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林木种质资源保育工作现状及对策
2010-02-13周贤娟张顶立林瑞峰徐小天
周贤娟 张顶立 林瑞峰 徐小天
(浙江省泰顺县林业局 325500)
林木种质资源亦称林木遗传资源,是决定森林植物各种性状的遗传信息载体的总和,包括不一定为人们直接利用,但可提供或有可能提供有用性状的森林植物。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是林木育种中必不可少的繁殖材料,在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泰顺县林木种质资源丰富、分布广,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有一定基础,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目前种质资源家底不清,选择范围小,局限性大,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的发展。为了全面了解泰顺县林木种质资源现状,根据浙江省林业厅的部署和有关要求,泰顺县自 2005年 9月开始,进行了全县林木种质资源清查。
1 自然概况
泰顺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介于 27°17′~27°50′N、119°17′~120°15′E 之间,总面积 1765km2。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的白云尖海拔1611.3m,为全县最高处,最低处为飞云江上游的马迹溪溪面,海拔仅为50.0m(现被珊溪水库淹没)。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6.3℃,夏季平均气温 24.7℃、极端最高气温39.1℃,冬季平均气温6.9℃、极端最低气温-10.5℃;大于 10℃的年活动积温4999.7℃。无霜期241.2d,年降水量2029mm,年平均相对湿度82%。由于地形复杂,小气候差异明显。全县土壤分6大类、9亚类、25土属、55土种,主要是海拔700m以下的红壤和700m以上的黄壤,两者共占全县总面积的2/3以上。全县的植被主要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200~1000m之间。
2 林木种质资源保育工作现状
泰顺县林木种质资源丰富,对种质资源研究、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具有良好的基础。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的森林植物物种和林木种质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为泰顺县的林木种质创新和利用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生态环境建设及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1 多数原生种质得到有效保存
据调查统计,有维管束植物215科1063属2436种14亚种266变种和栽培变种32变型。在种子植物中,属国家级珍希濒危保护植物有 48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6种,如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等;二级保护植物19种,如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榧树Torreya grandis、长叶榧 Torreya jackii、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闽楠 Phoebe bournei、浙江楠 Phoebe chekiangensis、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凹叶厚朴M.officinalis.ssp.biloba、山豆根Euchresta japonica、花榈木Ormosia henryi、红豆树Ormosia hosiei、野大豆Glycine soja、蛛网萼 Platycrater arguta、香果树 Emmemopterys henryi、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等;新品种保护16种。属省级保护植物7种。有17属94种为浙江属或种的分布新记录或新分类群。多年来,以原生境保护为主的林木物种保护工作得到了普遍重视,到目前为止,泰顺县已建乌岩岭自然保护区2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0.5%;初步查清古树名木6492株,古树群落115处;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处,泰顺县 90%以上的植物物种和绝大多数的珍稀濒危或特有植物得到了较妥善的保护。
2.2 开展了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育工作
泰顺县历年来绿化造林的种源主要来源在外地。七十年代,随着用材林基地建设兴起,杉木等种子需求迅速增加。八十年代开始飞机播种造林,马尾松、黄山松种子从浙江省新昌和安徽省调入,用量可观,同时,发展油桐、乌桕基地,千年桐大量种子来自外地。外省、外地树种,如四川桤木、秃杉、火炬松等均能在泰顺所在地生根成长。近年来,引种驯化工作引起重视,林业部门利用本地气候、水热资源丰富的优越环境,大量引种速生用材树种、经济林树种,引种驯化工作各时期都取得一定成效,为泰顺县林木品种改良、新品种培育以及林木遗传多样性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3 优良林木种质资源引育工作后续有劲
1995年“灭荒”造林结束,林木育苗步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同时山体绿化美化,林木种质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香樟、枫香、火炬松、木荷、蓝果树、栾树等等,成了泰顺绿化的主要树种。种苗品种的优劣和新颖程度是决定种苗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无论是科研院校,还是民营企业和个人,都十分重视优良林木种质资源引育工作,泰顺县林业局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培育的泡桐种质基地等,都具一定规模。民间优良林木种质资源引育工作后续有劲地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新品种选、引、育、繁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全县种质创新和应用水平。
3 林木种质保育工作存在问题
泰顺县在林木种质资源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工作起步晚、投入资金少、机构和技术落后等原因,还存在很多问题。
3.1 林木种质资源流失严重
泰顺县原生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主要以自然保护区形式进行运作,自然保护区以外种质资源的流失速度十分惊人。长期以来由于收集、保存和利用体系不健全,加上自然和人为因素(如基地林劈山炼山造林,森林火灾、采樵、挖大树、挖树根制盘景),使得许多具有学术和经济价值的物种遭到严重破坏,种群急剧减少;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树种,由于天然林分的片段化和消亡,分布范围缩小,种群数量减少,造成遗传多样性丧失,威胁到持续遗传改良的效益和效果。
3.2 林木种质资源家底不清,收集不系统
泰顺县林木种质资源丰富,引种历史悠久,在林木良种选育方面有所进展。但林木种质资源家底不清,严重制约了我县林业现代化的进展。虽然我县较系统开展了乔灌木树种资源考察、林木植被调查、古树名木调查及各地的树木种类调查、森林公园规划,这些调查都偏重于种类,没有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具体调查、描述,没有与森林资源调查有机结合,定位、定量不明确,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不系统。收集工作轻阔叶、重松杉,重引进树种、忽视乡土树种,对一些有发展潜力的用材、绿化、观赏、药用、多用途经济树种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所需树种重视不够,不能满足我县森林阔叶化改造需求,可供选择的阔叶林树木良种较少。
3.3 缺乏种质资源保育与扩繁规划、长期扶持政策保障
泰顺县的种质资源保育与扩繁没有开展长期发展规划,也缺乏长期扶持政策保障,更甚者是到目前为止,县林业部门还没有一个专职的种苗管理机构。现圃地减少、人员流失,成果没有应用,民营企业也同样缺乏政策扶持。作为林木良种选育的基础性材料,和良种生产一样具有公益性,主要产生的是社会效益,收集和保存单位的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投入与产出不能持平;目前的机制直接影响种质资源的收集与研究工作的开展,也间接影响了新品种和良种选育研究工作,从而导致良种生产滞后,制约了我县林业现代化的进程。
4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宣传,增强社会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意识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林木种质资源的作用和加强保护的意义,宣传物种多样性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也是人类自身继续生存的保障。使广大林业工作者增强保护管理林木种质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广大公民树立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意识,使全社会形成从物种资源保护的角度考虑资源的培育和开发利用意识。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管理是一项涵盖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系统工程,只有科教、管理、生产各方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做好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
4.2 制定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保存的发展规划
根据普查结果,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保存、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步实施”原则,制定我县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近期计划和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合理的林木种质资源管理、保护策略,以主要造林树种的种质资源为基础,以珍稀树种、濒危和渐危的种质资源为重点,以建立科学有效的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体系为目标,做好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地项目的建设规划,制定有效的资源整理、公布和交流计划。
4.3 加强数据库建设,实现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
数据库是保护和管理种质资源的有效手段,实现资源动态评价、资源共享、资源交换和政府决策的信息服务。在清查的基础上,对野外观察、田间测试、保存状况和利用现状等林木种质资源数据信息按统一标准进行分析、整理和录入,建立主要林木种质资源开放性数据库,收集全县所有的树种、品种、采种基地、良种基地等资料和图片,录入信息库,提供查询检索,从而实行林木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据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同时,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有效的遗传整理,确定所需保存的核心林木种质资源,为国家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资源,实行可持续发展作好种质资源贮备。
4.4 加强对珍贵、优良树种种源的保护
对具备采种条件又集中连片的珍贵、优良乡土树种林分进行改造。建成采种基地或母树林;对比较分散的珍贵、优良树种,进行单株选择和单株采种育苗。这样,既保存了优良种质资源,又能为造林提供良种。
[1]李根有,楼炉焕,吕正水等.泰顺县野菜资源与利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4,11(4):429-448.
[2]周贤娟等.泰顺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报告[M].内部刊,2006.
[3]宣子灿,胡亚芬,周建金等.杭州市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中国城市林业, 2008,(04):66-68.
[4]孙体如,李荣锦,李晓储.江苏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初步研究[J].林业科技管理,2004,(04):20-22.
[5]陈剑英.云南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探讨[J].种子,2004,(12):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