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空
2010-02-14
信息时空
2009年我国原煤产量达到30.5亿t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原煤产量完成30.5亿t,同比增长8.8%。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3021亿元,同比增长25.9%;煤炭出口量完成2240万t,同比下降50.7%,出口金额完成24亿美元,同比下降54.7%;煤炭进口量完成12583万t,同比增长211.9%,进口金额完成106亿美元,同比增长201.3%。2009年我国原煤新增查明资源储量达到503.6亿t;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892人,同比下降24.5%。据初步测算,2009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为30.2亿t,同比增长9.2%。
我国2010年电煤消耗将在16亿t左右
由于电力消费的稳步增长,中电联预期2010年电煤需求仍将保持高位。中电联报告称,上半年火电发电量及火电耗煤量仍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电煤供需偏紧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预计,2010年全国电厂发电、供热生产电煤消耗在16亿 t左右。
国际炼焦煤首现季度定价
在国际铁矿石谈判悬而未决之际,与钢企有关的另一个谈判——国际炼焦煤长协谈判结果率先“出炉”。近日,新日本制铁公司和J FE钢铁公司等日本钢铁厂商和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就今年4~6月份煤炭价格提高到200美元/t达成协议,比2009年的价格大幅上涨了55%。
到2015年山西省只保留60家骨干焦企
日前,从山西省经信委获悉,为促进山西省焦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山西省经信委研究制定了《各市分阶段焦化产能淘汰量和焦化企业保留户数》和《山西省焦化企业产能置换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计划,截至2015年,山西省共计将淘汰落后焦化产能6000万t,只保留60家骨干焦化企业。根据规划,山西省在2011年之前,将淘汰落后焦化产能2000万t;在2012~2015年间,将淘汰落后焦化产能4000万t。淘汰规划实施之后,到2011年,全省将保留150家骨干焦化企业;到2015年时,全省只保留60家有实力的骨干焦化企业。
新疆自治区预计2010年煤炭产量将达到1亿t
2009年新疆各类煤矿共生产原煤8740万t,比2008年增产1977万t,同比增长29.2%,哈密、昌吉、吐鲁番等主要产煤地的煤炭产量均创历史新高,成为当地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目前新疆准东、伊犁等4大煤田、13个重点矿区和11个一般矿区的总体规划和开发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于2009年11月份开工建设,新疆“西煤东运”运煤专线将逐步形成;国家已经批准新疆750 kV电网建设以及与西北电网联网工程,“西电东送”、“西煤东运”已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煤炭工业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将日益显现。2010年,新疆将全面启动吐哈煤炭基地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大型现代化矿井建设步伐,预计全年将生产原煤1亿t。
宁夏自治区启动资源整合煤矿年产不低于15万t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决定启动新一轮的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整合后,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不得低于15万t/a,石灰岩、冶镁白云岩等非金属重要矿种的最低开采规模不得低于5万t/a。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介绍,新一轮资源开发整合过程中,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凡能够与大矿进行整合的,由大矿采取合理补偿、整体收购或联合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国有矿山企业之间的整合可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管下,采用资产整体划拨的方式进行。对于拟单独保留或整合的矿山、拟整合的已关闭矿的剩余资源及边角零星资源,有偿就近出让给整合后的开发主体;对于多个矿区包围的关闭矿资源或空白资源,具备公开出让条件的,应通过公开出让的方式确定整合资源的归属。
准东煤田3个矿区总体规划通过审批
日前,新疆准东煤田3个矿区总体规划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的审批。2009年,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4.8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2010年将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昌吉州经贸委党组书记、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春生表示,五彩湾矿区、西黑山矿区、大井矿区3个矿区规划已获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签发。另外,昌吉州人民政府编制的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功能布局的总体规划也已经通过了该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审批,正在着手实施。到目前为止,全长138 km的准东公路已经正式投入运营,乌准铁路完成了194 km工程建设,从乌鲁木齐北站到五彩湾矿区已经实现了通车,形成了1500万t/a的货运能力。刘春生表示,2010年,准东产业带将力争使煤炭产量突破3000万t。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拟2011年上市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淮北矿业集团司董事长王明胜表示,淮北矿业集团正在计划上市,目前已经完成了主辅业分离,正在接洽战略投资者,预计2011年完成向证监会的审核申报工作。为了符合上市的要求,淮北矿业集团首先剥离了非核心资产,并成立了淮海实业公司。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安徽省国资委的直接下属企业,不再属于淮北矿业集团。包含淮北矿业集团主要煤炭资产的“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将成为未来上市的主体,该公司已于2010年2月份正式成立。目前,淮北矿业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为安徽省国资委,其持股比例高达90%,第二大股东为信达资产。
重庆能源集团跨省开发战略布局完成
近日,重庆能源集团在新疆哈密地区的首座矿井——大兰湖一矿定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工,这标志着该集团“南下 (贵州)、西进 (云南)、北上 (新疆)”的跨省开发战略布局完成。“南下”,是在贵州开发建设5对矿井 (已全部开工),将形成400万t/a的生产规模;“西进”,是在云南建设生产规模达270万t/a的矿井 (计划于今年第二季度开工);“北上”,是在新疆哈密地区建设生产规模达3000万t/a的煤炭生产基地。大兰湖一矿是重庆能源集团“北上”的一期工程,也是重庆市入疆开发煤炭资源的第一座矿井,该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500万t/a左右,二期工程为再建一座生产规模为1500万t/a左右的矿井。通过实施跨省开发战略,到 2012年该集团的生产规模将达到5000万t/a,产能将在现在基础上增加3倍多。届时,重庆市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将得到有效缓解。
兖州煤业启动实施“二次创业加快发展”战略
兖州煤业把握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和国内经济都处在新一轮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之中的良好机遇,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加快发展”战略,力争到2012年,实现经济总量比2009年翻一番,煤炭产量达到7500万t;建成“四大产业基地”,即榆林煤电化产业基地、鄂尔多斯煤化工产业基地、巨野煤电产业基地和澳洲煤炭生产基地;实现“四地上市”,即兖煤澳洲公司在澳大利亚上市,兖州煤业成为四地上市公司。
“高效安全短壁机械化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项目通过鉴定
近日,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生产的“高效安全短壁机械化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项目通过中国煤炭学会组织的鉴定。这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已经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成套技术与装备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作为综采技术的有力补充,该设备能够实现边角煤、煤柱及不规则块段的安全高效开采。该项目的成功研发,对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促进煤炭产业升级,保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全球最大低温煤焦油轻质化项目正式投料试车
日前,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陕煤化集团”)了解到,全球最大的低温煤焦油轻质化项目——总投资17亿元的陕煤化集团榆林锦界天元化工有限公司50万t/a低温煤焦油催化加氢制取高品质燃料油项目正式投料试车,这意味着我国煤制油技术再添新丁。该项目由135万t/a低温焦化、焦炉煤气冷却净化与储存、氢气抽提与压缩、延迟焦化、煤焦油加氢以及油品分馏等单元构成。该项目依托榆林市长期以来形成的煤炭干馏技术,采用立炉干馏工艺生产兰炭、煤焦油和焦炉煤气,再对焦炉煤气处理制取高纯氢气,然后采用二段加氢、尾油裂化专利技术工艺,对煤焦油催化加氢裂解,最终生产分馏出-20#和-30#柴油、石脑油、液化气等高附加值产品。该项目设计加工煤焦油能力为50万t/a,达产后可生产高品质燃料油40万t/a、生产液化气0.8万t/a、石油焦8万t/a、液氨0.6万t/a、硫磺0.2万t/a,实现销售收入近30亿元。与同等规模的煤直接制油和间接制油相比,该项目投资额仅为同等规模项目投资额的1/6~1/5,耗水量仅为同等规模项目投资额的1/5~1/4,能耗可下降23%~27%。该项目50万t/a规模装置可减排二氧化碳43万t/a。
国家环保部拟颁布《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近日,国家环保部正在修订《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等一系列相关产业设备的国家级排放标准,该《标准》目前正在讨论和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有望于近期正式颁布。该《标准》主要针对新建火电厂设备规定具体的排放指标,如单位立方米烟气排放量、运转每小时烟气排放量、发每度电烟气排放量等。经过修订,该《标准》将更加严格,相关指标在国际上也属于先进水平。同时,按照国内目前的设备技术水平,要满足上述标准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必须推广使用更严格的污染物控制技术。权威人士认为,实施以上《标准》将意味着新建火电厂的技术难度将加大,成本将提升,落实上述《标准》主要看居民承受能力和综合经济水平,毕竟发电成本的提升最终都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责任编辑 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