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炎院士访谈录(一)
2010-02-11于智敏
于智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王永炎院士访谈录(一)
于智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本文由 5个访谈专题组成。针对当前中医药发展过程中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从“窥古鉴今话传承”、“格物致知辨学术”、“继承验证看科学”、“质疑创新拓思维”、“本立道生谈文化”角度对王永炎院士进行专题访谈,从中可以看出王院士对中医学发展的学术立场、观点与方法以及对科学、人文与中医交融的分析与思考,这些真知灼见能为今后中医学术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王永炎;学术;访谈
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工作指导方案》:“传承博士后研究人员应结合合作导师的学术思想、专业领域”,对合作导师进行分阶段的学术访谈。“通过传承博士后研究人员对合作导师学术思想、学术成就的形成脉络及其对专业领域难点、热点问题的认识、学术思考,传承研究我院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的要求,对王永炎教授作系列访谈。本文内容经过王永炎院士的修改审定。
1 窥古鉴今话“传承”
于智敏:王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日前启动了第一批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研究工作,以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我非常荣幸能成为您的传承博士后,在您的指导下工作。我知道,您在传承博士后的项目论证、实施过程中不仅全程参与,而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能否请您请您介绍一下项目的背景?
王永炎: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强调一点,传承不仅仅是中医培养人才的方法,其他任何学科、任何技术都是因传承得以发展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有传承的含义,只不过是由于中医学科的特殊性,对传承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尤其重视罢了。
中医药学术传承历史悠久,历代名医大家都受过良好的传承教育。中医传承也有着优良的传统。众所周知的河间学派、易水学派等都是通过直接的学术传承,培养了人才并最终实现学术创新的。这也是对“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直接佐证。
鉴于目前中医药学术及事业的发展急需高层次人才的支撑,考虑到中医药学科的特点和师承制教育的特殊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经反复论证,决定将师承制教育这种有效的传统教育方式与博士后教育结合起来,以现行标准制式教育体系培养的顶尖人才来传承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以期尽快培养出新一代的中医药高级人才,尤其是学科的领军人物,推动中医药学术及事业的发展,满足社会公众对中医药的更高需求。这应该是设置本项目的原始初衷和目的所在。
于智敏:据我所知,早在上个世纪 90年代初期,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曾联合发出“抢救整理名老中医经验”的倡议。当时的具体做法就是在全国遴选名老中医,采用师带徒的形式进行传承培养。2007年 12月 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发布了“关于征求《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意见的函”。请问两者的异同何在?
王永炎:经过近 20年的探索与实践,国家有关部门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本身就说明这是对中医药学术传承做法的一种肯定。名老中医的师带徒也好,传承博士后的培养模式也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培养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这应该是两者之同。
说到区别,我个人认为主要在于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名老中医师带徒的工作重点在于抢救继承,传承博士后的工作重点在于整理、挖掘、提高、创新,在高原上培养高峰人才。名老中医大多奋斗在临床第一线,他们在长期临床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可谓掷地有声,但由于诊务繁忙,虽然有青年医师襄诊抄方,考虑到每个人的经历、教育背景、专业喜好不同,整理出的东西未必能反映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全貌。有鉴于此,必须选派专人进行专门的整理,使其得以保留、应用,进而发扬光大,实现薪火相传。
传承博士后的工作当然也包括上述内容,由于他们都受过博士阶段的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挖掘与思辨能力,所以对传承博士后的要求,必须以博士后进站工作要创新、要有理论内涵,要塑造未来学科的带头人为目标。因此,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一方一药、一理一法、一证一病的整理继承,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从治学方法、学术思想、临床规律、科研成果进行高度的概括并进行理性提升,发现其中蕴含的概念、原理、规律、法则,最终实现肯定疗效、规范标准、发现机理、传承学术的目的,提高创新性能力和科学素养,成为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的中坚骨干。
当然,两者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临床经验的整理能为理论思维的升华提供原始素材,而高度概括的理论能使宝贵的经验得以有效传播并更具普适价值,应该是并行不悖、相互补充的。
于智敏:就传承博士后的工作而言,您认为我本人或者这一批人员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什么?
王永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计划中的任何工作莫不如是。由博士后进站进行的中医学术传承属开创性工作,在我国尚属首次,没有成行的模式可以参考,也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各位合作导师的术业虽然各有专攻、各有侧重,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中医的热爱,对事业执著以及为此奉献的智慧。可以这样认为,信、愿、行三者是成就任何事业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只有相信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是科学的,相信中医取得的临床疗效是真实客观可塑原的,才能发心为学悟道,脱离了“信”这个根本,“愿”和“行”也就无从谈起。
具体到各位传承博士后,你们都经过了 10年寒窗,经过了层层选拔考试,每个人在专业思想上应该是牢固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具体到如何做好传承工作,我认为首先要重视顶层设计,然后再选准切入点,逐渐深入。其中对概念时代加强思维科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例如,有的专家以临床见长,就应该从临床切入,通过对合作导师临床诊疗经验的总结,把点滴散见于个案中的零金碎玉联结成串,形成临床诊疗思路与规范,进而上升为理论;有的专家以理论思辨见长,那就应该使其成为系统与体系,进而构建出新的理论模式;有的专家以科研见长,那就应该通过科学实验来完成对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继承、验证、质疑、创新。总之,不论从哪个角度入手,都要做到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我个人认为,对专家学者的治学方法、治学特点、成长道路、发展历程、学术思想的总结与回顾尤其具有指导意义。人们常说要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身教胜于言传。唐代诗人杜甫说“工夫在诗外”,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工夫在医学之外。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医学本身的传承不重要,我要表达的是:要想在中医事业上有所建树,首先要有事业心,还需兼通文史,信、愿、行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于智敏:谢谢王老师,通过您的讲解,我基本上了解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我还想请教一点,对于学术思想的理解与把握,可能存在着认识层次上的差异,我们所要传承的学术思想,其本体认识究竟应该定位在哪个层次上,是否要达到哲学的高度?
王永炎:认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自身问题的思索过程,思索的目的是为了解除思想的疑惑,使事物更好地为自身服务。认识的层次性取决于个人的天赋与学识,其基础取决于个人的天赋、学识与思想境界。天赋越高、学识越广、思想境界越高,所处的高度也就越高,对问题的分析、处理也就越有深度与广度。
哲学不同于科学。哲学的任务不是去追求科学知识,他的任务在于对已经获得的科学知识作出一种总体上的正确理解;科学的任务是整理事实,以便得出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中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其理论体系中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中医学的学科特点是以哲学引领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融的科学内涵,绝非病症方药治疗经验而必须有理论意义,所以不轻言学术思想。总之,我们要学习、运用这些东方的智慧,更需要挖掘、弘扬中医药的学术精髓。
于智敏:谢谢!您的讲解坚定了我对做好传承工作的信心,也为我今后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许多问题,届时再向您请教。
(待续)
R 222.15
A
1006-3250(2010)02-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