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0-02-12魏天兴
魏天兴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9]。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使学生在学校中具备主动学习的精神以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等,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成为主动的、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的建设者[5]。创新教育是大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特别是研究教学型大学,更应该加强创新教育,为实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做贡献。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现状、不足及其影响因素
(一)对创新教育的价值认识不足
我国“重知识传承、轻知识创造”的传统教育是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从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上看,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引导不够,学校的创新氛围不浓;课堂教学内容多以书本为主,知识更新较慢,与学科前沿的结合和与边缘学科的交叉都很少;教学方式陈旧,实践教学与社会现实的需求脱节,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现有知识教育之外的某种添加成分”而得不到师生的重视。大部分高校仍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传统观念,没有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和教育理念纳入到常规的教学管理之中;缺少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长效机制,本科生的科技活动较少,现有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也是以分散、临时的形式出现,缺乏有影响力的、高质量的活动。
要普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基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课内教学的实践环节。但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没有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讨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中,研讨式教学很少;有的学校教学实验条件难以满足正常的教学,更不用说满足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尤其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有的学校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严重不足。如果没有经过实验室实际操作的训练,大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就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科技创新能力。这也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根本因素[2-4,6]。
高校对大学生的考核评价机制缺乏对创新教育的引导。以考试分数的高低衡量学生水平高低的传统评价机制,强调考察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发掘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忽视了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客观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高校还缺乏对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导致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仅仅成为个别教师的“业余爱好”,所以突击参与的多,长期研究的少。
(二)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
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是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坚强的毅力和明确的目标。据调查,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对较低,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不能很好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缺乏发现有价值课题的能力,缺乏创新的毅力。大多数学生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获取更高文凭和相关证书上,不加选择和怀疑地接受知识,按“标准答案”背死书,忙于应付各种考试。究其原因,忽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是造成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的根本原因,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动力、激情缺乏,创新思维受到压抑,使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缺乏创新的主动性,创新活动也缺乏广度和深度[2,7]。
(三)教学内容和方式缺乏创新
与国外比较,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划分过细;教材内容陈旧;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课堂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因循守旧、开放性不够,缺少情景式、问题式、研讨式、实践式等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传授型授课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的思维、师生间缺乏互动,课堂开放不够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思考和想象空间,忽视了学生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训练,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2],从而造成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基础薄弱、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虽然少数高校开设了有关创新训练的选修课予以补救,但是学生只是满足于学分积累,并没有真正把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这使大学生毕业后既适应不了现代社会急剧发展变化的需要,更谈不上站在学科的前沿从事创新和科学研究工作。
(四)缺乏实践平台,学生的锻炼机会不足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离不开创新实践的锻炼。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有的高校实践平台很少,不能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多数高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多学科的综合型实验平台和多样化的校内外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大学生实践机会的不足,严重阻滞了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进行[2],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6-7]。
(五)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不完善
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学分管理和学生评价制度改革方面缺乏革新,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同时,以论文发表、获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追求,不利于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扩大参与面,也不利于科技创新校园氛围的形成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5]。因此,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应与课程改革、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创新以及相关的物质、精神奖励等密切结合。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1.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高等教育要积极顺应时代需要,大胆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高等院校要通过实行完全学分制、建立弹性学制、设立AB学分制等,在保证实现高等教育总体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同特质个体实现其具体目标;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既要注重共性目标教育的要求,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求;要把学生创新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要通过教学成果的形式对学生在课堂教学外的创新素质培养过程和成果给与认可,以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挖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9]。各级教育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要建立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为核心、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目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2.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作为高校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并把科技创新作为办学的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启发以及长期的思维训练[2]。课堂内的学科教学活动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载体,所以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要把创新能力培养这一主旨融入到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和环节[9]。无论是公共课、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应当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要求教师必须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高校还应通过组织分级教学和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各种学术讲座等,着力构建适合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使大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长见识、增才干,培育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3.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的教师队伍
在研究教学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高校科研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既是大学生开展学术活动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又是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推动力。因此,建立一支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人才保障,有利于促使大学成为人才输出的摇篮和科学技术的孵化器。
教师对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各环节的把关和指导是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应该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制度,逐步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指导教师队伍;要通过合理的评价和考核,对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并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个人或教师集体给与物质奖励或授予荣誉,激励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使大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发展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9]。
4.适应创新教育需要,不断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是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教学方法则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必须及时将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将有待钻研探讨的问题提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接触最新的科研成果,推动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求解。尤其是课程教学要更多地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处理复杂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促使学生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转化。
此外,高校应开设一系列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介绍科技创新方法的课程,如“学科研究方法论”、“创新思维训练”、“创造技法”、“智力与创造力的训练”等课程[4];应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从事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学校已有条件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及创新性实验和技术革新实验;应通过举办讲座或开设选修课教给学生有关文献检索的知识,使学生学会使用文献检索工具、掌握查阅图书资料的方法。
5.适应创新教育需要,创建新的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
教师要把过去以“授业”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启发受教育者对知识主动追求为主的教学方式,要克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弊端,注重发挥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努力开发学生的智能;要注重运用讨论和发现法,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个人的独特见解、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要结合学科特点,理顺知识体系,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提倡不同学科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分别采取“问题式教学”“线性展开式教学”“交互讨论式教学”“主题设计式教学”“专题讲座式教学”等,从而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求同、求异、求变、求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训练。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在学生掌握基本实验和定性技能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实验、实习设计方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允许学生在实验方法和过程的选择以及结果的得出方面有成功和失败的尝试,以形成独立的发现能力[2];注重在实践环节中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高校考试方式的选择要以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为宗旨,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实验论证、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考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考试内容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高校应开设一些综合性的跨学科课程,改变以院系为单位的专业教学组织形式,允许学生跨专业学习,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要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从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到研究创新型的实验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和创新能力;要根据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规律,以开放实验室的形式,允许大学生进行教学大纲规定的必须做的综合性实验之外的实验,使学生在自觉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成为主动的求知者、参与者、探索者。
同时,高校要在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并将其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大系统中;要整合资源,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从学分和课时上为实践教育的开展留出空间;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素养[6]。
高校还要发挥实践教学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齐抓共管,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应加强与产业的联合,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全力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要发挥课外科研基地的作用,把课堂、实验室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鼓励大学生带着科研课题下乡、下企业,到社会实践中锻炼能力和探索新知;要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查、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在实践中体会到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乐趣[7],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营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的良好的氛围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所以社会、学校、个人应共同构建多位一体的良好的创新氛围。尤其是高校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承认个性客观存在及其差异合理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要切实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和方向,激发他们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内在动力;要发现和挖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潜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性学习或从事创造性活动。此外,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非强制性教育特点,努力创造具有特色的文化环境,在课堂教学以外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
(三)把大学生创新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学校育人的整体规划
高校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实践技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要把大学生的科研训练纳入日常的教学计划,并将其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内容,从而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由精英活动转变为普及性活动。
高校要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主要包括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开放实验室等。例如,加强包括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在内的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以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科技能力培养的需求。
高校要根据各专业和年级的特点,设计面向全校和院系特定群体的各类科技活动。一方面,以科普为重点,以举办各类竞赛为着力点,提高课外科技活动的开放性和可参与性,鼓励学生跨专业联合开展毕业设计和科研训练。另一方面,要成立专门的大学生科技活动指导委员会,成员由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知名专家教授组成,负责指导全校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并协助做好发展规划、活动组织、筹集资金、协调和评比表彰等工作[4,8]。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和保证。为了给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高校应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相关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系统应包括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2个方面。在宏观制度方面,高校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实施科技创新教育作出方向性规定,包括确立创新教育观念、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型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创新型课程改革内容等。在微观制度方面,高校应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具体办法和规章制度,包括工作制度、管理制度、活动组织制度、奖励制度等。总之,在制度建设中,高校要对思想认识、组织管理、物质保障、激励机制、成果转让等方面做出全面要求,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章可循,从而得到规范、科学、持续的开展。
例如,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资金支持与管理制度,定期拿出一笔资金作为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专项经费,支持和鼓励科普性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并对有潜力的学生及其项目进行重点资助;允许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独立申请科研立项,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对大学生的科研成果予以奖励,将学生的科研成果与保研、评优等挂钩,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4]。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 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7-538.
[2]曹一瑜,肖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8):221-223.
[3]赖晓军,陈爽.高校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29(4):65-67.
[4]张金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4):125-126.
[5]李忠,陈明长.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81-84.
[6]康华,王广良,张磊.以实践教学为平台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8(16):133-134.
[7]谢俊荣.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4):158-159.
[8]王东红.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思考[J].科技和产业,2008,8(5):82-84.
[9]高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教学管理的作用[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