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创新教学体系的探索

2010-02-12赵海燕戴秀丽

中国林业教育 2010年2期
关键词:基础课考核思想

赵海燕 戴秀丽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理论课”)是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它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大学生的健康成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撞击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传统的“理论课”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如何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这是适应形势发展、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客观需要。通过多年的教改实践,笔者认为,积极创新“基础课”的教学体系,必须注重以下5个方面的创新实践。

一、关注学生思想特点,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基础课”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启发式的教学理念。

(一)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理论课”过多地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的个人价值;过多地强调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片面地强调学生对外在要求的适应,忽视学生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1]。这就违背了教育规律,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使“理论课”缺乏感染力、亲和力和人性关怀。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当关注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道德境界的提升、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精神享受需要的获得等看成是他们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变成大学生自觉的行动和自主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发生5·12汶川地震后,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空前高涨,对灾区的关注和恐慌心理与日俱增。为此,我们因时制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增加了“如何面对生存和死亡”“如何看待自然灾害和生命价值”等专题讨论,并播放英雄教师的先进事迹、开展捐助行动等,对学生的情绪进行积极的疏导,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升华为具体行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树立个性化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理论课”过多地强调集体教育,忽视个体教育[1]。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基础课”都是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计划经济环境中,这种集体教育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但是,在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这种“一刀切”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学生多样化的个体需求,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研究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树立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完整个性的培养。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理论课”过多地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忽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模仿者和接受者。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真正的学习应当是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中心的学习。教师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氛围,从而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塑造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其过程是大学生的良好品行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把教学活动的中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感情、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使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自我完善[3]。

(四)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树立启发式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理论课”过多地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启迪。这种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一厢情愿”地强迫,“急功近利”地灌输,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抵触,甚至会导致他们盲目抵触所有“理论课”和所有的教育者。这也容易使大学生对教育内容产生极端的、偏激性的反感态度,从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零效应或负效应[2]。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应当是学生把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内化为自己的品德意识,并将品德意识外化为相应的行为和习惯,形成知、情、意、信、行平衡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精心地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我塑造的内在需求,调动学生自我塑造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形成稳定、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处理好“三个统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载体,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基础。热点和难点的把握、新颖翔实的内容、生动鲜活的事例、恰如其分的选材、通俗易懂的语言、多媒体资料的应用等都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方面。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当处理好以下3种关系。

(一)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统一

“教材是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主要依据。”[4]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还包括师生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应成为忠实的课程开发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再创造能力,既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基础课”教材较好地整合了原“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针对教授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大胆挖掘,创造性地设计符合学生需求、能被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将封闭式的教材内容转化为开放性的教学过程,实现教有所“德”的教育效果。

(二)教学大纲与教学方案统一

教学大纲是教师编写教材、制定教学方案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它是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科体系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学方案是对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内容、进度和方法等的具体实施,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应将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要遵循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又要保证教学方案的实效性。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和思想状况,为学生量身定做符合实际的、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案。

例如,笔者根据不同专业的成才目标,认真挖掘校内成功人物的先进事迹,如我国毛白杨之父朱之悌院士、水土保持界的科学泰斗关君蔚院士、树木生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百岁老人汪振儒先生的事迹;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导入和分析,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所效,极大地激励了每位学生的求学热情。这种情感共鸣和思想砥砺为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完整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2个部分,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提高思想认识的关键,而亲身实践更是学生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必不可少的环节。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将认知教学与体验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激发情感、磨练意志、塑造品行。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完善了“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开展“优秀学生经验交流会”“优秀人物专访”“新生主题辩论赛”“爱国主义影片展播”“道德实践活动”“教学实践优秀成果汇报”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和学生知识面日益拓宽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倡启发式教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具优越性。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即创设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5]。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简单重复已学过的东西,或者学习太难的东西,学生都不会产生兴趣;学习中等难度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因此,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半生不熟”“似懂非懂”的知识产生兴趣,并给与适时启发。例如,在讲解“大学生诚信和道德两难”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将潜在的学习愿望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行为。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施互动式教学

“基础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用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创新的方法影响学生。“基础课”教师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要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应对人生,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既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学核心,以真诚的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接纳学生的感情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建立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知情协调、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

(三)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激发式教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能给人以情感启迪,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例如,在讲“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时,播放往届毕业生制作的毕业留念精彩短片,学生为毕业生的亲身经历所吸引,被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所折服,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责任意识;在讲“正确处理友谊和爱情”时,播放热播影视剧《奋斗》《无法安放的青春》《士兵突击》等片段,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讨论氛围,引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人际观、爱情观。

(四)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进行分享式教学

典型模范的事迹、身边的榜样是大学生易学易信的楷模。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挖掘符合学生实际的、好学易学的优秀典型,并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性教学;要善于用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观察学习中自觉地形成认同情感和效仿行为。例如,每年举办经验交流会、事迹报告会、经验分享会,请优秀学生介绍成功经验,为新生答疑解惑;鼓励学生开展“人物采访活动”,收集和采写先进人物事迹,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采访心得,最后选出优秀采访文章向校报推荐,使学生在分享式学习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注重“三个结合”,开拓开放式教学途径

教学途径是教学活动的载体,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课堂讲授、专题讨论、影像教学等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已很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开放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教师需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教学途径的改革。

(一)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过程,具有计划性、单向性、封闭性、时限性等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思想、调节情绪的重要渠道。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实时性极大地迎合了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应主动把握网络思想教育的特点,积极寻求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契合点,通过开设网络课堂、网络主题论坛等,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答疑的交流平台;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拓宽课堂教学领域,有的放矢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集体教学与个体辅导相结合

“基础课”是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影响的一门课程,它紧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理想信念、职业选择、交往友谊等人生重大课题,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在成长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在个人追求、成长环境、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等方面各不相同,所以“基础课”教师需要深入学生实际,适时地开展一些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普遍需求和个性特点,将集体教学与个体指导相结合,将传授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教学过程和课后交流中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不遗漏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不放弃最需关注的特殊学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立班级公共邮箱、班级QQ群、网上交流平台、学生基本信息资料库以及开展个体咨询等,加强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基础课”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基础课”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律意识教育的主要渠道,它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讨论、课后实践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局限性等特点。“第二课堂”是“基础课”的有效延伸,它通过党团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党(团)课、班级和社团活动等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品德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具有灵活性、实践性、实效性、随机性等特点。因此,笔者认为应将“基础课”与“第二课堂”有机衔接,创新实践教育模式,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使“基础课”与“第二课堂”的教育资源优化整合、优势互补,从而既加强了对“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导,又增强了“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例如,聘请“基础课”教师担任学生理论社团的顾问、党(团)校的主讲教师、理论宣讲团讲师、网上论坛评论员等,加强对“第二课堂”教育的理论指导;“基础课”教师也可以利用国家、学校举办的重大庆祝活动、纪念活动的契机,与党团组织联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实效。

五、把握“三个环节”,建立综合考核方式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推进“基础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很多高校通过期末考试和平常作业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笔者认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应注意把握3个环节。

(一)知识考核与品德考核相结合

“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道德境界和法律意识。而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基于当前很多高校的党团组织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综合测评和量化考核,笔者建议建立“基础课”考核与学生“第二课堂”综合素质量化考核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将知识考核与品德考核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基础课”课程学习的有效性,又可以对学生起到制约作用。例如,可以尝试规定“凡是考试作弊或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其‘基础课'成绩不予通过,并要求其重修”。

(二)终极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

“基础课”的教育过程是学生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将外在规范内塑为自身品质并外化为良好行为的过程,所以学生品质的优劣才是学习效果的真实体现。此外,许多高校的“基础课”多为大课堂教学,学生对理论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所以如果只采取单一的考核形式,课堂教学难以管理,教学效果也难以保证。因此,笔者通过提高平时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以及设立日常考勤、课堂考核、结业论文、实践考核等环节,将学生的日常表现纳入到课程的整体考核中,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检验,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封闭考核与开放考核相结合

封闭考核是指在“基础课”教学计划内的考核方式,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学生的课程考核合格,但在日常生活中依然存在着知行分离、德智分离、义利分离等现象。因此,高校应当尽可能建立开放性的考核机制,让大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接受考核和监督,促使他们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多年来,笔者始终坚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即由教师提出总体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践环节,最后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对学生日常的道德修养进行打分,从而把课程考核延伸到日常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主体意识。

[1]赵海燕.心理学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增刊1):117-120.

[2]曾泽鑫,崔福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05(7):14-16.

[3]马建青.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35-41.

[4]龚萱.关于“基础课”教学理念转变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48-49.

[5]冯忠良,伍新春,姚海林,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61-162,244-246.

猜你喜欢

基础课考核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内部考核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