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胃肠炎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
2010-02-11徐庭文
徐庭文
1.病因分析
1.1 原发性胃肠炎
凡能引起胃肠卡他的致病因素都可导致胃肠炎,不同的是造成胃肠炎病原的刺激作用更为强烈。
饲养管理上的错误是造成牛胃肠炎的首要原因,如采食品质不良的草料以及有毒植物、化学药品或刚喷洒过农药的庄稼或蔬菜等。
营养不良,过度使役都能降低牛的防御能力,使牛胃肠屏障机能减弱,平时腐生于胃肠道并不起致病作用的细菌,此时往往由于毒力增加而起致病作用。尤其是在畜体衰弱、胃肠机能有障碍时更易引起本病。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致胃肠道的菌群失调也可造成重剧胃肠炎症。
1.2 继发性胃肠炎
常见于结症之后和某些传染病,如牛瘟、副结核病。寄生虫和某些内科病,如肠便秘、急性胃扩张等均可继发胃肠炎。
2.发病原理
各种致病因素的刺激,使牛胃肠道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首先,胃肠道粘膜在致病因素和炎性产物等的刺激下,增加粘液分泌,加强肠管蠕动;胃肠粘膜发生充血、渗出、肿胀等炎性反应,严重影响胃肠道内食物的被消化和吸收。于是引起以胃或以肠或者以胃肠机能同时障碍的程度不一的胃肠炎,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
胃肠炎进一步发展,可波及到粘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层。胃肠中的食糜也在加剧、腐败、发酵,给肠道内微生物(病原菌),如大肠杆菌、腐败梭菌以及沙门氏杆菌等的发育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肠道内的菌体,特别是大肠杆菌迅速地发育繁殖。菌体崩解,释放出大量内毒素,加之胃肠道的消化不全产物等,直接刺激胃肠粘膜,加剧炎症变化,促使胃肠活动和分泌物机能增强。再者,由于液体在大肠内的吸收作用降低或丧失,从而导致腹泻。
消化道内的内容物异常分解,如蛋白质腐败,糖类发酵产物,进一步刺激肠壁,并使粪便恶臭。同时,部分有毒产物被吸收到一定量时,不仅引起严重的全身反应(体温升高、呼吸、脉搏加快,精神沉郁),而且自体中毒过程不断发生,进而导致心脏和体液循环功能异常。
若炎症主要侵害胃和小肠,由于副交感神经受到抑制,肠的蠕动机能减弱,排便迟缓,粪稠或稍干。
因为大肠仍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所以不显腹泻症状或到病的末期才腹泻。但是,胃肠道内的有毒物质更易被吸收,从而引起中毒。
腹泻最易使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和氯化物丧失,导致机体脱水。有毒物质的吸收和细菌毒素的作用,使消化道表层粘膜被破坏,加重体液和血液的丧失。伴随脱水、失盐而发生酸中毒等,势必使血液浓缩、外周循环阻力增大,加重心脏的负担。在丧失心脏代偿作用后,迅速发生心力衰竭,陷于休克。
肠粘膜的破坏和坏死,使机体丧失屏障机能,细菌和毒素大量进入血液,导致败血症。由于肠粘膜的组织坏死,使粪便内附有大量血液、粘液、脱落的上皮和坏死组织等。
3.症状
患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增加或废绝,鼻镜干燥,可视粘膜初暗红带黄色,以后则变为青紫,口腔干燥,气味恶臭,舌面皱缩,被覆有多量黄腻或白色舌苔。鼻端等末梢冷凉,常伴有轻微腹痛,表现不安,喜卧或回顾腹部。
腹泻是牛胃肠炎的重要症状之一,排粪稀软,含水较多,恶臭或腥臭,并杂有血液、粘液和粘膜组织,腹泻时肠音增强。病致后期,则肠音减弱或消失,肛门松弛,排粪失禁或病畜不断努责,但无粪便排出。这时,病情多为严重或炎症主要在大肠。如果炎症主要在胃和小肠,肠音则逐渐变弱,排粪减少,粪干色暗,常有粘液混杂,后期才出现腹泻,也有少数始终不腹泻的。
随着病畜腹泻加剧,可引起机体脱水和自体中毒。症状加剧,表现口色红燥,眼球凹陷,角膜干燥而暗淡无光,皮肤干燥,弹性减退,被毛逆立无光泽,腹围紧缩.尿少色浓,血液浓稠发暗。肾脏机能因循环障碍而受到破坏,可发生非肾病性尿毒症。全身肌肉抽搐,痉挛或昏迷等神经症状。
继发性胃肠炎,首先出现原发病症状,而后呈现胃肠炎症状。
4.鉴别诊断
胃肠炎与急性胃肠卡他的区别主要是前者脉搏增数,呼吸加快,体温前期升高至39~40℃以上,之后慢慢变成常温;口腔赤红或青紫,口臭;肠音初期呈现短时间强盛,以后减弱或消失;泻粪稀软,内混有血液、粘液、组织碎片,并有腥臭气味。后者体温、脉搏、呼吸均无明显变化;口腔偏淡或偏青或红;肠音一般增强;粪便水样,内混有未消化饲料,但无血液,也无腥臭味。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如有条件应对血、粪、尿实行化验,对单纯性胃肠炎、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继发性胃肠炎进行鉴别诊断。
如怀疑中毒时,应检查草料和其他可疑物质。若口臭显著,食欲废绝,主要病变多半在胃;若可视粘膜黄染及腹痛明显,初期便秘并伴发轻度腹痛,腹泻出现较晚,主要病变多半在小肠;若脱水迅速,腹泻出现早并有里急后重症状,主要病变在大肠。
5.治疗
5.1 西医治疗
盐酸黄连素片2~5g/次,穿心莲片60~120g/次,维生素B10.1~0.5g/次,灌服,日2次,连续3天。
可用6~12头大蒜(60~150g),捣成蒜泥,加水1000~1500ml,1次内服,日1次,连续3天。
盐酸黄连素片2~5g/次,穿心莲片60~120g/次,恩诺沙星10~40mg/kg·次,维生素B10.1~0.5克/次,维生素C3~5克/次进行灌服,日2次,连续用4天。服用片剂消炎杀菌,可根据牛所排粪便情况,如需缓泻的可先缓泻再服药,效果会更好些;恩诺沙星用量应视病情缓急、轻重牛的体质强弱,严格控制,剂量小不易控制感染,且产生耐药菌株,剂量过大,会出现毒性反应;维生素C在瘤胃内易被破坏,有条件最好采取肌肉注射。
缓泻是排除有毒物质,制止胃内容物腐败发酵,减轻炎症性刺激,缓解自体中毒的重要措施。当肠音弱,粪干色暗,排粪迟滞。个别病畜排粥样恶臭粪便情况下,应采取缓泻措施,常用药物有硫酸钠400~800g/天。
凡粪便稀并混有大量粘液及消化物不全产物,气味腥臭,不宜止泻。当粪稀似水,频泻不止,腥臭气味不大,不带或少带粘液,应立即止泻,宜用磺胺脒40g、木碳末200g、碳酸氢钠40g(一般成年牛剂量),1次内服。
补液是治牛胃肠炎的重要措施,不仅可以补充机体所丧失的水分、盐类、糖等,而且能够调节心脏、肾脏功能,改善体液循环,稀释血液中毒,促进毒素排出体外。
胃肠炎所引起的脱水是混合性脱水,即水、盐、糖同时丧失,故应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葡萄糖生理盐水。如失血多可适量配合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1500ml进行输液,补充血溶量,效果较好。补液速度宁慢勿快,对心脏衰弱,病重的牛更应放慢输液速度或进行缓慢滴注;补液量应视病牛脱水程度而定。
输液时,如需维护心脏机能,可单独或配合其他相关组液同时于0.9%生理盐水中加入安钠咖(苯甲酸钠咖啡因)2~5克以兴奋呼吸、血管运动中枢;氨苄青霉素(钠盐)对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都有较好的杀菌作用,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属细菌繁殖期杀菌剂,主要用于肠道、胆道、尿道感染和革兰氏阴性细菌败血症;而硫酸庆大霉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主要用于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所引起的呼吸道、肠道、泌尿道等的严重感染和败血症,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较强,是静止期杀菌剂,两者pH值相近,可配合使用;加入维生素B1可调节消化道机能紊乱及重剧劳役所引起的疲劳、高热、重度损伤和当大量葡萄糖注入以补充糖代谢增高所要求的维生素B1的需要量;如有少量出血,可加入维生素K3促进机体凝血因子和肝脏内凝血酶原的生物合成可输入维生素K3;为了防止坏血病、贫血、提高解毒机能和机体抵抗力,调节肠道机能,补充机体所需的各种酶,促进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宜用能量组合剂,即维生素C、维生素D6、辅酶A、三磷酸腺苷二钠(ATP);为了纠正酸碱失衡,解除酸中毒及增强解毒机能,可输入5%碳酸氢钠300~500ml至牛所排尿液呈弱碱性时,即可停用该药;为了调节水、电解质的失衡,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和机体酸碱平衡,参与糖及蛋白质的代谢,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和心脏自动节律,可输入氯化钾。
使用氯化钾必须注意:急性肾功能障碍的病畜,钾的排泄受影响,补钾易引起高血钾症,随着血钾浓度短时间内上升,从而抑制心肌收缩,甚至心脏突然停止跳动,造成猝死,所以,尿量很少或尿闭未得到改善之前,禁用。用时,须先稀释成0.1%~0.3%的浓度滴注,速度宜慢。
在输液中应注意:输液已10L左右如患牛仍未排尿,应人工导尿,检查尿液变化。确实无尿的应进行甘露醇利尿试验,应尽快查清无尿原因。属急性肾功能衰竭造成的,应立即停止输液,改善肾功能,以免发生尿中毒或水中毒。
5.2 中西治疗
中医对热毒型胃肠炎治疗原则主要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渗湿固涩,健脾止泻,常以郁金散和白头翁汤加减。如苔黄、腹泻不止,且带粘液或少量血,粪腥臭,可选用郁金30g,黄柏30g,黄芩30g,栀子30g,大黄25g,黄连20g,诃子40g,白芍30g,厚朴25g,木通30g,匾蓄25g,滑石30g,白术20g,神曲80g,麦芽80g,甘草20g。
方中郁金凉血、祛淤、止痛;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泻火解毒;诃子、白芍养血敛阴,涩肠止泻;大黄散结去滞;厚朴、木通、匾蓄、滑石利水渗湿;白术、麦芽、神曲健脾消食;甘草和药性。
若口色红紫带黄,苔黄腻,臭味大;粪腥臭,荡泻,带大量血液和粘液;以后变为水泻,尿少色黄。可用白头翁60g,黄连30g,黄柏30g,秦皮30g,苦参30g,猪苓20g,泽泻20g,仙鹤草60g,槐药40g,神曲80g,麦芽80g,厚朴20g,甘草20g。
方中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苦参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仙鹤草、槐花止血止痢;猪苓、泽泻利水渗湿;神曲、麦芽、厚朴助脾化湿。
如苔略带灰黄,粪粥样恶臭,气粗喘,脉沉细,带大量脓血和粘液,可用焦地榆60g,赤芍30g,侧柏叶40g,槐花40g,银花30g,连翘30g,栀子30g,玄参40g,生地30g,丹皮30g,大黄30g,钩藤20g,山药60g,白扁豆60g。方中地焦地榆、赤芍、侧柏叶、槐花凉血、止血、活血、止痢;银花、连翘、栀子、玄参、生地、丹皮泻火解毒、养阴;大黄泻火散结去淤,起缓泻作用;钩藤熄风止痉;山药、扁豆助脾健胃。
以上方药,捣为细末,日服1剂,连服2剂。方中每种药的剂量为一般成年牛剂量,用时应随牛的体重大小、体质好坏、病情轻重灵活变化。
6.预防
牛胃肠炎的发病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因此,应注意草料的质量及其变换,饮水要清洁,劳逸适当,定期驱虫,搞好传染病的预防;厩舍干燥,冬暖夏凉,通风适度;经常观察牛的食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治疗,以免演变成胃肠炎。特别是体质瘦弱的牛,应尽早找准原因,及时治疗,加强饲养管理,防患未然。
7.小结
据笔者多年实践,在病情中、前期宜先采取中医药治疗,原因是给药途径方便易行,疗效佳,毒副作用相对小,且适合于条件差的广大农村。必要时可结合少数西药辅助治疗。
热毒型肠炎,由于其高热、腹泻以及用以治疗的药物都易对牛本身伤津耗液,故在治疗过程中,应进行补液,注意阴液的亏损,尤其是体质瘦弱的牛,更要予以重视。
当炎症已基本消除时,应变换中医治疗原则,把补气、健脾、止泻,和胃消食、助津动行,尽快提高胃肠机能,作为主导原则,再辅以清热解毒消炎。
可将“健脾丸”(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陈皮、砂仁、木香、山楂、神曲、麦芽、黄连、肉豆蔻)或“参苓白术散”(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结合加减使用。
胃肠炎是牛的常见多发病,各季皆可发病,如果饲养管理不好,使役不当,易发生本病,尤其是这些年农村耕牛数量大幅度减少,相对承担的役量大大增加,如果不提高饲养管理水平,调节使役,将会给农业和畜牧业带来较大的损失。