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阳丹临证应用体会
2010-02-11吴永刚
吴永刚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深圳 518033)
潜阳丹临证应用体会
吴永刚
偏头痛 阳强交叉神痛 脑鸣 心悸 潜阳丹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深圳 518033)
潜阳丹为清末郑钦安所创。郑钦安临证处方善用姜桂附等大辛大热之品,被誉为“火神派”的开山祖师。潜阳丹乃郑氏毕生参悟阴阳之所得,该方订制精巧,组方严谨,用药独特。临证之时,方证相合,常收意外之功。笔者于临床每遇此方证习用之,常获良效。现将临证验案介绍如下,以飧同道。
1 偏头痛
杨某,女性,67岁。2009年3月2日初诊。该患自述近20余d因食用油炸食品而导致右侧太阳颞部疼痛,呈跳动感、博动感。白天如常人,入夜在睡眠中疼痛,常疼痛致醒,难以再眠。每日恐惧入眠,惧怕头痛,常彻夜难眠。求治多家医院口服中西止痛药无效。平素口腔溃疡(口糜)反复频作。刻下舌质淡苔薄脉沉细,头CT/MRI未见异常。诊为偏头痛,辨为坎中水寒、逼龙外跃之证。治以温肾潜阳,导龙归海。方以潜阳丹加减:制附子30g(先煎),砂仁20g,炙甘草15g,龟板(先煎)10g,黄柏15g,生牡蛎50g。3剂水煎服。2009年3月6日二诊。患者自述头痛尽祛,惟牙龈肿不适,舌脉如前,前方又进3剂。其女告知3剂未服完诸症尽愈。
按:该患以右侧颞部、太阳跳痛为著,乃邪扰清空所致。平素口糜经年不愈,每食油炸食品则诱发,当属“虚火”,实则肾中相火为之。该患发病症状值得斟酌(白天如常人,入夜在睡眠中疼痛,常疼痛致醒,难以再眠)。《灵枢·营卫生会》言“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该患原本肾阳不足,肾水寒,夜晚阳气入于阴分,阴气当令,无阳以扶,寒水更寒遂逼龙外跃而发病。白日阳气当令,肾中寒水得阳助而不致太寒,龙得一时之安潜藏于水中而不发病。依此辨为肾阳虚,水寒不藏龙,火不归原之证。药证相合而头痛立愈。
2 阳强
黄某,男性,42岁。2009年2月25日初诊。该患自述患阳强已6年,初期无明显诱因出现晨阴茎勃起,短暂消失,并未在意;后勃起频繁,持续时间渐长,坚挺可达数小时,无法穿衣,影响上班;日常看见异性就会瞬间勃起心理压力很大。诊时述近来房事后腰酸,膝软无力;平素畏风,手足逆冷,咽痛,食冷则溏泄;舌质淡苔薄脉弦尺部大。印诊:阴茎勃起异常(阳强)。阴茎由肾所主,其用关乎肾气;阳强乃肾中龙火飞腾所致。观平素一派阴寒之象,当属肾水寒、飞龙在茎之证。治以温肾潜阳之法,方用潜阳丹加味:制附子(先煎)30g,炙甘草20g,砂仁20g,黄柏20g,龟板胶(烊化)10g,生牡蛎50g。3剂水煎服。2009年3月3日二诊。自述3剂后阳强消失,但停药2d有所反复。舌脉如前,守前方再进5剂。2009年3月11日三诊,患者称出现阳痿,同时头晕乏力腰酸毕现。此阳痿乃肾阳虚衰之本象,加大扶阳之力,锁阳于坎宫。调方如下:制附子(先煎)30g,炙甘草30g,砂仁15g,巴戟天30g,仙茅20g,淫羊藿30g,生牡蛎50g,黄柏10g,五味子15g,熟地20g。10剂水煎服。2009年3月25日陪其母诊病,告知阳痿已祛,晨起再无异常勃起,余症近愈。嘱其再服数剂,以善其后。
按:肾阳虚多现阳痿,少见阳强。该患6年遍治不效,多从肾水亏治。临证尚有肾阳不足,相火外越,飞龙在茎之候。初诊3剂后阳强祛,药中病机。治疗中反现阳痿,可见确有肾水寒、飞龙在茎之证。
3 三叉神经痛
肖某,女性,66岁。2007年10月6日初诊。该患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眶额部疼痛,呈发作性;后逐渐波及到同侧的鼻翼、口唇、牙齿;初期口服止痛药尚可忍耐,近2d加重。自诉痛如电击、闪电、抽掣样,痛处不可触及,难以洗脸刷牙,发作频繁,坐卧不宁,甚则彻夜难眠。经当地医院确诊为“三叉神经痛”。该患拒服卡马西平,转而求治于中医。平素畏风剧,手足冷,纳差,大便溏,舌质淡,苔薄,脉沉细无力。诊为三叉神经痛(雷头风)。辨为肾阳虚,相火扰及头面所致。治以温肾潜阳,缓急止痛,予潜阳丹加减:制附子(先煎)30g,砂仁20g,炙甘草30g,白芍30g,细辛5g,全蝎10g,蜈蚣3条,磁石20g。3剂水煎服。2007年10月19日二诊,自述面颊疼痛已明显缓解,可以触及,咀嚼进食可。守方继服5剂。2007年10月25日三诊,疼痛已止,惟疼痛部位麻木感,上方调整加减又服半月至今未发。
按:三叉神经痛是难治病,临床多从虚、火、痰、瘀等辨治,尤其日久更为复杂,从相火论治较为少见。
4 脑鸣
许某,女性,39岁。2009年3月18日初诊。该患近8个月来,每到下午感觉颜面热赤,晚上则自觉头中轰鸣如潮水,反复检查未见异常。西医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诊治,中医以针灸中药遍治收效甚微。平素畏风、四末逆冷、忧惧空调,余则无所苦。舌淡苔薄脉沉细。印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脑鸣)。依据脉证辨为肾阳不足,相火扰及清空之证。治以温肾潜阳、引火归原治法,予潜阳丹加减:制附子(先煎)30g,砂仁20g,炙甘草30g,龟板10g,生牡蛎50g,磁石20g,怀牛膝20g。3剂水煎服。2009年3月21日二诊,入夜脑鸣下午脸热明显缓解,上方加淫羊藿30g,再进5剂。2009年3月28日三诊,脑鸣脸热皆祛,原方稍做加减继服5剂以善其后,至今未发。
按:脑鸣非耳鸣,常与耳鸣相混。临床辨证多以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居多。此症即便有邪扰清空,也是水亏不涵木,阳亢于上所致。少有阳虚水寒,相火外越,扰及清空之辨。临证之时,其证具足,即可用之。
5 心悸发作
王某,女性,38岁。2009年3月6日初诊。心悸不安8年余,状如脱兔难耐,同时伴有四肢疲软无力,甚者麻木,头晕昏沉,意识清楚,呈发作性,无明显诱因,发作时间无规律。于神经科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正常,排除癫痫。初期发作频率较少,近年来发作次数增加,近1个月已经发作3次,中西医治疗均未明显控制。平素畏风,易头痛、两颞侧波动感,反复口靡、齿衄,食冷 (水果)或情绪激动易致肠鸣腹泻,舌质淡苔薄脉沉细。印诊:植物神经紊乱(心悸)。依据脉证,此心中悸动不安乃肾间相火冲出坎宫,扰及于心所致;因该患畏风惧冷,空腹饮冷(水果)则腹泻胃痛,据此可知肾中命门火衰,逼龙腾跃,循经扰及诸脏腑而出现上述系列症状(口靡、齿衄、头痛)。治以温肾潜阳、引火归原,予潜阳丹加减:制附子(先煎)30g,炙甘草30g,砂仁20g,龟板10g,煅牡蛎30g,煅龙骨30g,磁石20g,黄柏15g,肉桂10g。5剂水煎服。2009年3月13日二诊,述近日心悸未发作,头痛缓,上方加淫羊藿30g,减磁石,再进10剂。2009年3月25日三诊,心悸未复发,头痛止,余症尽缓。上方调整又进10剂,至今心悸未再发。
按:心悸一症有虚实两端,邪气扰者不在少数。该患所现之症状若奔豚,实乃肾阳虚、水寒不藏龙、无根之火上扰所致。火不归原,不仅见于循肾经致咽痛,循阳明胃经致牙痛、口臭、口糜,循少阳胆经致太阳颞部头痛、耳鸣等,亦可出现相火扰心之证,临证不可不查。
R249
B
1004-745X(2010)01-0147-02
200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