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水和谐
2010-02-13李佩成
李佩成
(长安大学水与发展研究院,710054,西安)
一、人水关系最为密切,在历史长河中人与水的和谐关系居于主流
“水是生命的源泉”。有了水才有了人类,才有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水能滋润作物,为人类提供灌溉、航运、发电、养鱼等基本条件,这些水与人的物质利益和谐关系是人们所熟知的,无须赘述。
人与水还有着精神世界的密切关系,却常常被现代人所忽视。事实证明,水能陶冶人的情操,催生某种人群的乃至民族的精神文化。
1.水能使人激动豪放
奔流、瀑布、喷泉等,或奔腾咆哮,或一泻千里,或一落千丈,令人惊心动魄,焕发激情,李白留下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不朽名句,便是证明!
2.水能使人宁静祥和
湖泊、池塘,或清平如镜,水波不兴,或微风细浪,荷塘月色,能使人产生宁静、安详的感觉。
西子湖的柔情妩媚催生欧阳修写出富有宁静、祥和之感的名句:“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3.水能使人产生幽深思远之感
藏身在苍松翠柏、茂林修竹之间,似明不明,似暗不暗,发人深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幽深情景便使诗人王维产生并不惜春而要秋居山中的人水和谐的感情。
4.艳丽活泼的水景能拨动人的向上心弦
春日来临,烟波浩渺,天水相连,波光粼粼,帆影点点,春日的湖光水色,绚丽多姿的佳境,便会使人心潮澎湃,意气风发。
5.水还能启迪人产生奇妙的遐想
例如,身临九寨沟“镜海”,但见“鱼游云里,鸟翔水中”的倒影奇观,给人一种天地变幻、扑朔迷离的感受与求真明理的情趣。
6.水景水情还能潜移默化,影响伦理道德和民族精神的塑造
水滋润万物,孜孜不倦,以柔克刚,滴水穿石,不畏强暴,勇往直前……都会在观赏当中使人心灵情操受到陶冶和涤荡。
尤其是一些哺育人类的名川大水,她们的态势常常会在塑造民族精神方面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我国的黄河、长江,她们千万年推沙负重,奔流不息,抚育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她们穿三峡,跃龙门,奔腾咆哮,无所畏惧,感化着中华民族既有忍辱负重、克己奉公的品德,又有顽强拼搏、不畏强暴的精神,使人感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人水相通,在理念上产生升华,达到深层次的人水和谐!
二、水是最大的自然,在人水和谐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和谐
1.旱灾与水荒
干旱属于自然现象,它的出现具有不可避免性,但旱灾和水荒却包含着人祸成分,尤其是在人类的农事活动中水土失衡、耕作失调、经营不当等原因,常常会因为干旱而导致旱灾。烈日炎炎,禾苗枯焦,旱灾在许多地区成为一种经常性灾害。旱灾的危害呈现加重趋势,据统计,全国年均受灾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1160万hm2增加到1990—2002年的2693.3万hm2,因旱灾相应损失的粮食由435万t增加到2734万t。表现出严重的人水不和谐。
2.洪水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最多的国家之一。1949年以来已发生较大洪水50多次,2/3的国土面积可能产生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洪水,特别是聚集着全国50%以上人口、35%耕地、2/3工农业总产值的东部和南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是遭受洪水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1990年以来,年均洪涝灾害损失占同期GDP的1.5%左右。
3.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截至2005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每年有50亿t泥沙进入江河湖海,黄河流域每年输沙量高达十几亿吨,造成千沟万壑。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也有加重趋势。
4.滑坡泥石流
我国的滑坡泥石流灾害也在加重,仅在2008年 1—6月,就发生地质灾害19 201起,其中绝大多数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共计16 621起,约占全部地质灾害的87%,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有增长的趋势。
5.地沉地裂
在不少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严重的地沉地裂灾害。
6.海啸豪雨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它卷起的海涛,可高达数十米。海啸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表面上看好像是天灾,事实上也与人的不科学行为有关。
豪雨也是造成重大经济社会损失的常见涉水自然灾害。2006年6月,福建、广东两地豪雨成灾,光是福建一省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21.9亿元。
7.污水浊流
2004年在我国的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达不到饮用水水源的标准;36.6%的河段水质属于Ⅴ类、劣Ⅴ类,其中劣Ⅴ类达到27.9%。
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经济损失很大。据调查统计,从2001—2004年,在我国发生水污染事故3988起,平均每年近1000起。黄河流域自1993年以来,发生较大的水污染事故40多起。
8.渍涝盐碱
我国是盐渍土分布广泛的国家之一,盐渍土面积约为8 180万hm2,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和西北地区,涉及辽、吉、黑、冀、鲁、豫、晋、新、陕、甘、宁、青、苏、浙、皖、闽、粤、藏及内蒙古等19个省(自治区)。
三、认识规律,实现人水和谐
1.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对涉水规律的认识,按规律治水
治理水事要遵循水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主要包括水循环规律、水的生态规律和水的经济规律。
(1)深谙水的循环规律与水量守恒定律,做到三水统观统管
所谓水循环规律与水量守恒定律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进行着大循环和小循环,它们可以改变存在空间——天上、地表和地下,可以改变存在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周而复始,变化不息,但其量守恒,这是水的基本运动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当代的治水方略应当是“‘三水’统观统管、综合调节,‘时空’治水”。
“三水”是指天上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包括土壤水)。“三”在汉字里还有众多的意思,笔者1973年提出“三水统观统管”,就是说要把自然界的一切水体作为一个不断转化的统一整体,加以全面的观察、看待和管理,做到“时空”治水。
为达到人水和谐之目的,人们在水事活动中一定要遵循水的自然规律,做到“三水”统观统管。
(2)领悟水的生态规律,做到生态治水、多维治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万物皆生于水”“水是万能溶液”“水无孔不入”。水最易受到污染,而又最能把污染物(源)带向四面八方,人类通过水事活动能够影响水文条件进而使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从而恶化了环境又会使水文生态进一步发生灾变,这方面的实例举不胜举,比较典型的要算咸海的萎缩。
咸海曾是一个庞大的水体,地跨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1961年之前的咸海,水波荡漾,浩瀚无垠,在相当漫长的岁月里,咸海独处一隅,悠闲自得,水位水量基本保持不变。
但是,由于前苏联从咸海的两条主要补给河流阿姆河与锡尔河大量引水灌溉沙漠,从1961年开始,咸海水位迅速下降,到了1986年的25年间咸海水位下降了12.5 m,水面缩小了2.5万km2,蓄水量减少了6 400亿m3,从而使以咸海为中心的原有生态系统和原有的经济社会结构遭到破坏,后果十分严重。
由于河水减少,咸海水位下降,使河流三角洲地带干化,影响喜水植物的生长,芦丛面积从55万hm2减少到2万hm2,大片土盖林变得萧疏,其面积减少2/3~3/4倍,使50多个湖沼干涸,沉积土壤的形成过程终止,并使大面积土地迅速盐碱化。咸海的萎缩也给动物界带来灾难,渔业凋零。居民饮水条件恶化,发病率增高……
这一案例警示人们,在作出重大水利工程决策之前应当严肃认真地作出环境评价。为了实现人水和谐,面对水事工程人们一定要多方面地分析利害得失,把握生态学规律,做到生态安全治水。
所谓生态学规律包含:①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互生规律,②相互补偿和相互协调的共生规律,③物质循环转化再生规律,④相互适应与选择的协同进化规律,⑤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规律。
(3)把握水的经济社会规律,做到以人为本,服务社会
对于水的经济规律和社会属性的认识,应把握如下几点:
①水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为了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的增长,应当发展有关水的科学技术,不断强化和完善水利建设。
②社会对于水的需求和消费,应当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超乎当时当地获取水的技能和条件,从而引起人为水荒。要节约用水。
③自然界的水储量变为可用于人类的水资源,花费了人类劳动和物资投入,与此同时,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水资源又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对于水资源应当认真保护,有计划地合理利用,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恢复和再生,以便多快好省地供应社会。
④用于一定阶段的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水资源,具有历史范畴概念,水资源不是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的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水资源是指在当代开采能力和经济条件下能够合理开采利用的那一部分水。
⑤水具有非商品性又具有商品性,而在现代社会更多地具有商品性,因为,获取水花费了大量人类劳动。水既然是商品,它便应具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过程,应具有合理的价格。
2.要认真总结前人治水的经验教训,加强科学实验,做到治水的科学决策
万事万物都离不开水,涉水研究渗透到众多领域,需要认真总结和研究,例如在农业水土工程领域,如下问题就需要深化研究:①灌区“三水”资源调控最佳模式及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的研究;②灌区节水养水,实现 “流域节水”的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③受污染灌溉水源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④不同地域灌区最佳灌水方式方法及节水技术的研究;⑤旱地农业集水、保水、供水、用水技术引入灌溉农业的研究;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灌排工程管理的最佳机制及模式研究;⑦灌区内最优人饮供水工程模式研究;⑧建立生态灌区,实现山川秀美的研究等。
3.建设节水型社会,为实现人水和谐作长期努力
我国政府号召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而节水型社会应成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节水型社会,就是社会成员改变了不珍惜水的传统观念,改变了浪费水的传统方式,改变了污染水的不良习惯,深入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和珍贵性,认识到水资源并非无限,认识到为了获取有用的水需要花费大量劳动、资金、能源和物资投入;从工程技术上变革目前的供水、排水技术设施,使其成为可以循环用水、节约用水、分类用水的节水系统;实行有采有补、严格有序的管理措施;将节水认识和节水道德传教于后代,从而把现在的浪费水的社会,改造成为“节水型社会”,以便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1]鄂竟平.推进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R].2004.
[2]陈雷.中国防洪抗旱与减灾[R].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