的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不断暴露,大宗商品的价格不稳定,通货膨胀的阴云弥漫,这使得很多国家的决策处在两难境地。世界经济的复苏不会一帆风顺。

我们常说,宁可把问题估计的严重一些,把困难估计得大一些,这样我们就可能有更好的心理准备面对更加复杂的局面。“哀兵必胜”一词或许可以使用,但也不一定是刻意为之。做好两手准备当然更妥当。

就当前我们面临的局面来说,确实要看到:一方面前期的刺激措施取得了巨大成效,保持了较快增长,稳定了经济向好的势头,稳定了社会秩序,这是一个重要的宏观调控指标,必须坚持。这既是宏观调控策略上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是对目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充满不确定性的理性判断;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种增长的代价很高,刺激政策的负面效应在显现或将持续显现,增长的动能需要逐步转换,结构调整不能还是一个说顺了口的“老词”;外界施加于我们的压力也很大,需要去积极应对。

由此,我们需要要着手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针对国内来说,尽快让经济增长回归常态,回归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种常态化增长不是靠强力刺激后的短期突涨,而是在结构相对均衡、支持体系相对合理下的内生性增长,其速度不一定很快,但质量和效益可靠,可持续性较强,而且不会因情况突变而急剧下挫或停顿。这正是我们追求的良性增长、“好的增长”。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取得的可观增长,很大程度上与一揽子刺激措施有关,而且随着后续措施不断落实,还会继续保持这种较快增长局面,但很难说已经走上了正常的轨道。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资产价格膨胀、银行系统性风险加大等问题突出;经济增长的动力分布失衡,民营经济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受到一定抑制,其融资困境、发展艰难的局面在应对危机的非常时期是加剧了而不是缓解了。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毕竟,中小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只有真正发挥民营经济的巨大能量,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经济才会有活力。推动创新趋于活跃,是金融危机给我们创造的一个追赶先进的机遇,我们一定要用好、调整好。通过创新,促调整促转型;通过调整转型,又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们在继续应对危机、致力于扩大内需的同时,要统筹考虑短期应急举措和长期的整体结构性调整相统一、相协调,避免短期行为加大结构调整的难度,加剧内部失衡,进而演变成内部经济危机,这是必须警惕的大事。长短结合、远近协调、目标可期是重要原则。

二是要把国内调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紧密联系起来,并将其作为我们政策选择的重要变量加以使用。中国和世界谁也离不开谁,已经是一个基本共识。但在危机当前,并不是都能做到言行一致。正如有国外朋友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说,“世界应该感谢中国”。他深受感动。而也有人将危机嫁祸于中国,将自由贸易领域的事情过于政治化,大搞“贸易战”、“货币战”。温家宝总理说,这对我们应对困难于事无补,反而消耗我们的合力。只有合作才能双赢和多赢。现在,世界经济的增长受到的硬约束越来越多,比如当前正遭遇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气候问题等等,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国际通力合作别无选择。

由此,我们既通过内部调整为经济获得常态增长的前提条件,又在加强国际合作中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世界经济同样实现常态化增长,使得内外两个结构失衡问题的解决得到协调推进。

猜你喜欢

常态调整危机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工位大调整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危机”中的自信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