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举国体制”的回望及其在北京奥运后的发展走向

2010-02-15韩玉姬王洪珅

浙江体育科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体制竞技

韩玉姬,王洪珅

(1.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成都 611137;2.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举国体制”,这一在我国实行了近60年的体育体制,在我国从零开始的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很多人为“举国体制”鼓掌叫好,也有些人在激情后进行反思。北京奥运后,关于“举国体制”改革或去留的思考和争辩屡见报端,理性看待和对待“举国体制”需要从其发展历程中理清思路;如何改革,需要从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的发展走向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找准方向。

1 “举国体制”及其特点

1.1 什么是“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是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报刊对中国体育体制的一种褒义的概括。原有含义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为实现国家目的,调动和集中全国力量,集权于体委,由体委对体育实行独家领导、统一管理的体育体制的简称。其鲜明特征就是政府高度介入,以行政手段人为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有限的体育场馆与场地设施,仅提供给极少数特定的人群使用,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在国际体育大赛中夺取锦标[1]。后来,在中国体育学术界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主要是指中国体育事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一定目标和需要,能够有效地统一、集中国家力量使某些方面迅速提高的体育发展机制及相应的一套组织机构等。

1.2 “举国体制”的特点

“举国体制”是政府以行政手段管理体育事务,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在管理、训练、竞赛等各个方面形成全国一体化。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体育“举国体制”形成了一个由各级体委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以专业运动队为中心的训练体制、以全运会为中心的国内竞赛体制三足鼎立的刚性结构。依靠这一体制,我国得以在国家总体经济欠发达的状态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竞技体育的腾飞,成为举世公认的奥运强国[2]。

1.3 关于“举国体制”的评价和期望

举国体制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管理体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所带来的荣誉与成就是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史上扎扎实实有过的,而它所造成的弊端与恶果也是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途中真真切切发生的。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举国体制将依然作为我国体育体制的主要方式,虽然存在劣势与弊端,但只要认清现状,找准问题,理清思路,走对路线,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体育体制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良性循环[3]。

2 “举国体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举国体制”经历了近60年的实践和探索,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产生于特殊国情的体育体制,是在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2.1 “举国体制”思想初步形成期(1949~1965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为了发展体育运动,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国际综合竞争实力,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应对国际竞技体育的挑战,努力攀登世界竞技体育高峰。根据新中国的国家政体和我国竞技体育十分薄弱的发展基础,同时借鉴和学习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竞技体育的经验和实际做法,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体育行政机构,研究制定了我国发展体育运动的基本方针和发展计划,逐渐形成了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

1952年2月,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和帮助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创建了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央体训班”,后为“运动员管理局”(就是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做出过重大历史贡献的“国家体委训练局”的前身)。中央体训班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迅速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争取在国际竞赛中的胜利,为国家争取荣誉。”随后我国的各个行政区(现在的省区市)都相继成立了体育训练班,为各个省区市建立专业体工队创建了基础。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亲自关心和过问下,1951年至1956年,我国先后成立了篮球、排球、田径、乒乓、游泳、羽毛球、体操等运动项目的国家队。

1952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也就是中国退出国际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的联系中断期间,我国仍然努力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一些运动项目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在我国的竞技体育的行政管理体制、运动训练体制和运动训练基本原则、运动竞赛体制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些基本做法。在1965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和省市两级优秀运动队,基本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运动训练体系。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元帅对全国体育系统明确提出:“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和“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等发展竞技体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确立了“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等一些重要的指导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使我国体育“举国体制”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竞技体育竞争的核心思想有了比较明确提法和具体的表述,基本形成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雏形。

1978年国务院在批转国家体委上报的《一九七八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纪要》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和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力争在二、五年内建成从基层运动队(中小学)—业余体校—重点业余体校—体工队层层衔接的训练网,逐步建立集中统一的训练指挥系统。”完全有根据说,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基本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明确[4]。

2.2 “举国体制”形成期(1979~1995年)

10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体育遭受重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和促进我国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事业走向正规,原国家体委在1979年3月召开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开好全运会,积极做好参加奥运会的准备工作。”“力争1980年要有1/3的项目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80年的第22届奥运会,我们要立足于参加,必须抓紧做好准备工作。”会议还要求,“按照全国一盘棋,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一安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工负责。”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部署。

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通过了著名的“名古屋”决议,解决了我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身份和台湾问题。1980年,第22届夏季奥运会在莫斯科举办,我国大批运动项目的运动成绩因为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而达不到奥运会报名标准。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同志出席了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明确提出和要求大力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技术水平。之后,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原国家体委“侧重抓提高”的体育工作思路,即发展竞技体育的指导方针。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指导思想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再次得到贯彻和执行,发展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

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开创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新的里程碑。中共中央第一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全面规划我国的体育事业,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在经历了1984年、1988年和1992年3届奥运会后,原国家体委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的经验与成败得失。1993年开始,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具有重大影响的全国运动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在这个时期,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的奥运战略更加突出,国家目标更加明确,全国各地竞技体育资源得以合理配置,有效地动员了全国发展竞技体育的积极性,“举国体制”的发展方式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竞技体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奥运战略思想”、“举国体制”的发展方式和制度建设也得以良好发展。

2.3 调整和初步完善期(1995~2001年)

1995年8月29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标志着我国体育发展进入法制化的阶段。《体育法》对国家发展竞技体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作了如下明确规定:发展竞技体育,努力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正式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同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力量经过深入研究论证,正式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全面规划和设计了到2000年奥运会,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方式、发展手段、项目布局和各种有关政策和措施,全面、系统、科学地发展竞技体育和备战奥运会的举措基本形成,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举国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4]。

2.4 整合与作用彰显期(2001~2008年)

2001年7月l3日,首都北京成功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更加重视、全国人民更加关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各个方面的政策更加趋于完善。国家体育总局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精神,制定和发布了《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表明我国发展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思想更加成熟,行动方案更加具体到位和得心应手,各种与“举国体制”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政策相继出台。凡此种种表明,中国实行奥运战略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中国参与国际体育竞争的必然选择,是一种高效率地提高找国运动员竞技运动水平的合理制度设计,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举措[4]。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有力地证明了“举国体制”在竞技体育成绩取得方面的巨大优势,但是,竞技体育的辉煌成绩背后却伴随着种种问题,一再成为广大学者和媒体讨论的热点。

2.5 争议期(2008年~)

北京奥运会取得了骄人的竞技体育成绩,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举国体制”发挥作用的良好体现,然而,北京奥运会之后关于“举国体制”的各种争议却不绝于耳,“举国体制”的改革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51块金牌在北京奥运会的组织成功的照耀下,把中国的竞技体育置身于“无与伦比”的“顶峰”。但“顶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绝境”,中国将在今后朝哪个方向去再铸辉煌不仅是个功利的国家战略问题,更是中国再次走向世界之林的民族责任问题,也是真正与世界共同价值观接轨的问题[5]。

回顾备战奥运期间乒乓球超级联赛、女排联赛、CBA、中超等影响力相对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球迷较多的联赛都采取了为奥运会让路、缩短赛程的做法。“举国体制”在竞技体育方面的问题还表现在“不计成本、牺牲教育、应赛体育、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的争辩、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腐败’现象、运动员培养模式”等等问题。争议的问题远不止如此,最为尖锐的当是“举国体制”的取舍。

3 北京奥运后“举国体制”的发展走向

3.1 “举国体制”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改革过程中继续存在

关于“举国体制”在当前形势下的去留问题,有学者分析后指出:关于“举国体制”,我们面临的选择无非有以下三种:一是完全坚持现在“举国体制”或进行一些小的完善;二是彻底放弃“举国体制”,像企业和一些事业发展一样进行大幅度的社会化,推向市场,任其经风雨而实现自然的发展;三是另辟蹊径,寻求一种具有“举国体制”之长处,但少有“举国体制”之短处的新体制[8]。但是,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关于“举国体制”的态度是一要坚持,二要完善。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国刚刚取得竞技体育辉煌成绩的当下,虽然种种关于改革“举国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改革最大的问题是新体制的出台和作用的显现,显然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再者,当前的体育管理模式下,改革就意味着原有的行政干预权力的变化,也是“举国体制”不可能短期取消或被取代的重要原因;还有一点,原有体制之下的一系列问题都不可能短时间内“消化”掉,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举国体制”的去留不可能短期内有定论。总之,“举国体制”在当前的形势下会在不断的改革中较长时间地存在。

3.2 关于竞技体育的各方面改革将成为“举国体制”改革的重点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问题,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问题,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均衡发展问题,竞技体育的经费投入问题等等都是“举国体制”实行过程中人们通过反思而发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都相对一致地归结为“体制”上。所以,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成了矛头所向。但“因为中国竞技体育承担着金牌的政治任务,所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体育管理体制一直延续下来,虽然中间也经过机构精简等改革,但并没有触及根本[6]”。鉴于当前的形势,“举国体制”的存在必然伴随着方方面面的改革,竞技体育所引发的问题最为集中和明显,理所当然地会成为改革的重点。

3.3 对“举国体制”的反思将会促进中国体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举国体制”始终坚持以民族荣誉为最高追求、以国家利益为最终目的、以行政力量为根本手段和以统一分配为基本方式的路线。从反面来讲,其忽视了人作为人的体育需求,忽略了除过少数运动员之外绝大多数人的体育利益。中国早在1992年便已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而中国的体育管理体制直到现在都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体育领域的改革远远落后于其它领域[6]。在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在积极提倡民主与自由的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举国体制”就显得不能与时俱进,改革势在必行。

经过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辉煌,国人对“举国体制”的反思充分体现了对中国体育体制能够符合国情和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关注和关心。“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体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只要摒弃一些世俗的观念,以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大局为重,我国体育体制会沿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的方向发展和完善。

3.4 “举国体制”的改革成果将会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举国体制”的改革会在今后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不断进行,其中涉及到的也是方方面面,除了处在风口浪尖的竞技体育本身以外,关于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也会是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年舆论对体育总局的质疑不绝于耳,作为国家行政部门,体育总局紧紧抓住手中的权力不愿意松开几乎是必然的。到现在为止,协会、俱乐部或地方要举办一场国际或国家级体育赛事,一定要经过国家体育总局批准[6]”。“举国体制”的主要特征就是“以行政手段整合竞技体育资源,上级部门靠‘行政命令’来协调、规范、约束下级的行为[7]”。在我国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形势下,科学发展成为了各项事业的发展方向,相信“举国体制”引发的关于我国体育体制的各方面、各层面的改革和完善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断推向前进,改革的成果也将极大地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举国体制”的改革是当前体育工作全局的重要内容,对“举国体制”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会使我们形成客观的判断,对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后的发展走向进行理论探讨会促进改革的有效开展,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指导,正确认识,科学判断,通盘考虑,不仅会促进我国体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会进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1] 李忠新.论体育大国与举国体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11).

[2] 郝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型“举国体制”的形成[J].体育文化导刊,2005(3).

[3] 刘彤,刘媛媛.关于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研究述评[J].体育文化导刊,2008(9).

[4] 梁晓龙,鲍明晓,张林.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内涵及历史发展[J].体育科研,2005(6).

[5] 毛振明,查萍.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理性思考—激情后的冷静,辉煌下的问题:北京奥运会后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2).

[6] 饶国栋.浅谈北京奥运会后举国体育体制的发展方向[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8).

[7] 戴敬东.论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挑战因素及可能的变革[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6).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体制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竞技精神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