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学习理论的重要贡献

2010-02-15迟爱萍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陈云党员理论

迟爱萍

陈云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学习理论的重要贡献

迟爱萍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陈云都是公认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杰出理论家和卓越领导人。获此盛誉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陈云具有学而不厌,探索不倦的思想品质,他是中国共产党内坚持终身学习的楷模之一,对学习的意义、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有着深刻而凝练的概括。

陈云认为,学习是党的理论建设的基础。中国革命的环境和革命运动万分复杂,变化多端,共产党能在变化、复杂的环境中把握革命运动,指导运动走向胜利,是因为有革命理论的指导。要想掌握好革命理论,就必须学习。

陈云认为,学习是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条件。党员的素质决定政党的素质。每个党员如果都能努力学习,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就有了思想基础。所以在抗战初期,陈云就将学习列为共产党员的标准之一,提出“共产党员的口号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陈云认为,学习是提高党的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党的干部必须有文化。文化与政治密切相联。“要搞通政治,就先要提高文化;没有文化,就不可能学懂政治”,没有政治水平就看不远,就没有能力承担领导责任。

陈云对学习内容的规定是客观的,也是辩证的;是根据形势的发展,党员、干部队伍变化的情况,不断提出学习要求、丰富学习内容、突出学习重点的。

抗战初期,他根据当时环境的要求,普遍号召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马列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背诵教条。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时事政治情况,以便正确规定当前革命工作的任务和方法。要学习军事知识和军事技术,特别是游击战争。文化程度低的党员要长期进行识字和读书读报的工作,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求得政治上的进步。

要学习作实际工作,这是陈云对党员干部学习内容的重要规定。他认为,实践是最好的学习课本,是每个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不能缺少的必修课。真正政治上高明的革命家,只能在革命斗争中培养,不能专在学校里训练。因为使政治上开展的最基本的东西,是革命斗争的实际经验,没有实际经验,就没有政治上开展的基础。

陈云倡导读书。他叮嘱处在领导地位的同志,特别是军事系统的负责人,不要因为怕犯教条主义错误而不敢读书。“反对教条主义,不是不读书”,而是要“学正确的思想方法”。知有深浅,行有远近。气有浩然,读书养之。

陈云要求共产党员要精通业务。1944年春,陈云到西北财经办事处担任副主任后,对干部教育问题专门和贺龙有过商议,他提出干部教育,除政治教育和政策教育外,还要有业务教育。“我们要学会做共产党的商人。我们是共产党员,同时也会做生意。”建国后,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领导国家经济建设是党面临的新任务。陈云多次向领导干部提出,要学习财经管理知识。

在理论学习中,陈云始终一贯地强调要学习哲学,学习正确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党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旧的问题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陈云说:“工作要做好,一定要实事求是”;而要具备这种素养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是党正确判断形势,确定任务,开辟道路的认识基础。所以,陈云多次号召全党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学哲学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条件。

方法论直接影响人的学习结果,应该事半功倍而不应事倍功半。陈云在谈到学习方法时,讲得最多的是两个方面:

一是学以致用。陈云说:“学习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真正的理论,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逐渐深刻领会。因为理论是实际的反映,归根到底来自实际,而不是来自书本。实现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习与完成工作目标的统一、学习与提高能力的统一,是正确的学习方法运用的结果。“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用与学的分离,是工作和学习双方的失败。

二是理论与知识用时要思。陈云认为,无论是学习别国经验,还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都不能照搬。不能不顾实际情况,用切断历史和生搬硬套的办法,把书本上的抽象概念套到中国来,把生动的中国看成僵硬的中国,把复杂的社会看成简单的社会。必须彻底无保留地打破主观主义、公式主义和本本主义。要从具体的国情出发,抓住中国的特点。学而不思,生搬硬套,其害无穷,这是历史的教训。

另外,陈云说的,学习中的思和用,还表现在善于在总结经验教训中学习,以避免错误,以学治愚,拓展新路。经常总结经验教训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建国后,陈云除了要求党员干部学习理论和时事政治外,把总结经验也列入学习的一项。

陈云倡导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学习精神。他多次叮嘱共产党员要有计划、长期有恒心地去学习,要与懒惰情绪作斗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陈云身体力行。 1987年7月,十三大前夕,他将要从中央领导岗位退到二线,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专门谈到自己的学习经历。陈云说:在延安,我当中央组织部长的时候,毛主席先后三次当面同我谈过,要学哲学,还派教员来帮助我们学习。那时,中央组织部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学习方法是,规定每周看几十页书,然后讨论一次,研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各种意见都可以争论。我们从1938年开始学习,坚持了5年。先学哲学,再学《共产党宣言》,然后再学政治经济学等。陈云此时,专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学哲学,谈自己的学习经历,反映了学习对领导干部执政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这段学习经历,对陈云来说终身受益。正是以往革命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这段理论学习的结合,使他思想上有了一个升华,形成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使他在以后数十年党和国家领导生涯的决策中少有失误。

陈云这段学习经历谈,也生动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学习方法,其中特别体现了有组织的学习,对党员个人学习的推动作用。通过组织化的,互动式和研讨式的学习,以提高团队智商和团队能力,促使团队中每个人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仍然是我们今天促进党员学习的重要手段。

重视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一大政治优势,有着优良传统。陈云关于学习的意义、内容、方法的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学习理论的重要贡献。在当今世界民族之林的竞争中,学习是衡量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指标。党要想承担好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在不断的学习中补充能量,保持活力。学习是实现党长期执政目标的重要保障。这条经验的正确性已被党的历史反复证明。我们要努力继承陈云同志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终身学习不倦的精神品质,把党中央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

(作者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副巡视员)

猜你喜欢

陈云党员理论
我是党员向我看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