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10年第3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2010-02-11欧剑鸣,黄丰
P392 2008年索马里疟疾低流行区人群中的血清标记物//Teun Bousema,Randa M Youssef,Jackie Cook等
疟疾非流行区适合消灭疟疾,但在这些地区评估疟疾是否传播比较困难,因为评估传播的常用方法缺乏敏感性。在索马里,我们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了人体感染疟原虫后的血清标记物变化情况,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价。在我们的横断面调查中,无论在旱季或雨季(旱、雨季的样本量分别为1 178人和1 128人),用显微镜法均未从样本人群中检出恶性疟或间日疟疟原虫。但是,样本中恶性疟和间日疟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则分别达17.9%(179/1 001)和19.3%(202/1 044)。3个村庄恶性疟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血清抗体阳性者有聚集分布的现象。居住地与最近河流间的距离与血清抗体阳性率呈负相关(恶性疟 P=0.028,间日疟 P=0.016)。在疟疾非流行区,当疟疾的传播水平低于显微镜检测的低限时,检测血清标记物是一个有前途的方法。
P400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感染克氏锥虫的锥猎蝽//Carolina E Reisenman,Gena Lawrence,Pablo GGuerenstein等
锥猎蝽(通常称为吸吻臭虫)可能是南美锥虫病病原体克氏锥虫的媒介昆虫,该昆虫的存在是美国西南部潜在的卫生问题。虽然南美锥虫病通常局限于拉丁美洲,但美国已报告了少量本土媒介传播的病例。由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有大量的锥猎蝽和受锥猎蝽感染的哺乳动物宿主,我们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居民住宅内及住宅周围采集了锥猎蝽,并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其是否感染克氏锥虫。我们发现,41.5%的锥猎蝽(n=164)感染了克氏锥虫,63%的采样点(n=22)至少有1份感染了克氏锥虫的标本。虽然有很多原因导致亚利桑那州没有南美锥虫病病例报告,但是上述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人群感染南美锥虫病的危险性要比预想的高得多。
P412 2008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丁市鼠型斑疹伤寒疫情//Jennifer Adjemian,Sharyn Parks,Kristina McElroy等
2008年8月,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丁市报告的发热出疹性病例增多。为了核实这些病例是否由伤寒立克次体引起,评估暴发的强度及疾病的严重性,发现潜在的动物宿主和促成疾病发生的因素,德克萨斯州有关部门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奥斯丁市展开了调查。结果发现了33例人类鼠型斑疹伤寒确诊病例,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在3月至10月之间,无死亡病例,但有23例(70%)住院治疗。病例聚集在奥斯丁市中部,有12例(36%)居住在同一邮政编码区内。我们检测了病例住处附近的野生动物及家养动物,发现18%的猫、44%的狗和71%的负鼠具有抗伤寒立克次体抗体。在全血、组织或节肢动物标本中未检出伤寒立克次体。上述发现提示,奥斯丁市可能是伤寒立克次体的自然疫源地,负鼠和家养动物在该病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P418 2006年法国留尼汪岛妇女妊娠期间基孔肯雅病毒感染情况//Xavier Fritel,Olivier Rollot,Patrick G érardin等
据报道,法国留尼汪岛在2005-2006年基孔肯雅病毒感染暴发期间,曾发生该病毒的母婴传播。为了解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我们于2006年在留尼汪岛对孕妇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人群包括1 400名孕妇,其中628名未感染,658名在怀孕期间感染,27名怀孕前感染,87名感染日期不明。我们比较了655(628+27)名怀孕期间未被感染的孕妇和658名怀孕期间被感染孕妇的妊娠结局,在被感染的孕妇中,有15%的感染发生在孕期前3个月,59%的感染发生在孕期第4~6个月,26%的感染发生在孕期第7~9个月。孕妇怀孕期间是否感染基孔肯雅病毒除了怀孕期间的住院率不同(感染者住院率为40%,未感染者住院率为29%)外,其它妊娠结局(剖腹产、产科大出血、早产、孕22周后死胎、出生体重、先天性畸形和新生儿住院率)相似。
P426 2006年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医院腮腺炎暴发//Amanda L Bonebrake,Christina Silkaitis,Gaurav Monga等
2006年,美国共报告近6 000例腮腺炎病例,其中795例出现在伊利诺斯州。在芝加哥,有1家卫生保健机构出现了腮腺炎连续4周的传播。本研究对这起暴发的流行病学和该暴发给这家机构造成的经济影响进行了调查。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对病例和暴露进行确认、访谈,查阅医疗记录和血液标本的免疫学检测结果等。9例腮腺炎病例共有339名密切接触者,其中325名(98%)是该机构的员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186名(57%)该机构的腮腺炎密切接触者有腮腺炎抗体。在进行腮腺炎抗体测定时,不愿意检测者中医生占最大比例(55%)。该机构因这次腮腺炎暴发花费了262 788美元,或者说该机构为每例腮腺炎病人花了29 199美元。如果该机构可方便地获得员工免疫接种的电子记录并且遵守感染控制的建议,这次腮腺炎暴发造成的人工损失和经济损失就可能降低到最小。
P433用血粉分析鉴别美洲钝眼蜱的贮存宿主//Brian F Allan,Lisa S Goessling,Gregory A Storch等
对蜱传病原体野生贮存宿主的鉴别常常因为对“蜱-宿主”间的交互作用和对宿主在自然状态下短暂的感染性认识不足而受限。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来鉴别美洲钝眼蜱相关病原的贮存宿主,该方法是用PCR扩增从现场收集到的蜱的残余血粉DNA的18S rRNA中一部分基因,然后与宿主特异性探针进行反向线性斑点杂交来检测并鉴别扩增后的DNA。虽然其它种类的野生宿主对蜱的感染率有影响,但我们的结果证明,白尾鹿是几种美洲钝眼蜱相关病原的贮存宿主。宿主血粉出现率和宿主能力的鉴别有助于判断由这些病原体引起的人类感染。
P490 2006年瑞典从一脑膜炎患者中分离到瑞士立克次体//Kenneth Nilsson,Karin Elfving,Carl Påhlson
瑞士立克次体(Rickettsia helvetica)的致病性目前知之甚少。我们从1例亚急性脑膜炎患者中分离到1株斑疹热群立克次体。根据16S rRNA、ompB和17kDa的核酸序列分析结果,该分离株可鉴定为瑞士立克次体(Rickettsia helvetica)。这种立克次体可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等严重感染有关。
P504美国南加州从2009年甲型H1N1流感世界大流行第一波监测中获得的经验//Roger Baxter
2009年甲型H1N1流感世界大流行在2009年4月开始之后,美国南加州凯撒佩曼监测中心综合使用实验室、药店、电话调查和患者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等数据对流感活动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流感活动呈现出一定的模式,但该模式受到公众对流感大流行认知的影响。
P507在实验室中用尼帕病毒感染松鼠猴//Philippe Marianneau,Vanessa Guillaume,K Thong Wong等
我们在实验室中用尼帕病毒感染松鼠猴,以判断松鼠猴是否适合作为临床前期试验、预防和治疗尼帕病毒感染的灵长类动物模型。通过静脉注射感染后,松鼠猴因发生神经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死率很高,同时产生了病毒RNA和抗原。
P524斯洛伐克蜱传脑炎与气候变暖的关系//Martin Lukan,Eva Bullova,Branislav Petko
近期,中欧报告的蜱传脑炎不断增加。为研究不同海拔高度蜱传脑炎的发病趋势,我们对斯洛伐克1961-2004年蜱传脑炎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1980年开始,出现蜱传脑炎病例的地点由低地向山区转移,出现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气温不断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