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的思考①
2010-02-11胡波周家伟田虎
胡波 周家伟 田虎
(湖北仙桃职业学院医学院 湖北仙桃 433000)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多,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抗生素是儿科应用范围最广泛的药物,临床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对小儿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因此,小儿抗生素在临床要合理应用。
1 儿科临床疾病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1.1 临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状
临床中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下列不合理现象:不管感染或者非感染疾病,没经确诊就采用抗生素;也不管是何种病菌感染,广谱抗生素是必需品;不分清疾病性质都采用静脉注射,并且疗程冗长,剂量过度;抗生素的联合使用缺乏科学依据,采用许多在儿童期禁用,慎用或已被淘汰的不合格药物。
1.2 儿科临床疾病常见不合理应用抗生素
1.2.1 病毒性感染大量应用抗生素 小儿门诊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多数为病毒性感染,其中一些病毒性感染无抗生素使用指证,临床中存在普遍滥用的现象。
1.2.2 抗生素选用不够准确 在小儿应用抗生素之前,要先做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有些医生对抗生素的抗菌谱、药动学以及药效学知识缺乏,选用的抗生素与感染的病原菌不符合,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反复更换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或细菌的二重感染以及严重的不良反应。
1.2.3 抗菌素的选择误区 有的家属及医生误认为药物价格贵的,最新包装的,就是药效最好的,缺乏对药物的科学认识,盲目迷信贵的药物,也可以对疾病的治疗造成不良影响,影响治疗的效果。
1.2.4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防止抗生素使用时耐药菌株的发生,有时需要2种或几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但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也可以导致或加快耐药性的增加,如作用机理相同的两类抗菌素联合应用,并无增强药物的效应,只会增加药物的毒性,因此要熟悉药物的抗菌谱,恰当联合应用。
2 儿科临床疾病应用抗生素的建议
2.1 遵循安全、有效和经济的原则
不清楚发热原因的患者不应该采用,必须在确诊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治疗细菌感染患儿时,必须采用适宜抗生素, 必须充分掌握用药的合适的途径和享受充足的间隔时间,剂量和疗程要量力而行,除此之外有必要利用其他综合措施。给药途径:在分析完感染严重程度及药物动力学特点的基础上来选择给药途径,如果多种药物备选,适宜窄谱,不良反应比较少,价廉者优先,如果是轻症感染患者,适宜采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抗菌的药物通常来说感染用药72h后可通过分析疗效,判定是否有必要变换抗生素,通常感染疗程应该按照实验室检查结果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或身体完全康复后再用药3~4d。
2.2 预防性用药应严格掌握指征
在以下情况下儿科可考虑预防给药,婴儿室中出现细菌感染流行,按病原菌用药预防。风湿病、流行性脑膜炎、烧伤患者手术前后用药2~3d、外科手术时用抗生素静脉注入,可预防手术后细菌感染并发症。
2.3 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用药
不允许擅自将全身用药制剂局部使用,否则易致过敏和耐药的发生率增高。
2.4 小儿不宜使用的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或轻或重的耳毒性和肾毒性,特别是耳毒性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造成长久性耳聋。药物还可以喝骨中的钙相互融合,压制婴儿骨骼的生长。所以8岁以下儿童最好不宜采用。氯霉素可能造成早产儿和新生儿循环系统的衰竭称为“灰婴综合征”,早产儿和新生儿不宜使用,此类药还能够压制骨髓的造血功能的发展,造成儿童产生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磺胺类药物容易造成早产儿和新生儿黄疸、粒细胞减少等,因此早产儿和新生儿不宜采用此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有可能使儿童骨骺软骨细胞提前骨化,不仅影响儿童长高,还易引起负重骨关节组织的损伤。12岁以下的儿童喹诺酮类不宜采用,18岁以前慎重采用。然而第一代头孢菌素儿童不宜比较大剂量的采用。因为此类药物肾毒性较大,可造成小儿血尿、肾组织坏死。
3 结语
总上所述,选择抗生素时要全面考虑患儿的感染情况、生理以及病理状态,合理选用药物的种类、合理使用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给药途径,达到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1]金有豫.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8,312.
[2]李桂芹,刘广炼,李丰岗,等.新生儿医院感染和抗生素应用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1,8.
[3]梁新亮,李敏.抗生素合理应用临床督导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7.
[4]姚丽娜,肖从新,董国珍.我院儿科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