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远志的研究进展

2010-02-12韩丽丽管仁伟林慧彬林建强林建群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0年6期
关键词:远志皂苷

韩丽丽,李 真,管仁伟,林慧彬,林建强 ,林建群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2.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4;3.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 250100)

远志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为远志科植物远志 Polygala tenuifoliaW illd.或卵叶远志 (西伯利亚远志)Polygala sibiricaL.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视为养命要药。具有安神益,祛痰,消肿的作用,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是山西著名道地药材,是我国 85种传统出口药材之一,也是国家 42种重点保护的三级野生品种之一[1]。本文就远志近年来在资源,商品,鉴别,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栽培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就商品远志在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以便对其更好地开发和利用。

1 资源分布及商品情况

远志属植物约有 500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和美洲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 42种,8个变种,多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资源较丰富[2]。从地理分布来看,我国远志属植物的分布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从北到南越来越多,西北的新疆、内蒙、青海等省只有 1~2种,而华北和东北的种类也不多。越往南,远志属的植物种类就越来越多了,特别是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品种最为丰富。自北向南,由草本向木本渐渐过渡。如远志的产地主要在北方,向东延伸到江苏,湖北省的部分地区,向西到四川,南方则无。就安徽的远志属的植物分布而言,安徽共有 4种。安徽的远志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而淮河以南则无,往南被瓜子金所取代,再向南至皖南一带出现了狭叶香港远志和黄花远志,开始向木本演化。就全国来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虽然我国远志属植物主要分布南方的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特别是西南比较丰富,但商品远志的产地均集中在北方,以山西、陕西两地产量最大。传统也认为这两地产的质量最好。东北,华北,甘肃、河南以及山东、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也有一定产量,其植物来源主要是 (细叶)远志 P.tenuifolia Willd.,少数为卵 (宽)叶远志 P.sibiricaL.。现在市场上远志的主流品种是远志,此外有少量的卵叶远志和瓜子金[3]。

2 鉴别研究

远志的主要伪品有白薇、麦冬须根,另外还有野胡麻和三叶香草的干燥根。周文兰[4]等通过来源、形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 4个方面对白薇与远志进行了鉴别。张辉煌[5]通过对远志和白薇在性状、粉末、化学性质、薄层层析 4个方面的鉴别研究,把远志的混淆品白薇的原药材、饮片、粉末或浸膏鉴别出来。万德光[6]等指出远志掺伪品麦冬须根在外观性状上以色淡、形细长、质柔韧而区别于远志;显微特征上掺伪品麦冬须根具草酸钙针晶、石细胞及内皮层细胞,可与远志区别。

3 化学成分

远志属植物富含三萜皂苷、酮、寡糖酯类化合物,以及香豆素、木质素、黄酮、生物碱、酚类配糖体等。目前已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到 100多种皂苷类化合物,其苷元均为齐墩果烷型三萜,糖的种类有葡萄糖、鼠李糖、木糖、芹糖、半乳糖等。分离得到 100多种 酮类化合物,可分为简单 酮、双 酮、酮氧苷和碳苷。目前报道的主要为简单 酮类化合物,其母核有 8个可取代的位置,取代基只有甲氧基、羟基、亚甲二氧基。寡糖酯类化合物也是该属植物所含成分中较多的一类,其结构主要以蔗糖为共同的母核,以不同形式的糖苷键连接葡萄糖 (少数为鼠李糖),乙酸、苯甲酸类和苯丙烯酸类与糖分子成酯[2]。

远志中还含有其他成分如多巴胺受体的配基——四氢非洲防已胺、远志醇、丁二酸、豆甾醇、脂肪油,己酸、苯乙酸、n-十六烷酸、硬脂酸、甲氧基 -4-乙烯基苯酚和十六烷酸 -1,1-二甲羟基甲脂等 ,及无机物如 Zn、Cu、Fe、Mn、K、Ca、Mg等[7]。

王玉萍[8]等从陕西产远志的 95%乙醇提取物中初步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分别为 2-羟基 -4,6-二甲氧基二苯酮 (Ⅰ)、1,7-二羟基 -3-甲氧基酮 (Ⅱ)、1,7-二羟基 -2,3-二甲氧基 酮(Ⅲ)、A-菠甾醇 (Ⅳ)、远志醇 (Ⅴ)和苯甲酸 (Ⅵ)。其中化合物Ⅳ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姜勇[9]等从远志根皮的 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 4个蔗糖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ibiricoseA5(1),sibiricose A6(2),tenuifolisideA(3)和 3′,6-disinapoylsucrose(4)。其中化合物 1和 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从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物中分得的极性较小的甾醇类、脂肪酸及 酮化合物,分别为:α-菠甾醇葡萄糖苷(Ⅰ),α-菠甾醇葡萄糖苷 -6-O-棕榈酸酯(Ⅱ),豆甾醇 (Ⅲ)和 (28Z)-三十四碳烯酸 (Ⅳ),1,7-dimethoxy-2,3-methylenedioxyxanthone(Ⅴ),1,2,3,6,7-pentamethoxyxanthone(Ⅵ),1,2,3,7-tetramethoxyxanthone(Ⅶ),1,3,7-trihydroxyxanthone(Ⅷ)和 1,6,7-trihydroxy-2,3-dimethoxyxanthone(Ⅸ)。其中化合物Ⅳ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Ⅰ、Ⅱ和Ⅷ为首次从远志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和Ⅸ为首次从远志中分离得到[10]。

李萍[11]等从远志根部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 (1H-NMR、13CNMR、HMBC、HMQC)技术分别鉴定为 tenuifolisideA(1)、α-D-(6-O-白芥子酰基)-吡喃葡萄糖基(1→2)-β-D-(3-O-白芥子酰基)-呋喃果糖(2)、α-D-(6-O-4-甲基 -3,5-二甲氧基肉桂酰基)-吡喃葡萄糖基 (1→2)-β-D-(3-O-白芥子酰基)-呋喃果糖 (3)、3,4,5-三甲氧基肉桂酸 (4)、苯甲酸丙酯 (5)。化合物 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其中化合物 3为新化合物。

4 药理活性

远志药理作用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益智、抗衰老、对心肌平滑肌和血管的影响、祛痰镇咳、抑菌、抗诱变和抗癌、解酒、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13]。

4.1 祛痰镇咳作用 远志皂苷具有比较明显的祛痰和镇咳作用。

4.2 镇静和抗惊厥作用 远志根皮、未去木心的远志全根和根部木心对巴比妥类药物均有协同作用。

4.3 抗衰老作用 远志水煎剂对衰老小鼠具有抗衰老作用,最佳用药时间为 30 d。

4.4 抗痴呆和脑保护活性 远志水浸膏对脑有保护作用。远志根的水提液可防治各种脑病,具有脑保护活性。

4.5 促进体力和智力作用 远志具有促进动物体力和智力作用。

4.6 多巴胺受体活性 多巴胺受体的配基四氢非洲防己胺通过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混合机制而实现抑制作用,在体外可抑 [3H]SCH23390和 [3H]螺哌隆与大鼠纹状体膜的结合,它还能抑制[3H]哌唑嗪和大鼠脑皮质细胞膜结合,但不能改变[3H]QNB及[3H]muscimol对膜的结合。

4.7 降压作用 远志皂苷具有降压作用。

4.8 对平滑肌和心肌的药理作用 远志皂苷 H对离体兔加肠,胸主动脉条,Langen-dorff心脏,豚鼠气管条和动情期未孕大鼠子宫平滑肌均具兴奋作用,但对心肌具抑制作用。

4.9 抗癌活性 远志水提液在 2.5 mg/mL浓度下对 Yac-1、K562、L 929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效应,提示远志体外实验有抗癌作用[13]。

4.10 抗抑郁作用 黄晓舞[14]等采用小鼠强迫游泳、悬尾模型的方法测出远志醇提物可以改善小鼠的抑郁状态行为,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阻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重摄取有关。文莉[15]通过对远志抗焦虑部位的筛选指出醋酸乙酯部位的抗焦虑作用最明显。

4.11 细胞保护作用 孙桂波[16]等通过远志皂苷对 H2O2损伤 PC12细胞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的作用研究指出远志皂苷对 H2O2诱导的 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陈勤[17]等通过观察远志皂苷对体外原代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指出远志皂苷对Aβ1-40诱导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4.12 抗突变活性 庞慧民[18]等采用雄性小鼠生殖细胞非程序 DNA合成实验,指出远志对小鼠生殖细胞遗传物质具有保护作用。并且随着远志浓度的增加,起保护作用增强。温得中[19]等通过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指出中草药远志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遗传物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上均提示远志具有抗突变活性。

4.13 抑菌作用 段其芬[20]利用远志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较好,提示远志的乙醇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彭汶泽[21]用纸片法测定 4种远志皂苷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远志皂苷 2D,3D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5D还抑制变形杆;3D仅抑制金葡菌。远志提取液的体外实验显示,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人型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4.14 解酒作用 远志中发现多种齐墩果酸 3,28-双链低糖苷,其中 Senegasaponina,b和 SeneginII可明显抑制乙醇的胃肠吸收。实验证明:发挥解酒作用的活性成分为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远志中含的酰化 28-O-低聚糖苷是起作用的关键集团[22]。

4.15 其他作用 远志皂苷具有溶血作用,其甲醇提取物具有改善糖耐量的作用;以及毒副作用,主要是过敏症状,胸闷、皮肤痒,经镇静和抗过敏治疗均能痊愈[8]。

5 栽培研究

远志喜凉爽气候,耐干旱、忌高温、多野生于较干旱的田野、路旁、山坡等地,以向阳、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栽培为好,其次是黏壤土及石灰质壤土,黏土及低湿地区不宜栽种。种子萌发条件、施肥量、栽培密度等均影响远志的生长及产量。

田伟[23]等研究指出远志种子在 15~40℃均能萌发,萌发的适宜温度是 25~30℃,萌发时不需光,播前用杀菌剂溶液浸种 3~12 h,可防除霉菌,提高种子的出苗率;远志种子在 -13℃条件下贮藏效果比较好,有利于延长种子寿命。贮藏温度是影响种子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贮藏的干湿度、种子含水量等因素。赵云生[24]等研究指出栽培远志氮、磷、钾的合理施肥比例为 1∶1.04∶1.34,每667 m2年平均施肥量为尿素 26 kg,重过磷酸钙 27 kg,硫酸钾 32 kg。远志的合理栽培密度为每 667 m2留苗 11.1万株,株行距 20 cm ×3 cm[25]。并采用混合选择法优选出“汾远 1号”新品系,此品系比对照增产 17.5%,多糖与皂苷元含量均较高[26]。远志于栽种后第三、四年秋季回苗后或于春季出苗前,挖取根部,除去泥土和杂质,用木棒敲打,使其松软,抽去木心,晒干即可。抽去木心的远志称“远志肉”、“远志筒”。如采收后不去木心,直接晒干的,称“远志棍 ”[27]。

6 结 语

6.1 近年来,由于远志资源紧缺加之利益驱动,导致市售商品远志品质逐年下降,并且还存在着较严重的掺伪现象。远志的主要伪品有白薇、麦冬须根、野胡麻和三叶香草的干燥根。远志为临床常用中药,鉴别远志及其伪品对于控制其质量及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5,6,28]。

6.2 远志属植物中可供药用的有 17种 2变种,其中远志是重要的常用中药。宋成芝[2]等已对远志属 19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做了系统的概述。近年来对远志的研究较多,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都已经比较系统、比较深入。对于其他主要同属药用植物如瓜子金,黄花倒水莲,密花远志,小花远志,香港远志,尾叶远志的研究也应同步进行,以便更充分的利用该属药用植物。

6.3 远志自古以来作为益智安神的中药,远志皂苷一直被认为是远志益智安神的主要成分,也是产生毒副作用的成分。随着国内外研究对酮、寡糖酯类成分的多方面研究,它们已成为远志属植物中不容忽视的两类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远志益智安神的活性成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6.4 近来也有用远志等治疗心肌炎、阑尾炎、小儿多动症、阴道滴虫的报道,研究远志新的药理作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6.5 远志栽培历史不长,对其授粉习性、种质资源等基础研究严重不足[29],很有必要加强这方面工作,为远志栽培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1] 李世全.中药采购技术手册[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11-412.

[2] 宋成芝,吴章康,华 燕.远志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28(3):32-33.

[3] 张培轩,段 瑞,黄 鹏.中国远志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地理分布[J].基层中药杂志,2002,16(6):42-43.

[4] 周文兰,蒋宝荣.远志及其掺伪品白薇的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5):429.

[5] 张辉煌.远志与其混杂品白薇的鉴别[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9,5(11):36-37.

[6] 万德光,陈幼竹,刘友平,等.远志掺伪品—麦冬须根[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2):48.

[7] 张 敏,高晓红,孙晓萌,等.远志的药用价值及开发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4):322-323.

[8] 王玉萍,杨峻山,张聿梅,等.远志的化学成分研究 [J].中草药,2005,36(9):1291.

[9] 姜 勇,屠鹏飞.远志的化学成分研究Ⅱ[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8):751-753.

[10] 姜 勇,刘 蕾,屠鹏飞.远志的化学成分研究Ⅲ[J].中国天然药物,2003,1(3):142-145.

[11] 李 萍,闫 明,李平亚.远志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5,15(1):35-36.

[12] 刘 敏.远志的益智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8,25(5):32.

[13] 姜 勇,屠鹏飞.远志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1,32(8):760-761.

[14] 黄晓舞,谢婷婷,王东晓,等.远志醇提物的抗抑郁作用[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22-25.

[15] 文 莉.远志抗焦虑作用部位的筛选[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6):401-402.

[16] 孙桂波,邓响潮,李楚华,等.远志皂苷对对 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的保护作用 [J].中药材,2007,30(8):991-993.

[17] 陈 勤,李磊珂.远志皂苷对β淀粉样蛋白 1-40诱导的体外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3):1336-1339.

[18] 庞慧民,高久春,朱玉琢,等.中草药远志对醋酸铅引发的小鼠精子非程序DNA的抑制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1):82-83.

[19] 温得中,张赫炎,朱玉琢,等.中草药远志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淋巴细胞功能的增强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1):71-73.

[20] 段其芬.远志治疗急性乳腺炎 [J].中国民间疗法,2001,9(8):45-46.

[21] XL Shen MR Witt,K Dekermendjan.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etrahydrocolumbamine as Adopamine Receptor Ligand from Polygala tenuif olia Wild[J].Aeta Pharmaceutica Sinica,1994,29(12):887-890.

[22] 张若明,李经才.解酒天然药物研究进展 [J].化学合成,2002,10(4):285-291.

[23] 田 伟,周巧梅,谢晓亮,等.远志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09-1710.

[24] 赵云生,毛福英.远志需肥特性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06,21(5):206-207.

[25] 赵云生,李占林,毛福英,等.远志栽培密度试验报告[J].中药材,2006,29(7):652-653.

[26] 赵云生,李占林,毛福英,等.远志良种繁育研究[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7(12):33-34.

[27] 石俊英.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33.

[28] 张培轩,段 瑞,黄 鹏.远志与其常见伪品的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6):354.

[29] 刘 旭.中国生物种质资源科学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24-139.

猜你喜欢

远志皂苷
基于化学成分变化对炆远志“减毒”效应研究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远志及其炮制品中远志皂苷B的含量
毛远志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HPLC法同时测定14个产地娑罗子中4种七叶皂苷
HPLC-MS法同时测定罗汉果不同部位中4种皂苷
HPLC-MS/MS法同时测定三七花总皂苷中2种成分
HPLC法测定大鼠皮肤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b1
毛远志
HPLC法同时测定熟三七散中13种皂苷
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