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腹部肿瘤临床表现与超声诊断研究

2010-02-11江凤荣

中外医疗 2010年5期
关键词:包块X射线肿块

江凤荣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河南 濮阳 457001)

1 腹部肿瘤临床表现

1.1 卵巢肿瘤临床表现

多见于学龄儿童,偶见于婴幼儿,约20%发生于月经来潮前女孩,良性肿瘤无症状,大部是偶然发现下腹部有肿物就诊,个别可有下腹不适或轻微疼痛。触诊可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囊性感,多数良性肿瘤有以输卵管形成的长蒂,肿瘤易活动。双合诊可发现肿物与子宫有联系。恶性卵巢肿瘤生长迅速,有恶病质。如果蒂扭转,患儿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反复发作,严重者肿瘤可出血、坏死。

1.2 肾母细胞瘤临床表现

腹部包块是常见症状。早期为无痛性包块,约95%病例在首诊时可触及肿块,肿块表面光滑,为圆形或椭圆形,实质性,中等度硬,边界清楚。少数肿瘤表面触及突起的大结节,部分肿块已超越中线。血尿是另一常见症状,肿瘤侵及肾盂,突破黏膜层所致。少数仅以血尿就诊,未触及包块。高血压是第3个症状。肿瘤压迫肾血管,造成肾脏缺血,进而肾素增多,继发高血压。

1.3 神经母细胞性肿瘤临床表现

多发生欲婴幼儿和儿童,病初可无任何症状,当发展后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发热,贫血,局部或肢体疼痛及腹部肿块。

1.4 腹膜后畸胎瘤临床表现

常见于婴儿期,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腹部逐渐膨胀,或偶然发现腹部一侧有包块就诊。触诊硬度不匀,有的部位呈囊性感,有的部位质地坚硬。恶性畸胎瘤时甲胎蛋白明显增高。

2 腹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儿童腹部肿瘤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有X线、CT、MRI和超声。各种影像学方法各有其的优缺点。腹部平片是X射线检查的基本方法,可达到及时诊断的目的,腹部内有多种器官和组织,由于缺乏自然对比,X射线检查密度分辨率很低,因此受到很大限制。螺旋CT对小的肿瘤病灶检出率和敏感性较高,若病变组织和器官与正常组织和器官密度接近时,二者对X射线的吸收差就小,CT图像对比度低。MRI对儿童腹部肿瘤诊断卓有成效,图象能反映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特征,某些病变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在定性诊断上仍很困难。

超声检查简便易行,为实体器官、腹膜后或腹腔脏器外病变的首选,但也受各种原因会影响结果诊断,如气体较多,瘤体较小等。超声检查一般能够定性,但有时需进一步明确肿瘤的范围及其与周围器官的关系或与其他病变鉴别时,尚需补充增强CT和MRI检查。综上所述X射线,超声检查,CT和MRI检查各有其优缺点,临床诊断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宜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必要时,可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应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超声方法在腹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检查儿童腹部肿块,可测定肿块的大小,回声,判断肿块的部位、来源,不能确定来源的,观察肿块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初步判定肿物性质,对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一定的意义。对于恶性肿瘤还可及早发现是否有复发和转移病灶等,早期明确诊断可改善患者的预后。超声是儿童腹部肿块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且超声检查安全、方便、迅速、无创、无痛、无特殊禁忌证,重复性强,在临床各项诊断检查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还有适时动态观察,不同角度多方位观察。

目前应用于超声检测方法中,常用的是常规二维超声基础上进行彩色多普勒方法显示血流,可动态,直观地观察血流的分布,方向,性质。在儿童腹部肿瘤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观察肿瘤内部的血液供应情况,对确定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意义,总体观察,恶性肿瘤血液供应较丰富,良性肿瘤血液供应较少;观察肿瘤内部的血液供应情况,对区分肿瘤类型也有一定意义。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观察肿物周边的血流情况,了解肿瘤与相邻大血管的关系,诊断是否有大血管的浸润,对判断不清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还可以观察肿瘤所在器官的动静脉血管,发现血管阻塞、栓塞等情况。

超声造影又称声学造影(CEUS),是利用声学造影剂使后散射回声增强,明显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超声造影技术用于肿瘤的检测,以肝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最为成熟,此外还可用于肾脏、胰腺、乳腺、甲状腺等脏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应用的新一代声学造影剂可产生能进入毛细血管的微气泡,在血液中存留时间较长可以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声学效果,在超声图像中可以了解组织和脏器的微循环情况。对于肿瘤的诊断中,彩色造影对肿瘤血管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但能提高肿瘤的检出率,还能观察肿瘤血管灌注方式和作动态灌注分析,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

综上所述,儿童腹部肿瘤尽早明确肿瘤类型、性质对指导治疗、估计预后,提高患儿存活率有重要意义。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对儿童腹部肿瘤定位和定性诊断的价值更为重要。

[1]张清,滕玉凤.超声在卵巢畸胎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外医疗,2008(24).

[2]郭红苗,李白恩.儿童腹部肿瘤44例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1(11).

[3]叶滨宾,范淼.儿童腹部影像学诊断第1讲儿童腹部疾病的比较影像学及检查流程[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1).

猜你喜欢

包块X射线肿块
实验室X射线管安全改造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
基于DirectShow的便携式X射线数字图像采集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