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

2010-02-12张小军

中国林业教育 2010年1期
关键词:形势政策院校

张小军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甘肃天水 741020)

试析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

张小军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甘肃天水 741020)

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特殊性与重要性的双重属性,基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状,亟待加强和完善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灌输教育和渗透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两种重要形式,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具有互补性强、实践性强、吸引力强和实效性强的优势,应依托第一课堂渗透教育,激活第二课堂渗透教育,整合第三课堂渗透教育,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优势;途径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了解国际国内时事的窗口、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桥梁,也是大学生开阔视野,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发展、与时俱进的有效途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一、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其在办学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不同于普通高校。高职生既是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1],因而,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特殊性与重要性的双重属性。

(一)特殊性

从教育对象来看,高职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敏锐,关心国家大事,思想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逆反心理和参与意识强烈[2],其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其人文底蕴、理论基础则稍逊一筹。受多元社会思潮和社会信息化的影响,极易导致一些高职生出现理想信仰危机,只重视职业技能,不重视理想信念,精神世界空虚,理想信仰缺失,背弃民族文化传统,动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3]。难以把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价值取向,从而增加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难度。从课程特点来看,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综合性强。它涵盖了国际国内、宏观微观的方方面面,不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形势,而且包括科技、国防、外交等形势,综合性非常强,对教师素质要求高。二是时效性强。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瞬息万变,教学内容时效性强,跨度大,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追踪和反映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导向性强。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政治、理论、价值和行为导向性[4],从而体现出特殊性。

(二)重要性

从重视程度来看,党和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1987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设置“形势与政策”必修课[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其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课程作用来看,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从正面积极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清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形势政策分析能力,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审视和把握自己[6],从而排除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干扰和左右[7],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已普遍提高了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力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做法多样,成效较大,但也存在一些亟待加强和需要完善的方面。一是学科地位模糊。形势与政策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的交叉性综合学科,长期以来学科地位不明确,研究空间和条件有限。缺乏教材或教材不统一,教学随意性大,教学课时较少,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管理不规范,甚至没有单独开设,而挤占其他课程的课时。二是教学难度较大。形势与政策教育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教学内容变动快,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无固定教材或教材变化快,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形势政策的发展变化,深入分析研究社会现实,对教师要求较高。三是教学内容空泛。形势与政策教育领域宽、跨度大、政策性强,需要教师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紧跟形势政策变化,努力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教师的思想认识往往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教学的深刻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实践性较差,往往停留在一般政策宣读、情况介绍和事件描述上,导致教学内容空泛,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四是师资力量薄弱。目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师队伍薄弱,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他们的发展目标不明确,地位和待遇偏低,岗位缺乏吸引力,激励机制不健全,在评职、评优中往往被边缘化,学术交流有限,学术视野狭窄,极大地影响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8]。

三、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的特点与优势

基于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的特殊性与重要性的双重属性,笔者认为应大力开展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即在单独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之外,通过课堂及其他载体广泛进行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以进一步促进和完善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增强其感染力和吸引力。

(一)特点

灌输教育和渗透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两种重要形式,两者的教育目标一致,但渗透教育更具有灌输教育所不具有的特点:一是隐蔽性。渗透教育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方法,它通过特定的载体将形势与政策理论渗透到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外活动之中,起到了因势利导、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教育方式与途径更加隐蔽,更易于接受和喜闻乐见,寓教于无形,因而是系统教育和正面宣传的有益补充。二是间接性。渗透教育利用各种载体直接作用于感知主体,其本身并不直接体现教育目的,而是通过各种载体所承载的思想倾向来影响受教育者,注重以环境陶冶情操,以氛围激发精神,以魅力感召心灵,以实践培养品格,以活动调动兴趣。三是多样性。渗透教育形式众多,载体多样,内容丰富,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且渗透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在特定和非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情境中均可进行,其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情感需求和行为取向灵活安排,选择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把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由单向度走向全方位[9]。四是长效性。渗透教育不同于灌输教育的系统讲授。它通过潜移默化,启迪思维,使经过内化的思想、观念具有持久力,教育效果具有长效性,使人长久受益。渗透教育使受教育者的情感、信念、意志经过催化,积淀融合为崇高的理想、坚强的信念等,转化为持久和长效的社会实践。

(二)优势

正是因为渗透教育具有上述的特点,才使它在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具有传统灌输教育所不具有的优势,能够有效弥补灌输教育的不足,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一是互补性强。面对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状,我们不能否定传统的灌输教育,它仍然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形式。灌输教育是一种显性的正面宣传教育方法,渗透教育则是一种隐形的间接宣传教育方法,两者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不可偏废。渗透教育可以在多种课堂、多种活动中开展,有效弥补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课时较少、教学方法单一的不足,延伸教育领域,扩大教育覆盖面,有效提高课程地位,促进形势与政策学科发展。二是实践性强。渗透教育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视受教育者为平等主体,激发参与意识,提供参与平台,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受教育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社会服务、劳动实践相结合。渗透教育能够有效分散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难度,减轻单纯理论讲授的复杂性和高难度,切合形势与政策教育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的特点,丰富教学形式,克服高职大学生人文底蕴、理论基础较差的弊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吸引力强。渗透教育隐蔽性、间接性、多样性和长效性的特点,使它通过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耳濡目染,寓教于无形,关心受教育者的精神需求,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循序渐进,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有效降低高职大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改变教学内容空泛的现状,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实效性强。渗透教育是适应形势与政策教育需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各种载体的恰当运用,来调动受教育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实效。可有效缓解目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思想认识深刻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实践性较差的现状与教学目的要求较高的矛盾,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加强和完善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

四、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的途径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应主要通过“课堂”这个载体来进行,具体途径包括:依托第一课堂,激活第二课堂,整合第三课堂[10],广泛开展综合、全面的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

(一)第一课堂渗透教育

第一课堂是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主要通过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应着眼于教材、内容、方法和师资等众多方面开展渗透教育。一是教材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和修订应紧密围绕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适当增加相关内容和案例介绍,渗透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去粗取精,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教材在渗透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二是内容渗透。教材渗透毕竟是有限的,赶不上迅速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所以,最新最准确的形势与政策还需要教师持续关注,及时补充、渗透在授课内容之中,使授课内容紧跟时代发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方法渗透。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同样可以促进渗透教育,突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可采用专题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潜移默化来影响和教育大学生,提升教学效果。四是队伍渗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也是渗透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应主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形势与政策意识,可通过集中培训、集中研讨、集体备课等形式,对教师队伍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以促进第一课堂渗透教育。

(二)第二课堂渗透教育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通常各课程教学为第一课堂,而除此以外的校内其他教学活动即为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第一课堂渗透教育的补充、深化、拓展和延伸[11]。一是社团渗透。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学生社团的紧密结合,必将对大学生成才成长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可通过社会实践、政策宣传、下乡扶贫、支教支农支医等社团活动渗透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深受启迪和教育。二是文化渗透。美好的校园文化会对人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精神振奋、生活充实、在无形的熏陶中提高思想素养和境界。可充分利用花园、广场、宿舍、食堂、图书馆、教室、广播等校园设施广泛开展形势与政策宣传教育[11],通过形势讲座、集中培训、专题讨论、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时政征文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构筑高职大学生的精神支柱[12],使文化与政策相渗透,政策与文化相和谐,以厚重的校园文化底蕴感染师生的心灵,从而产生长期持久的教育实效。三是网络渗透。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体,也给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应充分利用校园网抢占网络教育主阵地,及时制作、更新时政要闻、形势政策网页,拓展和延伸教育空间和时间,丰富教育资源,提升教育的吸引力,推动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的现代化和社会化[13],以激活第二课堂渗透教育。

(三)第三课堂渗透教育

第三课堂指社会大课堂,是相对于校内的小课堂而言的。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应适应社会大环境,整合有利因素,将校内课堂与校外课堂相结合,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相结合,学校理论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巩固、延伸和优化校内第一、二课堂教学效果。可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参观学习、下乡扶贫、支农支医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工厂、乡村、社区等社会场所,使第三课堂渗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想素质及理解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意识。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特殊性与重要性的双重属性,基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状,亟待加强和完善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灌输教育和渗透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两种重要形式,渗透教育具有灌输教育所不具有的独特特征,它具有互补性强、实践性强、吸引力强和实效性强的优势,能够有效弥补灌输教育的不足,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的途径是依托第一课堂渗透教育,激活第二课堂渗透教育,整合第三课堂渗透教育,广泛开展综合、全面的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总之,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循序渐进,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1] 张皇兵.浅议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J].网络财富,2008(4):62.

[2] 曾倩.高职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现状及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3):139.

[3] 尤建国,高庆.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7(11):104.

[4] 周本贞,任祥,余冰释.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54.

[5] 商树松,张立立,杨晶晶,等.浅议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3):101.

[6] 侯俊.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8(17):32.

[7] 刘敏.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定位与方法选择[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0(1):88.

[8] 王锦东.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3(3):16.

[9] 余翠军.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教育的特征与功能[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5-8.

[10]陈瑄,谢涵.渗透教育的实质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8(5):50.

[11]龚鑫,刘晓燕,陈恢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渗透教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263.

[12]钟建宁.探索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5(11):57.

[13]潘娟.网络发展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J].科技经济市场,2007(11):130-131.

(责任编辑 张仕固)

猜你喜欢

形势政策院校
政策
政策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助企政策
政策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