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球矿业展望
2010-02-14闫卫东
闫卫东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12)
2009年初,世界经济延续了2008年第四季度低迷的态势,股市、期货和汇市发生剧烈震荡。道琼斯工业指数创下12年来的新低,距14000最高点跌幅超过60%。但在3月份,纽约股市展开一波强劲反弹,涨幅超过30%。同时,石油、铜、镍、钼、铅锌等矿产品价格在一季度后期相继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全球钢铁生产在经过大幅度下降后,5月份开始回升,且逐月回暖。债务较重的矿业公司试图通过变卖核心资产获得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资金,而拥有较多现金的矿业公司则希望在最低谷时通过购并扩大公司规模,因此,矿山资产交易较频繁。2009年全球矿产勘查开发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油气、铜和金等矿产。2010年全球经济形势向好,矿业投资预计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受金融危机较小的公司希望在未来扩大生产规模,迎接下一轮矿业繁荣周期的到来。
1 通胀抬头,后金融危机时代货币政策至关重要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采取了非常低甚至接近零利率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逐步好转。据I ME估计,2009年全球经济预计下滑1%,而2010年则增长3%。虽然目前尚难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但是2008年第四季度那种不断恶化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金融危机最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全球经济初步实现了硬着陆,正在缓慢恢复。一些专家预测的第二波海啸并没有到来,反而是美国一些银行为摆脱政府控制而 “提前还贷”。
大多数矿产品价格止跌回升,且涨幅较大。原油价格从今年初的32美元/桶到10月中旬的80美元/桶,涨幅已经超过150%,黄金价格上涨了40%。铜、镍、铅、锌从3月份开始筑底上升,钼、铝等有色金属5月开始震荡上升,多数涨幅较大,如铜、镍都在在70%以上。
全球资本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多数股市创下了半年多来的新高,矿业公司股票大幅上涨,全球前100家矿业公司市值已经从最低点上升了将近200%,矿业公司融资的困难局面有所改观。矿业公司采取了关闭矿山或冶炼厂、裁员减薪、放假或缩短工作时间的办法渡过最艰难的时期。如今,矿业形势有所缓和,一些企业恢复了矿山生产,必和必拓等公司还拟定了大规模扩产计划。
政策上的过度刺激虽然对经济是强心针,但是对通货膨胀却是火上浇油。随着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泛滥成灾和资本流动速度大大加快,加上国际商品市场上投机势力的推波助澜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杠杆的放大效应,全球通货膨胀正在蓄势之中。有报告表明,全球有几十个国家正在经历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全球化第一次使通货膨胀的全球性传导成为了可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威力不可小视。如果各国处于自身进出口贸易保护、货币安全和改善通缩等考虑,而纷纷效法,虽然短期内有刺激经济的作用,但中长期而言,势必激发全球更大规模的恶性通胀。
由于对经济回暖抱有充分信心,以及对通胀压力的担心,一些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较小的国家,特别是一些资源性产品输出的国家已经开始收紧宽松货币政策,加息暗流涌动。8月24日,以色列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75%,成为自2008年9月以来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首个加息的经济体。10月6日,澳大利亚央行将利率提高25基点至3.25%,标志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紧缩周期的正式启动。10月27日,印度银行宣布,自11月7日起,将商业银行法定流动资金比率由24%调升至25%。10月28日挪威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5%。11月3日,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再次提升25个基点至3.5%,1个月内澳央行两次升息,表明该国经济刺激措施正式结束。11月23日,以色列央行宣布二次加息,从2009年12月份起,主导利率提高25个基点,由0.75%上调至1%。11月25日,越南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1个百分点,成为2009年亚洲又一个加息的经济体。
尽管如此,美国、英国和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尚没有采取收紧的货币政策,一些快速发展中的经济体也没有改变货币政策的迹象,就是为了避免刚刚复苏的经济受到再次打击。如果2010年上半年这些国家经济持续向好,或者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调整将必然出现。金融危机对矿业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货膨胀对全球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灾难,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企业成本增加,矿产品需求下降都会使矿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因此,适度的货币政策调整对矿业企业未必是一件坏事。
2 矿产勘查成果令人惊喜,矿业公司经营压力降低,2010年投资将大幅增长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勘查投资大幅下降。据加拿大金属经济小组统计,2009年全球勘查 (非燃料固体矿产资源)为84亿美元,较2008年的140亿美元下降40%,连续6年持续增长的势头戛然而止。尽管如此,由于前些年不断增加的勘查投入,2009年勘探成果非常显著,多少有些出人意外。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巴西海上油田的勘探开发。目前,巴西国家石油公司 (Petrobras)在东南沿海桑托斯盆地已经获得多个重要油气发现,包括BM-S-8区块的Bem-Te-Vi油田,BM-S-9区块的卡里约卡 (Carioca)和瓜拉 (Guara,10亿~20亿桶),BM-S-10区块的帕拉蒂 (Parati),BM-S-11区块的图皮 (Tupi,50亿~80亿桶)和埃亚拉 (Iara,40亿桶),以及BM-S-21区块的卡拉姆巴 (Cara mba)。2009年新的钻井成果进一步证实了图皮油田50亿~80亿桶的可采轻质原油储量。图皮试验性生产已经开始,根据初步测算,其开发边际成本为35美元/桶。巴西石油公司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美国和巴西开发银行得到30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在未来5年内,该公司预计投资约1740亿美元,加速该地区油气勘查开发。
总部设在伦敦的洛克霍普勘探公司 (Rockhopper Expl oration)宣布在福克兰群岛 (即马尔维纳斯群岛)获得第一个海上油气发现。该发现名为约翰逊 (Johnson)构造,位于PL032区块内,水深500 m,潜在资源量为1.6万亿~7.9万亿ft3(453亿~2237亿m3)。洛克霍普公司拥有北福克兰盆地中PL023、PL024、PL032和PL033等区块100%的权益,该公司去年宣布这些区块石油可采储量可能高达35亿桶。
美国天然气2009年实现自给,并且可以在以后的100年里不再需要进口天然气。这完全得益于东部地区页岩气的开发,而页岩气开发依靠的是先进的钻探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击碎地底的页岩并进行水平钻探,开采储藏在页岩层的天然气,是过去10年里最重大的能源技术革新。2009年9月2日,英国石油公司 (BP)和巴西石油公司先后证实,在美国墨西哥湾海域发现巨型油田。该处发现名为Tiber钻井,距美国休斯顿东南方向250 mv(约400k m)处,是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下第三系地层继发现Kaskida油田后取得的第二个重大发现,比附近30亿桶石油当量的Kaskida油田还要大,该井总进尺为35055ft(10,685 m),是石油天然气行业前所未有的最深的钻井。
中国在新疆哈密盆地不断发现巨厚煤层,其中沙尔湖煤田勘查西区累计厚度达301 m,单层最大厚度217.14 m。同样,澳大利亚南、北澳洲交界处的辛普森沙漠发现了巨厚煤层,据初步估算,资源量在万亿t以上。澳大利亚矿业公司拟采用煤转油 (CTL),即不直接开采原煤而向煤层灌注催化剂将煤转换成原油的技术开采这种巨厚煤层,预计3~5t煤可以转换成1t石油。
2009年最大的深部找矿可能是美国宾汉姆峡谷铜矿,自1914年开采以来,已经挖掘了直径3.3k m、深915 m的洞穴,开采量占全美铜产量的三分之一强。据报道,在宾汉姆铜矿体下部,还有一个可能为世界最大的钼矿。力拓公司计划对其进行勘探。以往的工作只注重在地表寻找类似的铜矿床,没想到铜矿地下还有钼矿床。该钼矿是美国克利麦克斯和亨德逊两大钼矿后又一超大型钼矿,后两个位于科罗拉多州。
铜矿无疑是澳大利亚2009年矿产勘查最大的亮点,一系列重要的勘查开发进展使得初级勘查公司股票大幅上涨:① 沙火 (Sandfire)资源公司的杜尔古纳 (Dool gunna)铜矿,是近来西澳州最大的铜矿勘查进展,该公司股价已经从最低的0.05澳元涨至年底的4澳元;②库戴科 (Cudeco)公司的罗克兰 (Rocklands)铜矿,位于昆士兰州,2006年公司曾经宣布该矿为澳大利亚重要的发现之一,但是由于缺少工程控制,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公司股价一路暴跌。但在2009年,公司投入了15台钻机同时钻探,发现了200 m的铜矿化。该矿的特点是品位比较富。公司股价已经从最低点的0.95澳元涨至6澳元多;③雷克斯 (Rex)公司的希尔赛 (Hillside)铜矿,位于南澳州的约克半岛,9月1日,公司报道钻探到151 m、品位1.5%的铜矿化,为最近南澳州最大的发现。
贾巴尔赛义德 (Jabal Sayid,东经40°56',北纬23°55')是沙特阿拉伯目前探明资源量最大的铜金矿,1965年由法国地质矿局发现,当时曾经挖了3.5k m的斜井钻探取样。该矿床为V MS(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既有块状硫化物矿石,也有细脉-网脉状矿石。按矿段划分,由1、2、3和4等矿体组成,其中4#矿体为目前最大的矿体,多为块状硫化物矿石。澳大利亚公司城堡资源公司 (CITADEL Resource Gr oup)拥有该矿权50%的股份,其余由沙特阿拉伯CMCI公司拥有。自从2006年以来,该矿床已经三次上调了资源量,矿石量从以前的4000万t增加到目前的1亿多t,铜金属量已经达到120多万t。2009年在2#和4#矿体之间布置的一个地下钻孔,至少将矿化带向下延伸了60 m。
纳米比亚正在成为引人注目的铀矿资源国。罗辛南 铀 矿 (Rossing South;东 经 15.05°,南 纬22.56°)为新发现的一个铀矿,位于正在生产的罗辛铀矿 (铀金属储量15万t)南5k m处,前者位于低山丘陵区,后者位于沙漠覆盖区。罗辛南铀矿推定的 (Indicated)和预测的 (Inferred)矿石资源量为2.49亿t,品位0.0487%,铀金属量2.67亿P(约12万t),公司最近又确定了另外勘探目标为1.85亿~2.85亿P铀氧化物。这意味着罗辛南铀矿资源量可能达到25万t,成为世界前5位铀矿。埃克斯特拉科特资源公司的大股东为在英国AI M上市的卡拉哈瑞矿产公司 (Kalahari Minerals),公司目前正在寻求第三方合作伙伴勘查开发该矿。
在奥林匹克坝,必和必拓公司推出了庞大的扩产计划,总投资150亿美元,将现有的地下矿山开挖成世界上最大的矿坑,矿石开采量从目前的1200万t/a提升至7200万t/a,铜金属产量从目前的23.5万t增至75万t,铀产量从4500t增至19000t,黄金产量从3t增至25t。但是,10月初奥林匹克坝的主竖井发生损坏,必和必拓不得不启用另外一个备用井,预计完全修复将需要很长时间。
位于智利、阿根廷边界处的帕斯卡拉马 (Pascua Lama)巨型金银矿 (金储量550t)开发的最后一道障碍消除。这一障碍其实就是两国之间的税收比例问题。帕斯卡拉马金银矿横跨智利、阿根廷两国边界,地处高山冰川区,平均海拔在5000 m以上。长期以来,环境问题成为该矿开发的难题。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智、阿两国如何分享这块大蛋糕。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矿山建成后的前5年内,将年产黄金75万~77.5万OZ(23~25t),3500万OZ (1088t)银,而金的生产成本只有40~50美元/OZ。
2009年6月17日,格陵兰矿物能源公司宣布其在格陵兰的科瓦内湾项目稀土氧化物资源量大幅增长了88%。以0.01%的铀氧化物品位作为边界品位,目前该项目确定的资源量 (Indicated Resource)和推测资源量 (Inf erred Resource)合计达到4.54亿t矿石量,其中铀氧化物品位0.03%,稀土氧化物品位1.07%,锌品位0.22%。按金属量和矿物量计算,稀土氧化物为491万t,铀氧化物12万t,锌99万t,氟化钠309万t。从资源量看,虽然该项目稀土氧化物很大,但与我国内蒙古的矿床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但是这个矿却是一个巨型 (大于1万t即为巨型)金属铀矿,这是该矿价值凸出的重要因素。由于既是一个巨型稀土矿、又是一个巨型铀矿,因此,该矿可以列为近年比较突出的找矿成果。另外,这个矿距离稀土的主要消费市场欧洲比较近,预计未来将成为欧洲的主要供应来源。该矿已经做出了占全球稀土产量1/4的宏伟计划。
受全球经济趋暖,矿产品价格持续回升,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好转,债务压力减轻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全球矿业投资预计将大幅上升。必和必拓公司预计2010年投资100亿美元,较2009年的59亿美元增长70%;力拓公司2010年投资预计为60亿美元,较2009年的50亿美元增长20%;淡水河谷2010年投资预计为12.9亿美元,较2009年的10亿美元增长30%。总体上看,预计2010年全球矿业投资将大幅增长,能够接近2008年水平。
3 矿业公司巨头由并购走向合作,中国矿业公司“走出去”并购应 “从小做起”,避免 “扎堆”现象
受次贷危机和金属价格暴跌影响,全球资源行业并购额大幅下降。许多提议或酝酿的并购被推迟、取消或破坏掉,特别是矿业巨头之间的交易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往往以失败收场。必和必拓在并购力拓失败后,两家公司开始谋求合作,拟将西澳的铁矿石业务合并,成立合资公司。虽然此举仍然阻力重重,但是不难看出,矿业巨头要一举吃掉对方已经力不从心,从合并走向合作也许是一条路径。
“现金为王”,金融危机导致西方矿业公司资金链断裂,无论从机构还是股市上都很难筹集资金。特别是力拓、澳兹矿产公司 (OZ Minerals)等公司,由于在股市最高点进行了并购活动,因此欠下了巨额债务,仅仅靠剥离外围资产难以筹到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资金。因此,2月份,力拓与中铝公司,澳兹公司与中国五矿分别进行了变卖核心资产以换取注资的协议。由于力拓的注资方案触及了西方股东的利益,加之矿产品价格上升,股价上涨,中铝注资力拓失败。而中国五矿则成功购得了澳兹公司的重要资产,包括老挝的赛蓬 (Sepon)铜金矿、澳大利亚的世纪锌矿、金戈罗夫冶炼厂以及其他一些矿权。
2009年,中国公司出现了境外并购的扎堆现象。以澳大利亚为例,虽然中国铝业以195亿美元注资力拓未果,但并没有阻挡中国企业对澳大利亚矿业企业的 “一往情深”:①中国五矿收购澳大利亚澳兹矿产公司的矿山资产,总投资14亿美元;②宝钢投资2.40亿美元收购阿奎拉资源公司(Aquila Resources)15%的股份;③鞍钢收购澳大利亚金达尔比金属公司 (Gindal bie Metals)36%的股份,共同开发哈拉拉铁矿项目,并准备建设西澳州历史上第一座钢厂;④兖州煤业并购澳大利亚Eelix Resources,出价28亿美元现金;⑤ 中国有色金属矿业集团投资2.52亿澳元收购Lynas公司700万股份,每股价格0.35澳元,将持有后者51.6%的股权。在连续三次修改投资方案未果后,中国有色放弃了对Lynas的收购;⑥ 广东外贸集团投资5700万澳元收购Kagara公司19.9%的股份;⑦武汉钢铁公司投资1.86亿澳元与澳大利亚Centrex金属公司组建合资公司;⑧ 西北矿业和地质集团 (North West Mining and Geology group)出资1050万澳元购买澳大利亚Meridian Minerals 45%的股份。
同样的目的,不一样的结局。从经验和教训看,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并购,一些要从小做起。也就是不要希望以 “蛇吞象”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筹集资金还是以后的正常运营都是巨大的挑战。当涉及到地缘政治时,更应注意政治因素给并购带来的风险。
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应 “从小做起”,就是要密切关注全球矿产勘查开发形势,掌握重要进展,寻找那些有潜力的矿权地和公司,在没有引起其他矿业巨头注意以前,捷足先登,抢先收购。显然这种方式要冒一定的风险,所以要做足功课,政府和有关地质机构要协助企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特别是要关注商业性勘查信息,在没有涌现大量咨询性公司以前,政府更应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同时要引导社会力量,做好这方面的服务。
4 铁矿石价格谈判频陷僵局,中国钢铁产业发展面临更多的未知数,发展模式亟需完善
2009年,力拓分别与新日铁、浦项达成了2009年度铁矿石长期供货价格,这个价格是中国钢铁厂商所不愿接受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如此重要的供货价格理应由中国厂商说了算。但是,不接受长期供货价格,就意味着要从现货市场购买,如此大的进口量如果从现货市场购买,必然大幅推高现货价格,风险更大。
代表中国厂商参加谈判的是宝钢。宝钢的历史已经有三十年,是日本、韩国钢铁产业发展模式在中国的试验田。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利用港口城市海滩涂地,建设大型钢铁厂,从国外进口廉价的铁矿石,生产高端钢铁产品。对于日韩来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两个国家没有铁矿石资源,而海岸线较长,从澳大利亚进口富铁矿石比较方便,所以采取这种模式在没有铁矿石购买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发展起自己的钢铁工业。韩国是世界上人均钢铁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如果按照韩国的水平,我国的粗钢产量需要达到10亿t以上。目前来看,这仍然是一个天文数字。宝钢在发展之初,铁矿石供需矛盾没有显现出来。但是,自从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钢铁工业以年均两位数的增速加速发展,而我国铁矿石平均品位偏低,宝钢的发展模式得到国内其他钢铁厂的推崇,竞相仿效,不论有没有矿石资源,都开始大量进口铁矿石。使得已经走入 “夕阳行列”的铁矿石产业一下子成为暴利行业,价格一涨再涨。
如果宝钢模式任其发展下去,中国的钢铁工业必然走向穷途末路,为什么?首先巴西、澳大利亚的优质铁矿石资源,特别是两个国家沿海的铁矿石矿山资源逐渐耗竭。那么需求增长,必然要向内陆发展。但是,这两个国家铁路等基础设施并不发达,澳大利亚铁矿石运输的铁路专营权还在力拓、必和必拓两大铁矿石生产商手中,从内陆铁矿山运到港口必然增加铁矿石的成本。所以铁矿石价格逐年上涨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大家都学习宝钢模式,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度要不断提高,就会对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推波助澜。发展的主动权控制在别人手里,每年都要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日本、韩国的钢铁厂为什么按耐不住,那么早的同力拓达成供货价格?没有铁矿石,他们的钢厂就要停产,蒙受更大的损失。而在中国,除了宝钢外,大多数钢铁厂都有自己的铁矿山,还不至于关门停产。
目前上海宝钢厂的产值占整个上海GDP的比例在10%以上,对于上海来说举足轻重。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上海定位于金融贸易中心,那么就不应该再对宝钢本身扩产。宝钢位于上海的西北部,对于整个上海的环境是有一定影响的。如果宝钢像首钢那样外迁,也不是不可能的。宝钢厂占的土地资源,对于上海也是很重要的资源。宝钢已经在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资本经营,包括收购钢铁厂商以及对外投资。宝钢从生产型向投资型转变,这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代表中国去进行铁矿石谈判的是其他钢铁公司,对中国全体铁矿石生产厂商可能更公平。中国开始考虑铁矿石期货,这是一个很好的对策。如果真的能够建立起铁矿石交易市场,让国外的厂商在这个平台上交易,不在这个平台上交易的,就不允许国内厂商购买其铁矿石。
以武钢为代表的钢铁企业开始走出了一条海外寻找铁矿资源、并购境外铁矿企业、合作办钢铁厂的路子,这是中国钢铁企业跨国经营的尝试,道路肯定是坎坷不平的,但是,这也是新日铁、米塔尔等国外钢铁企业曾经走过的道路,是必然的选择。巴西、印度、中东和非洲一些国家非常希望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到该国发展钢铁工业,特别是巴西,该国提出的 “My life,My house”的房地产发展计划,油气工业蓬勃发展,以及连续举办奥运会、世界杯,使得其未来钢铁消费大增,而目前巴西钢铁产量非常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近年我国GNP与GDP的对比来看,与20世纪90年代不同,自从2005年以后,我国GNP逐渐超越GDP,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2008年已经有近2200亿元的差距,反映出我国一部分企业已经走出国门。中国钢铁工业,甚至中国矿业也应该逐步走出国门。
5 金融危机推动矿业格局悄然变化,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矿业发展的双刃剑
在金融危机的肆虐下,黄金成了重要的避险工具。2009年,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压力,扩大储备范围,一些国家央行又把黄金作为重要的储备对象。因此,尽管有I ME400t的黄金销售行为,黄金价格依然不断创出新高。在这种背景下,昔日的黄金生产大国不但没有享受到黄金价格带来的收益,反而因为黄金资源的耗尽丢掉了第一大国的地位。
根据南非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曾经甚至到现在人们一直认为永远挖不完的维特瓦特斯兰德盆地的黄金资源已经消耗了95%,未来10年内南非的黄金产量很可能下降至100t以下,“黄金王国”的美誉已名不副实。事实上,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南非已经累计产出了52000多t黄金,仅20世纪就产出了48000t,而1970年更是创出了1002t的历史最高纪录,对任何其他国家来讲都是天文数字。但是,过量的开采、过度的开发已经将南非黄金资源消耗殆尽,近40年内,南非黄金产量从1000t降至目前的200多t,从第一位降至第四位,特别是近15年出现快速下滑趋势,目前黄金价格暴涨也与南非黄金产量一蹶不振关系甚大。但是,南非黄金产量下滑,其他国家增量尚不能有效弥补缺口。展望未来,俄罗斯、澳大利亚产量的上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黄金供需缺口,特别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大型铜、金矿的开发已经使2009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4.6%,达到151.3t。2009年澳大利亚最大的黄金矿山博丁顿投产,2010年产量将达到30t。
2009年,蒙古政府与加拿大艾芬豪公司达成南戈壁省奥尤陶勒盖巨型铜金矿开发协议,前者占34%股份。该矿达产后预计年产铜40万t,黄金10t。蒙古将是世界上铜和黄金生产的重要国家。2008年,俄罗斯金属投资集团获得了俄罗斯远东地区赤塔州乌多坎巨型铜矿的开发权,经过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预算,该公司预计投入30亿美元开发该矿。同时,赤塔州颁布了该州一系列有色金属矿的开发招标公告。俄罗斯远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正在悄然加速,可以预见俄罗斯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家。
黄金生产的重心已经由非洲转向亚太地区,包括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和俄罗斯。尽管中国目前黄金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由于资源储量家底不足以维持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太长的时间。应该吸取南非黄金工业的教训,适当控制黄金产量,以维持黄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开发技术上讲,我国黄金工业还必须解决 “两高一深”的问题,即高海拔和高寒地区,以及深部的勘查和开发。其实不只是黄金,其他矿产也是如此。
纵观世界各国,唯一需求不断增长的矿产是能源矿产。控制碳排放,寻找绿色能源,正成为全球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话题。低碳经济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稀土资源,而稀土是制造电动汽车、风电涡轮发动机重要的材料,据有关资料,每制造一辆电动汽车,需要15~20kg稀土,而制造一台大型风电涡轮发动机,需要1t稀土。可以说,未来低碳经济对于我国传统优势矿产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每年近30亿t的煤炭消费又是巨大的难题。把煤炭消耗降下来,把可再生能源提上去,如何寻找平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全球经济尚在缓慢复苏之中,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没有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矿业应该抓住机遇,利用资本、人力等优势,及时出手,率先布局,化被动为主动,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中矿新能基金诞生
中国第一家能源和矿业股权投资基金——中矿新能基金日前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在促进我国发展绿色矿业的进程中,又增添一支新生力量。
这个新基金由从事矿产能源行业的企业家共同发起,其宗旨是依靠其雄厚的资本基础和矿产能源行业产业链的丰富经验,为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相关产业企业提供专业的股权融资、并购和IPO、碳金融等资本运营服务。在关注矿业资源服务的同时,致力于为中国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促进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发展和行业并购。
据悉,中矿新能基金发起人经过前期准备,目前已储备了矿业新能源材料、矿业节能、冶金节能等一批优质项目,待新能源基金首期资金募集到位,即可进入投资阶段。
按照中矿新能基金的部署安排,基金募集目标为100亿元人民币,第一期5亿元已承诺到位。基金会董事长张长春先生介绍,中矿新能基金股东方实力雄厚,股东们熟悉能源行业;具有广泛的资源网络和专业评判能力;同时,并拥有丰富的股权投资实际运作和管理经验。专业的管理团队保证了基金运作的科学性与规范化。
张长春还介绍说:“中矿新能基金将抓住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掘发挥投资方各自的专业优势,以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项目的股权投资和股权投资管理为契机,通过可持续性的专业运作和规范的现代公司制度管理形式,打造中国知名的股权投资基金和管理品牌,使股东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