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兴县河道保洁和长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10-02-13余玲燕

浙江水利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长兴县清淤河道

余玲燕,方 锋

(浙江长兴县水利局,浙江 长兴 313100)

1 河道水环境状况

长兴县地形复杂,“三山一水六分地”。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湖漾密布,水域面积87.82 km2,水域率6.15%。全县现有河道550条,总长1 632 km,水域面积42.55 km2。其中平原河道1 187 km,水域面积34.52 km2;山区性河道445 km,水域面积8.03 km2;湖泊、漾荡45个,水域面积5.99 km2。

2003年以前,由于淤积、污染等诸多因素,当年全县诸河水质以Ⅲ、Ⅳ类水为主,仅33.3%的监测断面满足水功能要求,Ⅲ、Ⅳ、V类和劣V类水质标准的监测断面分别为46.7,40.0,6.7%和6.6%。部分平原河道革命草、水葫芦、浮萍等水草疯长,有的甚至覆盖了整个河面,当地老百姓曾用“大河1条线,小河不见天,船行1条缝,取水打个洞” 来形容河道淤堵状况。

2003年以来,按照 “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总目标,长兴县河道保洁工作扎实有效,管理体系日趋完善,河道水环境状况显著改善。2009年,全县4条主要入太湖河流(夹浦港、长兴港、合溪港、杨家浦港)水质,溶解氧 (DO)、5 d生化需氧量 (BOD5)、高锰酸盐指数(COD Mn)、挥发酚、氨氮(NH3-N)、总磷(TP)等6个污染物指标均符合水功能区划要求。

2 河道保洁主要措施

2.1 河道保洁工程措施

(1)河道清淤工程。2003年起,县政府出台了:《长兴县河道清淤工程实施细则》、《长兴县河道清淤工程验收办法》、《长兴县河道河道清淤考核管理办法》3项政策;创造,有组织、有资金、有队伍、有制度4有条件;注重,与生态乡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创建卫生乡镇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堤防加固5个结合,对全县河道全面实施清淤。截至2009年底,共投入资金2.06亿元,完成河道清淤1 265 km,清淤土方2 150万m3,增加了河网的蓄水能力,增强了水体流动性,也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为河道保洁工作创造了条件。

(2)河道生态修复工程。采取在适宜河道两岸种植草本植物、灌木、小乔木和河中种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以及放养水生动物等方式,通过动植物对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的吸收、降解等作用,改善水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截至2009年底,共已完成河岸绿化262 km,已投入资金5 240万元。

(3)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工厂企业的污染治理,至2009年底已完成喷水织机整治和对超标排放及不稳定达标的企业的治理。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已建成监控中心平台和47家重点水污染企业的在线监控系统。提高建设项目准入门槛,建立和完善污染物减排体系。

(4)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整治,对水产养殖进行规划和污染防治,发展生态农业,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精确定量栽培,至2009年底,测土配方施肥率达到90%以上,病虫综合防治率达到85%以上。

(5)污水处理体系建设。至2008年底,所有建制镇都已按一级A标准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心城区实施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乡镇工业园区做到雨污分流。

(6)村庄环境整治。在自然村建垃圾箱,严格执行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处置方式。在农村居民集中点建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池,使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同时,遏制垃圾杂物随意倒入河道、河滩内的不文明陋习。

2.2 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1)专管协调机制。2003年,长兴县成立了河道保洁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由县水利局牵头,县财政、交通、国土、农业、建设、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参加,负责指挥、协调、督促开展河道保洁工作。16个乡镇(街道)、开发区也建立了河道保洁工作领导机构,主要负责辖区内河道保洁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等。全县上下联动,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

(2)责任落实机制。《长兴县河道长效保洁考核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道保洁的目标任务:对河道全面实施长效保洁,通过清垃圾、清水草、清障等措施,巩固河道保洁工程成果,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 的治河目标。每年年初,县政府与各有关乡镇签订河道保洁目标责任书,明确各乡镇河道保洁范围和水域面积,保洁工作直接责任人为乡镇主要领导。目前,全县平原河道保洁已实现全覆盖。

(3)专项投入机制。自2003年起,长兴县就建立了河道保洁专门投入机制,县财政每年拿出280万元作为保洁基金,乡镇按照1∶1配套资金。随着保洁工作的不断深入,保洁范围不断扩大,2009年县财政保洁基金增至500万元。保洁经费根据清理难易、清理面积大小,以奖代补形式扶持各乡镇。

(4)市场运作机制。自2003年实施河道保洁以来,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保洁工作已逐步走向市场化。每年,各乡镇政府通过招投标,择优选择保洁队伍,使保洁队伍不断优化、稳定。至2009年,全县共有河道保洁队伍18个,平均每天投入保洁船只73艘,保洁人员217人。各乡镇给每个保洁人员配备救生器材,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医疗保险。保洁人员工资基本在800~1 200元/月。

(5)督查考核机制。一是督查机制。县水利局成立3个河道长效保洁督查小组,对保洁河道开展日常巡察和集中突击检查,重点对河道边坡、水面、杂草及垃圾堆放场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发整改通知,限时整改,多次发现存在问题的乡镇,年终取消以奖代补资格。县人大、政协代表和委员每年组织4次视察、指导和督促河道保洁工作。二是考核机制。根据 《长兴县河道保洁验收考核办法》,县河道保洁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对有保洁任务的乡镇进行考核。考核办法制订了详细的量化指标,考核内容分一次性考核与经常性考核。一次性考核包括管理机制、管理经费、管理任务、台帐制度等内容;经常性考核内容为管理效果。并规定年终累计得分81分为合格,91分为优秀。每年评出保洁先进单位6个,由县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3 取得的成效

河道长效保洁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河道行洪排涝能力、增加了河道蓄水能力、提高了灌溉保证率、改善了供水条件与水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实现了人水和谐,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好评。2007年,省人大、省民盟领导分别专门组织来长兴视察和调研河道清淤保洁工作;2008年,省水利厅主要领导来长兴,组织召开 “完善河道长效保洁机制民主恳谈会”,总结推广长兴县河道保洁长效管理的经验。2005,2007,2008年长兴县被省水利厅评为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先进单位。

4 几点认识

(1)领导重视是关键。河道保洁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多个部门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仅靠水利部门一家是难以搞好的。因此,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进行组织协调,实行统一管理,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并落到实处;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自2003年起,长兴县政府一直把河道保洁作为为民办实事的10件大事之一,作为生态乡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卫生乡镇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将其纳入各部门、各乡镇年终工作考核。

(2)落实资金是保障。河道保洁是一项长久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实现长效管理需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村级经济总体相对薄弱,在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下,向农户筹资比较困难,应将保洁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或水利建设基金项目,避免因缺少资金而存在突击清理,使长效保洁流于形式。长兴县从2003年开始就将河道保洁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为河道保洁提供了资金保障,使河道保洁工作得以可持续长期开展。

(3)群众参与是基础。要提高对河道保洁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制定出台村规民约,张贴告示,禁止向河道、河滩弃倒垃圾,以此规范沿河村民的行为,提高全民参与河道保洁的意识,营造人人爱河、护河的良好氛围。

(4)机制创新是活力。河道保洁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管理难度高,要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长效管理机制和方法,以适应保洁工作要求,推行 “河长制”(河道长效保洁管理机制)是机制创新的一项成功举措。2008年起,在长兴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夹浦港等4条主要入太湖河道由4位副县长任 “河长”,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辖区内主要河道的“河长”,各相关行政村负责人担任协管员,并在河道显要位置设立告示牌,接受群众的监督。目前,共设置 “河长制”告示牌113块,涉及河道191条、162个行政村。

猜你喜欢

长兴县清淤河道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努力进取,不断成长
——浙江省长兴县第四小学青年教师施燕燕
关于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技术的探讨
长兴县太湖街道:从民富村穷到民富村强
My family
浙江长兴县太湖街道:从民富村穷到民富村强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